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3日漏签0天
阜平吧 关注:90,194贴子:3,192,20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 105回复贴,共8页
  • ,跳到 页  
<<返回阜平吧
>0< 加载中...

【黄河夜谈】之二十----《阜平村庄考》菜池、城南庄、北果园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前言:
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沧海桑田,考证村名来历,当然不可能百分百正确。我也不能。
如果我有那本事,早去研究彩票了,岂不是发了大财?
但有一种情况是例外,也就是一种村名,他的考证的准确率可以达到百分百,那就是《古村名翻译》。这类村子,其本质是古村名,现代的人不知其意思。这种村名,经过古文翻译,自然可以百分百准确。例如:方太口。
本文,将就菜池村、城南庄、北果园、东城铺、河彩、河角、盘龙台、安家岭等村一一展开讨论。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菜池村。
阜平村名考证,有这样一个特点:我发现,胭脂河流域、台峪等地的村名命名规则,明显和阜平其他地方的风格不太一样。用五区、六区各个村名的命名风格考证这写地方的村名,明显有些吃力。
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地方是后来才"加入“阜平的。
菜池村,我没有去过,更谈不上了解。他们自己本地人说是因为有前辈在这里种菜云云。
本人对这种所谓的考证,十分的厌恶,所以提出了不同意见。因为即便我不了解和没有进行过考证,也知道这个考证结果是错误的。用网络名词就叫:一眼假。如果不提出反对意见,那么,这种考证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十分有害。
这种考证风格,和方太口《有太子墓》、印钞石《有石头像印有槽子》、西槽口《村西有河槽》等等如出一辙。诸如这种考证,我一天时间就能考证一万个村庄,如此轻易、轻佻的态度去考证村名,真的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菜池村,种菜?你们本地人信????????????????????????


2025-08-03 19:38: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个人猜测,这次由官方发起的《阜平村庄考》多多少少有些”强迫“的意味。如果不知道村名来历,很正常。干脆就写:村名来历未知。至少这种态度是严谨的、负责的。也强过《为赋新词强说愁》。
因为你不知,自然会有后代去考证和完善真实答案。你强行考证一个错误的结果,后代会把你的错误结果当做经典。
这种严重后果,你能负的起责?至少我不敢下手。所以,我也仅仅是在本吧嘚瑟而已。
菜池村是如今的写法。乾隆三十年,邹尚义版阜平县志记作:拆池村。
考证一个村的村名,一定要注意当地口音下的村名是如何读的。恰巧,我惯常洗车的修理厂洗车女工,是菜池附近的村民。
8月5日,在洗车的间隙,我和她了解菜池村。她说:chai池啊?我赤瓦屋的,就在俺们村上!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因此,菜池村的村名来历马上就出来了,当地村民一句读音,十四个字,三秒钟出答案。
就是这么简单。
现在写作菜池,邹尚义记作拆池,本地村民读作chai池。所以,邹尚义的拆池和当地村民的读音,是符合的。
菜池,现代人的说法,种菜。拆池,邹尚义的写法,拆掉种菜池?显然,邹尚义的写法:拆池,是不对的。因为这两个字的组合,没有什么意义。
菜池村和拆池村的正确写法是:柴池村。
柴池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呢?
这个时候,就应该到了提供证据的时候了,比如,看地图观风水查地理。图我就不上了,自己去看。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现在,我们可以把菜池写作柴池了。
柴池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观看地图得知:溯胭脂河而上,进入夏庄沟口。过石牛河村、长石崖村、赤瓦屋村、交山嘴村,就可以隔河望见柴池村了。
请注意,是隔河望见。在这之前,这些村庄 有什么特点?统统都在胭脂河的北岸!!!!
而从柴池开始,继续溯河而上,路过的是柴池村、河西台村、下庄村。而这些村庄,统统在胭脂河的南岸!!!!《有些小村不在统计范围内,因为小村建设年代应该较晚》
是不是很有意思?这也是柴池村之所以被命名为柴池村的原因。
如果是你一个官方的饱学之士,从胭脂河溯河而上,顺着村庄链接的小路,沿北岸而行,偏偏到了交山嘴和柴池村之间,不得不过河。而过河以后。偏偏村庄又统统都在南岸。
你对柴池村有什么印象?
错落!
