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工厂吧 关注:60,953贴子:390,033

分享几个中后期高速货运飞船设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飞船全景图镇楼


IP属地:北京1楼2024-11-04 18:27回复
    太空时代DLC的飞船设计难点主要有三部分-多种原料产物的产线,合适的陨石防御,以及如何尽可能最大化速度,下面我一一介绍我这几天摸索出来的解决方案


    IP属地:北京2楼2024-11-04 18:29
    收起回复
      插眼学习大佬的脑洞。
      (什么?在太空中做锻造厂?


      IP属地:广东3楼2024-11-04 18:32
      回复
        第一个,最大化速度。很多小伙伴做的第一艘船要么看起来像是有科幻外观的流线型飞船,要么是T形的丑八怪

        我的旧设计长这样。当时我以为质量的影响更大
        事实上,DLC中限制飞船航速的主要是两个因素-引擎数量(对应推力)以及飞船宽度。
        是的,宽度会大幅降低飞船速度!质量的影响相较之下反倒微乎其微。这就是说追求速度的飞船的最佳构型就是长条!尽可能缩减宽度增加引擎密度就可以达到极致的高速。我的这几个设计全都只实用普通品质部件,都能不间断维持290km/s左右的高速巡航,诀窍就是压缩宽度,减少引擎数目并降低燃料消耗。


        IP属地:北京4楼2024-11-04 18:34
        收起回复
          那么航速的极限在哪里呢?答案是没有极限。因为飞船引擎的尾焰长度只有85m,也就是说你可以无限延长你的引擎阵列。不过要时不时放个炮塔保护一下,不然从中间断开就很尴尬了。

          经过实测,同等宽度下增加引擎数量时,前三个引擎提供的速度最多,而后面的引擎带来的提升会衰减成线性的。并且这个线性提升值与飞船宽度有关,飞船越窄,线性提升越多。对于10宽飞船,每一个引擎能提供40km/s的推力,而对于22宽则是25km/s。


          IP属地:北京5楼2024-11-04 18:38
          收起回复
            航速的极限只取决于你的炮塔DPS密度。高航速不会加快陨石飞行速度,而是提升陨石密度。只提高航速可能会导致你的飞船直接撞爆掉
            那有人会问了:推进器的工厂百科里面标了个燃料效率曲线,那玩意怎么利用起来?

            我的评价是:不利用,因为太空里一旦飞起来物质就是供大于求的,你需要做的只是多塞一两个化工厂或者多来点插件。这个机制更像是为了防止玩家的飞船在燃料产出不足时直接抛锚,因此低燃料供给时燃料效率也高,而高燃料供给时(大于80%)就全都是满血运行。


            IP属地:北京6楼2024-11-04 18:42
            收起回复
              第二个,陨石防御
              之前看到吧里的一些帖子,用激光炮塔冲击破碎星球航线......破碎星球后面的陨石密度非常恐怖,只用单体伤害DPS密度百分百不够。再加之大点的陨石激光抗性很高,激光防御仅适用于聚变供电的飞船的侧翼防守,因为侧翼只有侥幸逃脱的中小陨石,它们接近平台的速度也很慢,足够激光慢慢处理。前中期飞船上电力非常短缺,因此我们的主要防御手段还是实弹。


              IP属地:北京7楼2024-11-04 18:49
              回复
                机枪炮塔用黄弹夹就足够了。穿甲弹匣产线占用空间大,平均下来每个原矿造成的伤害也不如普通弹匣。而黄弹匣产线。一个小技巧是把炮塔尽可能挤在飞船中轴线上,这样覆盖的宽度最小,防御的无效面积更小,可以节省弹药
                飞船只有正前方需要大量炮塔防御飞行时的陨石。侧翼用零星的炮塔做到射程覆盖即可,因为只有停泊时会从侧翼来陨石,来的还极少。一些萌新带着惯性思维给侧翼也做了同等多的防御,这就只是在浪费弹药了


                IP属地:北京8楼2024-11-04 18:50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火箭炮塔
                  冰星的前置科技中有一项火箭炮塔,这是为什么呢


