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店大学吧 关注:10,135贴子:396,361

回复:成都理工大学师资人才专贴(2025)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川农业大学近5年取得的成就:
近5年,学科新增国家级人才16人次、省级人才32人次;已建成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8个;斩获西南地区高等院校在生命科学部首个创新群体项目,获得杰青、优青等国家级项目4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1项;在水稻泛基因组、燕麦起源与进化等研究中发表全球高水平论文,为破解种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理论支撑;以第一单位完成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其中一等奖3项;育成“川单99”“优迪899”“蜀麦1868”等一批标志性新品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三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年均推广面积超1000万亩;组建产业技术专家团队20余个,年均开展科技扶贫及科技培训100余次。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5-01-08 10:57
收起回复
    成理2024年截止12月3日,新上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1351项(较上年增长7.8%),其中纵向项目391项、横向项目943项、地调项目17项;合同经费70169.61万元(较上年增长12.4%),其中纵向合同经费21122.4万元、横向合同经费48518.63万元、地调合同经费528.58万元;到账经费53424.66万元。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1-08 11:18
    回复
      有没有人统计一下西柚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5-01-08 15:41
      收起回复
        11月26日,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深圳成功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朱星教授因在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仪器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第七届“谷德振青年奖”。中国科学院彭建兵院士为朱星颁发证书。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5-01-13 13:04
        收起回复
          2025年青年托举工程博士专项:成都理工大学中4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1-15 20:42
          收起回复

            这几个老师早就加入成都理工了,现在又公示为拟聘用人员,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者是由珠峰人才考核聘任转为长聘?


            IP属地:四川29楼2025-01-17 18:09
            收起回复
              王小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重粒子碰撞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402300,高电荷态离子非平衡动力学时空演化研究项目子课,2017.7至2022.6,结题,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11774344,高Z元素重离子碰撞过程的理论研究,2018.1至2021.12,62万元,结题,参与


              IP属地:四川30楼2025-01-23 21:14
              收起回复
                张洁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量子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拓扑材料)、新型超导材料研究、半导体器件、铁电材料的忆阻特性研究、钙钛矿材料异质结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博士期间曾在德国KIT进行长达12个月的联合培养。
                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新型材料的制备、超导单晶材料的生长和性能研究。擅长用自助溶剂法生长单晶和多晶材料,熟悉于采用一步法制备单晶材料。对材料制备有一定的经验。在薄膜制备方面,熟悉于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制备薄膜、蒸镀以及CVD,不仅是会用对这些仪器的维修具有一定经验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主要熟悉自主操作理学XRD、帕纳科XRD(XRD制样技术)、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拉曼仪、紫外、红外、霍尔测试仪、AFM、椭偏仪等分析测试仪器,最最最熟悉的是强大的综合物性测试系统ppms和mpms。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的制备和量子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主要集中电磁等物理性质研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共6篇,其中一篇一区top。


                IP属地:四川31楼2025-01-23 21:17
                回复
                  袁靖雯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
                  2010.9-2014.6: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基地班,理学学士学位
                  2014.9-2022.6:中国科学院大学,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304242,利用单分子荧光技术研究整合素动力学特征及其对细胞迁移的调控机制,2024-01-01至2026-12-31,30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12074043, 利用单分子荧光跟踪技术研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动力学及凋亡过程的细胞核形变机理, 2021-01-01 至 2024-12-31, 62万元, 在研, 参与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11874415, 用细胞物理方法在三维肿瘤微球体系中研究癌症的形成和侵袭机理及抗癌药物的作用, 2019-01-01 至 2022-12-31, 64万元, 资助期满, 参与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11774407, BLM解旋酶对G4 DNA解旋的分子作用机理研究,2018-01-01 至 2021-12-31, 62万元, 结题, 参与