到了柴池村这里,村庄的选址,开始和下游的村庄错落开来。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柴池,是一个很古的词语。
《管子·轻重甲》:“请以令高杠柴池,使东西不相覩,南北不相见。”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四》:“高杠柴池,言高杠参差不平。”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柴池,参差也。” 王先谦 补注:“《文选》作偨。柴池即茈虒,音义并同差池。”
特别是汉·司马相如做《上林赋》。此赋是司马相如最好的一篇。洋洋洒洒,以夸耀的笔调描写了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汉天子游猎的盛大规模,歌颂了统一王朝的声威和气势。在写作上,它充分体现了汉大赋铺张夸饰的特点,规模宏大,叙述细腻。
在赋中说: 偨池茈虒 , 旋还乎后宫 , 杂袭絫辑 , 被山缘 谷 , 循阪下隰 , 视之无端 , 究之无穷 。 “ 于是乎玄猨素雌 , 蜼玃飞鸓 , 蛭蜩蠼猱 , 獑胡豰蛫 , 栖息乎其间 。 长啸哀鸣 , 翩幡互经 。 ...
柴池,可以写作偨池,还可以写作差池,也可以写作参差。都是意指错落、错开的意思。
《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口音差别。加之有些文人,故意大量应用通假字词,以显示自己的高深。但联系上下文,意思是一样的。
柴池,可以写作偨池,还可以写作差池,也可以写作参差。都是意指错落、错开的意思。用在柴池村这里,就是说柴池村的村落选址,在外地来的官员眼里,本应在胭脂河的北侧,但柴池村偏偏错落在胭脂河的南侧。所以,他引用《诗经》的首篇、《管子》和《上林赋》中的一个词:柴池,命名这个村庄,不但恰如其分,而且文采飞扬、书卷气浓郁。
一个文人,或者说一个官方的文人,诗经的首篇文章,他当然读过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没有读过?
用柴池命名这个村庄,这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么?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柴池村的小结
因为古文通假字的关系,柴池,可以写作偨池,还可以写作差池,也可以写作参差。
甚至,你写做菜池也对。因为《诗经、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您看,参差描写的是荇菜,荇菜的状态就是参差。
柴池村写作菜池村,可以表明:菜池村的来源是《诗经、周南·关雎》,而不是《上林赋》。
但是,菜池村的含义,不是种菜,而是指这个村子的选址,和下游其他村庄的位置错落了开来。
甚至,我们可以展开联想:当这个文人,顺胭脂河溯河而上,同时也命名了这条河的名字:胭脂河。因为他知道溯河而上,有一个村庄有很多窈窕淑女:西胭脂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胭脂河的名字有了,菜池村的名字也有了。它们是呼应和印证的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菜池村和沙窊、方太口、栗元铺一样,是一个远古村庄,千百年来,不曾有过变化,实属不易。
最开始,他们本地人考证菜池村的村名来历,言说是种菜。我十分的厌恶,一眼假嘛!我说他们考证的不对,他们当地人还对我恶言相向。
如果说,栗元铺是阜平第一铺,那么,方太口就是阜平最名副其实的村庄名字。
而菜池村,则是阜平最美/最有文采的村庄名字。
本来是王侯堂前燕,奈何硬做流浪猫?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面盆村和面燃青村的村名来历。
偶尔翻看自己以前的帖子《【黄河夜谈】之十五-----铁岭口黄崖出一朝阜平人的悲怆》https://tieba.baidu.com/p/7190528541?pn=2#137818268196l
其中59楼,阜平旅游老哥和我产生了观点上的严重冲突。
他说:马驹石村马驹石不在了,村下几里地鳖石沟鳖石还在,夏庄香炉石没了,村下面盆石还在,腰痛石没了,村上平石头还在。
征兵石(蒸猪石),鸡蛋石,黑石头、高石、石梯、石片岩、石湖、石湖岩这些以石取名的村,大石都在。
阜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马驹石名称是对的!
阜平旅游老哥温文尔雅,和我起这种争执,说明了对我的看法十分的不满,否则不至于如此。
我不否认有一些小村庄是因为某块石头的形象而被命名。但我更反对当看到某个村庄叫什么石的,就拿来寻找相似外形的石头。
以下,就面盆村、面燃青村、马驹石、鳖石沟村一一阐述。
我不敢说我百分之百正确,我只是反对如此轻易的用石头去考证。从而提出另一种可能。石头有什么罪?石头是村名考证者的救星么?


