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吧 关注:683,036贴子:6,990,688

回复:饥荒全皮肤测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几个告密的心皮肤,关键元素都是跳动的心脏,构成元素多以武器元素为主,造型惊悚。因为评分服幅度过大在此不做排名,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喜欢的话可以兑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3-11-24 11:20
收起回复
    石窑火坑,火坑t1皮肤,造型较为古典,全身用石砖堆叠垒成,下方四面有拱门,是窑这种建筑的经典造型,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这种建筑风格,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等地都能见到这种风格的建筑。事实上窑这种以石头垒成的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仙女木时间发生后的农业社会初阶段时期,纳吐夫人的建筑就以这种风格为主。在那个蛮荒的寒冬炼狱,人类的遗民不得不与野兽争夺最后一丝资源的时候,纳吐夫人仿佛就是上帝派往人间的使者一样,似乎就是为了这一天而来到这个世界,而从纳吐夫人15000年的历史上看,他们一直都是人类中的异数,他们会大费周章的为自己建造石头垒成的住所,甚至还会有公众建筑比如教堂,作坊等。无论如何,在当次危机存亡之秋,纳吐夫人的生活方式似乎是历史洪流中的唯一道路。在11700年前,当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纳吐夫人仿佛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一般,彻彻底底的消失在了底层之中,此后无影无踪,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真真切切的烙印在了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并在未来一代代的传承之中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将纳吐夫人曾经生活过的土地称为黎凡特(levant),在古欧洲语言中,这是太阳升起的意思。如果不对窑进行刻意的狭隘解读,纳吐夫人的石堆建筑可以算得上最早期的窑的形象。而窑和火焰的搭配,为我们阐述了文明的意义——房屋代表安全,火焰象征希望,因此在任何地方看到窑的形象我总会热泪盈眶。当漫漫寒夜终焉之时,这里也将升起文明的太阳,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此唯一的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23-11-24 11:42
    收起回复
      无底洞火坑,在原火坑的细节上进行改观的同时,赋予了无底洞这一魔幻要素,仿佛是从地心喷涌而上的烈火,其表现手段富有张力,是一款不错的t1皮肤。具体形象出处难以追溯,在很多作品都有无底洞这一形象的出处,了解背后文化的可以来解释一下,楼主这里就避免不懂装懂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3-11-24 11:50
      回复
        镰刀鹤嘴锄,t1皮肤。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鹤嘴锄的皮肤,只能说比较想象力丰富,造型具有代表性,细节上张弛有度,如果你前期喜欢拿鹤嘴锄当武器那可能是不二之选。造型直接取自恐怖镰刀的形象这里不用多解释。镰刀成为恐怖元素的发展历程难以复原,目前最有说服力的假说是农具变质说,指的是镰刀最早总是和稻草人一起出现,而稻草人在夜晚容易引发人的恐怖谷效应,久而久之镰刀这一形象也就恐怖化了。而镰刀跟死神一起出现,大多是因为其收割的作用。
        川端康成在《千纸鹤》中写到:“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为人一世,必逃不过生老病死。因为死同生一样重要,所以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关于死神的传说。他们的名字不一定都叫做“死神”,但是就从事的工作内容来看,都是同一个角色。在许多西方故事的想象中,死神似乎总是挥舞着巨大的镰刀,来到垂死者的病床前收割掉他们的生命。这种形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已经深入人心。不过仔细研究一下各国神话中的死神,会发现很少有神以镰刀为武器的。在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中,镰刀出现的次数也很少,但也不是没有。例如在古希腊的神话体系中,天神克洛诺斯就是用镰刀把自己的父亲给阉割了。此后在各种形象中,克洛诺斯的武器就成了镰刀,不过这和死神没什么关系。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被教会灌输的死亡观是:原罪的代价便是死亡,而生命终结之时,便可以重新回到神的国度。在中世纪的各种版画中,也常常出现死神的形象。但是在那个时候,死神手中所握的武器并不相同,在15世纪的《时间书》中的插画上出现的死神几乎都是骷髅形象,他们手中拿的武器有剑也有镰刀,同样在15世纪由丢勒所绘画的《启示录四骑士》中,却没有将镰刀作为死神的武器。
        由此可见,镰刀是在某一个特殊时期或者特定的历史事件发生以后,才成为了死神的专属武器。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先从镰刀本身入手。镰刀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最早是一种农具,主要用于收割农作物。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现过镰刀的雏形。镰刀的英文是“Sickle”,但是与死神所用的镰刀在外形上更为接近的,而是另外一种“Scythe”:长柄大镰刀。
