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吧 关注:556,195贴子:7,304,672

从电影质量分析下为什么la la land没达到很多人的期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收获不错的口碑,石头拿下女主的时候我还挺意外,后来仔细查了查这部电影,发现是爆裂鼓手的导演,我本人非常喜欢爆裂鼓手,所以前期就对这部片子有很大期望,特别是之后拿了各种影评人奖,金球奥斯卡提名一路领先,看之前就和自己说这片子肯定不会有自己想的那么好,但还是忍不住放高了期待。早在国内上映前资源就已经流出来,但我一直坚持要去影院看,才会收获最佳的观影效果。
11号的晚上可以说是赶得要死的急急忙忙冲进影院,现在想想也是不理解一部电影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IP属地:广西1楼2017-02-14 19:23回复
    下面说说这部电影,可能会涉及剧透,没看过的谨慎阅读。
    la la land确实一开始就想要极大程度的调动观众的所有注意力和情绪,所以一上来就是公路歌舞的镜头,可以说这片子到中偏尾段之前歌舞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大到什么程度,石头和高司令的角色基本上从相识到了解的过程唱的快要比用正常说话的还多,这也是我觉得第一个很多人会有质疑的点,作为一部歌舞片来欣赏这片子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里面歌舞比重是失衡的,前半段歌舞太密集,一进到中段开始就大大减少,后面很多歌也基本上都是在做重复,包括那首Mia And Sebastian theme,到最后这段贯穿两人相恋的钢琴曲前奏一响起我就觉得有点腻乏了。石头和高司令的歌舞我不多做评价,虽然很多人说和黄金时代乃至红磨坊的歌舞来比差太多,这点我倒觉得联系下角色也可以理解,而且现在我手机里面也下了很多爱乐的原声,不得不说里面很多的曲子真的很洗脑,看完这片子基本是脑子里就是各种旋律。


    IP属地:广西4楼2017-02-14 19:3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其中我最喜欢的镜头是两人在山顶上拌嘴的那一段,有点失望的是两人在天文台太空舞步的那一段,总觉得特效做的好奇怪,搞得两个人的剪影像是美图秀秀p上去的。


      IP属地:广西5楼2017-02-14 19:40
      收起回复
        la la land的爱情线非常简单,基本上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对在梦想上各有失意的男女因缘际会走到一起各种甜蜜后不得不因为现实最后分别,最后再相遇已是惘然。听上去就非常像旧时好莱坞经常会出现的电影情节。然而我前面说的,前面歌舞太密集了,基本上主角关系进展的每一个串场都是靠音乐和舞蹈推动。你会不会觉得石头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就被高司令吸引到,傻呆呆的站在原地像个花痴小姑娘一样?到最后你会怀疑两个主角的情愫是从一言不合就尬舞发展来的。另外,高司令和石头哪怕演起落魄的人物仍然是掩盖不了的星味,两个人的chemical reaction反而有点屈从于各自极强的个人魅力只下了。所以说起la la land的爱情故事,即不算特别,甚至非常俗套,想必绝大部分对la la land爱的死去活来的观众也会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所以这也是我说的喜欢歌舞的人更容易收获满足,而如果你一开始就是奔着海报上的 二十年后 再一次用爱情感动全世界 的标语去看两人的爱情线,你绝对会大失所望,恰巧你又不喜欢歌舞的话,那这片子只会让你觉得浓浓的尴尬和无聊,这也是我觉得很多观众会失望的原因,爱乐之城出彩的不是故事,反而故事是它最无奇最薄弱的一方面,所以导演肯定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拼命把这个简单的故事用各种绚烂至极的镜头包装起来,整部片子在观影过程给我的感觉很多时候是:我这样做够浪漫了吧!你能不能感受到我们的爱情,我要浪漫死你。