2025-08-03 19:32: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就今天,我发现了新证据。以下就面盆村、面燃青村、马驹石、鳖石沟村、辛庄村、笛子口、平石头、腰疼石等村意义展开论述。
看看是不是因石头命名??????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阜平旅游老哥说有些村发现了以石命名的石头。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发现了以石命名的石头,也不能证明什么。
打个比方:平石头村,因为这个村子的名字,老百姓并不知道他的村名来历,第一时间就会去寻找一块平的石头为证据。巧合的是,还真让他找到了一块很平的石头,所以,自己就十分肯定,村名来历就是因为这块石头。
我很肯定的说:这是错误的,百分百错误。
比如,印钞石,前文有所阐述。印钞石是因为印钞寺的缘故而命名,和石头无关。
另外,香炉石村,我怀疑也是如此,香炉石可能是因为香炉寺,因为那个地方是建设寺庙的好地方。石,很多的时候是寺的演变。
我不否认,有些小地方会以某块石头的特殊形状而被命名,比如黑崖沟东边的石笋沟。
但是,就和给一个县命名相类似,命名的理由,首先是这个地方是否发生过著名的历史人文事件。
其次,是地理位置和特点。
比如马兰村,很多人会认为是因为马兰花因名,实际上是因为此地有过拦阻马匹的设施而命名。
以花的名字命名,和以一块石头命名,匪夷所思。至少官方不会这么干,以石命名的村庄,一定不是官方的,也不是古老的,也不是规模较大的村子。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面盆村,很多人都说,是因为此村有块石头,光滑而内凹,不大,像一块可以和面的面盆。
我很反对。
因为用这样的石头和面,匪夷所思。
我们中国人,没有瓷盆?即便没有瓷盆,弄不来木盆?那块形似面盆的石头很大,无法移动,和面一定要用到水,你如何把水弄到那个石盆里面去?
既然你有运输水的瓷盆或者木桶,为什么不用木桶和面?
以面为名的村庄,我们县至少有两个:
面燃青和面盆。我们找一下他们两个的共同点:
楼下上图。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上的图,第一个是面盆村的图示。红点处,是面盆村。
第二张图,是面然清《地图上的写法》,红点处既是。
两个以“面”命名的村庄,有什么共同点?
一,都在一条沟的最里面,属于一条沟最后一个村子。
二,附近都有军事设施。
是不是很巧合?
其中,面然清很多人都很熟悉。西侧的山梁上就是一座敌楼。
而面盆村的西侧,则是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山梁、分水岭。我没有去过面盆村,但我想,分水岭上,一定存在过军事设施,也一定有军人驻守过。
面然清,我认为是面燃青。青是指东方,是说这个村子在歪头山敌楼的东方。面燃,是烧柴做饭的意思。是指这个村子是 敌楼驻军的后勤伙房。
面盆,也是如此。面是指饭食,盆是棚的演变,面棚是也。比如面盆村往下,有一个村子曰麻棚,我认为是马棚的意思。棚,草房的意思。《博雅》棚矢藏也。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各个朝代,历来有军垦制。特别是明代,军士亦军亦农,国家给军人分田自耕自养。后来发展到军人在驻军地娶妻生子,甚至雇佣流民替自己种田。
诸如以上,驻守敌楼的军士们,专门弄个伙房供应一日三餐,再正常不过。
军士们让厨师在那个石头里面和面?军士们买不起一个木盆?咋想的?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四,养马楼
我偏爱以均势《错字》的视角去考证村名来历。这和我们县的地理位置有关。汉、宋、明这几个朝代,我县长期是边界。自然和均势《错字》脱不开关系。即便当我县是内地时,也无法摆脱均势《错字》的影响,比如红色城南庄时期。这一切,都和我县的地理位置有关系,这就是地理位置的力量。我在考证村名,更是再预测未来。我预测了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自己品味。


2025-08-03 19:26: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用户体验至上
  • 吧主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百度吞贴严重,没办法,只能大幅缩减。
我认为,记载和口传的实证,明显不如当地口音以及地理位置特点的实证效力高。
比如菜池村的口语为柴池。
比如说菜池村隔河错落的地理位置。
又比如方太口----河道并行而地形开阔。
这是实证,不是臆想。还有比这更实证的实证么?没有。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105回复贴,共8页
  • ,跳到 页  
<<返回阜平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