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吧 关注:13,833贴子:427,867

一位丧偶者的个人学习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丧偶吧近半年了吧,心情起起伏伏,悲痛增增减减。
今天开一篇个人学习贴,希望能够让自己通过学习,涤荡身心,然后沉淀。
由于鄙人没什么文话,也不爱看书,所以随缘分享自己看到的一些文章,可能大都是一些朴实无华的,希望对自己和有缘得见者有些帮助。
愿所有的心灵在迷茫中得一丝坚定,在无常中得一处安稳。
感恩。


1楼2021-04-29 08:07回复
    (摘抄部分转载)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
    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藏羚羊的跪拜》
    “如果我们能够扩大自身的认知范围
    到其他动物身上,
    将能够发现人类并非是这颗星球上
    唯一一种会在日落的壮丽景色下
    感到喜悦的生物。”
    ——《我的灵魂遇见动物》
    母爱,是来自灵魂深处的表达,是一种期待能延续另一个比自身更为重要的生命的希望,存在于每一个跳动的心灵之中。
    母爱并非人类所特有,它是全体动物所共有的。
    01 鹿妈妈舍命救子
    据说这是一张获奖的摄影作品,然而拍摄者却陷入了沉重的思虑,不能自拔......
    图片中的三只猎豹追捕一只母鹿和两个鹿宝宝,以母鹿的奔跑速度可以轻松逃掉这场杀戮。
    但是她为了让两个宝宝有机会活下去,勇敢地选择原地不动,任对方大口大口吞噬,眼神坚定地眺望着向远方逃去的孩子。
    即使下一秒自己就将被四分五裂,也在所不惜。

    2015年5月份美国的俄亥俄州郊区发生了一场火灾。滚滚浓烟中,有一只鹅始终守在未孵化的蛋边。
    就算被烧伤了,也不愿离开。
    救火队员最终救出了这只鹅和它的宝宝们,而这个鹅妈妈的故事也传遍了美国。
    03 兔妈妈英勇蛇口救子
    一段兔子妈妈为保护幼兔而与黑蛇搏斗的视频曾在网上流。视频里一条黑蛇趁兔妈妈不在,盘踞在兔子窝里,紧紧缠住两只幼兔。
    兔子妈妈在远处似乎感觉到了不对劲,赶过来后猛地突然跳进窝里,先是心疼地嗅了嗅自己的兔宝宝,而兔宝宝似乎已经没有了气息。
    接着出乎意料的是,兔妈妈迎着蛇头纵身一跃,抓住蛇身,不依不饶地与它对抗,直到把它远远赶走。
    深切的母爱让一向胆小温顺的兔子连蛇都敢咬,母本柔弱,为母则刚。
    04 牛妈妈不畏鞭打为孩子争取救命水
    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每天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水。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市斤。日常生活用水包括喂牲口,全靠这三市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呀!