        IP属地:广西11楼2017-02-14 20:16
        收起回复
          我也留意了下给la la land五星的评论,大多数是这种格式:
          最后十分钟蒙太奇镜头满足了我对爱情的无尽想象,感谢导演,让我们那遗憾而又终将逝去的爱情在电影里做了一场完美的梦境。爱情啊,多么遗憾,又多么美妙,我们的爱情虽然没有走到最后,但是在旧时光里,我们成就了彼此的梦想,也成为了彼此人生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想必如果导演平铺直叙的大团圆结局,那么很多五星评论应该会瞬间愤怒的改为一星,这就像一道平淡无奇的菜,我在旁边装点雕花萝卜丝,端上来这道菜的观感就大不一样了,哪怕你吃下去的菜还是那么平淡,就像la la land,这种年少轻狂为了梦想不得不分别,多年以后,某个时刻再次偶遇,你的身边已不是那个我的故事桥段又见得少吗?国产青春片大把都是这种套路,所以la la land讨人喜欢的最后十分钟其实是导演藏拙的一部分,我都忍不住想,为了把这个庸俗的故事包裹得让人麻醉,最后的十分钟花费了导演多么大的心力。
          然而你让这些为了最后十分钟打五星的观众再冷静点想想,估计很多人自己都会觉得有点过誉了,所谓的五星,不过是打给电影屏幕外眼巴巴被带入情绪的自己。你打的五星,纯粹是打给回忆罢了。


          IP属地:广西13楼2017-02-14 20:27
          收起回复
            我真正失望的,就是爱乐之城带给我的这种感觉,像极了它的名字 la la land,白日梦的虚晃之地,实在的东西不多,你很难说你是被里面的爱情本身打动了,甚至男女主角间产生情愫的触发点都那么笨拙幼稚,两人在餐桌前的吵架 那一来一往的冲突都显得不可理喻,仿佛前面无所不用其极的浪漫都不过是为了两人的这一场吵架故意设置的机关,我永远会记得愤怒的塞巴斯蒂安忍无可忍的说出了一句真心话:你爱的,是那个落魄的我吧。 这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也就这一句话了,至于两人之间的付出,不过是唱唱歌跳跳舞罢了,形容两人为情人关系,倒不如形容他们为舞伴关系,只有跳舞的时候,观众才会感受到他们好像是情真意切。 至于这片子另外想要着陆的梦想,拜托,除了各种带过两人前期的不如意,时光一闪就是mia功成名就,你甚至都看不出她到底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IP属地:广西14楼2017-02-14 20:39
            收起回复
              所以我能想到最贴切形容 la la land的一句话就是摄影大于歌舞,里面的每个镜头色彩都美的不可方物,而歌舞压倒故事,它根本就没有为故事本身服务,它只是在想尽办法的装点这个贫瘠的故事,让它看上去稍微美味一点。若干年后,很多人会讨论la la land里的LA有多美,某一首曲子的旋律多么动听,那一段歌舞多么振奋人心,但应该会有很少人记得米娅,记得塞巴斯蒂安,更别提他们的爱情了。 la la land里的人物塑造是不值得特别一提的,主角尚且如此,更别提里面的配角,基本上全是纸片人肉背景版,没一个有特点立得主,中途出场的传奇哥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是为了来献唱助兴的吧?


              IP属地:广西16楼2017-02-14 20:45
              收起回复
                la la land最容易陷入争议的是,不但作为爱情片,它无法提供一段完整的、真正打动人心的感情线,作为歌舞片,它也只是在这几年歌舞片快要绝迹的时代稍微唤起部分观众对歌舞片的一点兴趣而已,里面有出彩的歌,当然也有舞蹈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但你要让喜欢歌舞片的粉丝来评价这部片子,他们大概会觉得非常的失望,因为远有好莱坞歌舞片百花齐放的黄金年代,近有很多人心头好的芝加哥,爱乐之城两位主角薄弱的歌喉和僵硬的舞蹈动作在很多人眼中甚至不会达到歌舞片的及格标准。更别说,这里面的歌舞毫无创新,基本上就是讨巧的各种借鉴大拼盘,从一开始的公路长舞就几乎照搬全套照搬1967年的柳媚花娇,男主灯塔下的独唱借鉴西区故事,里面的每一段歌舞,甚至每一个路灯都是经典的影子,爱乐之城笼罩在经典的荣光下,却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典时刻。从诚意的角度上来说,我看到的只有讨巧的借鉴,观众会鞠着对好莱坞那个辉煌时代的热泪对这部片子里的致敬时刻抱有好感而已,但从不是因为这部片子的创造力本身。


