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运行法吧 关注:44,412贴子:296,845
  • 6回复贴,共1

关于出偏的建议,新手必看;1.胸口发闷发胀,压迫心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出偏的建议,新手必看;
1.胸口发闷发胀,压迫心脏!
这是修炼第一部的时候位置没有守好,重新核对心窝位置(不是胸口!)
2.口干舌燥,
要么调呼吸做功夫意识变成呼呼往体内打气,要么意念过于重,一上座就如此,身心没有完全的放松下来。(呼吸自然,绵绵为善。意念自然,以知为度)
3.遗精漏精:
因养气而精满,因过往不良习气而使得精关不固,精将满未满也容生漏,当思忏悔,痛改恶习,练功完一定要做收功回丹田:可以意想:收功封固。睡前练习“献哈达”沙老师视频中有。务必保持恬淡的心境。除此之外,皆因意重呼重,引发相火妄动。
4.练功完出现虚弱,疲劳:
不可刻意运转周天,追求周天运转的气感,是一种消耗。气感是真气在经络表层的感触,非真气本身。刻意去寻感觉虽然可以有感触,但是会造成没有真气而空转周天。原则上还是,勿忘勿助,静观其变。
5.有疾病,或者慢性疾病:推荐把真法书中的病历对应参照,有个借鉴。病未痊愈,不建议停药。
6.旧病复发:
练功会有个翻病的阶段,原则上,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若能度过必会缓解。练功如果不用心不勤快,治病不是万能的,生活应当注意养生。养练结合才是万全之策,毕竟两条腿好走路。
07.气感触动非常强烈或者太突然,练睡功者扰断睡眠:
这是意念守住了真气的原因,意念稍轻,或者稍微入静,真气突破了意念的压制就会突然发动。所以意念的把握很重要,只有自己好好拿捏火候,能入静才是上法。
8.练功出现幻相:
这是心尘中的妄念随精气神生化而出。精气神精微到一定程度相互转化时多容易出现,以心不动为妙。即可安然度过。无论功夫如何,都要保持平常心。要修心性,恬淡虚无是真气运行法的基础,离了这个,难入正宗。
9.气滞留于头,头晕。
练功太追求气感,导致真气比较躁动,应该以静心为追求去练功。气在头上不要执着在头上的感触上,慢慢静下来,气自己就会降下去,正如周天歌所说“行至天庭稍停歇,眼前便是鹊桥路”
10.对修行者的建议:
避免被人带跑偏,务必接触这些经典:《清净经》《金刚经》《道德经》《心经》若有所悟,必是上妙。
11.自修者功理一定要明晰清楚,书和资料一定要反复多读,很多问题其实早已经写明。争取对这门功法心中没有疑惑。这样更有利于生起信心修习。如果不能明理,犹如盲人摸象,障碍重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03 11:40回复
    此贴为自修者解惑,可以在下方留言。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15 20:52
    收起回复
      专一是无处所的。所以,佛家讲修定,定在哪里?定在专一;道家讲的是静,静在哪里?静在专一。“一”在哪里?一在零那里,那个零就是“一”;零又是空的,清净无为,那才是“一”,你有个“一”可守的话…那不是成了“二”吗?——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3-18 19:38
      回复
        我以为我的贴没人理所以来的少,今天一看还是有人看贴的,以后我会常来。忘见谅~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7-05 21:32
        回复
          修身就是修心,修心也是修身,真气非假非真,恬淡心性含融,若能纯一而行,阴阳生化有门,道法自然无他,元君自然无为,贪妄求索贼心,破妄归一为真。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07-22 09:12
          回复
            心不平时莫求功,求功意重气不和。
            气若燥时心莫乱,先将得失看平淡。
            歇下万缘来修身,自己身心自己知。
            从前行止负身心,换来疾病一重重。
            而今要修养身法,常思前过不再犯。
            若思前过心端正,端正心诚意不散。
            得此诚意修身心,身心随顺契法缘。
            心猿意马难自持,意守之法由此生。
            心若平和静自得,知此静境即凝神。
            静中自心种种相,我以不乱见种种。
            复观身心气调和,阴阳调和得轻安。
            若执意守存气法,譬如引火烧自身。
            口干舌燥相火动,如何能得养生妙。
            当止能止常反思,得失之间悟妙心。
            火候不从他处得,知时知量如饮水。
            喜怒哀思悲恐惊,七情尘劳费精神。
            怨恨恼怒是心毒,知忏能悔是心药。
            大药小药难及此,只有心药最最真。
            服下真药修行止,药效生于持行时。
            修身次第虽不同,但将初心贯始终。
            尝尽此间酸甜苦,方知持行得与失。
            功夫虽然有得失,明悟真心无增减。
            何苦与人争高下,不以功夫论短长。
            世间尊道而贵德,常思自己失德时。
            心生疑惑常自问,不解之时问贤圣。
            圣贤经典存世间,庇佑世间修行人。
            若无前人传法缘,没有如今诸妙法。
            心心念念常感恩,不负身心修道德。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9-01-07 16:43
            收起回复
              给大家的建议:
              都说老师选学生,学生为什么不可以选老师,防止上自己当受骗,先自己把相关知识学好,如果你们要跟一个老师学习,不管是有偿还是无偿的其实都应该要好好考核。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23-09-21 14: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