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49,932贴子:2,670,741

回复:汉族三大祖先F8、F46、F11爆发于大汶口文化父权军事等级社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复旦伦敦新论文中的截图译文:(图4B)进行的成对遗传同质性的检验结果证实,汉代个体(受降城汉军烈士、青海大槽子汉墓)与新石器早期山东个体的遗传同质性高于黄河内陆(仰韶组和齐家组),汉代个体在PCA(图1A)和qpAdm(图3B)中的位置更接近于新石器时代的黄河先民。这表明,黄河内陆与沿海的混合在北方汉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青海大槽子汉墓属于汉代军屯戍边,汉军屯田开拓青海, 常染血统和受降城汉军烈士一样接近新石器早期古山东人。由此可知,汉朝人常染接近古山东人。
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远古日韩人常染是辽河流域的红山人(类鬼门洞人)与古东北亚土著绳文人混合的,与新石器早期古山东人并不聚类,秦汉以后日韩人常染发生很大变化,开始接近古山东人,但仍然保留着古日韩语,引进了大量的汉语借词。古今东北人在体质人类学和分子人类学上呈现巨大断裂层。古今东北人的常染更换过程,与古今日韩人同属一个性质,可以说是古山东移民的扩张结果。

聂村商代平民墓测出的是F444、M117各一例,纯北汉常染,最接近山东人。Wegene的地级行政区平均常染祖源的PCA图:徐州、宿州、淮北、宿迁、连云港、豫东和山东,关系都是很近的,祖先是同一群人,即是大汶口-龙山文化先民。
东夷是指姬周对于东方贏姓诸国及其殷商遗族反周势力的统称,主要是豫东鲁西淮河一带及其黄淮海平原,徐国是当时东夷最大的国家,赢得了周围36个诸国的拥戴,联合起兵伐周。看来,东夷并非互不隶属的分散体,而是政治联盟联合体,像中原姬姓诸侯国拥戴周王室、尊王攘夷那样。秦汉出身于东夷故地,最终统一全中国,伟大的汉族从此形成了。箕子朝鲜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帝辛(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古韩人常染发生很大变化,开始接近古山东人,彻底取代了古东北土著。


IP属地:北京70楼2022-01-05 16:20
回复
    《大汶口文化是父系社会之最,太昊伏羲氏是父系社会的第一人称》
    到了距今六、七千年时,就已基本过渡为以男人为主取代了以女人为主的社会格局。从大汶口遗址的发掘,已看出一对夫妇并子女的房子。一般认为,我国对偶婚制大约确立于大汶口文化时期。
    人类社会分为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两个阶段。刚开始是母系社会,那时候男人打猎,女人在家养牲畜和种粮食,因为工具落后,男人打的猎物往往比女人种养的少,所以家庭中以女人为主,那时是随母姓。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进工具的使用,男人的作用越来越大,家庭开始以男人为主,就变成父系社会,所以跟着父亲姓。
    氏族社会初期,以母系血缘为纽带,即母权制,称母系氏族社会。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我国远古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从此,男权的时代开始了。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陕西仰韶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内蒙古红山文化、河南裴李岗文化、河北磁山文化、甘肃马家窑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等等。从女娲的故事传说中,我们可以约略看出这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
    中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大约在四千年前。其主要文化遗存代表有山东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甘肃齐家文化和浙江良渚文化等等。此时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晚期。其中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出土文物丰富,分布广泛,最早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其表现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家畜饲养规模的扩大;制陶技术的进步;铜器制造的出现;丝织品的发明;手工业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形成等等。
    根据据民间传说:伏羲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第一位首领,也是父系社会开创人,可能是后人对父系社会首领崇高地位的追称。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母系氏族社会便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对男性祖先的崇拜祭祀,成为巩固氏族成员联系的纽带。总之,大汶口文化是父系社会之最,太昊伏羲氏是父系社会的第一人称。
    我国父系社会遗址的典型代表-山东大汶口文化(公元前 4300年-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大汶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骨器,陶器、石器、玉器等,房址、灰坑等生活场景及使用工具,它的年代距今 6300年至4600年新石器时代,开始进入父系社会时期,贫富分化开始,私有制萌芽,一夫一妻制形成,社会开始分工。
    大汶口文化墓葬图,墓中男子是墓主,旁边是女子和幼童。大汶口文化时期,家庭开始以男人为主,就变成父系社会,当时的家庭婚姻关系已经相对稳定,父系氏族,已经是一夫一妻制。



    大汶口文化墓葬图,墓中男子是墓主,旁边是女子和幼童。大汶口文化时期,家庭开始以男人为主,就变成父系社会,当时的家庭婚姻关系已经相对稳定,父系氏族,已经是一夫一妻制。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1楼2022-01-05 16:47
    回复


      IP属地:北京72楼2022-01-13 14:09
      回复


        IP属地:北京73楼2022-01-13 14:23
        回复


          IP属地:北京74楼2022-01-17 16:07
          回复
            《大汶口文化在北方的传播以及对红山文化的影响》
            红山文化是距今一个五、六千年间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热河省赤峰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辽西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辽宁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考古学上一般认为,东夷文化与北方红山文化的影响关系似不明朗,只有在辽东半岛南端看到东夷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流,那被史学界认为是夷族内部不同支系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以东方古文化对辽东古文化影响为主。至于东夷文明与辽东古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除表现在红山文化形成的初期外,主要表现在红山文化形成以后。在距今大约5000年以后,辽西地区己跨越了红山文化的高峰期,进入由红山文化向早期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过渡期,这一过渡期有一种被称为后红山文化(又称小河沿文化)的遗存里,大汶口式的镂空豆突然大量涌现,壶与高足杯也都有大汶口文化的特征,显然也是受到了来自东方大汶口文化的强烈影响所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编:《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89年)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5楼2022-01-17 19:47
            回复


              IP属地:北京76楼2022-01-20 12:15
              回复


                IP属地:北京77楼2022-01-20 12:16
                回复
                  “万世一系”的北方祖先——古山东人


                  IP属地:北京79楼2022-01-27 09:31
                  回复


                    IP属地:北京81楼2022-01-28 16:25
                    回复
                      大汶口文化没有人祭人殉


                      IP属地:山东82楼2022-01-29 13:10
                      收起回复
                        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西征,导致龙山时期的河南人拥有了更多的类南岛成分。
                        图中龙山时期河南人的紫色成分比仰韶时期的河南人更多:




                        IP属地:北京83楼2022-01-31 15:13
                        回复


                          IP属地:北京84楼2022-02-02 1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