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吧 关注:425,720贴子:19,455,636
  • 11回复贴,共1

【原创征文】评审点评集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原创征文评审组


1楼2012-07-17 11:47回复
    感谢@林の木
    【原创征文】七年,写给做了小三的莫小七
    我先说的是,这是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好文章。我以前在WOW看过无数的直播贴,这篇文章有点类似直播贴,不过从头开始读的那一刻,我就深信,这是一篇注定与众不同的文章,那些繁华的文字落尽在岁月被剥蚀的无所谓里再平凡都那么美丽,它的断句它的字字句句它的标点都天衣无缝纯天然地在我的眼睛里来得如此逼真,从来没有一种感动将在泪水里稀释。七年,我想写一个人,我想写莫小七,写与莫小七之间的七年。当我读到第一句话的时候,我就想读完整篇文章,我想读读作者和莫小七的故事,我想读读这几千字里有多少次回忆让作者永远都不能忘记,我想知道这个叫莫小七的女孩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是一篇注定会感动读者的文章,写了七年,一个故事,一种友谊,一种感情,一个简单的故事,一类说不出的友谊,一些难以释怀的感情。那首《黑街》,无不想让一个读完的读者想去听听,那一句ps,更想让一个读者想去了解作者,作者是怎么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作者说,病历单里的七年,我觉得这个名字更要好,一个病人诉说的事情,一个医生总要认真地听讲,一个病人诉说的表情,是一个常人最能怜悯最能感受的东西。今天的阳光是如此温暖,这些温暖已足给我动力好好走下去,这篇文章同样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让我单调的生活有了一段不一样的经历,同样让我更加相信爱情,或者是因为爱情。作者采用正叙的模式写这篇文章,使读者莫名其妙进入一个他的世界,整篇文章有一种深沉,有一种沧桑,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和无奈来。只是我觉得从中读到A死了这件事,我感觉有点瑕疵,因为我读了很多作品,有些虚构的作品,为了感动,总要死个配角,个人认为有时候多死一个人会有些不妥,让读者觉得虚假,让读者感觉有点剧情需要。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我很相信作者写的都是真的,就是他说的PS一样,作者失业后综合征一片狼藉之后去尝试一种文字发泄,是非常容易流露真的感情世界真的内心想法来的,更是那些生死恋、手足情的。作者采用全视角,展现了一个我和莫小七的强大的故事,不管是不是有莫小七这个人,或者莫小七是用来祭奠属于作者的一个七年,我想说的是,我记住了一段莫小七的故事,有个女孩,叫做莫小七,同样和我活在一个时代,而我或许只是一个匆匆的读者与过客,而是作者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知道这个世界有个女孩,叫做莫小七。作者老练的笔法,没有多余的累赘,更考虑到作者的年龄,写出这样的作品,是同样的合情合理理所当然的,希望作者更加努力,有新的作品展现给大家,让大家更好地认识你。谢谢作者!
    


    3楼2012-07-17 11:48
    收起回复

      【原创征文】我和老枪
      整篇文章文章完全是我想写的风格,我理想中的文章。整篇文章或多或少有点韩寒,有点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有点韩寒的思绪万千逻辑乱飞。我读完后的感觉很不错,感觉是难得一见的韩寒式的文章,叙述了我和老枪的故事,那些爱情,那些友谊,那些往事,不知其所云,却已知作者心。我读完这篇文章,却不知你和老枪的后来关系,他们怎么了,作者并没有说。希望你和老枪是永远的朋友,不管是不是像少年啦飞驰里的老枪,还是作者自己世界里的老枪,作者老练的文笔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小世界,那么热血那么沉稳。那是一个属于老枪和作者的世界,作者绘声绘色,出其不意的文字,让读者读了又笑,又在笑中有些不可思议的深思。我也多希望生命中有个好兄弟叫做老枪,他是那么傻,那么义气,那么冲动,那么沉稳,那么热血,在和他的日子里,我感到生活的心酸和两个人的充实感来,即使再心酸再辛苦也不感到心酸辛苦。这篇文章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也许作者这类文章写得不是很多,但从语言中显示出作者的文字还是铿锵有力的,至少我觉得作者的用心良苦肯定会发光,有更多的人会看到。但是这类我觉得韩寒式的文章不会经久不衰,韩寒的文章其实很晦涩,在简单的文章中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他们从来不当面说事情,却总是在当面说一些自己的看法,取笑一些天朝的事情。在这点上,作者虽然擦边,但确实也做到了一点,作者看似行云流水,毫无顾忌地阐述自己的故事,却一边流露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让读者读了不免有同感站在一起,有心去倾听作者的思想。但是,后来的四分之一和结尾,我感觉是很逊色的,并没有好好地把握好结尾,因为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个利索的与他人不同的结尾。但总体,把握还是很不错的,加油,希望你对韩寒的文章更深入,希望写出更好的我和老枪来!
      


