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恐惧症吧 关注:10,393贴子:382,055
  • 10回复贴,共1

十年余光恐惧症痊愈者,现为强迫焦虑成长方向咨询师,在线公益答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您好,我是一名强迫、焦虑、个人成长咨询方向的心理咨询师。
受训经历
1. 2019年到2022年,在中科院心理所咨询心理学专业学习研究生的课程。
2. 参加了意象对话疗法培训, 意象对话个人成长督导班,意象寻根深度体验班,并持续每周一次做个人体验和督导。
3. 系统学习过意象对话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元认知行为干预技术等。
在我自己学习突破、参加心理所长期课程以及参加一些培训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强迫的本质,深刻理解了强迫的原理,以及为什么有一些方法对强迫有效果。
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探索,我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且操作过程痛苦程度大大缩减的办法。
针对不同人不同情况,可以使用不同办法,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认知调节、森田疗法、意象对话、意象寻根等,希望有机会带着大家做体验成长。
个人经历
从2008年高二开始得了余光强迫症,在与强迫的对抗中,泛化成对各种事情的强迫。高中也是最痛苦的一段经历。
2010-2014年,大学开始自救之旅,但效果不佳,把精力放在改善人际关系,和“偷偷”学习心理学,比高中有所舒展,并没有找到太好的治愈强迫的办法。
第一次考研因为担心余光影响答题,第二天考完上午的数学,觉得考砸了,下午就没再考,遗憾退场。
考研二战,我一边看书学习自我治疗,一边准备考研。在考研压力中,强迫痛苦更加强烈,反而自我疗愈效果更好。体会人的潜力无穷大,深深相信越有压力,成长越大。
期间自己钻研森田疗法,在痛苦中重生。
最终考取了北京一所211高校的工科研究生。
2015到2018是工科专业读研期间,我一边学习,一边面对强迫的反复,一下觉得状态特别好,过几天遇到一些事情,又有强烈的焦虑和强迫的痛苦出来。就这样在亲身实践中,反复体验,一点一点改变。始终践行,强迫来临时,是最好的面对和治疗自己的时刻,一直在痛苦中成长。期间也有过退缩,太痛了不想去面对感受,但还是相信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会慢慢走出来。
2018年至今,毕业工作四年多。
工作没多久,因为没有了学业压力,高中以来持续到研究生,睡不好睡不够就持续头疼头晕的问题,彻底好了。
2018到2020年,已经很少有强迫。
面对的更多是,强迫背后的焦虑和不安。没有强迫和反强迫,但是对很多小事都有强烈的焦虑感受。
2019年至今,坚持自我成长,并参加心理学培训,在痛苦中前行,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发现和进步。
2021年到2022年,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更多的压力,我又重新回过头来看当初的强迫始末。我发现了更多治愈强迫的办法,并在自身反复验证。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用认知和行为的方法治疗强迫症状,用意象对话的方式处理强迫背后焦虑的问题根源,并理解强迫症之所以能够存在,它所具备的强大运行机制,最大程度上减轻来访的痛苦。
现在的我,通过学习成长,增加了对自我的觉知,看到了很多行为模式,看到很多心理需要的外投,已经几乎不受强迫症状的影响,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放,看待事物也更加多元和包容。慢慢去照顾好自己的心理需要,感觉自己的心和身体都越来越温暖。#强迫症##余光强迫症##焦虑症##情绪#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6-20 02:10回复
    面对压力,我们常有几种行为模式,或战斗,或逃跑,或僵住。
    我是属于面对压力,习惯逃避的性格。高中时候,我害怕余光里的闪烁的东西会分散注意力,就用手托腮挡住眼睛的余光,后来手都酸了,也不敢放下来。因为我好不容易学进去了一会,实在不想接受学了似没学,听了几乎都听不懂,也听不进去,脑子晕晕沉沉。泛化到夏天对外面的蛐蛐叫声敏感,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吵得心烦意乱。看黑板,课桌上要放一摞高高的书,就怕怕电扇的转动,灯的闪烁,同学的抖腿等等。
    所以,后来我能开启好转,跟考研有很大的关系。当考研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只能不断去克服。学习压力给了我改变自己,治愈强迫症最好的动力。就是在14年,我开始频繁的逛贴吧、微博,在学习之余,寻找生命的救命稻草。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6-24 13:23
    回复
      从后来看以前,我发现自己不是一个遇到问题,能深入解决问题的人。只有在遇到了“不可抗力”,比如我必须考研,跟同事交往我必须要过得去不至于被“孤立”了,工作能力我必须要让老板看着过得去。经历了工作和生活中做不好带来的“惩罚”,我才有动力说我一定要好起来,最起码最近几天会跟勤快的去想怎么让自己的症状和情绪好起来。
      我的个性里是有着很多恐惧的,从小学五年级,因为换新学校,被老师批评,自卑内向,就开始自我封闭,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不会社交,不会跟同学玩,非常自卑。虽然我之前基本还是一个快乐的人,从那时候起,就奠定了我的性格基调,自卑、害怕并且不敢、不会跟人交往。
