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伦敦新论文中的截图译文:(图4B)进行的成对遗传同质性的检验结果证实,汉代个体(受降城汉军烈士、青海大槽子汉墓)与新石器早期山东个体的遗传同质性高于黄河内陆(仰韶组和齐家组),汉代个体在PCA(图1A)和qpAdm(图3B)中的位置更接近于新石器时代的黄河先民。这表明,黄河内陆与沿海的混合在北方汉人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青海大槽子汉墓属于汉代军屯戍边,汉军屯田开拓青海, 常染血统和受降城汉军烈士一样接近新石器早期古山东人。由此可知,汉朝人常染接近古山东人。


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远古日韩人常染是辽河流域的红山人(类鬼门洞人)与古东北亚土著绳文人混合的,与新石器早期古山东人并不聚类,秦汉以后日韩人常染发生很大变化,开始接近古山东人,但仍然保留着古日韩语,引进了大量的汉语借词。古今东北人在体质人类学和分子人类学上呈现巨大断裂层。古今东北人的常染更换过程,与古今日韩人同属一个性质,可以说是古山东移民的扩张结果。




聂村商代平民墓测出的是F444、M117各一例,纯北汉常染,最接近山东人。Wegene的地级行政区平均常染祖源的PCA图:徐州、宿州、淮北、宿迁、连云港、豫东和山东,关系都是很近的,祖先是同一群人,即是大汶口-龙山文化先民。
东夷是指姬周对于东方贏姓诸国及其殷商遗族反周势力的统称,主要是豫东鲁西淮河一带及其黄淮海平原,徐国是当时东夷最大的国家,赢得了周围36个诸国的拥戴,联合起兵伐周。看来,东夷并非互不隶属的分散体,而是政治联盟联合体,像中原姬姓诸侯国拥戴周王室、尊王攘夷那样。秦汉出身于东夷故地,最终统一全中国,伟大的汉族从此形成了。箕子朝鲜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帝辛(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古韩人常染发生很大变化,开始接近古山东人,彻底取代了古东北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