    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黄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怎么呵斥驱赶,也不肯挪动半步。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扬起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可就是不肯让开半步。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
    老牛凄厉地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运水的战士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放在老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的沙堆后面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默默中,人们看到母子眼中溢出了泪水。
    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朝着回家的路慢慢地走去……


    5楼2021-04-29 08:45
    回复
      愿自己多多学习别的女人贤淑之德,为自己配为人妇做准备。
      愿自己每日晨起观思自己的孩子们今日可得安乐
      愿自己每天睡前反思自己今日可安为人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4-30 07:15
      回复
        如莲花般清净无染
          过去,释迦佛陀和阿难尊者在前往娑扫国城托钵的途中,看见一行人因车子坏了,满脸忧愁地坐在路旁,佛陀即开示:‘乘车时若舍离平坦的正道,而走在偏斜的路上,会导致车轮损坏。远离正法亦是如此,若起恶念、行恶行亦会感愁忧、祸患,且要忍受生死轮回之苦。’
          佛陀开示完,即入城托钵。当时,娑扫国城中有一位一百二十岁的梵志与一名年仅七岁的长者子往生,两家人同时送丧,举着五彩的幡旗,妇女、小孩们全都披头散发,亲戚们啼哭悲泣,场面哀痛不已。佛陀回到精舍后,藉由这个因缘,为比丘们开示:‘人生短暂,活不到百年就死亡了,纵使寿命有超过百年之人,最后也难逃一死。因为想要保有一切,所以心怀恐惧。对于事物的贪爱心,源自于错认一切都是恒常不变,殊不知无常总在左右。死亡犹如大海,一切都因之漂荡、动摇,世间人误以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应当以智慧心观察真理,勿贪爱这个虚妄不实的我。’
          ‘世间的快乐就像梦境一般,醒来后还能看见什么?贪恋世间种种的人事物也是如此,当神识变灭时,还存在些什么?曾经历过的一切都已逝去,无论善恶已不复见。一切皆会舍离这个世间,唯有过去的声名仍会存在。人们因为过于悲伤转为憎恨,却又念念不舍,贪执爱恋。若能舍离爱着,就可远离恐怖,到达安详自在之处。比丘们莫起妄念,欲望会败坏名声,你们要时时观照身口意三业。今为大众开示无住的道理,应当依此修行,舍离爱憎、悲忧;当如莲花般清净无染,不执着也不希求,不听闻偏邪之事,也无需从中求得解脱,没有染污之念,又怎会有贪着之心?当如莲花般不着相,在污水中生长着,也无需离开污水。应如是修行,闻如未闻,修而无修。’比丘们闻佛开示后,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义足经·卷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5-01 07:05
        回复
          “一只大雁难觅食”我们确实需要带着正知正见去找一个实实在在的伴,上孝下慈,互相扶持。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怎能不感恩天地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02 10:19
          回复
            观世间万物之相,知道众生皆有母爱,我们都是如此。我们更应该觉悟,我们众生一体,有个共同的大道慈母护佑着我们。她把母爱施予万物,并呼唤着我们的回归。我们的亲人回归了大道慈母的怀抱,获得了永恒与极乐,当然要感恩。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生就我们,作为她的儿女,她会大慈大悲倾尽母亲的情怀的。


            IP属地:河南12楼2021-05-04 06:36
            收起回复
              佛法无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5-06 10:36
              收起回复
                我是辉县的,我们能认识一下吗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1-05-07 10:10
                收起回复




                  20楼2021-05-07 14:03
                  回复
                    愧为学佛,太惭愧了,深深的惭愧,深深的感恩。


                    22楼2021-05-09 11:26
                    回复
                      娘(感恩母亲节!)---------转载文章(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善待自己的父母公婆岳父岳母)
                      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平安,健康长寿
                      母亲节到来之际,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健康,美丽;一切事情都顺心,如意。没有鲜花,没有礼物,只有我深深的祝福!
                      娘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娘不在,兄弟姐妹是亲戚!
