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既勤奋、又聪明,同时还节约成性,迟早会挣得一副家产,我觉得对此无须作特别的哲学上的探讨。另外也不值得赞赏。我们当大夫的终归知道得最清楚,在生死关头,一个人的银行存折是帮不了他多少忙的。
————————————————————
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发家史,或是说是一个名叫莱默尔·卡尼兹的乡村穷小子的个人奋斗史。我认为,这部小说里塑造的最成功、最精彩的人物就是这个表面上的富豪显贵,内质里的一个又精明又多情的小商人。若非他的精明和多情,他也就不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如果他没有经历过早年的艰苦奋斗而又非常意外地发了一笔横财,也就不会在老婆辞世,爱女瘫痪之后,视金钱如粪土;不会毫不吝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除了让爱女重新站起来这一个执念,再没有了别的念想。
这样一个鲜活的、独具特色的人物,在我的不多的阅读经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可以比肩《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名利场》中的多宾上尉,还有《远离尘嚣》中的盖博瑞尔,以及《同乡朋友》中的白纳脱先生(话说,这个名字翻译的真不咋地,贝纳托、本内特不是都要更好一些吗)等等,所有这些光彩亮丽的艺术形象的。尽管他并没有以上这些人物身上那么多的所谓的高尚的情操或是高贵的身家。
这个人物让我如此的看重,就是因为他的真实,还有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最令人信服的人性的诸多侧面。在他的真实面前,前边那些高尚的、高贵的先生们,倒有些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和虚幻了。
有评家说,封·开克斯法尔伐的这段历史有点喧宾夺主了,言外之意就是他的篇幅、戏份过多、过重了。但在我,康多尔大夫叙述的这段故事一直是这本书里最让我喜爱的部分,每次重读,都要非常郑重地而细致地让自己的情绪和心态都尽可能地保持在类似第一次初读的状态。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那段简短的却又是最打动我一句话:“。。。 。。。”。喔,是什么来的,这会儿却已经不记得了。无妨,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读到了。
掮客蒙骗老实人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在文学作品里,比比皆是。人人痛恨骗子,人人也都同情上当受骗的好人和老实人。但这一次,作者竟然让一个地地道道的骗子有了人情味,并且竟然还动了真情——说到这,再插一句,在这个名叫莱默尔·卡尼兹的穷小子后来又变身为代理人的一个并不高尚也并不可爱的人真情面前,几乎所有那些美丽的、悲伤的、跌宕起伏的、缠绵悱恻的、让人又爱又恨的爱情故事里的所有的男女主角们的真情,都显得有点那么的苍白和缺乏说服力了。
一个如此老套的故事,一个并不光鲜的小人物,作者竟然能够让它、让他们焕发出这样的光彩,真如同是千年的朽木上开出了一朵鲜丽而又超绝的奇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