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吧 关注:123,647贴子:1,216,328
  • 2回复贴,共1

反对孩子们背诵那么多古诗词,希望孩子们充满活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8月18日,著名作家余秋雨带着3本新著《境外演讲》《台湾论学》《北大授课》亮相上海书展,为读者带来了一场文化演讲。
活动前,他特意叮嘱主办方东方出版中心不要预设演讲主题,而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读者听众征集问题。当天的演讲中,余秋雨对读者所关心的问题一一回答,内容涉及教育、读书、旅行、管理、人格、文化反思等诸多领域。
在演讲中,余秋雨说:“我们很尊重我们优秀的古代文化,这一点不错。但是更尊重你年轻的生命,年轻的生命是创造的生命,是充满活力的生命。如果把你年轻的生命都在古诗词里耗掉了,我觉得那就太可惜了。”


IP属地:北京1楼2020-07-27 17:41回复
    背古诗的风气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16岁的复旦中学女孩武亦姝凭借深厚的古诗词文化积淀成功夺冠,成为了现代版的才女。在这种氛围下,有些宝妈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跟电视里的神童一样,以后能背很多古诗词,而且还是比较长、难度高那种。因为孩子妈妈们之间会有意无意炫耀下,加上她们也亲眼见过这类有才的孩子,所以很多妈妈都不淡定了,竟暗暗形成一种让小娃儿背诗词的风气
    而这其中则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焦虑,面对现在社会激烈竞争,父母们更关注自己孩子的教育。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竞争确实很激烈,没人不希望自己孩子赢在“起跑线”。但问题是——让不到3岁的孩子背古诗词真的合适吗?那些从小能认很多字、古诗词倒背如流的孩子,真的智商超群、赢在起跑线吗?
    实际上,让3岁以内的孩子背太多古诗词,更有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得不偿失,而不是“赢在起跑线”!曾有专家大力倡导“让幼儿背古诗”,理由是“这个时候背诵的东西,会真正刻进脑子里,内化成孩子的智慧财富”。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IP属地:北京2楼2020-07-27 17:43
    回复
      孩子想象力的扼杀
      如果我们认真了解过孩子的「记忆机能」发展规律,就会知道:3岁以内孩子的大脑发育程度,还不具备长期记忆的能力,也不可能对古诗词有足够的理解。
      因为孩子3岁前,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这种记忆的典型特征是:不带有目的性、也无需努力,记忆内容大多是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比如妈妈的声音、桌上的玩具。
      这种情况下,就算古诗词再优美,孩子也只能通过大量背诵,留下短期记忆。而如果给孩子强制灌输式的训练,就算他真能倒背如流,这种既缺乏理解、又毫无美感的空洞背诵,只会让孩子「思维僵化」,严重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IP属地:北京3楼2020-07-27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