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4吧 关注:452,286贴子:8,237,792

土澳海军从零开始单刷联合舰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版本加了制造商其实不同船体又有一些变化。打个海军从零开始流程,41年中最后一艘船下水,42年初全灭联合舰队登岛落日。
35节裸航速12.7隐蔽的重巡镇楼


IP属地:美国1楼2023-10-23 11:02回复
    开局就2船厂,只能用5个民工。两科研槽还没法解锁。不慌,先种几个民工。


    IP属地:美国2楼2023-10-23 11:07
    回复
      2025-08-03 16:23: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研究一下新DLC带来的制造商。澳大利亚这个制造商初始自带5%隐蔽,一直点下去,总共给主力舰能提20%隐蔽10%重攻击10%航速,屏卫10%隐蔽15%航速,巡洋再加额外5%隐蔽。高速高隐蔽,如果上个巨炮那岂不是要犯比瘾了。这里可惜的是重巡既是巡洋舰,又是主力舰,可惜造船buff按船体算,只吃屏卫10%+巡洋5%隐蔽加成,如果是主力舰20%+巡洋5%就好了。


      IP属地:美国3楼2023-10-23 11:25
      收起回复
        说下思路,历史线,不转红,不早战。就纯种田种出一支舰队调整日子的联合舰队。产能实在有限,海军最重要的其实是继承遗产,先看一下土澳初始舰队。还行,2重巡,2轻巡,6驱逐。

        AI居然玩的是前卫的炮雷轻巡,领先我一个版本


        IP属地:美国10楼2023-10-23 15:36
        收起回复
          再看看工业资源,我了个去,啥也没有啊。好在钢有44个,走历史线能国策傀儡掉马来西亚便宜交易点资源,国策本土能挖点油出来。那我们玩舰队的三要素:钢,油,沿海地块就都凑齐了。但限制于我们贫瘠的资源和产能,要搞正常的航母舰队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航母最大的问题是吃钢,一个机舱一个钢,5厂造一个4机舱航母就要40多块钢,那我们这本土44块钢再怎么挖掘也是顶不住的。


          IP属地:美国11楼2023-10-23 15:47
          回复
            土澳就两个研究槽,好在上来36巡洋和早期驱逐已经开了。国策里有这一个老派系非常喜欢给的东西,超前研究惩罚降低。也就是说我们38年就能搞出40巡洋壳子上面还有个驱逐超前研究卡。那思路就来了,先敲凑数驱逐舰,并研究40驱逐相关科技,同期补出40巡洋科技。战列舰同时来研究多两个船体,一个炮科技肯定来不及,所以先造两艘重巡作为旗舰下水,之后再补出2艘战列舰抗伤。不然第二排没有战列分担伤害这些重巡全都得挂。
            整个舰队安排则是
            后排:两艘开局送的垃圾重巡+两艘40重巡+两艘战列舰
            前排:8艘40轻巡+两艘开局送的垃圾轻巡+32艘驱逐舰(开局的6驱逐,我们再自己锤26艘)


            IP属地:美国12楼2023-10-23 15:57
            回复
              因为钢不多,肯定不能用3级巡洋炮。重巡的炮是加HP的,每级都是40%,所以用低级炮并低级炮反而航速高一些容易躲炮。带上生产商后咱们的航速来到了35节,隐蔽则是达到了12.7。副炮仍然上满。副炮是60产能换1轻攻击,而巡洋2级轻炮是70产能换1轻攻击,驱逐轻炮兑换比更加感人。所以副炮是轻攻击性价比最高组件,堆满。整体控制在了6800产能,5个厂子11个月就能下水一艘。


              IP属地:美国13楼2023-10-23 16:13
              回复
                轻炮火力巡洋,这个没啥好说的,就是别用3级炮,钢吃不消。6000一艘。这个钱真的省不了


                IP属地:美国14楼2023-10-23 16:16
                回复
                  2025-08-03 16:17: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驱逐舰。船壳用40比36多一块钢,但是血量从40->50,只看血量生存性提高了25%非常NB,航速也增加不少,建议不省这个钢。带上水听,能解决一下潜艇,不然所有船遇到潜艇都只能干瞪眼,潜艇很脆,个人觉得一级炸弹就够了。驱逐轻炮性价比很低,我基本都只用一级。1350产能一艘。