                  大型陨石有极高的物理减伤,唯一没有太多减伤的就是爆炸伤害了。孱弱的机枪炮塔是没啥用了,冰星航线的飞船必须带火箭
                  同样地,火箭炮塔也必须尽量放置在飞船的中轴,防止无效输出
                  可以说冰星航线开始,玩家才真正需要开始认真对待飞船设计。内太阳系的航线压力太低,随便啥奇形怪状的飞船都能用
                  炮塔的目标选择也必须打开,火箭炮塔的前摇后摇太长,不限制目标的话可能会因为分心漏掉大陨石。那乐子就大了


                  IP属地:北京9楼2024-11-04 18:57
                  收起回复
                    我迷茫了 之前问过吧友说速度和宽度无关只和重量有关 结果又说是宽度
                    有没有能实测一下的截图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11-04 18:58
                    收起回复
                      要飞得快,炼传奇引擎是最效果的,其次就取决于你的破冰速度了,不然会撞得头破血流。后期破冰都是靠电磁炮,目前电磁炮射速无限科技好像有bug,最高0.5+0.34 ,导致沙盒里随便拉传奇炮台速度也上不去(往破碎星球),速度一超过200就不定期撞陨石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04 18:59
                      收起回复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挑战了——冲向星系边缘,征服破碎星球并通关游戏

                        到了这个阶段,普通的单体伤害已经不够用了,陨石密度极高,而机枪炮塔的那点DPS密度根本无法处理。这个阶段的核心是爆炸火箭。爆炸火箭一个就需要三个炸药,较为昂贵,但爆炸火箭的饱和火力覆盖甚至可以直接把中小陨石碎片一起震碎,来多少炸多少,机枪塔直接失业
                        一个小技巧是在最外侧一层使用普通火箭弹。这样从两侧掠过的陨石会优先被普通火箭弹锁定,从而节约爆炸火箭
                        磁轨炮的话,因为这玩意有友伤,只能放在船头了。一般不建议把磁轨炮侧放,因为侧面的巨陨石不打碎就不会朝着飞船飞,磁轨炮全部向前就好。顺带一提这玩意的充电功率和射速循环正相关,上限10MW,设计的时候要留够余量


                        IP属地:北京12楼2024-11-04 19:04
                        收起回复
                          有的人可能已经发现最后一张星际采矿船里面的脏东西了
                          地雷爆反,小子!
                          地雷爆反可以轻松无伤处理中小型陨石,并且引爆后会自动重建,不损伤平台。实测下来每分钟只消耗一两个,随便找个地方生产就好。地雷可以说是你飞船的最后一道防线,用极小的代价处理了极端情况,而不用再增加50%的炮塔


                          IP属地:北京13楼2024-11-04 19:11
                          收起回复
                            采矿舰的火控系统。花了我一个多小时

                            稍微计算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每次采矿舰飞出去采钷块,就需要走13500km*2的无效航程。这段路程是纯粹的垃圾时间,因此我们希望飞船在星系内满速巡航。但是在破碎星球航线,上限写死的炮塔射程以及开火频率导致我们必须让飞船降速运行。你当然可以直接从核心读取航线信息,然后调整速度,但是别忘了,星系边缘航线的前半程压力很小,我们完全可以一路冲过去。因此我的火控系统最终采用了统计20秒内磁轨炮发射次数,根据次数动态调整飞船的航速以及火力的设计,从而节约时间与弹药
                            基本原理:磁轨炮读取弹药库存,接入下降沿检测器,每次弹药减少就会生成一个-1的脉冲,扔进锁存器,并计时20s。之后开火次数每超过一个阈值就把火力信号(这里用的骷髅头)加1,20s的结尾推送给另一个锁存器,用来长久地改变飞船的航速以及火力配置,而不用从0开始再累计。一个有意思的技巧是利用新出的选择运算器的排序功能,将实时的火力信号也接入,筛选出最大值输出,从而达成实时更改火力状态的效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下载蓝图看看,我都做了详细的注释


                            IP属地:北京14楼2024-11-04 19:21
                            收起回复
                              最后的一个难题——产线与物流。前面已经论述过飞船宽度与航速的关系。我们现在必须把产线压缩的特别窄,因此总线式结构是行不通了。好在我们还有万能的传送带混料,用一根带子解决所有产线的输入与输出
                              DLC出的传送带堆叠以及绿带将传送带通量提高到了恐怖的240/s,响应时间也大大提升。这不拿来做混料实在是太可惜了


                              IP属地:北京15楼2024-11-04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