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吧 关注:243,228贴子:2,719,683

回复:《忍者蝙蝠侠》背景科普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ps:武田信玄同样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有“天下一统”的雄心,也有着与之匹配的雄才大略,但奈何意气风发之时却陷入了与一生之敌上杉谦信的缠斗。在其生命的最后时段,上天给了他看见一统的希望,但在他上洛(上洛指进军日本首都,因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用洛阳代替了其首都的名称)与其他大名一起围剿织田信长的途中,武田信玄不幸逝世,正如诗句所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关于这两段历史,有著名的影片《天与地》和《影子武士》(也有翻译《影武者》,黑泽明导演)展示,都是很经典的电影,推荐给没有看过的吧友。

(《天与地》,一部唯美的战争片)


IP属地:上海29楼2018-04-27 23:30
收起回复
    3. 毒藤女:上杉谦信
    上杉谦信,原名“长尾景虎”,又称“上杉政虎”、“上衫辉虎”。这里我们就不纠结其名字的变化历程,简单来说,“上衫”是其统治地区统治者一贯的姓氏,沿用此表明了其统治的合法性;“谦信”则取自其出家后的法号“不识庵谦信”。同其名字的“虚虚实实”一样,上杉谦信留给后世的形象也好似雾中。可能是信仰佛教的缘故,上杉谦信平生不好女色,没有妻室,也没有任何儿女,不过其收养了四名养子。更有趣的是,上衫谦信身边有一支全部由美少年组成的护卫队。这就给外界留下了诸多口实,很多人因此怀疑上杉谦信实际上是一名女性!《忍者蝙蝠侠》似乎默认了这种说法,选用了毒藤女作为“越后之龙”(上衫谦信的绰号)。不过现实中上杉谦信一般还是头裹白巾的僧侣形象。


    IP属地:上海30楼2018-04-27 23:53
    回复(3)
      选用毒藤女作为“上衫谦信”实在是一种值得玩味的选择。抛开性别因素不提(ps:上衫谦信还号称“日本第一妖艳将军”,百度百科,不知道出处。。),毒藤女作为一个“自然(植物)主义者”,其理念和佛教有很多共同之处,诸如对待自然的态度,人生的“空象”(极端到清除人类?)等等,很难下结论说这样的选择是创作团队有意为之,亦或是无心插柳。


      IP属地:上海31楼2018-04-28 00:02
      收起回复
        4.丧钟:伊达政宗
        由于幼时罹患天花,伊达政宗的右眼失明,人称“独眼龙”。不过“独眼”正符合当时民间传说的活佛“万海上人”的生前形象,所以当时也有很多人传言伊达政宗是“万海上人”的转世。正因有了这样显赫的“身世”(实际上,战国大名的身世基本都很显赫,绝大多数都是大名的后裔),伊达政宗对自己充满着自信,甚至在其晚年(德川家康几乎统一日本)自称“如能早生二十年,天下必将是另一番情形”(这个说法来源于小说,不过从其生平事迹来看,本人也很可能如是想过)。伊达政宗是个典型的野心家,他的一生周旋于各方势力而为己谋利,屡屡遭受猜疑但又总能化险为夷,最后取得善终,不得不称赞他的实力,或许真的早上二十年,日本战国的走向会是另一种结局。


        IP属地:上海33楼2018-04-28 00:48
        收起回复
          伊达政宗被网友们调侃“全歼友军20年”,后者的出处如前文所说,而“全歼友军”的说法来自于“人取桥崩爹”和“大阪夏之阵”这两个事件。人取桥(地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怪的名字。。)之战中,伊达政宗下令向敌人和作为人质的父亲一起开枪;大阪夏之阵中,因为战况不明或其他不清楚的原因(有说是友军溃逃),伊达政宗又下令向友军 神保相茂 的部队开枪,导致神保相茂全军覆没。这三件事都证明为谣传(知乎回答:为什么知乎上黑伊达政宗的人这么多,引用了很多典籍证明这三件事并不真实),但史实上,早期依附于丰臣秀吉的伊达政宗确实有多次化险为夷,避免了秀吉的猜疑,为达此目的其甚至出卖了“可能的”友军。不过面对这些历史中真假难辨的事件,伊达政宗“野心家”的形象还是清楚可见的。


          IP属地:上海34楼2018-04-28 01:03
          回复(1)
            《忍者蝙蝠侠》中,丧钟与伊达政宗的结合也很完美。首先是相同的外形(“独眼”),其次是“野心家”的身份和超强的实力,两者都完美贴合。不过历史中,因为出身时间的原因,伊达政宗和织田信长的交集并不多,这个和动画里的发展是不同的,当然啦,如果深究的话也可以理解为时间线发生了偏移等等。顺便补充一下:楼主在想创作团队会不会再出点衍生的短集,讲一讲蝙蝠侠穿越前各反派在战国中的发家史~可能也很精彩。


            IP属地:上海35楼2018-04-28 01:10
            收起回复
              5.格鲁德: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名“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中少有的“白手起家”的大名,更为传奇的是,他也是近代首次以“天下人”称号统一日本的英豪人物。丰臣秀吉出身于尾长地区的贫苦农民家庭,本是一名足轻(下级步兵),但因为其聪明精干受到织田信长的赏识,在织田家逐步提升,成为信长的重要家臣。在信长离世后,实力出众的丰臣秀吉成为了信长的实质接班人。在他的努力下,日本最终取得了名义上的统一(相当于我国春秋战国时的霸主),各大名不再开展大规模的内战。之后为了在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拳脚(我觉得主要原因是转移国内矛盾),丰臣秀吉计划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国、印度,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写到这真的笑了)。这就是有名的“万历朝鲜战争”,结局是日本军队未完全撤离朝鲜半岛时,丰成秀吉就病故了。


