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元阳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烙铁头蛇属新物种。
观音山烙铁头蛇 Ovophis zhaoermii Liu, Hou, Mo, Li, Li, Luo, Rao & Li, 2025
词源:以中国著名的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院士(1930–2016)的名字命名。该种名的设立旨在纪念他对中国爬行动物学研究,尤其是蛇类研究的巨大贡献。
分布:目前仅知分布于模式产地。
鉴别特征:尾长与全长之比为0.191–0.206,鼻间鳞间隔1或2枚小鳞片,第二枚上唇鳞与颊窝相接,背鳞22-21-17行,腹鳞146–148枚,尾下鳞57–64,其中3–11枚尾下鳞不成对,其余尾下鳞成对,第三枚上唇鳞大于第四枚,头背面无斑纹,体背呈棕黑色或红棕色,具有矩形黑斑,尾背面具有连续的白色斑点,虹膜呈灰白色具有黑色网状纹。




观音山烙铁头蛇 Ovophis zhaoermii Liu, Hou, Mo, Li, Li, Luo, Rao & Li, 2025
词源:以中国著名的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院士(1930–2016)的名字命名。该种名的设立旨在纪念他对中国爬行动物学研究,尤其是蛇类研究的巨大贡献。
分布:目前仅知分布于模式产地。
鉴别特征:尾长与全长之比为0.191–0.206,鼻间鳞间隔1或2枚小鳞片,第二枚上唇鳞与颊窝相接,背鳞22-21-17行,腹鳞146–148枚,尾下鳞57–64,其中3–11枚尾下鳞不成对,其余尾下鳞成对,第三枚上唇鳞大于第四枚,头背面无斑纹,体背呈棕黑色或红棕色,具有矩形黑斑,尾背面具有连续的白色斑点,虹膜呈灰白色具有黑色网状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