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盆景吧 关注:26,705贴子:260,449
  • 1回复贴,共1

转帖学习---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是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郑毅胜。
第四章 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
学习要点:本章介绍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重点是树桩盆景的制作。要求观看视频,加深对树桩盆景制作过程的认识,有条件的学员可以自己尝试制作树桩盆景;了解树桩盆景的日常管理工作。
树桩盆景,在栽培方面包括:培养树坏、加工造型、栽盆配景等过程;在管理方面包括:浇水、施肥、修剪、整姿、冬夏保护、防治病虫害和换盆等工程。
第一节 工具与材料
树桩盆景的栽培和管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下列几种:  1、工具:剪刀、钳子、锯子、刀子、小铲锹、竹扦、凿子、锤子;  2、器皿、用具:水壶、筛子、喷雾器、施肥用具;  3、材料、药物:攀扎材料(棕丝、铜丝、铁丝和麻皮等)、各种药品。  家庭制作盆景不一定要求上述工具样样具备,也可用其它的代用工具。
第二节 树坯的培育
1、繁殖的方法 树桩盆景的主要材料——树木,有两个来源:一是繁殖苗木,进行较长时间的培养;二是向山野掘取树桩,再作一定的培养加工。当然,也可向花农购买树坯进行加工;在野外掘取树桩应该遵守林业部门的有关法规,而且尽可能不破坏生态环境。 树 木的繁殖基本上分两大类:一是有性繁殖,即用种子形成新个体,这种繁殖所育成的苗木叫做实生苗;另一类是无性繁殖,即利用植物的茎、叶或根来培育成新的个 体。有扦插、嫁接、压条和分株等方法,这种繁殖是母本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住母树的特性。盆景中树木繁殖大多采用无性繁殖。每一种繁殖方法其优缺点:如用种子播种形成幼苗,要培育成老态龙钟的树桩盆景则很长的时间,甚至经过二、三代人的培育才能完成;但如果用于微型盆景,则可较好地塑造一株微小的“老树”,用播种的形式较容易获得大量的树木材料。用无性繁殖的方式是盆景成型时间短,而且能保持母本的持性(如花色、花香等)。采用扦插的形式也可以获得大量的树木材料,广州常见的福建茶、六月雪都是很容易扦插生根的植物。嫁接可以改造“树形”,如在树干适当的位置嫁接枝条,可以使树形大大改善。采取哪种繁殖方式主要与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有关,有的植物种子很容易萌发,有的植物枝条很容易扦插生根,有的植物嫁接很容易成活,所以繁殖方式要具体视何种植物而定。
2、山野掘取  山野掘取是指从山野里掘取老树桩,经过培养加工作为盆景的素材。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盆景的培养时间,并常常能选到形态自然而又古拙的老树桩。  在林木茂盛 的山区,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树桩,反而在荒山瘠地比容易寻找。这些地区的树木,由于经过多年人工砍伐,留下古老的树桩,就是很好的采掘对象。特别是悬崖峭 壁的石缝中,由地树木的发育受到阻碍,生长得很慢,年岁愈久则愈显苍老。另外,生长在高山风口的树桩,由于风涛的自然加工,躯干多遒劲曲折,树叶多平整并 列,姿态比较古怪,不同于凡品,并容易成活。其它生长在田边,河边和屋角的树木,只要经常砍伐,积年累月,也会形成老桩。一般生长在向阳坡处的树桩,较之 阴坡处的生长旺盛健壮,采掘后培育,生长力强。  一般采掘的时间多在二、三月间进行。  在采掘时,把不必要的根枝剪去,并用湿苔包好,或就地用土混水拌成厚泥浆,将根部放在泥浆中浸泡数分钟,俗称“打浆”,以保护细根不致失水而枯萎,放在阴暗处或就地假植,以便保存。树桩要保留副根和须根,这是成活的重要关键。主根一般可以截断,但松柏类和直根树种,则必须保留主根,否则不易成活。运输过程要注意防止碰伤根枝。  采掘来的树桩,应选择一块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和排水便利的地方进行栽种。另一种方法是将挖回来的树桩栽入泥盆,放在温室进行催芽发青。注意浇水、喷水,防止失水枯死,但不能过涝以免烂根。
3、养坯  无论用哪一种繁殖方法育出的树木,或是经过山野掘取获得的老树桩,都必须先进行地植,培养一定的时期,叫做“养坯”。在养坯的同时还要进行树木的造型加工,直至树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时,才可栽进盆中。这是培养盆景的多、快、好、省的方法。如果不经过养坯,就直接上盆,那么很难成型。此外,树木上盆后一般不易长大,因此培养大的树桩也有困难。  养坯必须根 据植物的生理特性、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地方和土壤。养坯的主要工作是浇水和施肥。根据树桩的不同季节进行浇水,既不能少又不能涝。为使树木生长良好和尽 快成型,施肥很重要,但要控制施肥的时间、浓度、次数。还要做好修剪、摘芽、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养坯的时间有2、3年,也有10年以上的,要根据树坯的基础情况、树木的种类以及造型要求等而定。如要将一棵树苗培养成大型的树桩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类时间更长;而制作小盆景的树木,以及山取的老树桩,一般只需3-5年即可成型。
(1)树桩处理 根部处理: 要考虑到成活的需要,又便于以后上盆加工。主根要适当短截,根的底部最好修成水平状,还要根据自然根系结构,从而根过渡到侧根、须根。短截主根应尽量多留 侧根和须根,以保证树桩的成活生长。根部短截切不可一步到位,可等成活后发出新根,再逐渐修剪短截,以适于上盆时在盆钵中能容纳为宜,且使根端与盆钵壁部 有一定空隙,以利生长。