                      娘在,家就在。
                      但凡有娘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幸福的童年。
                      童年的幸福,来自于娘的笑脸,来自于娘在家中的守望,家中没有了娘,你便不会再笑。
                      小时侯,就像一个野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只有饿了、累了的时候,才知道,回家。
                      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娘,进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喊“娘唻”。
                      看到了娘忙碌的身影,听到了娘的应答,心便安定下来。
                      于是,开始找吃的。吃饱了,喝足了,便再跑出去玩。
                      大了,踏进家门的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找娘。
                      来不及放下肩上的书包,就满屋寻妈娘。
                      娘看见了,笑着说“傻孩子,背着个包,也不嫌累”。
                      也许娘不知道,也许娘知道,找娘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累。
                      有了自己的小家,空闲地时候,就想“去哪里好呢?”于是便回了家。
                      这个家是我永远的也走不出的守候。
                      推开家门,娘不在,爹迎上来,便和爹唠家常。
                      然而眼睛却时时盯着门口,盼望着娘回来。娘推门回来了,心里顿时踏实了。
                      就这样,无论何时何地,何种身份,总是惦记着回家看看,回家了仍然先喊娘。
                      回家找娘,是人们多年来不自觉养成的习惯,也许,生活中只要是有娘的人,大家都一样。这便是生活的幸福。
                      家和娘就是这样,深深地镌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
                      随着年轮的递增,人们会越来越感觉到,纵是岁月改变了容貌,纵是沧海变作了桑田,枯守着不变的依然是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深深地眷恋。
                      有娘在,你就可以放心的天马行空独闯天下了,你可以安安心心地规划你的理想,路的前方还有路,你不可能一口气到达终点,累的时候,永远有一个宁静的港湾,那便是家,娘在那里为你守候。
                      高处不胜寒,特别是当你事业有成或是成了顶天立地的人物,可以叱咤风云的时,内心的你会迫不及待地寻找心灵的依托,而那最安全、最永久、最可靠的心灵依托,依然是娘,是家。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伟大的女性。
                      如果真是这样,那女性中,首先是娘。
                      美国世贸大厦倾倒的那一刻,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商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末日,他想到的不是他身后的财产,他用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传递了一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妈妈,我爱你!”。
                      母与子的情爱,在最危急的时刻,暗淡了硝烟,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人性的伟大就在那一刻定格了。
                      家,永远都不会远离你!即使是相隔千山万水,即使是远渡重洋(这一定是指你自己),然而,娘的身影,总是在你行程中,娘的牵挂,就是你穿越时空回家的理由。
                      人类最最不能动摇的情感,也许就是那深深的母爱。
                      人们心底最深的牵挂,真真就是那生你养你的家。
                      娘在,家就在!是啊!娘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娘不在,兄弟姐妹是亲戚!实话啊!
                      有娘的朋友,不管你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回家看看老娘...........她永远爱您。
                      父母看一眼少一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感恩!!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23楼2021-05-09 16:59
                      回复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IP属地:河南24楼2021-05-11 05:29
                        收起回复
                          和尚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法师:请讲!
                          来访者: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法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
                          来访者:是的。
                          法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来访者:喔,我明白了!
                          启 示: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懂得,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律,没人督促就不能坚持,也无法取得成功。
                          孩子怎么教?
                          观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法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观众:影印过。
                          法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法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启 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如何要求孩子优秀?不如提升自己,同时也让孩子更优秀。
                          五百元买汽车
                          一位佛友电话抱怨道: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念经行善了,命运却不变?
                          法师:我给你寄五百块钱来好不好?
                          佛友:师父,你的钱我不敢要呢!
                          法师:我是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佛友:师父,你说办什么,我绝对帮你办好!
                          法师:帮我买一辆汽车。
                          佛友(惊呀地):师父,五百块怎么能买到汽车呢?!
                          法师:你知道五百块买不到汽车?!
                          启 示:
                          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只想付出一点点,就得到很多。而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粪便臭不臭?
                          一位女士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法师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
                          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要三年!
                          法师:那是什么时候的苦?
                          女士:前几年。
                          法师:那不是过去了吗?为什么还紧抓不放呢?(停了一下)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当然很臭啦!
                          法师: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冲掉了。
                          法师: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说我被这东西臭过?
                          女士:那多恶心!
                          法师:对呀!苦难也是一样,它已经过去了。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听懂了吗?
                          女士:听懂了!
                          法师:那以后你还要不要诉苦?
                          女士:不要了!
                          法师:记住,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女士:嗯!
                          启 示:
                          这就是心理调节了,你苦难的事已经过去,如果依然是以前的自己,那只会依旧苦难,状态决定你的成就。
                          如果世人都出家……
                          一个对佛教有兴趣的女教师对法师说:如果世人都像你一样都出家,人类还能延续吗?
                          好像没有听到这个问题,法师平和而关怀地问到:你的小孩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
                          女教师:17岁了,女孩。
                          法师:要准备高考了。
                          女教师:是的。正在加紧复习。
                          法师:你一定希望她考个好大学吧?
