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说说彼得大帝,彼得大帝自己带领代表团,前往荷兰,学习参观考察,他是一个仆役的身份前往的,回国后,毅然改弦更张,在俄国这片大地上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文化拓荒工作。创设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科学院和大学,从此俄国的文化品位迅速攀升。100年后,俄罗斯发生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运动,普希金、果戈里、别林斯基、冈察洛夫、赫尔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聂克拉索夫、奥斯特罗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杜波罗留波夫、契可夫、高尔基,群星灿烂、交相辉映。我们很难说这些史诗般的英雄人物不是由于彼得大帝改革带来的。但是和他处于同一时代的康熙大帝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院和大学,充其量,康熙大帝的档案卷宗在中国皇帝中多了几份拉丁文、英文、几何的“奇技淫巧”而已,这的确值得深思。两位性格、秉性、气魄、胸怀非常相似的大帝,却给两个民族带来如此不同的严重后果。幸欤?不幸欤?有人说是中国文化的沉重包袱把康熙大帝压垮了,我看未见得。康熙大帝能勇于肩担重任,他并不天生具有担当总结中国文化的责任或道义。他完全可以创新,因为这个皇帝时时处处在创新,他本来就是为创新而来。但在最应值得重视的创新方面这位大帝却非常不幸的没有到位,这里我们并不是指责康熙大帝本人。但他所造成的不幸后果,让人想起来,实在是沉重。 有一代之人物,有百代之人物。中国史上,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都可以说是牢笼百代之人物。康熙大帝,我们不觉得他是一个百代人物。因为在他去世后,他的子孙雍正、乾隆克尽厥职,萧规曹随,又延续了七十多年的所谓盛世。但是几乎没给中国历史增添任何新鲜有趣的内容,特别是在经济文化的推动方面,这样一个盛世(康熙、雍正、乾隆)130多年中,出现过非常精彩的著作和人物,但是这样的著作和人物多是清朝文教政策的反动。这样从1722年康熙去世至1912年清王朝的终结,190年时间,社会生活几乎没有增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气息了。 彼得大帝和康熙大帝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彼得大帝的确是一位牢笼百代的、卓越而伟大的天才人物。我们无妨说,他的确是俄罗斯文艺复兴运动的保姆,开创了俄罗斯文化历史的新时代。他当然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同彼得相比较,康熙这个大帝的荣誉称号仅仅是古典征伐和扩张意义上的,他简直就不能称为一个大帝。中国历史上,康熙当然是非常不错的皇帝,这一点谁也不会否认的。彼得大帝进行了狂妄的扩张和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