根部处理
  枝干处理:自然生长的枝干,往往杂乱无章,必须进行一次初步重修剪。根据树坯材料的特点,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将树坯树干的骨架按盆景艺术的规律来安排,使之成为具有匀称协调、线条优美的盆景作品。

  截干处理:把多余的枝条剪去,留下造型需要的枝干。

倒置处理:巧妙利用树桩的自然形状,把斜向处理处理生长的树桩旋转90度,塑造成悬崖式树桩盆景。
  截口处理: 在树型确定后,要截去多余的枝干,其锯口处理,因树种习性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有些植物(雀梅),锯口贴近主干,很容易炸皮,影响美观。故锯截时可稍留 一节枝干,愈合后再截除。对一般伤口易愈合的树种(如三角枫、黄杨等),则可贴近主干锯截。截口应尽量避开正面,要平整光滑,使截口与主干自然愈合,不致 有碍观赏。截口最好及时涂上防腐剂或蜡质,以防伤口感染病虫害。

(2)栽植  采掘树桩大多养坯一年后再进行上盆加工,在此期间,先进行就地栽植。栽植方法有地栽、容器(盆钵或木箱)栽植。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养坯。
地栽:栽前应深翻土壤,挖好排水沟,最好在栽植时,搀进1/2山土。树桩宜用干土,根的缝隙易于捣实,浇水后,土和根可紧密融合。利于树桩成活和生长。在南方雨水多,土质粘性大的地方,应采用垄栽法,以利于排水,防治烂根。栽植树桩的土壤,如是下山桩,最好选择素心土,已养坯一年以上的树桩,可用营养土。

地栽

砖围地栽
  盆栽:采掘的树桩除地栽外,也可选用泥盆、木箱、箩筐等栽培。容器的大小视树桩的大小而定。底部留有排水孔,为了透气性良好,可在底部垫层粗砂。盆栽有利于结合造型加工和精细管理。为了提高盆栽的成活率,可连盆带树埋在泥土里,可保持盆土湿润,促进生根和萌发枝叶。

“连盆带树”的地栽
  套栽: 野外采掘的老桩,根心枯空,树龄老化,新陈代谢功能差,成活率较低,冬季易受冻害,可采取套栽法养坯。树桩栽植地里或泥盆内,用塑料薄膜袋或其他袋状物将 枝干套住,留出顶部芽点位置,周围填土,待叶芽萌发后,再将套袋由上往下逐渐拆除。套栽法可以保湿保暖,有利于老桩的萌发更新,提高成活率。

