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鴸鸟(zhū niǎo)
《山海经·南山经卷一》: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鸟,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土。
译:南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是柜山,西边临近流黄酆氏国和流黄辛氏国,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毗山,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南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还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丹沙。.....山中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啼叫的声音如同痹鸣,名称是鴸鸟,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哪个地方出现鴸鸟而那里就一定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
传说鴸鸟是帝尧的儿子丹朱所化的鸟。帝尧把天下让给帝舜,而丹朱和三苗国人联合起兵反对,帝尧便派兵打败了他们,丹朱感到羞愧,就自投南海淹死而化作鴸鸟。传说最好不要听到鴸鸟的叫声,因为无论它在哪里出现,哪里有本事的人就将被放逐。传说丹朱的子孙在南海建立了一个国家,叫丹朱国。这里的人长相很奇特,长着人的脸,鸟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