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你怎么进来的?”请注意小蛮从这句话起,对对方的态度已经开始不满了。对啊,这个人是小姜救下的,明明知道自己跟小姜在找出路,却一直不正面回答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不过这也不能怪龙少啊,他确实也是第一次来这里,怎么出去他也不一定清楚,总不能贸然告诉对方自己是从魔界来的吧?这里可以看出,龙少一开始对人类其实是心存戒心的,毕竟人魔对立了那么多世代,要在人界达到自己的目的,隐藏自己魔的身份就是必修的功课。
“两位不也进来了么?”,龙幽继续“扑克脸”,回避出路的问题。“你是装傻还是故意不说啊!”,小蛮生气了(不过小丫头,装傻和故意不说……不是一回事吗?囧)!“姑娘且莫激动,此处煞气甚重,激怒易伤身体”,龙幽继续岔开话题(不过龙少,你刚不还说,对这一带不熟吗?笑~)。“你是说魔界煞气?怪不得五毒珠没有用呢”,小蛮果然被带偏。不过,玲珑仙子也不是被哄大的!“别以为装傻就可以蒙混过关!你是谁,干什么的,从哪进来的?”,小蛮忍无可忍,开始“查户口”。
“在下龙幽,从西域来此,生意人。”龙少这自我介绍依然编的很绝。用“西域”掩饰自己身上的异域气息,说自己是“生意人”,一方面强调自己并非江湖人士(装无辜),另一方面为自己来往魔界做铺垫(留后招)。“……还有呢?”,小蛮表示无语——这不还是回避了关键性问题嘛——你到底从哪进来的啊?!!

“我都说了名字,两位是不是也该自报一下家门呢?”萍水相逢首先要互报家门,临别要说一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龙少其实就是一个活在书本所描绘的世界里的人。书里写的,戏里唱的,他仿佛都想在现实中来一遍,放到今天,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标准的二次元沉迷者。龙少给人的那种“Love&Pe卝ace”气息,大致就源于此吧。书里写的都是些仁义道德,他也愿意去贯彻书里所写的那种仁侠的行为准则。
“……好名字。人如其名,小卝巧卝玲卝珑,娇蛮可爱。”相比于云凡先前那句“小,蛮?哈!这名字太适合你了。”,龙少显然是在有意讨好小丫头。其实这里也很好理解,相比姜少侠,蛮姑娘对眼前的自己似乎防备心要重得多,为了降低对方的戒心,适时地讨好才是明智之举。不过虽然小丫头挺吃这套,但终究还是逃出去更重要,“你又想跑题!快说!”眼见着两人陷入了东拉西扯的死循环,一直没啥言语的云凡稳不住了。
小姜将他俩怎么来到这里的情况大致说明了一下,抱拳恳卝请对方帮个忙。龙幽听小姜这么一说,“……好吧”立马就答应了。不仅如此,还说明了此地的真实状况。等于告诉对方,先前自己就是在扯谎,但现在准备以诚相待。
关于前面这一段幽蛮的互动,相信会有不少人以为龙少是在逗小蛮,故意跟她抬杠。我想说,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有人质疑,龙幽为什么刚一见面就去亲近小蛮,不自然。也有人说,龙幽刚来到人界就对人类没啥心眼,太天真。这些通通都源于对此处剧情理解上的偏差,龙少此时对小丫头根本就没啥过多的想法,与她东拉西扯不着正题,究其根本是对眼前二人的戒心。他初到人魔交界之地,就遇到两个人类(按照常理,常人是不可能平安到达这个地方的),其中一个似乎还跟神农、蚩尤颇有渊源,对方底细不明,自己又怎么能够轻易交底?万一是那些整天斩妖除魔的人误入了此地,自己贸然表明与魔界有关,或者贸然告知对方这里就是魔界的入口,天知道他们会怎么发难。所以他只能够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来试图窥探对方的意图,待确定之后,再做打算。
而对比这一段,初遇龙幽时云凡和小蛮分别的作法。不难发现,面对龙幽明显的闪烁其词,小蛮只是一味地逼问,发脾气,却完全没有对自己这边的情况进行交待。因而两人的交流,始终处于一种,逼问、回避问题、发脾气、再逼问的恶性循环。也全赖两人均没有恶意,江湖经验也不深,否则这样发展下去,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将局面导向互相猜忌和互相伤害。而同样是面对龙幽的回避问题,云凡一开始采取的策略是沉默。他先不发声,只是在一旁观察,发现对方虽然有意回避问题,却似乎并没有恶意。于是在对方向小蛮示好,小姑娘没领情,对方一脸尴尬的时候,云凡适时地发声。简单描述了俩人来到这里的经过(向对方表明并无恶意,遭人陷害才意外来到此地),并诚恳的请求对方帮助。
龙幽一听,原来对方并无恶意,还是给人陷害到此,想来也不是啥厉害人物。不就想要出去嘛,举手之劳而已,所以欣然应允了。不过经先前的一阵推搪,想来对方多少对自己有所疑虑,既然对方交了底,自己这边也得示以诚意才行。这两人功夫也不怎么样,反正今天过后他们多半也不会来这里,更别说对魔界有啥图谋了,告诉他们这里边是魔界也无妨,正好绝了他们进去试一试的念想。更何况,这么个似乎跟神农或者蚩尤颇有些渊源的人,龙少还是愿意结交的。
这段剧情其实是一个微缩版的“魔界水源危机”问题。在此段剧情中,人物立场关系发生了倒易。原本是魔界缺水人界水源充足,变成了此段剧情中,人类的代表小姜和小蛮找不到离开此地的方法,而身为魔族的龙幽却可以轻松离开此地。跟“魔界水源危机”中一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隐忧同样存在。小姜和小蛮,分别代表了求助方的两种不同交涉模式。小姜代表的是先按兵不动,逐步解除戒心,真诚求助的方针;小蛮代表的则是将戒心付诸行动,时刻保持戒备,有求于人,却始终不与对方交底,只是一味地要求对方帮忙。这段微缩版的“人魔纷争”,隐约昭示着《仙剑5》整个系列中,人魔纷争、魔界水源危机解决的思路。请记住,在「防人之心不可无」之前,永远不要忘了还那句「害人之心不可有」。并且「防人」也是要讲求方法和限度的,像小蛮这样始终将戒备挂在脸上,一步也不进行坦诚交涉,本来双方因为立场和历史渊源就存在误解,这样拒人于千里,小心谨慎到不容许对方有一丝不坦诚,只会将局面导向无休止的纷争。魔翳兜兜转转那么多年,最终依然不能解决核心问题,原因大致就是如此。
有人说龙幽运气好,我说是的。但并不是指其刚到人界,蚩尤后裔和女娲族人就送上了门。他的运气在于,刚到人界,就通过上面这一段求助者与施助者的身份倒易,切身感受到了沟通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姜云凡在此处前期的沉默、观察、再适时地坦诚交底,与龙幽后面隐瞒身份的潜伏、观察、再适时地向凡柔坦诚交底,过程如出一辙。龙幽刚出魔界就遇到这样的良“师”益友,不得不说是他的福气,同时也是人魔两界众生的福气!