                          女教师:是的,要考就考北京的大学,其它的大学没什么意思。
                          法师: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想,那还有人种田吗?其它省的大学不是只有都关门了?
                          女教师:……
                          法师:你注意到没有,你已经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
                          女教师:(愕然)……!
                          启 示:
                          就像不会出现所有人都考上北大一样,也不会出现所有人都出家的情况。
                          人类总能延续,别的学校也能生存,学佛的是少数,就像考北大的是少数,不会有这种“所有人都”的问题。
                          心灵的锻炼
                          一位研究生来拜访法师,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好多人见到你都要磕头?这是不是有点迷信?我没有拜过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
                          法师:你一定打过篮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研究生:是的,打过!
                          法师:打篮球干什么?不打篮球,篮球会难受吗?而且那么多人打一个球,是为了快点把篮打烂吗?
                          研究生:不是,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娱乐。
                          法师:不用篮球也可以像打篮球一样运动嘛!
                          研究生:那样多没意思。而且旁人看到还以为是神经病呢!
                          法师:说得好!篮球只是一个道具,一个锻炼和娱乐的道具。那么,身体需要锻炼,心灵就不需要锻炼吗?
                          研究生:按理应该。可心灵怎么锻炼呢?
                          法师:人在崇拜的时候,五体投地,表现出谦卑、服从、忏悔、求助、感恩和接受,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心灵融化,与被崇拜者在心灵上合一与连接。这就是心灵的锻炼。
                          别人礼拜我,我也是一个道具,就像一个篮球,让人打来打去。只不过我不是真的篮球,是一个心灵篮球。
                          同样,拜祖宗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孝心,用心灵承接祖宗累积的能量;
                          拜土地是为了感恩珍惜土地,我们生长在大地,大地给我们很多的食物和物品,而我们回馈的都是垃圾;
                          拜龙王是珍惜感恩水,因为人体有70-80%是由水组成……
                          中国人拜的学问深了,里面有大智慧妙作用。
                          虔诚礼拜的时候,拜和被拜是一个整体,哪有什么你我高低呢?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诽谤,是没有实践过和用心体验过。妄加诽谤就是痴狂!
                          研究生:太高深,太智慧了!请受我三拜!
                          法师问:感觉到心灵锻炼的美妙了吗?
                          研究生:嗯!很伟大!
                          启 示:
                          我们不知要锻炼身体,还需要锻炼心灵。有时候崇拜,也是一种心灵锻炼。


                          26楼2021-05-11 14:50
