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吧吧 关注:752,814贴子:18,660,537

回复:从《达拉崩吧》单冠看流行乐的雅和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歌只听前奏就注定不简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0-03-30 00:06
回复
    用心听的话,也能听出达拉崩吧是一个完整的为民除害的故事,并与当前抗疫情节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度,如此一来可以看得到周深选歌的良苦用心。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5楼2020-03-30 00:27
    回复
      2025-08-04 17:20: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是周深变声把很多人震住了,以前没见过,很新鲜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0-03-30 01:05
      回复
        被标题吸引进来的。
        从这首歌来看流行乐的雅和俗,很有碰撞感很有趣的角度。楼主在后面的分析比较认同,只是我觉得不要过高看重在线评审的专业度,况且样本量也太小。竞演的魅力在于现场感引发的未知性。对惊喜多一份期待,对意外多一份淡定。


        IP属地:北京107楼2020-03-30 12:10
        回复
          巨星级歌手多半兼具流行性和音乐性
          作为一个全面的流行音乐人来说
          流行性和音乐性都是其音乐标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只有全面无短板
          酱紫才能获得业内和大众的一致认可
          但这种级别的歌手在互联网分众音乐的环境下越来越难出现了
          比如周杰伦
          即有大量广为传唱的曲目如《菊花台》《青花瓷》《千里之外》等
          亦有《以父之名》等三部曲和倍受好评的《土耳其冰激凌》等音乐性较强的佳作
          风格多变和朗朗上口都在不同的歌曲中有所体现
          除了唱功上和超一线唱将有些距离外
          他在音乐上是没有什么明显短板的
          而王天后和林忆莲等同理
          有大出圈的流行歌是绝对的标配
          然后要加上一张或几张风格略独特音乐性受到业内肯定的专辑
          如此才能组成巨星的闭环
          现在的流行歌手当中,男华和女GEM是肉眼可见有机会迈上更高台阶的潜力者
          周深手握天赋流音色和完备的唱功也有稍许的机会
          但周的创作这一块需要补的课很多
          要么他将来能找到高水平为他度身定制佳作的班底
          要么他本人在创作上突然开掘出巨大的潜力.............................................
          总之分众流行乐时代要跨圈层一统听众的口味
          难度比唱片黄金时代是几何级上升
          算起来已经将近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乐坛巨星的
          这就是为啥音综上叱咤风云
          还多有那些成名数十年的前辈大拿们


          IP属地:上海108楼2020-03-30 12:34
          收起回复
            现在的神曲和从前流行的大芭乐区别在哪里
            这一个问题很少看到有过认真的讨论
            看起来网络神曲是当前流行的主流类别
            但它们真的和过去的那些劲歌金曲没什么区别吗
            个人认为是有的
            唱片黄金时代的大众听歌就真的听音乐
            走在路上用WALKMAN家里就音响更简陋一点的就是立体声收录机
            总之是以流行乐本身为欣赏基点的
            一般会反复单循所喜欢的完整的曲目
            但互联网时期的网络神曲除去音乐本身的吸引力以外
            附加的话题性/趣味性/延伸的大量产出有时会代替音乐的本身
            占据流行要素的核心地位
            比如骑马舞对《江南STYLE》的辅助加成作用
            能迅速占据大众注意力的有时候不再是完整的歌曲
            而是一句或几句核心的魔性歌词
            比如“燃烧我的卡路里”
            有趣的就是《卡路里》这首歌的名字很多人都没有记住
            以为歌名就叫《燃烧卡路里》或《燃烧我的卡路里》
            (前几期《王牌对王牌》综艺的猜歌名环节中就有过上述的错误)
            以致有笑话说到KTV里面不知道怎么找不到这首歌........................................
            在唱片黄金年代的金曲上
            是极少产生这样的阴差阳错的
            流行的核心要素跳出了音乐性甚至是单纯的“好听”
            转而以搞笑,魔性,有话题为元素拓展圈层
            自然对乐坛创作起不到太大的促进作用(尽管流行的传播速度很快)
            再看这几天多处刷屏的“淡黄的长裙/蓬松的”这个梗
            取自选秀综艺中的RAP当中的一段
            被选手柔弱地念出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荒诞效果
            把RAP的要素FLOW,节奏,PUNCHLINE给“破”的一干二净
            在RAPPER们看来真的对说唱不那么尊重
            但大众眼中却在反复的YX轰击下形成了话题记忆点
            这样的流行路径和流行元素跟以前大芭乐以歌曲/歌手为核心的点流行方式
            显然具有极大的区别
            需要指出的则是
            互联网时代并不是没有过去那种以歌曲为核心的流行乐
            比如《夜空中亮星》《泡沫》这些就还是传统的出圈的方式
            但在数量上却极大地减少了
            跟神曲一年十几首大流行的快速产出比
            几年红一首的传统流行金曲其实渐渐地被挤出了注意力主流
            榜单上自然只能是流量歌手的歌曲唱主角了


