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软件的种类一般分为软件视频会议、硬件视频会议、软硬一体视频会议,那么,视频会议大比拼:硬件vs软件,谁更胜一筹?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基于嵌入式架构,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专业软件实现音视频处理、网络通信及会议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部署在网络中心的嵌入式多点控制单元(MCU)、会议室终端设备以及桌面终端等。MCU负责码流处理与分发;会议室终端连接摄像头、话筒等外设,并部署于会议室;桌面终端则集成小型摄像头和LCD显示器,便于办公桌面使用。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在于:高集成度、卓越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优质的音视频效果、灵活的操作界面、健全的服务质量(QoS)保障以及广泛的网络支持。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以其高性能的DSP处理器和专用操作系统而著称,这些特性使其技术含量显著高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然而,这种高技术含量也导致了其较高的产品价格。为了实现桌面扩展,多数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软件方式实现,这不仅便于桌面应用的展开,还有效控制了成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用了专用系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投资风险较高,因为它们需要一次性投入,且无法如软件系统所使用的服务器那样多用途使用。
在对比中,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在原理上基本一致,但其MCU和终端是通过结合高性能PC机与服务器的软件来实现的。这种依赖PC的配置使得软件视频系统在数据共享和应用方面显示出更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优势方面,软件视频会议系统部署简单、易于集成数据会议,并且成本较低。
在评估Windows平台下的视频会议软件时,我们发现几个关键问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足,容易遭受网络攻击且不适合持续运行。音视频表现中等,由于使用USB摄像头,视频质量低于CIF标准,帧率较低,颜色还原能力不佳,并伴随着明显的延迟,导致视音频不同步。此外,该软件对不同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差,主要支持以太网连接,无法与基于H.320协议的专线网络兼容。在网络条件较差的情况下,QoS保障机制不完善会导致视频出现马赛克、延迟以及音频失真和抖动的问题。
相比之下,集合软硬件优势的视频会议系统如连通宝,提供了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系统的私有化部署简单易行,即插即用的特性使其非常适合于政府和企业中需要多层级的视频会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