龙幽又开始发挥他演员的职业素养了,随口就编造出自己从祖上开始往返人魔两界倒货这样的鬼话。请注意这里龙少的微表情,特别有意思。先前在讲述此处是神魔之井,大门是魔界入口等事实时,他还一副“扑克脸”,当说到“原本我是想到魔界跑趟生意”这样的鬼话时,嘴角不自觉地就有些上扬。而在铺垫引出越行之术时,又是“扑克脸”,当说到“世上任何阻隔只要有点缝隙都能自卝由来去”时,嘴角又是一个上扬,邪魅一笑~很明显,他就是在等两条鱼上钩嘛~
“也许……可以。”由于之前没带过人,龙少心里也有些没底。“什么叫也许啊?”,看小蛮那个快哭的表情,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也难为丫头了。结果龙幽玩心上来了,成心想逗逗这小丫头,“就不知传到什么地方了,水里土里石头缝里也说不定。”你看他那坏笑的表情,一看就是故意吓唬小孩儿的。小蛮才不上当,“哼”“反正你得负责把我们带出去!”小姜可能觉得小蛮的说法有些强硬,显得失礼,也恳卝请道,“是啊,横竖困在这里也是个死,不如豁出去了,还请龙兄弟帮忙。”龙幽“总算”答应“姑且一试”。
看到没有,幽蛮一说话就抬杠,而云凡一开口,龙少立马就答应。也不知道是小蛮太可爱,龙哥哥想逗小丫头玩儿,还是小姜太诚恳,龙兄弟不好拒绝。也许都有吧~

龙幽找了个开阔的地方,准备施法。这里有个耐人寻味的地方,在招呼云凡过去他那边站位时,龙少在对小姜的称呼上,有一个明显的停顿和斟酌——“【姜……姜公子】你站在【这儿】”;而在招呼小蛮时就一点没在乎这个问题,直接就是“【小蛮姑娘】你站【这里】”。他一个人大男人,对于小蛮这个姑娘都没有斟酌称谓,对于云凡这个男子又何须纠结于称谓呢 (总不可能真如九黎祠里对红姬说的那样,有断袖之癖、龙阳之好吧?笑~)?我这里有三种解读。
第一种解读,此处“……”省略掉的是“云凡”二字。龙少因为是夜叉的储君,平时说话直呼男子姓名习惯了,从来不加称谓。如今突然要加上称谓,一时有些不适应,因而有所停顿。
第二种解读,此处“……”省略掉的是“兄弟”二字。云凡已经称自己为“龙兄弟”(小山贼嘛,平时称兄道弟惯了),按理出于礼貌他应该回一个“姜兄弟”。然而从龙少后面“本公子”的自称来看,他打小就是公子哥做派,称“兄弟”有点乡野绿林之风,有失公子哥的风雅。因此他顿了顿,还是决定称对方“公子”。
第三种解读,此处“……”省略掉的还是“兄弟”二字。但龙少改口的原因,不是什么公子哥做派,而是因为“兄弟”二字对于他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他苦修越行之术二卝十卝年,就为了来人界找他失踪的兄长,“兄弟二字”,于龙幽过于沉重,无法轻易说出口。故而改称“公子”,这个感情卝色彩相对不太重的称谓。
另外,此处对云凡说“这儿”与对小蛮说“这里”的不同,也体现出了龙少表面看上去有些轻浮,实际上对于女子还是很注重礼节的。儿化音会让人显得亲近,但同时也会使用词变得轻佻。对同性用“这儿”使话语显得轻松,对异性用“这里”让言语更加稳重。龙幽的高情商,通过这两处简单的用词,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一个萍水相逢的女性,哪怕还是个小屁孩儿,龙少也在用词上注意了不显轻佻。所以说蛮大姑娘,你真的是多虑了,龙哥哥只是单纯的萝莉控又岂会是好色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