                IP属地:广西17楼2017-02-14 20:5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知道有人会说,我打五星给爱乐之城的辉煌战绩,它的十四项提名。事实上这十四项提名可以提吗?可以,放在今年电影质量平庸的大环境下,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数量都要生拼硬凑了,横向对比爱乐的每一项提名都似乎理所当然,但是抛却这一点来看,爱乐的很多提名也并不是非提不可。例如最被人诟病的原创剧本,谁能告诉我la la land的剧本出彩在哪?它的五星好评有多少是因为剧本的功劳吗?给爱乐原创剧本还不如真正支持其他一些在故事真正有独到之处、情感动人的剧本,至于最佳混音、音效剪辑,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不是说是歌舞片就应该提,这几项提名在我看来也没到非提不可的地步,而且我观影过程中个人觉得有很多处剪辑都显得有点突然。
                  la la land很出色的,但没出色到值得十四提的地步,毕竟回顾被la la land提名数打平的那几部电影,提名的数量争议绝对不会有那么大。la la land在2017年收获十四项提名我不会有什么抗议,只是单纯觉得这些提名更多的只是一个手段,学院在努力给我们这些疲惫已久的观众打一针回血针,想要用这一部电影营造一种好像可以比肩彗星美人、泰坦尼克号那个黄金时代的氛围,好让我们以为自己也处在一个所谓的黄金年代。


                  IP属地:广西18楼2017-02-14 21:10
                  收起回复
                    也有人说爱乐之城本身也是一个三观不正的故事,女主最后跟有钱人在一起我觉得没什么啊,选择而已。但我记得在认识男主的时候都还是有男友的吧,然后给了男友一个镜头,再然后男女主莫名其妙的好了,也没有个分手的铺垫,男友就莫名其妙的飞了。达米安感觉还是不适合写爱情故事,在它的电影里,爱情还是让位给音乐不要那么快出来抢风头比较好,就像爆裂鼓手一样。


                    IP属地:广西19楼2017-02-14 21:15
                    收起回复
                      好的歌舞片不是不允许剧情简单庸俗,你看旧时好莱坞那些成功的歌舞片,观众从影院出来还会对片子里的爱情津津乐道,因为在这些片子里,歌舞摄影服装色彩一切因素都是为剧情服务的,这些元素会想尽办法的最大化凸显人物,人物一旦活了,简单的剧情都会显得生动,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丰富情节,而不是拼命的去修补、去装饰,最后还是脱离剧情,反而让剧情在这些华丽的装点下更显单薄。
                      另外一部好的歌舞片哪怕打着爱情的主题也不会让观众从头到尾只记住两个主角,其他人物好像就是人肉布景板一样,事实上,这些人物在成为推动爱情故事发展的因素的同时也会适时短暂抢镜让自己也拥有特质,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纸片布景板,而是作为同样有生命的人。很好奇爱乐之城这片名让我看下来反倒觉得只有两个主角是活的,LA没有人气,没有感觉到这座城市的人有多爱音乐。给我的感觉是先写了几首曲子,然后简单的排了下顺序,最后按照曲子填充剧情,到了这首歌你该唱歌,你该跳舞了,到了下首歌换个背景换种方式继续唱继续跳,好像这样就是爱乐了,歌舞不是依据情节的发展为情节增彩反而好像是歌舞决定了情节应该怎样发展,这给我的感觉像是我们春晚经常看到的那种歌舞,为了让歌舞有气氛一点丢点简单的情节进去,到最后看下来歌舞只是歌舞,从这个角度,与其说我认为爱乐之城是一部有剧情的影片,倒不如说它给我的感觉就是简短穿插些许剧情的大型歌舞联欢晚会,米娅和塞巴斯蒂安是主唱,其他舞伴匆匆的在某一个片段出现伴下舞,然后章节到了,再该下一批舞伴入场伴舞了。