        大约在12~13世纪,这种大镰刀才出现在欧洲。这种大镰刀的设计初衷,很明显是为了提高收割农作物的效率,主要针对牧草一类的作物。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柄大镰刀只是一种农具,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它曾经作为武器上过战场。实际上大镰刀也并不适用于作战,如果一定要将之作为武器,那么小镰刀显然要方便得多。在文艺复兴的一些图画中,也发现有人们用小镰刀作战的画面。所以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大镰刀肯定不是武器。
        至于现在大镰刀的形象,我们在彼得·勃鲁盖尔的木板油画《死神的胜利》中,也许能够找到答案。
        这幅画主要表现了当时欧洲人民的悲惨生活,人民的敌人是死神和骷髅组成的军队,他们在到处屠杀。画面上绞刑架随处可见,土地荒芜。不分等级,所有的人都在被死神屠杀,不管是国王还是农民。而这些死神手中的武器有匕首、剑、沙漏和大镰刀。
        这些死神代表着什么?他们代表着大瘟疫与宗教法庭带来的死亡与恐怖。在整个中世纪,教廷牢牢控制着人们的思想。他们令人们相信,只要足够虔诚,那么便不会遭到死神的残忍屠杀。但是14世纪开始的欧洲“黑死病”大瘟疫却让教廷失去了这种控制力。人们很快发现,不管自己如何虔诚,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亲人被瘟疫夺去生命,在欧洲大瘟疫肆虐期间,至少有2500万人死亡。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道:“死尸堆满了各个角落。每天早晨,人们就可以看见堆积如山的尸体。”
        人们开始对教廷不满,他们也无法理解死神为什么会毫无区别地大开杀戒,不管是儿童还是老人,神父还是国王,穷人还是富人,所有阶级所有年龄的人都无法幸免。艺术家很快便把死神的这种行为与长柄大镰刀联系在了一起——人们挥舞着镰刀收割农作物,死神挥舞着镰刀收割生命。而这种大镰刀在我国也有,叫做钐镰,传说中是由诸葛孔明发明的农具。
        因为当时的人们,觉得死神已经不是在用匕首或者刀剑在夺人性命,而是在用镰刀收割。这就是瘟疫带来的死亡给人们造成的恐惧。艺术家创造的画作将这种恐惧形象化,因此欧洲16世纪之后,死神的形象便与大镰刀固定在了一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23-11-24 12:01
        收起回复
          水晶柜,有些人叫他冰晶柜。依然是一款极其富有想象力的皮肤,而在细节上也做得十分到位,还原了我印象中冰晶该有的形象,也让我回忆起了《冰雪奇缘》这个作品。整个形象魔幻而又经典,怀旧不失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是不可多得的衣柜t1皮肤。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3-11-24 15:16
          回复
            水晶蜂巢,蜂巢t0皮肤,金黄色的水晶采用蜂巢正六边形的形状,圆润丰满的造型配上光亮的暖色调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没有过多的细节,没有过于夸张的雕刻,就是简单的几何美学,让这件作品有他最独到的风格,是我最喜欢的蜂巢皮肤。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23-11-24 15:20
            回复
              盐盒,非常字面意义的盐盒,采用了现代漏斗式盐盒的造型,同样的富有想象力,而且形象贴切,造型端正,装饰到位。其上有蓝色的颗粒装饰带来干净整洁的观感,是一款不错的t1皮肤。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23-11-24 15:22
              回复
                香蕉皮,西瓜帽皮肤。注意这是西瓜帽皮肤,不是帐篷皮肤,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人把他当帐篷皮肤了,以后换之前多问多查皮肤是很好的皮肤,可惜他跟错了主人,西瓜帽这装备是真的没用。整体依然是走了想象力道路,充分发挥了作者设计感。如果这是一款帐篷皮肤,那将会是t1,可惜他是西瓜帽,所以我不做评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23-11-24 15:26
                回复
                  这里赶一下进度,开始维多利亚包。一方面是因为剩下的皮肤我都没有换,不好评价,另一方面确实没必要为了低出场率的皮肤拖慢进度。
                  维多利亚包具有浓厚的英国文化气息,科雷则是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制作了皮肤,其最大的主题就是——傲慢的优雅,奢华的礼节。
                  维多利亚时代(英文:Victorian era),前接乔治王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此长时期的和平,繁荣得以更加细化英国的理性发展,并巩固了大英帝国的国家自信.部分学者认为,1832年改革法案的1832年才是该时期理性与政治发展的真正开端。
                  许多社会历史学或文学将此时期之风格标定为维多利亚时期或维多利亚风格,尤其是在讨论十九世纪中后期当时文化风俗与人民普遍态度时。针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研究很多着重于所谓“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观念”,包含了高度的道德操守,与细致的语言和行为规范。
                  维多利亚女王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以后,维多利亚时代结束。维多利亚女王(亚利山德拉·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于1837年继承王位(当时她18岁),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
