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ocket吧 关注:2,369贴子:13,284
  • 5回复贴,共1

18吨APC 战场出租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战斗越发激烈的2年战争后期,接连不断的巷战和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战线使得步兵大量损失,以往直接坐在坦克上快速机动的方式只能被迫放弃,于是一直群在图纸上的战斗车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代T75装甲运兵车,可以快速的将10人小队运送到接近前线的地方,也可以掩护补给车队利用随车的机械化步兵打击敌方游击队。较高的射界使得该战车在巷战的时候也可以有效掩护己方步兵。但是较为狭窄的内部空间和自72年以来的习惯,随车步兵往往习惯坐在炮塔后面的车顶上,而且.50机枪也难以应对敌方装甲载具。所以该载具迅速迎来升级。



IP属地:辽宁1楼2023-06-30 21:41回复
    在缩减了2人的载原空间后,T75迎来了革命性的升级。经过军械总局的协调,第一批为新型轻坦预生产的实验型炮塔被直接安装到T75上。30mm机关炮可以迅速摧毁敌方轻装甲载具,并可以有效压制敌方步兵群。装备新式炮塔的T75在前线取得了一致的好评,部分指挥官将3-5辆T75和一个排的机械化步兵组成一个个破坏小组,利用机动性高的特点频繁穿越敌方战场盲区,深入敌后进行破袭作战。







    IP属地:辽宁2楼2023-06-30 21:50
    回复
      在2年战争结束前夕,前线工程师为T75带来了新的升级-----180mm破障火箭弹。巨大的火箭发射架焊接在炮管护架上,在遇到坚守在房屋或者掩体中的敌军时候可以选择180mm云爆弹一击制敌,或者使用180mm碎甲弹对敌方混凝土工事和载具造成致命一击,其180mm薄壳强装药弹更是威力无穷。但是每次装填需要将炮管高扬,车长直接从发射器后面将火箭弹装入,在战斗期间这是很危险的。180mm火箭弹采用弹体自旋稳定,较低的发射药和过短的炮管使得瞄准成为难题,大部分车组都习惯快速将车开出掩体,短停以后对着敌方掩体大致瞄准然后迅速射击,之后快速返回掩体。



      IP属地:辽宁3楼2023-06-30 21:58
      回复
        虽然180mm火箭弹弹药架只支持2发,但是极高的战斗效率使得很多车组不惜牺牲成员空间装载更多的火箭弹。2年战争的末期,随着战线的相对固定,轻型载具难以正面突破,而且装了满车高爆火箭的战车一旦被击毁就会猛烈殉爆,为了减少己方伤亡空降部队的车载步兵往往潜伏到靠近敌方前线的地方,利用步话机和无线电指引掩体中的T75进行曲射打击。


        IP属地:辽宁4楼2023-06-30 22:04
        回复
          随着2年战争的结束,最后一批生产的T75被去除炮塔和发烟装置,移交给军警和州立武装警察部队继续服役。


          IP属地:辽宁5楼2023-06-30 22:10
          回复
            T75填补了屯兵点和前线之间的运输空白,高机动性有限的武装使得它能快速前往交战地并在小规模战斗中大放异彩,也可以从前线撤出那些受伤的士兵这种新前线出租车救护车在广大步兵中享有较高声誉。但是狭窄逼仄的内部空间,噪音和油气废气使得需要长期乘车作战的机械化步兵十分苦恼,戴钢盔虽然不会撞伤但是简直直不起脖子反之则会在颠簸的机动中撞的满头包。背靠装甲挤在在车里抱着自己的步枪,闻着废气低着头蜷缩着,乘车步兵极端渴望开门冲出去,哪怕外面是枪林弹雨,然而真的面对枪林弹雨又都渴望返回车内。在安全的后方或者战斗较为缓和的区域,机械化步兵往往选择将背包丢在车内然后坐在车顶。
            另外由于发动机舱紧挨着驾驶员,使得驾驶员拥有了一个小小的特权,打开发动机舱隔板然后把饭盒放在水箱散热器之间就能快速获得热饭热菜,根据战后的采访曾有敌军反装甲小组专门在点验战果的时候检查发动机隔舱。


            IP属地:辽宁6楼2023-06-30 2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