13. 特征有:(1)是没有事实基础、被捏造出来的言论,(2)披着“正能量”的“画皮”,(3)具有很强的欺骗性,(4)对社会的危害具有隐性特征。(一点1分)
14. 不可以。(1分)理由:(1)前者只是“一般性的‘正能量谣言’”,后者则是“有可能影响社会的稳定,传播错误的价值观”的“正能量谣言”;(2)前者危害较小,危害较大。这两者是按照危害程度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的逻辑顺序安排的。(只回答“不可以”,不说明理由,不得分;理由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
5.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1分)作者把早期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方式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后信息的发布方式进行对比,(1分)清楚地阐明了网络谣言迅速产生、传播所需的媒介技术环境,从而论证了“拥有更加强大的媒介技术基础是‘正能量谣言’流行的原因之一”的观点。(1分)
16.那么,如何应对“正能量谣言”呢?(1分)理由:从结构看,⑥承上启下,应该是过渡段;(1分)从内容看,①-③是揭示“正能量谣言”的含义及其危害,(1分)④-⑤是分析“正能量谣言”流行的原因,(1分)⑦-⑨是写消除“正能量谣言”可以采取的 措施,⑥在内容上要领起⑦-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