                  1837年,18岁的女王维多利亚登基,新女王在继位之前的日记中写道:既然上帝把我置于这个国家的王位上,我将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尚年轻,可能在许多方面缺乏经验,但我肯定,几乎无人像我这样怀着为国为民的良好意愿和真切希望。女王充分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她在其一生中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因此深受国民的爱戴;她还是那个时代道德风尚的典范,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也是优秀的一家主妇。她自己生活严谨,工作刻苦,对别人又充满责任感。在许多国人眼中,她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她漫长的63年在位时期则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顶峰。维多利亚在位时期,被称作“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所有国王中,她享有盛誉,这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而仅仅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做她那个时代的表率。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时期,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当时英国的经济占到了全球的70%。
                  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发明浪潮汹涌澎湃,维多利亚人信仰科学进步,对于工业革命充满了乐观和信心。汽船的出现使得运输和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贯穿东西南北。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艺术,以及后印象派等。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
                  维多利亚时代还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和他们的传世之作,如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以及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等。
                  维多利亚时期以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而著称(虽然从建筑风格到衣着装束上根本难以体现出来,也算是一种反差),也是一个科学、文化和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还形成了男女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进步观念,美国的废奴运动正是这一进步思想的体现。那个时代的中上层阶级对于饮食非常讲究,他们从遥远的国度进口各种异国情调的香料、调料,用于精心烹制的食品中。维多利亚时代有了历史上最早的烹调学校,名厨编写的烹调书籍风行英国,在这个时代人们最早将具体烹调方法如调料用量等详细写入书中。一些厨房小厨具也流行起来,如开罐器等,维多利亚时代还形成了许多进餐礼仪。这个时期,英国盛行下午茶,贵族们早餐丰富,午饭简单,晚饭很晚。据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会觉得很饿,于是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许多人纷纷效仿,下午茶渐渐成为一种例行仪式。事实上,围绕着这种下午茶习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馆开始设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众开放的茶馆,茶话舞会更成为一种社会形式,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小姐们在那里与男友们会面。这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并没有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而结束。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所谓“维多利亚时代”的真正结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1936年,第一届世博会时期建成的水晶宫倒塌,宣告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23-11-24 15:35
                  回复
                    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代表各个时期风格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建筑以简洁的形式重现了以往各个时代的古典风格,如:希腊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皆飞速变化,其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剧增。财富的拥有及身份的提升唤起了中产阶级改变居住环境和室内装饰样式的意识,他们急于在住宅建筑上明确和标榜他们的成就。于是,以装饰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应运而生。工业革命使得批量生产成为可能,那么“安样式”设计制造便成为一种方便、廉价、普遍的标准,这为喜欢对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的维多利亚式风格带来了最简便的机会,并使之最终击败了其他各种样式。事实上,你很难对维多利亚样式进行准确的分类,它其实包括了各种装饰元素,样式的混合和没有明显样式基础的创新装饰的运用,是当时家具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典型特征。