      4楼2012-07-17 11:48
      回复
        【原创征文】——《 黑白 》
        很多长的文章很多吧友都不愿意,有时候即使很短的文章,很多吧友都不想读。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字数估计只有二百,我是在看完很多作品后发表的,当然小小的胜利是这篇文章短了之后就有了很多人看,当时我就笑了,我想韩吧还是一个文艺青年荟萃的地方。这篇文章还是挺长的,三句话让我有了认真读下去的理由,当阳光洒在海面上,我思念你。当朦胧月光洒在泉水上,我思念你。当无法分辨的黑白挂到我面前,我怀念你。其次是,吕行嘉三个字,我怎么感觉有点名人的味道,也有联想到林宥嘉好像没有想干但貌似有点想干,同样有点爱情疗伤的感觉。看完这三句话,回过头去想黑白,顿时感觉作者肯定有双关的意思,A部分是描写一个人的,B部分也是描写一个人的,C部分是真想吗?这篇这篇出彩就出彩在这里,描写A的时候感觉整篇都是爱,爱她身上的每一点,爱她所有的一切,描写B的时候是一种赤裸裸的想念,是一种伤感带着平静的等待,C部分更精炼的语言让读者有一种轻松的感觉,更是作者流露自己最直白感情的时候,这时候呼应题目黑白,或多或少有点凄凉美,但我读下来,哪管得着那么多,我被作者美美的文章吸引住了,忘乎所以。不过按常理来说,黑白应该只需要AB两部分就可以了,作者加上C部分虽然有意要说些什么,但总感觉有点多余,如果再AB中晦涩地流露,或许会更好。总之,作者借用他和她,阐述了一段深刻的爱情和一段不知名的结果,就像作者说的,亦从来不会懂得聪明的用到耳朵,去倾听到底是谁又在孤单的墙角落下一滴泪来。
        


        6楼2012-07-17 11:49
        回复
          【原创征文】一到三点就回忆
          这是一篇成功的文章,原因是因为至少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下来,甚是想赞一下这篇文章
          却回到头来,终究不知道一到三点就回忆是什么意思。但这篇淡然的文章平凡的文字,是能够感动我的,每个字每句话都那么巧妙在勾起读者的深思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心静的世界慢慢地看完整篇文章。其实很多人都一样,都曾经那么感叹岁月感叹时光,他们有过强大的力量去写文章去投稿,他们有着热血去奋斗去理想,他们有过颓废的日子吃喝玩乐睡觉玩手机,他们也深夜安静听歌回忆各种人群。我也一度很想和作者一样,想找个**谈谈文学,谈谈人生理想,但想想真是可笑,这样节奏繁忙的世界里,那些正经的憧憬好像都是给自己玩的幽默玩笑。于是我也只能像做这样一样,玩玩电脑游戏,但操作很烂,真像人生一样,***的的一团糟超级烂等着我去收拾。作者说的事情都很贴切很真实,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凭着有力着实的语言控制力,作者使文章一直沉浸在一种忧愁的时不时会爆发的状态里,作为一个读者,看着虽然悲凉的文字,但我也想爆发,这就是文字的魅力。看到那句话,无论世界多么喧嚣,社会多么浮躁,我站在故宫,人来人往,看着很多东西,莫名的压迫感,作者在写自己,喜欢这句话。其实喜欢这篇文章的东西很多,凡是一种静下来思考下来写自己的感想写自己的人生的文章,我都很喜欢。作为一个读者,其实和作者是同一线上的,他们都可以去作者,都可以是读者,只是不同时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很真实,很有思考,可能我很喜欢二十岁大好青年写的文章,有着不羁的狂傲和平淡的忧愁,谢谢作者给我展示了这么一篇好文章。
          


          7楼2012-07-17 11:49
          收起回复
            【原创征文】《在夏天里消失匿迹》
            这篇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意志、孤独、苍白、绝望、逃亡,一步一步慢慢逼近生死,步步惊心。读完这篇文章,感觉有点像鲁迅的文章,鲁迅总是设置一个似虚拟又真实的自己在小说里接触每一个主人公,从而侧面写自己的感受。这篇文章从我出发,描写了一个叫陈罗平的男孩的生平,有点传记的感觉,又有点鲁迅写闰土的感觉,总之,这篇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是出彩的。作者用一种凝重的笔锋在白纸上挥舞,写一种在夏天里消失的匿迹,一个故事,一种感情。故事百般的转折和出奇带给人的感觉是有种冲出生命的感觉,吸引读者的 更多的是里面的我和陈罗平的后来与后来以及陈罗平自己的后来。在描写事情的时候,作者却是一直在写人,通过事情的发展描绘出这个人的形象来,人到底还是最为可怕的一种动物,它坚不可摧,会因孤独而黯然,更会为妒忌而毁灭,这不仅仅是作者自己的感受,更是陈罗平的后来,那些关于我们既理解又无法理解与承受的东西。其次,可赞的是作者每一个动词,用得恰当好处,可能感觉作者真的是精心设计的,用了很大功夫的文章必定会出彩,金子总是会发光,这一点都不忽悠。在夏天里消失匿迹,既然作者没有说什么在夏天里消失匿迹,那么,我想说,是不是我们自己呢?也许是吧,那么主题真的很高深。
            