                  IP属地:四川32楼2025-01-23 21:19
                  回复
                    张飒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第一性原理计算、太阳能光伏材料、铁电光伏、光电探测等领域的相关研究
                    个人简介:
                    博士,硕导。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期间曾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进行长达14个月的联合培养。目前主要从事第一性原理方法模拟计算固体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磁性等物理性质,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身份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pplied、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SCI文章。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7.9-2021.12:电子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硕博连读)
                    2020.1-2021.3: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材料,联合培养博士
                    科研项目:
                    1、四川省青年基金:氧化物BiFeO3基铁电光伏材料能带调控与光伏性能的理论研究,主持,2023/01-2024/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钴基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的界面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有序,主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典型VIA族窄禁带三元半导体薄膜的外延生长与物性调控,参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熵合金结构与储氢性能的中子衍射和理论研究,参研


                    IP属地:四川33楼2025-01-23 21:22
                    回复
                      郭涛
                      硕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学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研究领域如下:
                      (1)中高能核物理:强相互作用物质在有限温度和密度时的物质形态,比如介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
                      (2)强子物理:奇特强子态的微观基本结构和构成奇特强子态的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比如多夸克态、混杂态和胶球等。
                      (3)中子星:状态方程和质量半径关系等。


                      IP属地:四川34楼2025-01-23 21:25
                      回复
                        李佳
                        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理论模拟研究
                        个人简介:
                        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理论模拟研究。近年来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6项,在国际重要SCI学术期刊(包括Nuclear Fusion,Plasma Physics andControlled Fusion等)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
                        学习经历:
                        2011.9-2015.6:山西师范大学,物理学,学士
                        2016.9-2022.3: 大连理工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博士(硕博连读)
                        1.成都理工大学科研启动金,30万元,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高约束运行模式与芯边耦合物理研究, 260万元,主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托卡马克高比压等离子体电磁漂移不稳定性理论与模拟研究,60万元,主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台基区多种高模数微观不稳定性及杂质输运的动理学研究, 62万元,主研


                        IP属地:四川35楼2025-01-23 21:27
                        收起回复
                          宋永
                          研究方向:计算物理、主要从事黑洞物理和引力理论的研究
                          个人简介
                          博士,讲师,2015年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2015-202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博连读,2022年任职于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目前主要研究黑洞光子面及其衍生概念的几何性质。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5.9-2021.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物理,硕博连读
                          2022.3-至今:成都理工大学,讲师


                          IP属地:四川36楼2025-01-23 21:30
                          收起回复
                            郑旭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研究、量子功能材料、超硬功能材料、超导材料、磁性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制备与压力下的量子调控。
                            教育经历
                            2014-09至2019-0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
                            2010-09至2014-06,吉林大学,材料物理系,本科
                            博士后工作经历:
                            2019-07-2021-07, 北京理工大学, 物理学院, 博士后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博士后工作经历除外)
                            2022-07-至今,成都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IP属地:四川37楼2025-01-23 21:32
                            回复
                              郜婵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材料的结构、光电性质的研究
                              个人简介:
                              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和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目前主要从事极端条件下(高温、高压、高温高压等)材料(钙钛矿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的结构演化及光电性质研究。近年来主持了国际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已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Combusion and Flame、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2.09-2018.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8.11-2021.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
                              2021.08- 成都理工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专业教师
                              科研项目:
                              1.四川省科技厅面上项目,高温高压下钝感含能材料LLM-105、DAAF在高温水中的结构演化研究,2022/01-2023/12,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极端条件下DAAF、DAAzF的结构稳定性与化学分解研究,2020/01-2022/12,主持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高温高压下水对RDX的溶解重结晶及化学分解过程调控,2019/06-2021/05,主持。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创新基金,高温高压下含能材料RDX的结构相变研究,2019/01-2020/12, 主持。
                              5. 国防基础科研科学挑战专题,TZ2016001,高温高压下典型含能材料相变及化学分解的实验研究,2016/01-2020/12,参与。
                              6. 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学科909项目,RDX、HMX高温高压相结构与光化学反应联合研究,2015/04-2017/04,参与。


                              IP属地:四川38楼2025-01-23 2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