                    在建筑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历史上各种建筑式样的复兴在整个维多利亚时期形成一种风尚。哥特复兴样式在英国首先备受推崇,新兴的富商、资产阶级渴望与贵族有同等的生活,他们对风格的准确性没有兴趣,因此经常随机地使用几种风格的元素:文艺复兴式、罗曼式、都铎式、伊丽莎白式或意大利风格。只是,维多利亚时期对这些风格的重新演绎并非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更多现代的元素,并运用了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原有的建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原有风格进行了完善,是对多种风格所作的融合。毫无疑问,以当时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响,美国以及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等地也开始风行维多利亚风格。不一样的是,他们都采用了地方性的可利用材料和制作工艺,并按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来适时改造住宅的式样。例如,在美国,这个时期至少形成了八种不同的风格,如一开始的哥特复兴式和意大利风格,接下来的粘贴式风格,19世纪后期的美国安妮女王风格、理查德森罗曼式、屋顶风格和殖民复兴风格等,同时,埃及和东方特征也融入其中,这些风格在时间上相互重叠,没有特别明显的开始和结束,多数的住宅都是混合风格,个人化的演绎非常丰富。
                    维多利亚时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使得物品的种类面目一新,胶合板、铁与黄铜管都能制造出简单而实用的物件,也适用于装饰设计,他们使得装饰变得丰富起来。大部分的维多利亚式的设计是装饰性的,家具采用曲线的形式,凸出的装饰和复杂雕饰的框架,用机器复制装饰细部。室内的家具既要舒适,又要显得华丽,垫子于木框匹配,倾向于厚和突出,有些褶皱和束卷,垫子里的弹簧用以支撑柔软而饱满的表面,带有精制而艳丽的编织图案是其外部覆盖材料的标准。这些家具都有大的尺度和过分的装饰,它是展示身份的象征。在维多利亚时期,装饰性的顶棚深受人们喜欢,大型住宅中的顶棚为石膏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石膏的玫瑰、圆形大浮雕从新古典的时代一直持续下来,在各种不同复兴风格中被广泛使用。精细的垂花、肋状物和花卉以及结彩。如同檐口的图案一样,都充分表现出他们的本质特征。浅浮雕广泛流行,它是一种压缩的轻质带有线脚的墙纸,用在平淡的顶棚上增加质感。墙纸也是特别流行的墙壁处理方式,可用在木墙板上或朴素的粉墙上,其图案也许是几何形的,花卉的,甚至风景,墙纸边缘设计一蛋箭或希腊线脚来收头,以创造出合适的构图。在一些朴素的住宅中,一般使用平松木地板,并用地毯覆盖,然后用蜂蜡和松脂对其分色和磨光,用小块不同着色的硬木铺设成几何图案,也是不错的选择。大厅通常采用有装饰的油彩的瓷砖,铺设成几何图案。花饰瓷砖提供了一个耐久且易清洗的表面,在过厅及浴室中都很流行,丰富的色彩和肌理使得地面色彩纷呈。
                    维多利亚风格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的服饰风格,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是,大量运用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折皱、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随着复古风潮的盛行,这股华丽而又含蓄的柔美风格,正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此,维多利亚风代表着一种人文的美,一种英伦风的优秀代表。除去优雅的礼仪,哀悼风格也是这一时期的大潮流特点。更多的文化不是我一句两句可以说完的,大家可以从更多角度去了解那个属于英国人的历史,从名人的作品和时代的浪潮中去深度挖掘那个时期的艺术。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23-11-24 15:40
                    回复
                      映入眼帘的第一个皮肤就是个t5皮肤啊,只能说审美这一块克雷总能带来眼前一黑的作品,如果作为食物那这件装备确实让人垂涎三尺,但是作为一款武器我只能用一坨构思来形容,甚至不如原皮了,手感差的同时贴图也差,买来收藏一下就得了,什么时候火腿棒能入锅了什么时候再把这款皮肤请出来吧。浅谈一下造型来源,翻译其实有误,这种手艺是明显的炖火腿手艺,用绳子缠住外皮是防止把火腿炖散,使其保留完整的形状,炖肉掌控火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般只有老行家可以炖出软烂适中的肉,炖肉一般分为多个阶段,同一块肉有人炖的鲜嫩有人炖的软烂,有人炖的又老又柴,核心问题是温度,门道全在阶段的把握。首先众所周知肌肉是个大水货,一块肌肉的重量70%来源于水,如果你用手挤是挤不出来的,因为这些水以结合水的形式锁在肌肉纤维里,初期阶段,肌肉组织受热变性,蛋白质不再紧致而开始松散,此时的肉就会变得q弹鲜嫩,然而此时的第一个重要就是控温,高水准的大厨可以在这个阶段把控合适的温度将水牢牢保留在肉中,这样就能炖出鲜嫩的肉了。中期阶段就是没有把控好不小心过头了,此时肌肉水分大量流失,肉变得又老又硬又柴,这个阶段不要急,接着炖进入后期阶段。后期阶段,肉质中的脂质和明胶析出取代了水的位置,肉就变得软烂了起来,这个阶段的肉最入味,往往吃的满嘴流油,香气四溢。但是如果继续炖就会把明胶和脂质慢慢熬干,不过我目前没见过这么有能耐的人,连明胶都能榨干所以火腿在锅中有三个阶段,嫩-柴-烂。而这个皮肤的造型就是奔着最后一个阶段去打的,之所以捆绳子是因为外皮部分不会被煮散,但是肉质部分极易散花,所以捆住保留形状,也因此这个皮肤给人一种软趴趴靠不住的感觉。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23-11-24 16:16
