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心格格吧 关注:23,921贴子:665,200

2014 甜格一世°3°活动:【成王败寇】欲言带你领略艺术之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这个帖子还有些小激动呢w
断网前最后一贴噜
插楼带签者永蹭
插楼带签者永蹭
插楼带签者永蹭


图片文字均来自网络侵删


有些是个人见解请勿表达不满违删


眼不瞎看好了


@灬伊飞舞丶 @千歌音de純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07-31 13:15回复
    FIRST
    〖对弈〗
    又称下围棋
    (分黑白两方,执黑棋方先下,至某方无子可落,以占领棋盘面积较多的一方为胜),
    引申到象棋,
    及其他对局
    又称:手谈。


    2楼2014-07-31 13:16
    收起回复
      在古代,有学识地位的人,用来消遣娱乐,他们同时也锻炼了全局考虑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谋略
      唐 薛用弱《集异记·符契元》:“迟明即诣 开化坊 访 马 ( 马总 ),而与兵部 韩侍郎 对弈。” 宋 周密 《云烟过眼录》卷下:“古画二,一作五丁开山,一作帝仙对弈。”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 金 兵〕距京才数十里,都人甚恐。
      泽 ( 宗泽 )方与客对弈。僚属请议守御之策, 泽 不应。”


      3楼2014-07-31 13:16
      回复
        围棋与经济
        围棋对弈又被称为“手谈”,双方以落子作为语言进行交流,每手棋都传递着信息。
        从战术上讲,围棋中有“金角银边草腹”之说。
        意指围取同样多的地,在棋盘角上可利用棋盘的两条边,所需子力(手数)最少;在棋盘边上只能利用棋盘的一条边,所需子力(手数)较多;在棋盘中腹没有边可利用,所需子力(手数)最多。
        所以主流弈法多优先在棋盘角和边上围地。
        围棋是一门经济学。不同于其他棋类项目以先擒获对方某种棋子为胜,追求达到目标的过程,围棋以控制地盘大者为胜方,追求数量的优势;而与其他棋类项目一样,围棋也是双方轮流下子,棋子及落子的机会就是棋手所掌握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以尽可能地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的科学。
        围棋研究如何把有限的子力资源配置好,以尽可能地满足棋手控制更大地盘的欲望。
        用己方的6枚棋子在角上围2目活棋是容易的,但资源配置效率却很低,对手的6枚棋子完全可以围出更多的活棋而获得优势。
        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机会成本,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鱼和熊掌互为机会成本,须作取舍。
        这在围棋特有的“打劫”中也有体现,劫争和劫材互为机会成本,亦须取舍,也适用比较利益原理。
        实际上,取舍贯穿整个下棋过程,如果以中庸或‘和’的角度理解围棋就会有更多的对人生的体会。
        不同于国际象棋和军际象棋、军棋等,棋盘上的子力数随棋局进展单调递减,绝不可能增加,围棋盘上的子力数除了被提吃外,一般随棋局进展而增加。故除了第一手棋外,每一手落子都是在原有局面子力存量基础上的增量,后续的每一手落子都要作一次边际分析,而边际分析正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博弈论是从包括围棋等在内的各种游戏(game)中总结出来的,也适用于围棋。
        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较多的预期收益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围棋亦如此。
        用己方的6枚棋子在角上围2目地是牢靠的,自己可在这2目地盘上作主,没有风险,区区2目地的收益却很低;而用同样的6枚棋子围出更多的地盘,收益是多了,但有时这样的地盘上就不一定能自己作主了,有被对手破除的风险。这与经济现象何其相似! 围棋有点像经济史上的圈地运动。


        6楼2014-07-31 13:17
        回复
          围棋的历史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
          中国围棋的发展史,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
          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围棋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07-31 13:17
          回复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元前559年,卫国的国君献公被卫国大夫宁殖等人驱逐出国。
            后来,宁殖的儿子又答应把卫献公迎回来。
            文子批评道:“宁氏要有灾祸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用“举棋不定”这类围棋中的术语来比喻政治上的优柔寡断,说明围棋活动在当时社会上已经成为人们习见的事物。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鲜有记载。《西京杂记》卷三曾有西汉初年“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的记述,但这类记载亦是寥如星辰,表明当时围棋的发展仍比较缓慢。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


