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的根据来源可以说是出自两大方面。一是自然,即天上自然,地上自然,物的自然,事的自然,人的自然。二是从《易经》中来,为什么说从《易经》中来?因为巜易经》是从四个大方面来揭示反映描述宇宙中的一切自然规律,包括物质阳世界规律,而更高明之处也揭示描述不可见的阴性世界规律。比如我国发射的量子卫星,那真的是世界高科技的前沿阵地,那就是属于阴性世界的內容,其功能是看不见摸不着想不到,那还只接近《易经》中元的功能,易中元的功能还更广更大,元不能现在的语言将以准确地讲述,只能形象的类似说明。
例如《道德经》开头就说得很清楚,他与《易经》《佛经”都是相通的,都是讲的同一会事。
先看一下原文及其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大体意是,道,可以说得出,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可以叫得出,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用来称呼万物的原始。有,用来称呼万物的根本。所以,应该从万物永恒的原始状态去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万物不变的根本之外去体察自然界限。这两个方面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同样都称得上深远莫测。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向无形的深远境界探索,这是认识万物一切奥妙的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