            IP属地:上海111楼2020-03-30 13:18
            回复
              这歌里的美声、花腔,怎么看也是高雅音乐范畴,放过去都是音乐厅才能听到的,别说歌词太俗 好多意大利的美声歌曲 、歌剧的歌词翻译成中文也很白水也很俗,甚至还有三俗内容,不一样不是高雅音乐?


              IP属地:北京112楼2020-03-30 14:29
              回复
                一些人阴阳怪气的说话,别人喷你还不服好像受了多大冤屈。婊里婊气的恶心。


                IP属地:山东113楼2020-03-30 15:28
                回复
                  2025-08-04 17:14: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贴 支持 在这里正经客观的分析文真是凤毛麟角


                  IP属地:福建114楼2020-03-30 15:43
                  回复
                    给楼主点个赞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0-03-30 16:38
                    回复
                      要讨论雅俗那就直接搬歌剧,**眼里的高雅艺术,其他都是垃圾,歌手改名歌剧就完事儿


                      来自iPhone客户端116楼2020-03-30 17:12
                      收起回复
                        流量歌手们的曲目优点和缺点都是比较明显的
                        曲风较多变/制作较精良/音乐的形态比国内流行乐主流稍先进
                        这是其优点
                        缺点是部分歌手的音色是毫无惊艳之感
                        歌曲好听度不够
                        加上流量歌手们的现场功力往往都不足
                        造成的刻板印象就是流量歌手们的音乐在普通听众们那里几乎毫无存在感
                        为什么这些音乐的三大优点(曲风/制作/形态)丝毫都挽回不了风评呢
                        因为国内的听众群相当的直接:好听就夸奖,不好听就扔到一边去
                        不好听但是曲风多变形态较高级制作较精良的音乐怎么办呢
                        如果有大量的业内人士不停地加以褒奖外加有权威性奖项傍身
                        倒是可以让听众们觉得“这音乐虽听不懂但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印象
                        但若既不好听也没有人不停地加以追捧和褒奖
                        也得不到什么权威的音乐奖(什么年度排行榜之类在普通歌迷群那里,是不怎么被看重的)
                        那么对不起
                        酱紫的先进的精良的曲风多变的音乐在普通人那里就是“NOTHING”
                        需要注意的则是
                        即使有业内人士不间断的长期的肯定
                        不好听的歌曲要扭转路人听众的印象依然很困难
                        (比如认真地来说并不是流量歌手的华就碰到了这样的困局)
                        概括起来说就是普通听众对流行乐的评价
                        就如国内的食客对食物的品评一样
                        好味道至上(好音乐的标准就是好听,好听,好听)
                        什么摆盘啊,使用食材的创意,饮食环境的雅致
                        几乎都不在考虑之内
                        这样一维化的评价标准是好是坏先不去说它
                        但这大体是国内普通听众群评价流行乐的一大特点了