                          回复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这个有缘跟空忍也是相对的,千万不要去追逐这个有,这是因缘生所产生的。所谓色声香味触法,种种的名利、得失、情欲,尤其男女的感情,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假相。勿住空忍,就是不要强迫自己使心念不生,向着空去用功,越用功就越糟糕。空是解脱的证量的境界,它不是观念的境界。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能所俱
                            泯,这个时候就恢复原来的面貌了。泯然自尽就是:如果你用平等心,那么自自然然地,这些追逐两边取舍攀缘的烦恼就会消失。
                            世间人听到佛法,要产生兴趣是很难的。如果有一个歌星演唱会,就会去好几万人;或者是香港在卖名牌LV包包、香奈儿打一折,就会排好长队。哪一个Super star要来,追星族会彻夜守在机场,就是为了见明星一眼。所以,当一个人去崇拜一个缘起的假相的时候,他的心就很不容易平静。佛法这个空性的东西,大家摸不着门。譬如说,一个人在痛苦悲伤的时候,懂得一点点佛法会说:万法皆空啊!反正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得,这是用来安慰自己。因为他没有证量,想要朝着空的目标下手,错了!什么是有?就是空。什么是空?就是有。它是当体即空,空有是不二的。我们强迫自己趣向于空,空不可趣向,趣向圣道亦是凡。佛道不可求,本性就具足。
                            取舍之间全部都是空,佛只是为了众生善巧方便举种种的例子,让你比较好懂,要不然佛法就没法说了。所以你不要用压抑的方式说,我不要生烦恼,万法皆空,这个叫作安慰的空。万法皆空,你真的都看开了吗?你昨天掉了五百,因为少,所以心不会痛。如果是五千万,你空得了吗?所以,我们都是用嘴巴安慰一下,没有见性,是没有办法的。空是生命的原态,性相本来的面目,没有开悟见性,很难体悟这种空性的思想。开悟的好处是,最平淡的生活,他都可以活得那么的美丽灿烂。
                            佛佛道同,是什么意思?就是诸佛菩萨都证悟到清净的本体、无所住的清净心,万法一如,没有什么高下取舍爱恨之见。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开采了自己的本性以后,每一分每一秒都会过得安详快乐。简单讲:思想会影响你的行为。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
                            我们要做到瞬间存息有养。不要认为压抑自己,使它不要起念头,叫作无念、叫作无分别,这是错的!空性的东西,它就在眼前。这一本书,它就是空,它是条件所构成的,是生灭的,当体它就是空,没有东西可以执着。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这个道理,单刀直入就契入本心。诸位,人的一辈子没有听到佛法,真的是茫茫然。我还没有学佛的时候,喜欢看看电影,就是茫然。后来学佛以后,哇!佛法真是好,我才发现世间一切都是妄想。你用“So what?又如何?”来问话,很管用。他家很有地位,So what?不会消失吗?他很有钱,有很多房地产,So what?不会变吗?带得走吗?他女儿参加世界选美大赛得第一名,So what?不会老吗?不会丑吗?不过书要多读一点,以研究佛法之用。
                            一种平等不二的胸怀,泯然是灭掉能所的意思。就是没有能缘的执着的意识心,也没有所缘的外在境,这是因为能缘的意识心和外在境界都是因缘生、如幻的东西,是离尘无自体性的。譬如说,你认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切动植物昆虫的实在性,不晓得它是空无自性;你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一直误认为有其自性,其实是无自性。诸位!我们攀缘外境所引起的识心,这个识心也是空无自性,这叫作识心的分别,离开外尘它没有自体性,它不是永恒性。那么,我们的本性是离尘有自体性的。这一句,如果对楞严思想没有领会的话,就听不懂。什么叫离尘有自体性?这将是你开悟的关键。
                            我们每一个人自性本来清静,但是境界来了,心对境产生的执着,就成了识心分别,误认为有一种东西,就开始起执着的、分别的、颠倒的意识心,他不知道相相本空,法法不相到。意思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离开这个外境,不必假借着尘,清净自性本来存在,它是绝对的存在。我再解释一遍:本性如果是树,我们的识心、意识心就是树的影子。简单讲:我们今天看到一件东西,就是缘起的假相所建立的观念。我们看到的是影像,不实在的东西,你把它误认为实在的东西,又在不实在的东西上建立了强烈的观念,落入语言文字、思想,再用这些语言、文字、思想建立的观念,开始识心分别,这样我们的本性就完全沉没。我们用的就是识心分别,识心执着,供养也是用这个心,拜佛也是用这个心。为什么?因为没有听到开悟见性的法。然而,我们的本性与我们的识心的关系如何呢?注意听!识心不动,本性就现前。本性叫如来藏性,妄动叫作识心分别,识心分别当体即空,就是如来藏性。