套栽

利用瓦片培养悬崖式盆景树桩。
  注意事项:(1)树桩刚栽时一般培土较高,成活后,生长旺盛期,树桩基部易萌发新根,如不及时清除周围壅土,日久新根越长越旺,而原来主根会逐渐被新根替代而死亡。所以栽植成活后,生长正常时,要及时除去培土,逐渐将主根露出,促进原根生长出更多须根。(2)一般盆景根桩的培养,要按上盆时的姿态栽植,如斜干式盆景则枝干要倾斜栽植;悬崖式则枝干要下垂,或栽植后利用顶端向上生长的习性,将盆栽树桩倾斜放置,让枝冠下垂弯曲。(3)新栽树桩刚成活时,切不可施肥,待生长正常时,逐渐施肥,促进枝叶生长。(4)防冻防曝晒。


IP属地:广东1楼2016-01-16 18:43回复
    ③补根:在山野挖掘到造型优美的树桩,往往因缺根,显得美中不足。缺根部诱发不了新根,可采取靠接方法补根。在树木生长季节里,选择同种树苗,其根的粗细、大小、方向要基本符合砧木缺根的需求,将其掘起,除保留主根外,其余侧根全部剪除,并剪除部分枝叶。在靠接面尽量保留芽点,待接口愈合后,剪除靠接苗上端时,留养该芽点为枝条,促其伤口愈合后,剪除靠接苗上端时,留养该芽点为枝条,促其伤口愈合。靠接的方法近似补枝法,如山野采掘到的三角枫,造型好,但根盘因缺根不够完美。先根该桩栽植,成活后第二年,夏季,在缺根部开一深达木质部的槽。选择一株根大小与砧木所需补根相近的三角枫,掘起后将靠接面削成和砧木根部沟槽相吻合的形状,然后将两者形成层对准,如根部起伏不平,可在靠接面愈合后,剪除靠接的上端枝条,或用铁钉将接穗固定在砧木的补根处。
      ④芽接:芽接是取接穗的芽进行嫁接的方法。在树木盆景造型过程中,芽接可改良树冠,也可作为枝接的补救措施。它的优点是,在砧木的小枝条上嫁接数个接穗芽。待成活后,根据造型的疏密要求,再剪裁取舍。一些皮层较厚的树种改良,都可采取芽接方法。如野生桃桩芽接花桃。野梅桩芽接梅花,野蔷薇老根芽接小花月季等。芽接有丁字形芽接、工字形芽接、嵌芽接、套芽接等多种方法。芽接的时间,最好选在7-8月树液流动旺盛,树皮和木质部容易剥离时进行,芽接要避开雨天,宜在早晚进行,芽接前的4-5天内应对砧木松土、施肥、浇水,促其树液流动,以利剥皮。对换冠的砧木嫁接前需要剪除芽接位置的枝叶,以利于操作。要求砧木芽接部位的表皮,光滑平整,接穗芽除品种理想外,还要腋芽饱满,因芽接时气候较干燥、切割处水分极易蒸发,所以取芽、接芽尽可能一气呵成,取一芽接一芽。
      ⑤根接:山野挖掘树桩或在翻盆剪栽时,往往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根型,可采取根接法换冠。在3月翻盆移植时,将形体好的根,放入水里清洗干净,剪除茸根和多余的侧根,根据根的粗细采取劈接或切接方法换冠。采同一树种1-2年生枝条作接穗,保留2-3芽,嫁接成活后,松绑扎物并逐渐将根露出,便得到一盆新的桩景。
    (4)雕刻:在树木盆景制作中,往往需要借助雕该来表现一种虽死犹生的残缺美,即所谓枯干式,枯梢式(又称之舍利干、神枝)。这种残缺美并不是干身空洞,木质腐朽脱落,病入膏肓,而是经雕刻后的干、枝如铮铮铁骨、敲之有声,烂如铁、朽如钢;虽由人作,宛若天成,有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日本、中国台湾的盆景艺术家常用真柏、杜松、五针松做成舍利干、神枝,把大自然中树木枯荣并存的景观,浓缩在伸手可触的盆景中,显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雕刻树种的木质部应紧密、坚硬、耐腐朽、不宜老化剥落、保存时间长。


    IP属地:广东9楼2016-01-16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