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店大学吧 关注:10,272贴子:400,992

回复:成都理工大学师资人才专贴(2025)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小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重粒子碰撞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402300,高电荷态离子非平衡动力学时空演化研究项目子课,2017.7至2022.6,结题,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11774344,高Z元素重离子碰撞过程的理论研究,2018.1至2021.12,62万元,结题,参与


IP属地:四川30楼2025-01-23 21:14
收起回复
    张洁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量子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拓扑材料)、新型超导材料研究、半导体器件、铁电材料的忆阻特性研究、钙钛矿材料异质结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博士期间曾在德国KIT进行长达12个月的联合培养。
    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新型材料的制备、超导单晶材料的生长和性能研究。擅长用自助溶剂法生长单晶和多晶材料,熟悉于采用一步法制备单晶材料。对材料制备有一定的经验。在薄膜制备方面,熟悉于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制备薄膜、蒸镀以及CVD,不仅是会用对这些仪器的维修具有一定经验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主要熟悉自主操作理学XRD、帕纳科XRD(XRD制样技术)、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拉曼仪、紫外、红外、霍尔测试仪、AFM、椭偏仪等分析测试仪器,最最最熟悉的是强大的综合物性测试系统ppms和mpms。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的制备和量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主要集中电磁等物理性质研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共6篇,其中一篇一区top。


    IP属地:四川31楼2025-01-23 21:17
    回复
      袁靖雯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
      2010.9-2014.6: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基地班,理学学士学位
      2014.9-2022.6: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304242,利用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整合素动力学特征及其对细胞迁移的调控机制,2024-01-01至2026-12-31,30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12074043, 利用单分子荧光跟踪技术研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动力学及凋亡过程的细胞核形变机理, 2021-01-01 至 2024-12-31, 62万元, 在研, 参与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11874415, 用细胞物理方法在三维肿瘤微球体系中研究癌症的形成和侵袭机理及抗癌药物的作用, 2019-01-01 至 2022-12-31, 64万元, 资助期满, 参与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11774407, BLM解旋酶对G4 DNA解旋的分子作用机理研究,2018-01-01 至 2021-12-31, 62万元, 结题, 参与


      IP属地:四川32楼2025-01-23 21:19
      回复
        张飒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第一性原理计算、太阳能光伏材料、铁电光伏、光电探测等领域的相关研究
        个人简介:
        博士,硕导。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期间曾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进行长达14个月的联合培养。目前主要从事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计算固体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磁性等物理性质,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身份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pplied、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SCI文章。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7.9-2021.12:电子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硕博连读)
        2020.1-2021.3: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材料,联合培养博士
        科研项目:
        1、四川省青年基金:氧化物BiFeO3基铁电光伏材料能带调控与光伏性能的理论研究,主持,2023/01-2024/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钴基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的界面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有序,主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典型VIA族窄禁带三元半导体薄膜的外延生长与物性调控,参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熵合金结构与储氢性能的中子衍射和理论研究,参研


        IP属地:四川33楼2025-01-23 21:22
        回复
          郭涛
          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学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研究领域如下:
          (1)中高能核物理:强相互作用物质在有限温度和密度时的物质形态,比如介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
          (2)强子物理:奇特强子态的微观基本结构和构成奇特强子态的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比如多夸克态、混杂态和胶球等。
          (3)中子星:状态方程和质量半径关系等。


          IP属地:四川34楼2025-01-23 21:25
          回复
            李佳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理论模拟研究
            个人简介:
            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理论模拟研究。近年来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6项,在国际重要SCI学术期刊(包括Nuclear Fusion,Plasma Physics andControlled Fusion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
            学习经历:
            2011.9-2015.6:山西师范大学,物理学,学士
            2016.9-2022.3: 大连理工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博士(硕博连读)
            1.成都理工大学科研启动金,30万元,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高约束运行模式与芯边耦合物理研究, 260万元,主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托卡马克高比压等离子体电磁漂移不稳定性理论与模拟研究,60万元,主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台基区多种高模数微观不稳定性及杂质输运的动理学研究, 62万元,主研


