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6综合吧 关注:3,364贴子:12,527
  • 2回复贴,共1

【0396】2014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备份(文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4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甚至相互失去了血缘关系”说法错误,原文为“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血缘联系了”。)
  2.C(“应该是误认为‘姬’是他们的氏”说法错,今人之所以将周文王等三人的称谓弄错,是因为不了解先秦的姓氏应用规则。)
  3.B(“而氏则产生于母系社会之后”原文无据。)
  4.B(教化)
  5.D(③不是写陈尧佐,⑥表明节俭)
  6.C(“陈诂在治政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说法错,陈诂只是治政严厉急迫,招致一些地方官吏不满。)
  7.(1)只有陈尧佐说:“惩处陈诂就让那些奸猾的官吏阴谋得逞,(这样)今后谁还敢再约束下属官吏们呢?”(重点词“独”“罪”“绳”各1分,句意顺畅2分。)
  (2)父亲教几个儿子读经书,他的兄长没有完成学业,尧佐通过偷听已经可以背诵了。(重点词“授”“卒”“诵”各1分,句意顺畅2分。)
  8.“春”在句中指代梅花,(1分)用“春”字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热烈景象,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氛围,又让人们联想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4分)
  9.词中的抒孤独的闺中女子(或者说是独守空房的思妇)。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寂寞;她肌肤雪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心打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情不好;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云雾弥漫,无法可寄,更让她怅惘伤感。(概括形象2分,具体分析4分。)
  10.(1)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
  (2)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3)不与秦塞通人烟可以横绝峨嵋巅
  11.(1)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C得1分,选BD不得分。(C项“更因为它出自宫廷、属于正宗”说法不当,只是传闻说“绿荷”出自清廷,“正宗”也只是老菊头的看法;B项“表现了老菊头洁身自好、孤高傲世的品格”说法错误;D项“目的是想得到正宗的绿荷”和“但其用心立马就被老菊头看穿了”说法也不正确。)
  (2)①“绿荷”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小说内容全都围绕“绿荷”而展开。
  ②“绿荷”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凭借,作者正是通过写老菊头对“绿荷”的过度偏爱,完成了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③“绿荷”是小说表达主旨的依托,小说的主旨正是通过写老菊头痴爱“绿荷”导致“绿荷”死亡含蓄地揭示出来。(每点2分,意合即可)
  (3)①爱菊成痴,近乎病态。他一生爱菊,如醉如痴,把菊当作妻子儿女,把“绿荷”当作命根子,别的一概不予关心。
  ②自私保守,心胸(目光)狭隘(或:认识偏执)。他认为参加花卉协会,“绿荷”就难保了;别处的“绿荷”不是正宗,自己的才是正宗;别人休想动他的“绿荷”的一根一枝。
  ③疑心太重,不信任他人。侄女带男友来家,他疑神疑鬼,防贼似的警觉起来;侄女照顾他,他竟然怀疑侄女怀有他意。(每点2分,意合即可)
  (4)①凡事要有度,过犹不及。老菊头除了菊花,其他一概不管不顾;为了菊花,他竟然一辈子单身。他对菊花的爱超过了度。
  ②爱要讲究方法。老菊头对菊花的痴爱属于偏执、狭隘的溺爱和占有,正是这种溺爱和占有导致了绿荷的死亡。
  ③应该坚守事物的纯正品质,但不能保守和封闭。老菊头不愿参加花卉协会,不允许任何人动他的菊花,生怕名菊不保,终使绿荷死亡,教训应当记取。
  ④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不能无端猜疑。老菊头对侄女及其男友疑神疑鬼,生怕人家夺走他的名菊,竟导致绿荷绝种,很有讽刺意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1)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D得1分。(A项“欣然上任”说法不正确;B项强加因果,“吾从众”表现的主要是梅贻琦的民主作风;D项“搞建设”说法不当。)
  (2)①办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②培养人才需审时度势,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③学生教育,既重学问又重做人;④主张学术独立、兼容并包、自由教育。(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3)①在清华危难之时,他出任清华校长,并诚恳表示,用尽心力为清华服务,为清华谋发展。②他非常珍惜“清华基金”,希望将这笔钱用在科学研究上;对账目管理认真。③他爱学校的同仁、朋友和学生。闻一多遇害,他安排后事,揭露罪行;并想方设法保护老师和学生。(每点2分)
  (4)梅贻琦的圆融谦逊表现在:①工作上,作风民主,虚怀若谷,博采众议;②为人儒雅,说话和气、委婉;③在保护师生时,机智灵活,方法得当,头脑冷静。
  梅贻琦的刚毅果敢表现在:①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②坚持只唯实不唯上,使通才教育在清华得以实施;③对当局暗杀民主人士的罪行,敢于揭露,拒绝当局解聘吴晗的要求。(每点2分,每一个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13.D
  14.C(A项不合逻辑;B项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
  15.B
  16.①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②反而可能扭曲历史③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
  17.第①处:把“来自”改为“是”;第③处:把“根据”改为“经过”;第④处:把“十分突出”改为“一定”;第⑥处:把“自荐”删去;第⑧处:把“务必”删去。(每改对一处得1分)
  18.参考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角度:
  (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
  (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
  (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
  (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
  (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5-12 21:49回复
    @二十八班的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5-12 21:50
    回复
      2025-08-01 04:48: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顶一下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5-13 2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