                  IP属地:美国16楼2023-10-23 16:22
                  回复
                    战列舰。战列舰不管在任何舰队都是必要的。有航母时必须要击穿战列线才能打到航母,可以说时航母的血条。而没有航母时能够替其他船分担伤害。轻炮只会打前排,重炮前排和战列线都可以打,但是战列线权重远大于前排。打在战列线上的伤害会随机选择一艘来承受,也能给战巡和重巡分摊些伤害。因为要抗伤害用了战列甲。另外用存在舰队学说时战列比战巡吃的加成要多。副炮同样拉满。
                    只装一个炮塔,这样就只要8500一条,14个月就能下水。


                    IP属地:美国20楼2023-10-23 16:52
                    收起回复
                      最后要艘工具船,专门用来发现对面舰队位置的。小飞机拉满,拉高对海侦测。这个船时单独行动的,用巡逻指令并且绝不接战,发现对面舰队了就跑路。


                      IP属地:美国22楼2023-10-23 16:59
                      回复
                        整体产能 战列8500*2 +重巡 6800*2 + 轻巡6000*8 + 驱逐26 * 1350 +侦察3000 = 11万7的裸产能。
                        土澳国策有个+15%船厂产能策略,转海军国策有+20%,贸易5%,工业科技10~40%。实际需求裸产能大约是7万产能。每个船厂一年裸产出912.5产能,差不多需要25个厂子左右,才能在41年产出这么多的产能。当然因为科技解锁造,造船也是从36年开始的,这些都是大致估算。但是25厂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那海军玩起来就很憋屈。这一把土澳我在落日时时28厂。
                        土澳开局2个厂。国策70天能给4个船厂。我们需要修20厂。不过好在船厂便宜6400一个,对比民工是10800一个算非常便宜了 。15民工75输出,85天修一个,算上各种buff之后其实基本一个月一个,修起来还是很快的,15民工之后两年就能修到我们的要求数量。开局11民工,国策能给6民工,我们再修几个,贸易能给几个,切初步动员,基本就够了。


                        IP属地:美国24楼2023-10-23 17:23
                        回复
                          以下省略种田步骤,跳到1941年中咱们的最后两艘战列舰下水,开战。此时日子已经攻下了一半马尼拉。我们把舰队开到马来西亚。侦察轻巡设置在南海巡逻,主力舰队设置打击舰队,选择临近海域。刚刚开过来就发现皇家舰队居然排了只小舰队在马来。而另一边,居然是几乎裸奔的日子航母群???离谱,虽然你一共8艘航母也不能这么浪吧。我来帮你淘汰一下你的工业废铁。开局雷击。


                          IP属地:美国26楼2023-10-23 17:38
                          回复
                            在被我陆续干沉大约20艘潜艇10来艘驱逐的小股舰队后,日子逐渐恼羞成怒,主力舰队南下准备清剿我们了这次日子派出的航母战斗群一共4艘航母,7艘重巡,5艘战列,16艘轻巡,36艘驱逐。但是我们根本不怂,我们都是40年的高级船都是精兵,而日子大多都是些老旧工业废铁,空有数量。我们以逸待劳,此役以3艘驱逐代价,杀掉对面1艘潜艇,31艘驱逐和4艘轻巡。不过我们的大船也受到不少重击只剩丝血。


                            IP属地:美国27楼2023-10-23 17:47
                            回复
                              2025-08-03 16:11: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眼看我们有几艘残血,日子选择追击。而我们再次血战,以一艘重巡3艘驱逐的代价,击沉日子4艘重巡,13艘驱逐和6艘轻巡。此时我们将日子南下意图击退,日子回去修船。我们拿到制海权,顺势登录了TW。打到这里我们舰队也需要休整了,不仅因为我们损失了一艘主力舰,关键是整体舰队血量很不健康。如果接着再硬刚,只会被接着沉船。进入小半年的修船期。


                              IP属地:美国28楼2023-10-23 17: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