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号吧 关注:1,867贴子:108,394

回复:再水一贴,中国到底缺什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我的看法是,无论是忘记历史,还是沉溺历史,都是一种自卑心理的体现。
我们都痛恨那些媚日媚外的人,当然这个里面要剔除一些保持理性的喜欢外国的人,其实我也媚外,因为我的知识很多就是基于外国的理论研究的成果,我也很赞赏西方的政治制度,抛开其他因素,单纯比较其合理性和公平性,西方是要比中国强,但是至少我不会盲目鼓吹。
还有一种人,陷在历史光环里面走不出来,这也不是理性的表现。
其实,这两类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点:穷不起;出发点都一点,对中国当前发展的不自信,希望中国早日像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国度一样。


18楼2012-07-24 11:01
回复
    事实上这种穷不起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原因确实是现实生活逼的。
    我们这一辈,大多数人不是富二代,凭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各个城市,各个行业打拼,都不容易,尤其是到了娶妻成家年纪的男孩子,经济压力更重。
    现在这个社会,现实的女孩子很多,但是你不能怪她们现实,哪个女孩子不想找一个能够给自己安全感,有足够经济基础的男孩子,人家可是把一辈子交给你的,所以现实中我们也确实穷不起。
    PS,我在这里要感谢我老婆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早年我穷途潦倒的时候对我还是不离不弃。


    20楼2012-07-24 11:12
    回复
      我为了结婚,买个房子180万,买个车子30万,准备婚礼前前后后加起来20万,这还是中等的开销,男孩子们,你们伤不起啊~~~~~~~~~~~~~~~~~~~~~~


      21楼2012-07-24 11:16
      收起回复
        然而中国人也富不起。
        一个乞丐永远无法像富翁一样生活。
        这句话就是送给那些暴发户的。世界上,古今中外,爱炫的一类人永远都是这样的一群人:一夜暴富。
        这样的人有一个特点:在暴富之前,他们不知道富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外部信息资源,才能对富人生活有一个模糊的理解,因此他们所知道的实际上就是富人生活外在的表现形式,所以当他们富裕了之后,也只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表象,这就是炫富行为出现的原因。


        22楼2012-07-24 11:27
        回复
          一夜暴富的人往往只会通过外在的形式显示自己的富有。
          这一点恐怕就是引发中国现在很常见的“仇富”心理的渊源,我也很不喜欢这样的人,有了点钱就拽的二五八万似的。
          这种心态在整个社会层面上的体现其实也很讽刺,上面我讲了极度不自信,这个就是极度自信的表现。


          23楼2012-07-24 11:33
          回复
            其实这类人并不是多数。
            大多数网友都希望中国也能有一天可以再走螃蟹步,但是螃蟹步是要有实力作为陪衬的;但是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认为中国现在就可以走螃蟹步了。
            更多的时候,这样的话是作为调侃或者发泄出现的,这种情绪化的言论自然容易被别人拿捏住。不过现实中我还真的遇到过这样的人,这个人恨国恨党,原因就是全是懦夫,用他的言论,中国就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打一场全球战争,大不了拉美国一起陪葬,我当时就被吓了一跳,靠,我老婆的被窝还没捂热,你就想玩核冬天?


            24楼2012-07-24 11:59
            回复
              抛开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谈,我们再说些现实一点的。
              我嫂今年3月添了一个小子,这小子是三代单传,可谓集三千宠爱在一身,我靠,真是集中全家的力量培养他,用的都是最好的不说,房子、学校都已经联系好了,我当时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中国的家庭,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点,攀比心强,同学与同学、亲戚与亲戚,比老公高富帅,比老婆白富美,比儿子聪明机灵,比女儿水灵可爱……
              这种比,我可以来掰一掰。


              25楼2012-07-24 14:47
              回复
                但是有些东西却是可以人为的。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比较容易相信权威。
                在人们心目中,优秀的师资力量就是一种权威。比如我也不能免俗,我买房子的时候,学区就是分在琅琊路小学分校,对面一街之隔的小区,房子新,条件好,价格低,因为学区是云锦路小学,我当时就没有选择。
                因为我们相信好的学校和老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也是中国人一开始就为孩子打拼的原因所在:对自己的不满意,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们是未来,苦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


                27楼2012-07-24 15:44
                回复
                  从我自身的体会来看,显然我表现出有这么几点特质:
                  第一,对现状不满,同时也认为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缺憾;
                  第二,对自己不自信,或许也认为自己已经无力改变现状或者说改变不能让自己满意;
                  第三,相信别人会做的比自己更好,当然我认为术业有专攻,自己肯定做得不如专家;
                  第四,忽视了一些应当由自己承担责任的领域,这个另外在详细说。


                  28楼2012-07-24 1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