              IP属地:上海36楼2018-04-28 01:31
              回复
                丰臣秀吉最著名的绰号就是“猴子”了。这个绰号有考据说来自史书:有史料称其为“猿面冠者”(详见知乎:丰臣秀吉为什么被叫做猴子,还有德川家康为什么被叫做老乌龟?),当然还有上一楼那个画像,这是这个帖子唯一要引用的历史肖像了,给大家做个参考。另外该绰号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游戏,战国无双中丰臣秀吉就被设定成了猴子的样子:


                IP属地:上海37楼2018-04-28 01:41
                收起回复
                  影片中也深刻体现了丰臣秀吉的这一绰号,对,从里到外一个彻彻底底的猴子,或者更接近与历史?猩猩猿?不过这可能是现在的影视作品中最健壮的秀吉形象了吧~

                  调侃归调侃,除了种族上的原因,就格鲁德本身的“猩”设而言,其和丰臣秀吉一样具有更为长远的眼光,在他的众多故事中,他往往作为领导者的形象出现(比如《超人正义联盟》中妄图控制猩猩城、和卢瑟争老大等),并且向着更远大的征服出发。这和丰臣秀吉的战略思想如出一辙,电影中也确实提到他想在这个时空中统治世界。


                  IP属地:上海38楼2018-04-28 01:55
                  收起回复
                    补两张“人间五笑年”的截图:



                    IP属地:上海39楼2018-04-28 02:03
                    回复
                      深夜更新。。还是先总结下这两天吧友们提到的问题吧~
                      1.和尚国的问题。楼主找了些资料,得到的结论还是宗教并不是国家政权。一方面因为宗教领袖其实和许多大名的关系很不错,比如之前提到的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他们更倾向于依附于这些“友善”的大名;另一方面因为宗教活动的主要范围还是寺庙附近,就像我们不能说少林寺是独立的国家一样吧,严格来说他们并不是一种长久的势力(当然啦,这些也仅代表楼主目前的观点);
                      2.双面人身份问题。这个在今天的更新会解密,暂且留个悬念吧(也因为这个楼主才迟迟没有更新);
                      3.影片的设定问题。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楼主自己还是非常认同这样的结合的,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应该可以觉得里面的故事换成《哥谭市》的设定完全不违和~各方势力显现神通争取那个“天下人”——“哥谭之王”,对吧?不得不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4.算是3的延伸吧。楼主虽然对日本的历史和一些文化蛮感兴趣的,但这算是第一次做日本文化普及,感觉怪怪的。不过优秀的文化无国界,所以希望每位阅读这个帖子的朋友都有所收获吧。这也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十二国纪》和最近看过的《降世神通》,都是以我国古代(春秋战国)作为背景的架空世界故事,但遗憾的是一部是日本作品,一部是美国作品,但其对我国传统文化、制度和人性探讨都有很深的见解,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IP属地:上海53楼2018-05-02 01:35
                      回复
                        6.双面人:明智光秀&浅井长政
                        身份争议最大的人物,也算是《忍者蝙蝠侠》的另类彩蛋吧。我想只有创作团队能真正给大家一个唯一的答案吧~争议的部分主要来自影片中双面人的领地——近江。历史上这是浅井长政的领地,而作为家臣的明智光秀似乎并没有明确的领地概念,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双面人必属“浅井长政”。另外,无论是明智光秀,还是浅井长政,都曾“背叛”过织田信长,从影片的发展看似乎并不能以此为依据。
                        不过楼主找到了一个决定性的证据。。看图:

                        嗯,就是头上那朵小花。。不得不说,本片的人物形象参考了那些深入人心的游戏形象,所以楼主觉得这个应该可以算是重要的参考。那么他是谁呢?


                        IP属地:上海54楼2018-05-02 01:55
                        收起回复
                          左边的人物图是楼主百度到的,人物角色是“明智光秀”。不过我没找到原画的来源,所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还不能下定论,如果有知道出处的朋友,请一定说出来~当然啦,实际上楼主做出结论也没这么草率,下面我就来讲讲这两个人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IP属地:上海55楼2018-05-02 01:59
                          收起回复
                            明智光秀,那个一句话纵横天下的传奇武将——“敌は本能寺あり(敌在本能寺)”。明智光秀是著名的“织田四天王”之一,但实际上,他的主属颇为复杂。明智光秀出仕于斋藤家,也就是织田信长的岳父家(斋藤道三,我觉得这个人物很像谜语人,其绰号蝮蛇),但因为斋藤家的内乱,明智光秀被迫逃亡,最后跟随了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大将军本该是由天皇任命的实际掌权者,但因为战国大名的崛起,大将军本身也逐渐沦为了傀儡)。在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的合作时期,由于光秀的优秀才能,信长从足利义昭处“借来”光秀,成为自己的实力干将。这一“借”,却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并且随着信长实力的不断加强,其和足利义昭的矛盾也日益增加,这也为以后的祸端埋下了种子。


                            IP属地:上海56楼2018-05-02 02:18
                            回复
                              白天继续...忠义无双明智光秀的故事
                              明智光秀虽然是织田信长的得力助手,但因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两人的关系逐渐变得微妙起来。一件事是丹波国内乱,信长把罪责怪在了光秀的头上,并消减了其封地,而后更是将光秀的母亲作为人质抵押给了敌军,最后为了平叛战乱,信长残忍的将其母亲同叛军一起烧死;另一件则是著名的“臭鱼事件”,在明智光秀主持的信长同盟友德川家康的赏樱大会上,因为席上的一条来历不明的臭鱼,织田信长对明智光秀破口大骂,并将吃饭用的银盘狠狠地甩在了光秀的头上。


                              IP属地:上海58楼2018-05-02 1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