                        IP属地:上海118楼2020-04-01 22:22
                        收起回复
                          很赞同楼主所说的权威奖项对歌手歌曲的加成作用,但是感觉华语乐坛也没有什么比较公认的奖项,歌手囿于自己综艺节目的性质存在影响力的上限,因此也丧失了很多讨论好音乐标准(比如楼主说的好的流行乐或者雅俗之争)机会和空间。


                          IP属地:广东119楼2020-04-02 00:13
                          收起回复
                            乐坛本来就是需要各式各样的歌,而且中v圈就是个小圈子吧,这样的歌倒不会成为主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0楼2020-04-03 09:12
                            回复
                              2025-08-04 17:08: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流行乐/电影/美食
                              今天来说一说这三样东西的相似处
                              继续地探讨音乐上的雅和俗
                              在上上季的贴子中曾阐述过酱紫的一种观点
                              电影可分为商业片,文艺片,艺术片这三类
                              其中文艺片是中文电影独有的类别
                              可以归属在“软类型电影”当中
                              (商业片可以被称之为类型片)
                              它和艺术片的区别是后者可以是反叙事甚至是完全无叙事的
                              (艺术片可以没有故事的情节甚至在逻辑上未必自洽)
                              其作用就是用镜头探索影像表达的边界
                              举个音乐上的例子来说比如龚琳娜《忐忑》
                              无(有意义)歌词纯以中国戏曲的各种唱腔汇集而成
                              (唱腔可看成其音乐的组成的元素,如同电影的镜头,唱腔的组合方式可类比镜头的表达)
                              当然这首歌它其实是有情绪的
                              让听众感受到歌曲的情绪的方式有曲调的跌宕顿挫
                              亦有表演者的面部的表情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结合了原唱者舞台表演的《忐忑》,其艺术性要大过纯音频的版本)
                              这样类比艺术片的音乐的形式
                              经常被称为“实验性音乐”
                              它是相当具备创作者色彩的作品
                              但对普罗听众群来说可听性经常是较弱的
                              实验性音乐在原则上不能被称为是“流行乐”
                              就象是艺术片不应该被称呼为商业片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文艺片(比如《花样的年华》)在音乐上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上赛季齐大姐的一首歌是很好的注脚
                              《BIRDS & FISH》
                              相比之《忐忑》,其表达的情绪是清楚而不是含糊的(歌词可辅助听众对歌曲的理解)
                              其唱强是唯美(相对符合大众接受度)而不是独特怪异的
                              其曲调有一定的好听度
                              总之不那么商业接地气却也不是完全的艺术而不接地气
                              对应商业片自然是大量的流行大金曲或口水歌神曲
                              这方面的例子就太多不一一举出了
                              然而流行大金曲和口水歌神曲虽然同样流行度爆表
                              但其质量的高下还是有分别的
                              《七里香》《天路》《后来》《可惜不是你》《春天里》:《小苹果》《套马杆》《伤不起》
                              其差距还是一目了然的
                              (冷知识:神曲一般在曲子悦耳度上是很强的,但是歌词基本上那就emmmmmmm)
                              商业片首先就是看总票房,其次看口碑,这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指标
                              文艺片主要是需要有奖项傍身,另外电影的人文的价值是考量的要素之一
                              艺术片主要是导演个人的表达及独创的技巧形式,能不能在影史上留下名字和学术的价值
                              所以三类的电影评价的指标完全是不同的
                              你以票房来定文艺片或艺术片的好坏
                              简直是鸡同鸭讲的完全说不通
                              就像实验新音乐形式,你指望它能出圈大流行,概率太低了
                              (《忐忑》可以说一个例外,神曲的表象之下难掩其实验性音乐的艺术本质)
                              歌手舞台上的各种激烈的争论
                              有一个原因就是让各种不同音乐的形式同台来竞技
                              以500评委的投票作为单一的衡量标准
                              就象把商业片,文艺片,艺术片统一到特定群体的投票标准下
                              以票数来决定哪一个更优秀
                              不引起争执才是怪事呢


                              IP属地:上海121楼2020-04-03 12: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