                      收起回复
                        今天白天为了无伤无风杖过织影者练习了整整一天都没成功耽搁了更新帖子的时间,不好意思了
                        带盖汤碗,烹饪锅t1皮肤,材质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陶瓷,其外表的釉质部洁净光鲜。不过我翻遍了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陶瓷风格都没有找到这种材质的外观造型,如果造型来源不是中国那就难以追溯产地了。当然我也不是一无所获,其上浮华的花纹具有明显的维多利亚时期装饰风格,而那时候陶瓷工艺也传入了北欧地区,所以这件皮肤的灵感极有可能是科雷根据时代特点进行了中西风结合塑造出了这个产物,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合理多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维多利亚风格其实根本就不是固定的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流行风格的主流是哥特式复兴风格,然后逐步发展得更加华丽、堆砌和花哨起来,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后期,一系列反对这种奢华趋势的设计潮流(“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自由风格以及装饰艺术运动)相继出现。
                        它甚至谈不上是一种统一的风格,而是各种欧洲传统风格折中混合的结果,这种风格的流行,反映了新生的资产阶级企图利用烦琐、华贵的设计来炫耀自己财富的欲望。它的实质是古典折衷主义,表现出一种高度烦琐的装饰特征,具有明显的违反“功能第一”原则的倾向。
                        要说起在餐具上头花的心思之所,维多利亚时期(1837年~1901年)敢称上下五千年第二“作”,恐怕没太多异议要争第一的。
                        那个时代是倍受后世赞誉的“英式餐桌礼仪”逐渐成型的时期,餐具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而来,有时候一场宴会动用几十甚至上百个餐具都是洒洒碎。
                        以至于到了后期,这些餐具的形状已经到达了匪夷所思的情况。
                        而这显然是科雷不愿意看到的,因此科雷这里选择了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来展示维多利亚的风格基调。
                        所以这里只从审美的角度去剖析。整体造型在碗的基础上添加了底座和托把,盖子也是很有生活气息,全体部件没有一丝突兀和多余,下方底座只有三个托脚也可能采用了鼎的造型。总体来看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居家皮肤,追求优雅生活的玩家一定要拥有一款。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23-11-25 22:58
                        回复
                          维多利亚冰箱和盐盒。冰箱和盐盒采用一个色调,而和之前的烹饪锅有着鲜明的对比衬托,简直就是六锅五冰四盐盒的福音。
                          冰箱采用黑色基调,在其上的部件则选择了金色的暖色调,是明显的黑金风格,两种颜色对比鲜明,是一种高端的视觉设计效果,其拥有者也往往是身居高位的大咖。(说实话更像是保险柜)
                          盐盒则采用棕色和银色,依然遵循冷暖色调对比衬托的原则。棕色整体塑造了一个敦厚的盐盒形
                          象,银色则在其上进行雕刻装饰,审美角度来看是一件不错的家居。一个皮肤包能满足厨房的三大需要,再也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4楼2023-11-26 10:43
                          收起回复
                            维多利亚壁炉底,火坑t3皮肤。有一说一这个贴图其实是很不错的,灰黑色石砖和灰白色石砖交替排列成整齐的火坑,其风格也确实符合我对英伦壁炉的炉膛火坑的印象。灰黑色的石砖上是精细的雕花,在细节上增加表现力,而灰白色石砖上则是粗犷的镂刻,在视觉效果上增加张力。因此在质感上这款皮肤算得上是很优秀的,但是实际游戏中脱离细节观察的黑白交替色调的现代感让这个皮肤显得格格不入,也算是一种遗憾了,相信克雷团队在制作这款皮肤的时候一定用心过,只是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3-11-27 14:45
                            回复
                              山羊头手杖,步行手杖t0皮肤,唯一真神登场,至此维多利亚包的质量被推上了无可比拟的巅峰,堪称“孤篇压全唐”,以一己之力提高了整个维多利亚包的皮肤质量。移动时有星星粒子特效,贴图更是彰显贵族身份。漆黑整洁的杖身衬托出严肃不可亵渎的气场,银色的金属质包裹着手杖上下,并最终以一个山羊头的形状收尾,红色宝石镶嵌在羊眼补位使其形象进一步完善,真实的羊角带来不一样的质感并以黄金比例弧度螺旋而下。可以想象在维多利亚时期,拥有这款手杖的英伦绅士在贵族之中一定不可一世的地位。从审美角度来看,处处都恰到好处的装饰为皮肤本身带来了不错的视觉体验,造型在充满设计感的同时又不过分招摇,堪称极品中的极品,之所以被评为t0是因为只有t0,t0和t0亦有区别。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23-11-27 14: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