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⑷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密山,
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音宜),食之不饥。
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
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音享)。
是生玄玉。
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
黄帝乃取密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瑾瑜(音谨渔)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色。
五色发作,以和柔刚。
天地鬼神,是食是飨(音享);
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自密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
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白话文:
(离开不周山)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座密山,
山上有许多丹木,圆形的叶子红色的枝杆,开黄色的花结红色的果,味道就像是饴糖,人吃了它就不感觉饥饿。
丹水从这里发端,向西流入稷泽,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
这里有一种玉膏,出产玉膏的方一片沸沸腾腾的景象,黄帝常常服食享用这种玉膏。
这里还出产玄玉。
用这里的玉膏,去浇灌丹木,丹木再经过五年的生长,丹木(的果实)便会色泽纯净,馨人心
脾。
黄帝于是就开采密山中玉石的精华,而投放在钟山南面。
便生出瑾和瑜这类美玉,坚硬而细腻,润厚而有光泽。
各种色彩散发出来相互辉映,达到刚柔并济的和谐状态。
天地间的鬼神,都来服食享用它们;
君子佩带它,能抵御邪气的侵袭。
从密山到钟山,一共四百六十里,在这其间全都是水泽。
到处是奇鸟怪兽,奇特的鱼,都是非同寻常的事物。
密山漫谈:
密——①形声字,本义:形状象高堂大屋的山。
密,山如堂者《说文》。按:堂,殿堂,高而大的房子。
②通“谧”。安静,无声的。
密,静也《尔雅》。③隐蔽的地方(事物)。
不窺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礼记》。④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密山——
按字面直译:殿堂之山或者隐密之山。从经文的描述上看,此山周边全是湖沼,而且有许多奇禽怪兽。这都突出了该地区的隐密之意。
所以我认为,密山的本义应该是隐密之地的意思。
这里是黄帝生活了超过五年的一个地方,经文罕见的详细描述了黄帝在此地的生活情况,毫无疑问这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丹木——
按字面直译:朱红色的树。经文中说这是一种,长着圆叶子树干都是赤红色,
开着黄色的花结赤红色的果实,且果实甘美犹如饴糖吃了可以让人不再饥饿的神奇树木。
现实中我并没有找到类似的植物,不过我怀疑这种树就是武侠神话小说中所说“朱果”的最早出处。
稷——形声字,本义:我国古代的曾经广泛种植的一种食用作物,今指何物未详。
稷,齌也。五谷之长《说文》。稷是一种从古代就普遍种植的农作物,
所谓社稷,就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但古人以为人人皆知而未过多明示描述,以至南北朝以来,稷到底是哪种农作物,一直争论不休。
至今,稷到底是黍(北方黍子),还是粟(北方谷子),这个问题仍未解决。
另一说为高粱,但该说法基本已否定。
《本草纲目》提出另一说法,认为
稷为黍类,不粘为黍,粘为稷。大体是以稷为黍类。
稷泽——
按字直译:谷子湖(沼泽)或者谷神之泽。看上去似乎是说这个湖泽盛产稷谷,值得一提的是不论稷是指黍或是粟又或者是高梁,这些谷物比较喜旱不喜涝,假如稷泽确实是因盛产稷谷而名,那么这个湖泽水位很可能不高且有季节性的枯水期。
不过很有可能这个稷泽就是后面“槐江之山”提到的“谷神后稷”所隐居的那个湖泽,也就是说稷泽可能是得名于“后稷”这位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