            IP属地:四川35楼2025-01-23 21:27
            收起回复
              宋永
              研究方向:计算物理、主要从事黑洞物理和引力理论的研究
              个人简介
              博士,讲师,2015年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2015-202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博连读,2022年任职于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目前主要研究黑洞光子面及其衍生概念的几何性质。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5.9-2021.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硕博连读
              2022.3-至今:成都理工大学,讲师


              IP属地:四川36楼2025-01-23 21:30
              收起回复
                郑旭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研究、量子功能材料、超硬功能材料、超导材料、磁性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制备与压力下的量子调控。
                教育经历
                2014-09至2019-0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
                2010-09至2014-06,吉林大学,材料物理系,本科
                博士后工作经历:
                2019-07-2021-07, 北京理工大学, 物理学院, 博士后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博士后工作经历除外)
                2022-07-至今,成都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IP属地:四川37楼2025-01-23 21:32
                回复
                  郜婵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材料的结构、光电性质的研究
                  个人简介:
                  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和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目前主要从事极端条件下(高温、高压、高温高压等)材料(钙钛矿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的结构演化及光电性质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际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已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Combusion and Flame、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2.09-2018.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8.11-2021.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
                  2021.08- 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专业教师
                  科研项目:
                  1.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高温高压下钝感含能材料LLM-105、DAAF在高温水中的结构演化研究,2022/01-2023/12,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极端条件下DAAF、DAAzF的结构稳定性与化学分解研究,2020/01-2022/12,主持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温高压下水对RDX的溶解重结晶及化学分解过程调控,2019/06-2021/05,主持。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创新基金,高温高压下含能材料RDX的结构相变研究,2019/01-2020/12, 主持。
                  5. 国防基础科研科学挑战专题,TZ2016001,高温高压下典型含能材料相变及化学分解的实验研究,2016/01-2020/12,参与。
                  6. 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学科909项目,RDX、HMX高温高压相结构与光化学反应联合研究,2015/04-2017/04,参与。


                  IP属地:四川38楼2025-01-23 21:33
                  回复
                    张倩
                    张倩,中共党员,日本大学艺术学研究科艺术学博士,讲师,现任教于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影视艺术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主要从事中美电影交流史与比较文化学研究。曾在东京工艺大学进修影像艺术,并受邀赴京都大学与明治大学进行跨文化电影研究的学术访问。现为日本映像学会会员、亚洲电影研究会会员。
                    一、专业教学
                    担任《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教学。
                    二、个人成果
                    发表《电影交流中的中国人形象——从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探讨中美电影交流》《东方主义视野下早期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科幻恐怖电影中宇宙生物的形象建构及其文化隐喻》《解读〈阎将军的苦茶〉中的中国形象》《解读1920~30年代早期上海电影中的现代人形象》《对抗美国形象的中国形象展开——以1950、60年代的中国电影为中心》等学术论文多篇;
                    三、个人获奖
                    获得日本“汤川制文学赏”


                    IP属地:四川39楼2025-01-24 18:09
                    回复
                      李晓巍,男,1993年生,博士。
                      主要研究变分量子算法的设计和应用。具体包括量子近似优化算法、变分量子虚时/实时演化模拟、量子神经网络。研究兴趣:变分量子算法在量子系统模拟方面的应用。
                      教育经历:
                      2012——2016 成都理工大学 本科
                      2016——2019 中国科学院大学 硕士
                      2020——2024 南方科技大学 博士