            9楼2012-07-17 11:50
            回复
              11楼2012-07-17 11:51
              收起回复
                感谢@大叔安吉尔
                【原创征文。晋级作品集结】大叔对进入复赛作品的点评与导读
                http://tieba.baidu.com/p/1715401323
                


                15楼2012-07-17 11:52
                回复
                  感谢@被呦过了
                  第一篇:《我的爸爸是个劳改犯》
                  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很有看点值得深挖。开篇作者抛出“我以为长时间没有人骂我是劳改犯的儿子,自己就会完完全全忘记自己是劳改犯的儿子。”的论调,却在女友要求结婚的时刻立即反应出“可是问题的关键是我是劳改犯的儿子啊”。 足以见出“我”潜意识里从未忘记自己的出身,看似遗忘很有可能是长期心理暗示的结果。而在后文的回忆里可以印证这一点,十一年来村民的嘲讽唾骂,童年开始深植的阴影怎么可能轻易磨灭?女友对于“我”身份的剖白时的一声“啊!!!”一样耐人寻味,尤其是在文章后续未完结局不得而知的时刻。这样一声啊第一理解是惊讶,那么惊讶的后续是什么呢?(相信被屏蔽的是Ploiceman)小说开篇的矛盾设置已经扣人心弦。故事到了“我”和女友相遇相恋后不再有后续,个人揣测按文章的基调不会是好结局。 “我”有自卑但有一种倔,相信出身上的差异即使女友不介意在“我”那儿也是硬伤。二来父母婚姻不幸的阴影在,父亲自身外遇却对听信虚假谣言不伤害母亲的不负责阴影在。三来女友的孩子问题。蛮期待作者将此文续完的,夸奖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推荐吧友们看看,这篇真心不错!
                  


                  27楼2012-07-17 20:57
                  回复
                    第二篇:《七年,写给做了小三的莫小七 》其实因为有自己亲历的事情,不是单纯的小说,感觉怎样的评论都是失色不衬的。它不会仅仅是参赛的一个作品,更是一杯作者的私酿,夜下无人时候独酌的味道肯定很好。比较喜欢故事的前半段。在一个还和这个世界不熟的年纪,让我想到《滚滚红尘》里的那句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更世的我。故事的展开里,莫小七是个张扬的好姑娘,即使她会做许多违背传统意义的好姑娘的事情,她却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洒脱漂亮。
                    莫小七对A君的喜欢是肆意的,莫小七和小酒的友谊是让人羡慕的。不管是被A君抱着坐在儿童车里的莫小七,或者是和小酒一起蹭网胡闹的莫小七都一定笑得很好看。在一个可以用尽轻狂的年纪能有人陪着疯狂是很美好的事情,即使有打K磕丸子被110抓的堕落,有A君的去世。故事的后半段给人一种耗尽的感觉。少年们都离开了自己的世界开始融入进这个世界,无论是莫小七或者是小酒都承担着生存之累。曾经亲密无间的友谊变得时断时续,莫小七成为小三的世人眼里的沦落和小酒寄在这种关系下工作谋生,读起来都觉得很扎人。莫小七和小酒都在这场生存战里打得灰头土脸,但还是觉得莫小七是个让人心疼的好姑娘,一直默默在莫小七背后的小酒是个好先生。
                    故事的最后是断了联系的莫小七和小酒,但是一起度过的七年是断不了的,如果还有机会相信一个电话终究还是能够将断了的全部补上。跳脱开故事讲一句,有一句话是在错的时间遇到一个对的人就是青春。青春就是在这样一种涩涩的带着遗憾的感觉中才会更加有味。莫小七和小酒的青春里有过折腾有过颓丧有过遗憾,才让这杯私酿变得醇厚。干了这杯酒再上路吧。整体来说小说文字很细腻,字里行间里贯穿着一种哀而不伤的愁绪,偶尔有插入不是一味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式,转换视角有一种时间感上的参差显得比较有层次。
                    


                    28楼2012-07-17 20:57
                    回复
                      感谢@梁马尧
                      以个人感觉小议一下原创征文的复审作品
                      http://tieba.baidu.com/p/1731429409
                      


                      30楼2012-07-17 21:10
                      回复
                        @明谦 @毅介愤青 


                        33楼2012-07-18 1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