                      IP属地:广西23楼2017-02-14 23:07
                      收起回复
                        另外我也顺便提提石头的表演好了 这几天吧里有很多借着 la la land的争议质疑石头不应该拿影后,我个人倒觉得没有某些人说的那么不堪,单就表演质量来说,不拿不奇怪,因为确实在横向的入围者来比石头并不出类拔萃,但拿了也不奇怪,单就la la里的表现来看,石头的演技虽然不惊艳 但至少称得上动人,如果不是她几次试镜失意的怅然若失、不是最后相泯一笑眼里流露出的百转千回,我想mia这个角色会更加单薄苍白,这也是很多人嘲石头角色难度不高、表演一般,但几乎没有几个人能说出她到底哪里表演不好的原因,因为这个角色的表演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并且她也尽最大可能在角色本身就不出彩的情况下为角色加光加彩了, 只是在我个人心里,石头拿了我会有一丝可惜,于佩尔之于石头,正如当年爱娃之于表姐、霍夫曼至于瑞茜,是我心里的最佳,因为一个演员而成就一部片子,这才是我认为演技真正高超的地方。石头有爱乐的声势加成吗?有,好莱坞需要石头的活力和纯真,就像好莱坞太需要爱乐这样一部片子来假寐回过去的辉煌与经典了,mia的角色不也刚好像极了那个年代常常获奖的角色吗,不愤怒、不扭曲、不变态,一丝纯真,一点固执,甚至清流到以现在的眼光你都不晓得这种角色何德何能拿下影后。


                        IP属地:广西30楼2017-02-15 00:05
                        回复
                          刚刚出去了一下,最后更一下贴。。
                          很多人喜欢拿提名来说事,我也再拿14项提名说几句话,老实说我进电影厅之前看到影院大厅摆放的海报上背景全是密密麻麻的奖项,海报最上方倒是一目了然的中文标语:20年后,再一次用爱情感动全世界。或者是,十四项提名追平《泰坦尼克号》,影史最佳爱情电影之一。十四项提名到底是阐述事实而已,只不过这样的标语让我走进影院的一刹那满怀期待和信心,出来以后再看着同样的海报却莫名的沉默和无言了,也更加对除了十四项提名以外的每个字都持有保留态度。
                          爱乐拿了十四项提名,被它平了14项提名的是《彗星美人》(AllAboutEve,1950)和《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7),不是硬要和以往的电影比,不在同一届,硬比也是对爱乐的不公正。然而,你不得不承认,爱乐从拿下十四项提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笼罩在这两部电影的阴影之下,这种阴影可能要持续到出现一部十五项提名的电影时都未必会消散。
                          这样说好了,一部电影在同一届奥斯卡哪怕把能提的都算上也不过二十项左右,提了十四项,等于占据了十分之七的提名数量,这意味着这部片子必须差不多每一方面都足够优秀才担得起那么多数量的提名,我都忘了在上电影史时老师强调了多少次《彗星美人》对剧本结构、人物塑造方面的影响性、又有多少人在提到好莱坞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时会第一时间想到这部极具讽刺性的电影,而泰坦尼克号不只是在灾难镜头的开创性,还有jack和rose之间产生的火花,you jump,i jump的经典镜头,船上的每一个乘客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仿佛浓缩了人间百态。可以说,彗星美人、泰坦尼克号从自身的艺术价值、对当时乃至对现在电影工业产生的影响都是绝对配得上十四项提名的称号的,这两部片子也的确被时间证明了是永恒不衰的经典啊。我不知道爱乐之城会不会成为这样的经典,可能唯一会给出答案的只有再等十年,再等二十年,但我个人的感觉是,奥斯卡今年就算给出了又一部片子十四项提名,也无法让我们假装自己回到了1950年——那个好莱坞电影工业发展的黄金年代,也无法让我们假装自己回到了1997年——那个用奇迹来形容电影的年代,它反而提醒我们的是,我们所处的2017年,电影工业继续飞速发展,电影质量反而一再倒退,于是我们只好选定一部电影承担起这个重任,和la la land的片名一样,做一场香甜又悲哀的白日梦。


