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traurogen Monat November war’s, die Tage wurden trüber, der Wind riβ von den Bäumen das Laub, da reist ich nach Deutschland hinüber…”
“凄凉的十一月,日子已渐渐阴郁;风把树叶摘落,我走上德国的旅途。”
eins
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德国,正值当地寒冬。这里的冬天实在过于阴沉,整整一天难见一丝日光。生活得到还算舒适,只是险些忘记此行的真正目的——
祭奠普鲁士。
来到这里之前,我曾无数次地担忧着过长时间的停留是否会引发众怒,现实却着实令我大吃一惊:这里,没有想象中的人山人海,更没有华丽的墓室。眼前的,只是一座普通的墓碑,铭文“Gilbert Beillschmidt之墓”。
真是生死孤独。
“你好,是来祭奠哥哥的人吗?还真是难得啊。”高大健硕的德国青年走到碑前,留下了一束精心栽培的蓝紫色矢车菊。
“矢车菊,哥哥生前最爱的花。”他轻轻折下一朵,轻轻地放在了一旁的小小的石碑。若不是他的这个举动,我竟未发现这里竟还有一方这么小的墓碑。
“这是……?”
德国青年站起身来,缓缓开口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第一次有其他人来看哥哥。既然如此,我来带你去看看哥哥的日记吧,那里面或许会有你想要的东西。”
之后,那些所谓“本大爷日记”,了解过内容后,也不过是些日常琐事罢了,大部分甚至丝毫不负“流水账”之评。不过细细研读,也能够大致理出普鲁士从建国至二战后期的历史脉络。由于材料实在过于单调繁琐,部分内容的真实性也仍有待考究,在这里就不作过多的解释了。倒是一本名为《肥啾与本大爷的二三事》的书籍更为引人注目。
“这个……大概是哥哥想要以肥啾的角度来记录他的生活吧。”
翻开封面,扉页上是漂亮的花体德语:
“Warten auf deine Reife.”
“待你成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