                            如果开悟的人,一转换过来就可以妙用现前,这个时候虽然是讲识心,但是就是本来面目,就是本体。开悟的人有没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有!没有识,怎么分别?可是这个识,开悟的人叫作识性,这个识回归到平等的心性的时候,叫作虽分别不做分别想,虽整天运用,但不着我的知见;虽然整天分别,但不做分别想;虽整天见到一切境界,但不起颠倒。因为执着放下了,识心放下,如来藏性现前,当下就是空。如来藏性就像树,意识心就像树的影子,树的影子不能离开这一棵树。
                            识心分别虽然不好,可是,看到树的影子就知道我们接近树了。所以,当你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起种种的执着分别虽然不好,但是,你要修行,还不能离开当下那一颗妄想心。当下的妄想心,当下就空,就是本性;见到树的影子,就知道那一棵树就在当下。我们意识心起种种的颠倒执着,虽然这个不是真心,但是我们有一天了悟说:执着的识心分别本空,分别心、识心分别本空,颠倒的意识心本空,当体就一念化作无上知觉,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无一法不是如来藏性,统统是你本来面目。所以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没有一法不是你的本来面目。”


                            28楼2021-05-13 08:37
                            回复
                              癌症的爆发,原来真的是另有原因(文章来自知因知果过幸福人生)
                              2019年5月6日天津大素无际,在秦老师讲解传统文化、五伦八德答疑环节,一对年轻的夫妻前来求助,男士问:“老师,我从小视力就不好,从出生就有乙肝,前些日子检查身体,确诊为肝癌。”“你兄弟几个?”秦老师问。“就我自己。”“就你自己?你为房子操心了吗?”“从来没有过。”“你爸妈有没有为你的房子操心?”“爸妈为我们结婚时买房子操心过。”“我想问你们夫妻俩,想没想过,要父母的钱?”“想过。” “你想过没有,爸妈可能本来条件就不是很好,养你们长大,供你们读书,你们刚刚参加工作又没啥积蓄,转眼到婚嫁的年龄了,父母又要给你们买婚房,出钱操持你们结婚,还得替你们贷款呢!”“是的。”“爸爸妈妈给你还贷款,你还想再跟他们要钱,是不是?”“是。”“假如你们俩和你爸妈换位思考,你俩是爸妈,他们是你的儿女,你们是啥心情?天底下有这么狠心、不但吃肉还啃骨头的儿女吗?姑娘你说,做父母的寒不寒心?”秦老师让男士的妻子说。“心寒。”女士回答。
                              “在无奈的情况爸妈要帮你还贷款,你还想着要他们钱,你媳妇都说了父母会心寒。”男士听秦老师这样说,转过头,用不满的眼神瞪了媳妇一眼。“你没感觉到老人的心寒吗?你能用这种眼光看着你的爱人,你从小是不是被你爸妈娇惯长大的?我看你的病就是因亏孝受到的惩罚”。秦老师说话这期间,男士一直不满地盯着媳妇。“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了孩子愿意卖血,愿意割肉。这时作为儿女还不满足,还贪得无厌,自然规律就来了。这世间父母不告官,法律不管你,别人不敢管你,自然规律来管你,灾难恶疾来惩罚你。”“小伙子,你从开始坐在这里就心不安神不宁,你娶了一个好老婆,你本该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是你没有一丁点感恩的心。第一、你不感恩你的老婆天天照顾你;第二、不感恩你的父母养育你。你还想要过好日子,除非骗啥都看不见的盲人!但是自然规律,因果定律的眼睛雪亮着呢!现在这恶果就落到你身上了!今天你来找我,我和你既没有一碗茶水的交易,我在你身上也没有图名图利的想法,我只是实事求是地说你这几句,你爱听就听,不爱听也别跟我计较,权当我童言无忌了。”台下的众人纷纷劝小伙子认错忏悔。他踌躇了片刻,晃悠着身体,终于咚的一声跪下了。