                      IP属地:四川40楼2025-01-28 21:46
                      收起回复
                        董翼昕
                        职称:研究员硕导
                        研究室:碎屑岩沉积研究室
                        董翼昕,男,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碎屑岩、碳酸盐岩及页岩的构造-岩相古地理、成岩及储层成因演化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的古海洋、古环境特征及其碳循环研究,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效应研究等。作为骨干研究成员参与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等多项企业项目,对珠江口盆地、西湖凹陷、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海相和陆相多套地层开展了沉积充填过程、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储层演化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arth-Science Reviews、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SCI论文。
                        学历和工作背景:
                        2016.9至2020.1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学,博士
                        2019.2至2020.5,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2012.9至2015.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工程,硕士
                        2008.9至2012.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学士
                        主要研究领域:
                        [1]油气藏精细描述(以碎屑岩沉积、成岩作用和储层研究为主)
                        [2]碳酸盐岩沉积及储层成因研究
                        [3]古气候、古海洋条件及碳循环研究
                        [4]页岩沉积、储层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5]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水岩反应及地下水环境效应研究
                        获得的荣誉: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寒武纪大爆发后华南苗岭世古海洋环境稳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402118,2025.01-2027.12,在研,主持;
                        [2]元古宙雪球地球期岩石圈风化的时空演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联动过程与元古宙极端气候成因》子课题任务二,2024YFF0808002,2024.12-2029.11,在研,主持;
                        [3]页岩气开采区浅层地下水污染定量表征及成因机制研究—以四川威远-自贡地区为例,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23NSFSC0804,2023.01- 2024.12,完成,主持;
                        [4]压裂水岩作用模拟实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2022.09- 2023.07,完成,主持;
                        [5]磷和硼多圈层循环与大规模成矿机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子课题,2023YFC2906601,2024.01-2027.10,在研,主要参与人;
                        [6]页岩有机-无机多孔介质混合润湿性表征及其对页岩油微运移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2180,2023.01-2026.12,在研,主要参与人;
                        [7]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岩相与沉积微相研究,2023.05-2024.12,完成,主要参与人;
                        [8]四川盆地及邻区震旦纪-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研究与勘探新领域,2022.01-2025.01,在研,主要参与人;
                        [9]川南地区海相沉积储层格架及有利储层分布,2022.06-2023.12,在研,主要参与人;
                        [10]四川盆地东南缘下组合构造-沉积分异与有利区带目标,2021.08-2023.3,在研,主要参与人;
                        [11]四川盆地洗象池组白云岩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研究,2017.03-2018.9,完成,主要参与人;
                        [12]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构造沉积格局与储层发育分布特征研究,2016.07- 2017.12,完成,主要参与人;
                        [13]四川盆地栖霞组-茅口组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2016.01-2017.02,完成,主要参与人;
                        [14]东海厚层低孔常规低渗-致密储层甜点地质成因及地质建模研究,2014.01-2015.8,完成,主要参与人;
                        [15]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期水体特征及其演化研究,2012.08-2013.12,完成,主要参与人;
                        [16]文昌13-1油田精细油藏描述,2011.12-2012.12,完成,主要参与人。


                        IP属地:四川41楼2025-01-30 11:53
                        收起回复
                          国字号人才盘点:
                          【地球物理学院】
                          黄建平 (优青、长工青年)
                          李怀良 (长工青年)
                          ----------------------------------------------
                          王续本 (全国创新争先奖)
                          邓继新 (第五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
                          陈学华 (第四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
                          文晓涛 (第3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
                          李怀良 (第十一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


                          IP属地:四川43楼2025-02-23 20:12
                          收起回复
                            【沉积地质研究院】
                            李超 (杰青二期、海优、万人领军、侯德封奖)
                            苏涛 (杰青、优青)
                            马超 (海优)
                            朗咸国 (青年长工)
                            Matthew S. Dodd (海优,2025年元旦前后学校公布新增1名海优,但未公布姓名)
                            侯明才 (主持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


                            IP属地:四川45楼2025-02-23 20:22
                            回复
                              这次据传成理新增3名长工青年,除李怀良教授之外,另外2人姓名暂时未知。望知道的朋友告知下,可私信。


                              IP属地:四川46楼2025-02-23 20: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