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政:
火井煮盐
张华《博物志》:临邛 火井一所,从广五尺,深二三丈。并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视之,后火转盛热,以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以家火即灭,讫今不复然也。【澍案:一引《博物志》云,临邛火井,诸葛亮往视后,火转盛,以盆贮水煮之,后人以家火投井,火即灭,至今不然。《太平御览》一百六十八、八百六十五引同。】
刘敬叔《异苑》:蜀郡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亮一瞰而更盛,至景曜元年,人以烛投即灭。其年蜀并于魏。【澍案:即《蜀都赋》所云“火井沈荧于幽泉”也。】
《山川纪异》:诸葛盐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盛夏水涨,则盐泉迤逦迁去于江水之所不及。*【澍案:苏东坡有诸葛盐井诗,自注与此全同。】
《汉代古火井碑序》: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引井火以煮盐,置锅灶达数十,更盈利逾万千。
《水经注》:灌县都安大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左思《蜀都赋》云“西逾金堤”者是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
汉中盆地“男女布野,农谷栖亩”。
南中团结民族:
大诸葛堰、小诸葛堰在金齿指挥使司城南一十五里,皆有灌溉之利。
丞相在南中劝彝筑城堡,务农桑诸弊感慕德化,皆自山林徙居平壤。
命人教打牛,以代刀耕,葬众感悦
湖州羿缘山野问有菜名之谓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莳于山中,以济军食
俗传武侯征铜蛮不下,时蛮儿女患痘,多有殇者。求之武侯,教织此锦为卧具,故至今名曰武侯锦。
总结:诸葛武侯乃是军政全能之大贤,他治下的蜀汉可以说是民生富足,也因此获得蜀地民众千年不灭的喜爱,武侯祠香火绵延至今。远比演义中的形象更全面,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