                              “他这病仅靠我说的三言两语想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亏了大孝。他爱顶撞父母,还不认为是顶撞,他认为是父母做的不对,给父母讲理!他不知道这辩理就是顶撞,犯了无知的错!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只有伦理没有情理。爹妈在你有病的时候,不给你看病,只给你讲理行吗?你饿了,不给你吃饭,只给你讲理行吗?你没有衣服穿了,只讲理行吗?家是讲理的地方吗?”全场想起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时女士也跪在男士旁边,悄声地劝丈夫认错。台下的所有与会者都为男士着急,高声劝导:“快认错,病在你身上,快磕头吧!”男士默不作声地低着头许久,突然爆发出一声:“我错了!”随即“咚”一个响头磕在地上说:“我太固执,不该和爸妈较劲儿。”全场又爆发一片鼓励的掌声。秦老师说:“对!你这句话说对了,这句话是发自内心说的,你真的不该这么固执,不该和老人较劲儿啊!”“我再也不会让爸妈生气了。爸爸妈妈,我错了!”男士悔恨地说。“这孩子今天在这里能说出这句话,就不简单了!”秦老师赞许地说。这时男士哭了,现场志愿者拿着纸巾急忙递给当事人。秦老师提醒说:“凡是上台来咨询的人,痛哭掉泪儿的时候,就是大量排病,排恶气的时候,现场所有人离他们远一点,否则,一你接了他的病气,二你挡了他的病排不出来。他正在排病的时候,你去送纸巾的这个动作,会打断他真诚忏悔的发心,会影响当事人排病的。因此,所有的人不要动,保持好这个磁场,我们讲课的整个过程才能一环扣一环,环环利益众生。”“什么是癌症?不就是执着嘛!不就是矫情嘛!不就是任性嘛!当这个小伙子一念真诚把头磕下去的时候,再站起来,他自然会感到心里畅快了许多,为啥?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这样说,他现在是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己错了。”“孩子,你年纪轻轻的,不要被病魔吓倒。精神好,病魔跑;精神坏,病魔来。有病了,就认账!只要你想好病,把当下该做的事都做完,你让自己天天快乐,该唱的时候唱,该吃的时候吃,该玩儿的时候玩儿,过好当下的每一天。“给你推荐一本书《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儿生下来就是败血症,妈妈和姥姥非常细心,天天无微不至地关怀她。现在这个人还活着,70多岁了,台湾人,陈女士。她每做一件事,考虑的都别人,从来不考虑自己,她想:'反正我是一个快死的人了,无所谓。'当她仅有的钱被助手偷走的时候,别人建议她报官,她说:‘我的事我自己处理,她肯定有难处,没有难处她不偷我钱的。’你去看看这一段,很感人。”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女教师的故事,还是文革时候的事:她家里特别穷,要过节了,一家人没有吃的了,两个孩子开学还要交学费,没有办法,她跑到娘家借了200元钱,借钱回来的路上,她拉着女儿的手说:“这下咱们有钱过年了,回去给你们买点好吃的!”这时,路边蹿出来两个大汉,手里拿着木棍:“你是城里人,我们是农村人,老板不给我们钱,没脸回家过年,我们也没有办法,你把钱拿出来吧!”女教师没办法,就把钱拿出来,想给这两个人,但是这中途她又把手缩回来了说:“我不能这样给你们,你们很年轻,不能这样就落了一个匪名,我给你们写个借条吧!这200元钱是我借给你们的,你们一年还我、十年还我或者终身不还我,都可以,这是我给你们的借条,上面有我的地址,你们的地址自己填上,这钱不是你们抢的,是我借给你们的。等到土匪走了,女儿不理解地问:“妈妈,你怎么给抢匪还上课呀?”妈妈说:“他们是被生活所迫,无奈之举,他们也不想出来抢钱落个抢匪的恶名啊!两年以后,妈妈收到一张1000块钱的寄款条,上面写着:”感恩您,是您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没有走错路,我们终身难忘!”
                              我们从这两个故事知道,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是都能改过,能明白吗?”
                              秦老师又面向大家说:“不孝顺的人,有时候睡觉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睡不醒或者睡不着;醒来后还会感到头重脚轻,浑身乏力,这时候你就该问自己,这段时间又在老人身上亏孝道了吗?有没有该做的哪件事没做到?聪明人赶紧去补上,想挽回的人,赶紧回家去做。谁懂其中的道理?谁能做到,谁才会有好日子过!”
                              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32楼2021-05-18 1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