                          IP属地:广西31楼2017-02-15 00:36
                          收起回复
                            20年后再次用爱情感动全世界?
                            荒谬滑稽可笑
                            试着把最后十分钟的perfect illlusion剔除来看,实际上就是一个若为梦想故,爱情皆可抛的故事。理智的不能再理智了,从一开始公路吟唱的 但我愿意为了梦想放弃爱情 就宣示了爱乐之城骨子里从头到尾都是一部 反浪漫 的片子,你抱着相信爱情的心情去看很可能会被一盆冷水浇到脚底。
                            两位主角从头到尾都是把梦想放在第一位的人,包括 la la land本来就有不切实际梦想的漂浮之地的含义,说到底,不过是在各自都梦想破灭失意之时恰巧遇到对方而把执念射诸彼此罢了,可能用同病相怜形容两个人都比用爱情来得合适,当seb这个角色梦想出现转机时,饭桌上,两人间的关系出现了第一道裂痕,seb不会为了mia留在LA,mia也不会为了seb放弃在LA表演的梦想,这时候seb一句点破: 你爱上的,其实是窘境中的我吧。接下来mia因为试镜也悄然发生转变,这时候两人在试镜室外的谈话彻底把爱情击破的粉碎,因为这个时候两个人都明白了各自都不可能为了成全这段感情放弃梦想,说到底还是梦想最重要啊。
                            20年前jack和ross,船上相遇那么短暂的时光那么突兀的背景两人都能天雷勾动地火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让屏幕前的观众为之哭的死去活来,从戏里到戏外传为佳话,这才是真正的感动全世界的爱情。
                            至于mia和seb,两位主角从头到尾爱情靠的只是尬舞谈情,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一时舞伴而已, jack愿意为了ross放弃生命,ross愿意为逝去的jack付出下半生所有的念想,两位主角除了唱唱歌跳跳舞和最后的一个对望你也想不到两人到底为了爱情愿意付出什么了。爱乐之城告诉你的是不如跳舞 谈恋爱不如跳舞。
                            你为这片子买单的,你自诩感动的,从头到尾都不是两人间的爱情,而是那十分钟的重建让你为自己的那段人生感动了一把,然而恰恰讽刺的是,那十分钟从来没有在电影里的平行时空里真正发生过。


                            IP属地:广西36楼2017-02-15 01:50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关于爱乐,关于梦想,再来谈谈所谓的爱乐之城是否是一座爱乐之城。
                              今天重新看了一次电影,又发现了几处很有意思的细节。seb得知mia不爱爵士大惊失色,为了让mia感受到爵士乐的魅力,带她到一家爵士乐馆去听一支爵士乐队的演奏,台上的几位乐手在卖力投入的表演,咫尺之外的seb对mia高谈阔论,大声交流着爵士的美妙之处在哪在哪,我不知道mia最后对爵士的印象有没有彻底改观,但我一瞬间为这曲被用心演奏的爵士乐感到悲哀,seb会因为自己之前在餐馆的钢琴演奏被人忽视(很多人根本不在意他弹的是什么)而感到难过,但不知道这种难过又是否能超越几位爵士乐手的演出被台下的观众大声作为案例judge一番的难过。在这个镜头里你记住了seb侃侃而谈、mia认真倾听的迷人姿态,两位主角在这一刻周身散发出艺术的光芒,心也越发靠近,然而当两者的对话彻底盖过了爵士乐声,台上的爵士表演又一次,是的,又一次地沦为了没有生气的,为了谈情而存在的布景板。

                              同样的,mia渴望自己的表演能够登上剧院的舞台,被观众注意和喝彩,然而,在另一个镜头里,mia出现在电影院里的方式又彻底打了自己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是的,正面的,居中的停留在了偌大的电影屏幕前,向下巡视seb所在的位置。这个时候 无因的反叛 里的光影里恰巧如油画一般投射在mia的脸上,她眼神中露出蒙娜丽莎一般温和而又隽永的笑意,不知道这个镜头会不会成为很多人心里的经典镜头,也不知道多少人会因为这个微笑认识到石头姐是多么的动人魅力,然而,如果人物调换一下,屏幕上是mia有一天将演的电影,挡住屏幕的是另一位小妞,不知道mia会做何感想,更别提台下的观众——继续像这电影里的任何其他角色一样,只是机械般的好像没有半点受到干扰一样的盯着屏幕,这样的观影素质居然没被乱棍打死,也只能发生在这样的 爱乐 之城里了。


                              mia和seb多么爱乐啊,爱自己的音乐,他们会在自己的 乐 不被欣赏被干扰时沮丧难过,这个时候观众的同情心也被调到了极致,联想到自己不被重视的梦想,然而,mia和seb不爱别人的 乐 ,没人会在意他们谈情的方式是一种对别人表演的干扰和不尊重,因为这两段镜头浪漫极了。


                              IP属地:广西54楼2017-02-16 1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