      似乎拖延,逃避,不到万不得已才去做的性格,跟心里埋藏的害怕情绪有很大关系。(自我分析,仅供参考)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6-24 13:24
      回复
        转变第一步,改变认知: 余光恐惧要解决,但是可能跟你想得“解决”不一样。不是没有了余光,而是有余光也可以接受(因为余光自出生我们就存在,只是你近两年才觉得受到他的影响。余光,所有人类都有,所以允许它存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06-24 23:47
        回复
          情绪就像流水,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的。你焦虑了,你自然就焦虑了;你害怕了,你自然就害怕了。这看起来像废话,实际是说出了情绪的本质。情绪本身有他自然的升起和降落的规律,情绪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的下降。因为强迫本质就是陷入了焦虑、不接纳、更加焦虑的恶性循环圈。有焦虑害怕情绪,不是问题,打破循环圈才是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一步。打破循环圈第一步,就是带着情绪做事,当然这不容易,人有趋利避害、逃避痛苦的属性。忍受情绪本身,是好的开始。(文字长度有限,我回复在这里)@伸手触风.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6-26 07:53
          收起回复
            解决强迫症最难的地方,不是对事情本身的恐惧焦虑,也不是反复出现的各种强迫症的症状,而是对恐惧焦虑或对症状的不接纳。比如,我不应该有这些痛苦,我不应该用余光看别人,我要像没有这些情绪和症状时一样学习成绩那么棒,我余光影响到他们了,他们不喜欢我骂我,我的视线僵硬不受控制,我脸红心跳加速,我不能我不应该我不会我不好我不行,我受不了了,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和最大的困难。当然,这些也不能怪我们,社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说话做事得体,待人接物大方,不能眼神带着恐惧,不能看起来龌龊(实际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看起来奇怪,只能看起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好人。还是希望不要给自己过度的压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6-26 15:07
            回复
              可以加QQ群726922908,每天会发一些余光和强迫的干货分享,余友之间也可以互相支持学习。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6-26 16:43
              回复
                1. 脑子里提醒就让它提醒,它不提醒了就不提醒了,不需要去管。没必要跟跟脑子里的思维纠缠较真。
                2. 调整认知,余光本来就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余光,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影响了别人?影响别人的是余光,还是眼神里的慌张情绪?我的经验是,眼神里流露的情绪,让别人觉得不自在了。这里有条件可以跟余的人确认,做事有依据。
                3. 用余光看了就看了,没什么大不了。现在看来,多大的事情,过几年再看就不是什么大事,大部分人三五年就大都不联系了。(文字长回复不出去,我单发了一条)@焕回那些时间1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6-26 17:21
                收起回复
                  每个人的症状不完全一样,可以发出来,越细的问题,越具有可操作性,越容易开拓思路,不断探讨问题的方案,针对性解决问题。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06-26 17:40
                  回复
                    大家今天把自己强迫的一个事件拿出来作为例子,明确三个点:
                    1 事件里表现的症状是什么?
                    2 事件引起的情绪是怎样的?可以展开具体描述,把情绪和想法都写出来。
                    3不接纳情绪和想法的表现是什么?
                    4不接纳症状的表现是怎样的?
                    做这些事情,是为了识别出不接纳的点,然后带着这些点工作和生活,做到既来之则安之,正常生活。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6-28 19:39
                    回复
                      强迫症的本质问题,就是觉得不应该:不应该有余光,余光不应该是这样的。
                      当你允许了有余光,余光里的东西就是那样的,就差不多好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06-28 23: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