            8楼2014-07-31 13:18
            回复
              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瓷质围棋盘,唐代赠送日本孝武天皇、现藏日本正仓院的象牙镶钳木质围棋盘,皆为纵横各19道。
              中国体育博物馆藏唐代黑白圆形围棋子,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的50枚黑白圆形棋子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围棋的变化和发展。
              唐代"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是中国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标志。
              所谓棋待诏,就是唐翰林院中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
              当时,供奉内廷的棋待诏,都是从众多的棋手中经严格考核后入选的。
              他们都具有第一流的棋艺,故有"国手"之称。
              唐代著名的棋待诏,有唐玄宗时的王积薪、唐德宗时的王叔文、唐宣宗时的顾师言及唐信宗时的滑能等。由于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扩大了围棋的影响,也提高了棋手的社会地位。
              这种制度从唐初至南宋延续了500余年,对中国围棋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唐代始,昌盛的围棋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渐越出国门。
              首先是日本,遣唐使团将围棋带回,围棋很快在日本流传。
              不但涌现了许多围棋名手,而且对棋子、棋局的制作也非常考究。
              如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来唐入贡的日本国王子所带的棋局就是用"揪玉"琢之而成的,而棋子则是用集真岛上手谈池中的"玉子"做成的。
              除了日本,朝鲜半岛上的百济、高丽、新罗也同中国有来往,特别是新罗多次向唐派遣使者,而围棋的交流更是常见之事。
              《新唐书·东夷传》中就记述了唐代围棋高手杨季鹰与新罗的棋手对弈的情形,说明当时新罗的围棋也已具有一定的水平。


              10楼2014-07-31 13:20
              回复
                明清两代,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其表现之一,就是流派纷起。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三个著名的围棋流派:一是以鲍一中(永嘉人)为冠,李冲、周源、徐希圣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为冠,汪曙、方子谦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颜伦、李釜(北京人)为冠的京师派。
                这三派风格各异,布局攻守侧重不同,但皆为当时名手。
                在他们的带动下,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
                他们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使得围棋游艺更进一步得到了普及。
                随着围棋游艺活动的兴盛,一些民间棋艺家编撰的围棋谱也大量涌现,如《适情录》、《石室仙机》、《三才图会棋谱》、《仙机武库》及《弈史》、《弈问》等20余种明版本围棋谱,都是现存的颇有价值的著述,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围棋技艺及理论高度发展的情况。
                满族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与提倡,也使围棋游艺活动在清代得到了高度发展,名手辈出,棋苑空前繁盛。清初,已有一批名手,以过柏龄、盛大有、吴瑞澄诸为最。
                尤其是过柏龄所著《四子谱》二卷,变化明代旧谱之着法,详加推阐以尽其意,成为杰作。 清康熙末到嘉庆初,弈学更盛,棋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称为"四大家"。
                四人中,梁魏今之棋风奇巧多变,使其后的施襄夏和范西屏受益良多。
                施、范二人皆浙江海宁人,并同于少年成名,人称"海昌二妙"。据说在施襄夏30岁、范西屏31岁时,二人对弈于当湖,经过10局交战,胜负相当。"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


                11楼2014-07-31 13:21
                回复
                  总则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 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1、白子180个为宜。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4-07-31 13:22
                  回复
                    第二条 围棋的下法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3.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4.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4-07-31 13:23
                    回复
                      第三条
                      棋子的气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
                      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
                      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第四条——提子。


                      14楼2014-07-31 13:24
                      回复
                        第四条
                        提子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4-07-31 13:24
                        回复
                          第五条
                          禁着点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4-07-31 13:25
                          回复
                            第六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不允许全局同形再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4-07-31 13:26
                            回复
                              第七条 终局
                              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为终局。
                              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4-07-31 13: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