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79,414贴子:1,860,197

龙兽争霸外传:回看《与巨兽同行》石炭纪到三叠纪部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们总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我却不那么觉得,就像我现阶段做不出鬼谷那样的视频,却总能找到其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我最初也是因为小破站一个up主吐槽《与巨兽同行》的视频才想谈谈这个,因为有些广为流传的“错误”其实是冤枉的,反倒有不少错误没被挑出来。五河表情包镇楼。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1-18 23:11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1-18 23:14
    回复
      2025-05-10 23:41:46
      广告
      问下大佬你为啥不去b站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1-18 23:16
      收起回复
        毫无疑问,双孔亚纲的油页岩蜥被当做合弓纲基龙的祖先是不合理的,不过在当时亲缘分支分类法还没像现在影响力这么大,羊膜动物的内部关系也还有些混乱的情况下,似乎也并不是不能理解,大概的脑回路是这样:基龙是类哺乳爬行动物,仍然是爬行动物,而油页岩蜥是早期爬行动物,所以油页岩蜥很接近基龙的祖先,似乎在那个时候也说得过去的样子,更何况直到现在直系祖先都很难确定,所以我觉得这并不是特别大的槽点,我关注的是以下方面,其一,原水蝎螈(也就是里面吃千足虫的两栖动物)穿越了,原水蝎螈的年代大约在3.31-3.23亿年前,别说油页岩蜥,比任何石锤的羊膜动物都要早,相比之下体型更巨大的始螈(图四)年代反而更接近油页岩蜥的年代(不过还是要早一点,而且油页岩蜥也比三亿年前要早一些)。说完年代问题再来看看一般人不会关注的结构形态问题,主要是节肢动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节肢动物的形态本来就不怎么熟悉,复原出点问题也不一定能发现。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1-18 23:26
        收起回复
          其中节肢动物复原最大的硬伤在于蜘蛛的建模,尽管我们知道,那个“巨型蜘蛛”其实是认错的板足鲎类,不过这已经无关是不是蜘蛛的问题了,因为这个建模违反了螯肢亚门的基本身体模式——缺少触肢(须肢),在现代蜘蛛的螯肢和步足之间有一对比步足短小的肢体,那就是触肢,要知道中突蛛亚目仍有现存代表,表明这一类群并不缺少触肢这一结构,事实上几乎所有螯肢亚门动物的头胸部附肢遵循固定的格式:第一对为螯肢,发育起源上相当于螯肢亚门以外一些节肢动物的一对触角,蜘蛛的螯肢末端特化为毒牙,而其他类群比如蝎子和避日蛛多为小型钳状的结构。第二对附肢为触肢,蜘蛛的触肢形似步足而短一些,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触角和味觉器官的功能,此外雄性蜘蛛触肢带有交接器,蝎子的大钳子就是触肢,鞭蝎,鞭蛛和一些板足鲎类的触肢特化成各种奇特形状的捕食肢,再往后四对为步足,通常用来行走,板足鲎类的一支最后一对步足变成扁平的游泳足。除了海蜘蛛纲多了一对特殊的抱卵肢以外,据我所知古往今来所有螯肢亚门头胸部的附肢都遵循以上模式,虽然形态可能有所变化,但数目不增不减(所以仔细看会发现《与巨兽同行》的翼肢鲎复原也错了)。综上所述,复原蜘蛛却丢了触肢是大问题。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1-18 23:59
          收起回复
            接下来是个不那么明显的问题,古马陆的复原带有一对大颚,而且这个大颚的样子太像唇足纲(蜈蚣蚰蜒之类)特化的第一步足,而我们知道,古马陆所在的倍足纲(一般认为是古马陆是倍足纲,所以“马陆”之名名副其实,虽然直译应该叫节胸虫一类的名字)并不存在这种特化的步足,更何况唇足纲都是掠食者,很难想象类似的结构出现在素食动物身上。综合来看,片中古马陆的“颚”比起现实中马陆(图七,找到的图不太直观)粗短的大颚更像蜈蚣等唇足纲特化的第一步足(图八九)。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1-19 00:15
            收起回复
              既然是龙兽争霸外传,那就回到羊膜动物的主题,石炭纪结束后,场景切换到2.8亿年前的德国,没记错的话是这样,然而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既有异齿龙又有基龙的地层或动物群,此外德国仅有的一种异齿龙是个小型种类,身长仅1.7米,就算放在基龙面前也没什么威胁,不过,类似的场景在北美洲西南部却有可能出现,在那里四米以上(某些标本夸张的估计甚至能超过五米,不过可靠性就难说了)的大型异齿龙是生态系统中当之无愧的王者,也是合弓纲早期历史辉煌的一部分。顺便2.8亿年前陆地动物迎来一波灭绝事件,基龙科大概在这一时期灭绝,异齿龙所在的楔齿龙科也收到重创,不过包含异齿龙属在内的一部分物种又坚持了很久,直到奥森灭绝事件的又一次高峰。在《与巨兽同行》央视版中有一些翻译偏离了原本的意思,比如在异齿龙刚出场的时候,国语版台词大致是:类哺乳爬行动物并非唯一拥有这种背帆的动物,他们最大的对手也有。当时天真的我寻思着异齿龙不是类哺乳爬行动物?于是写这个帖子之前我专门确认了一下原版台词,原版台词的意思是:基龙并非唯一拥有这种背帆的动物,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有,这个敌人与他们是同一类。很明显是翻译的时候意思跑偏了,类似的译制时出现的错误后面还有。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1-19 00:39
              收起回复
                楼主的哔哔号叫什么名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1-19 01:03
                收起回复
                  2025-05-10 23:35:46
                  广告
                  接下来到了一个重点内容,晚二叠纪部分,关于这部分已经有很多吐槽,主要是针对于丽齿兽不在西伯利亚这回事,不久前b站还有up主在说这个(没错本贴开头说的就是这个) ,然而根据我的记忆,事情没那么简单。上一楼我们已经提过,国语译制版有些地方翻译不到位会影响理解,那么原版里面这个真的是丽齿兽吗?果不其然,不用太认真就能听出来片子里的叫法是Gorgonopsid ,这根本不是丽齿兽的意思,而是丽齿兽科的简称(丽齿兽属是Gorgonops ),这意味着,如果片子中间没有重制并修改台词的话,人家从一开始就没说这是丽齿兽,也没说这不是狼蜥兽,只是用个丽齿兽科一笔带过,那样的话网上这么多年来的吐槽反而都是错的。另一个严重的翻译错误是把双齿兽(二硕齿兽,Diictodon)翻译成了二齿兽,要知道还真的有另一种二齿兽类就叫二齿兽(Dicynodon),虽然这两个沙雕的中文名差不多但是真的不是同一个沙雕,体型大小和分类地位也相差甚远,不过结局倒是差不多,都在二叠纪末完蛋了,没错双齿兽也不是水龙兽的祖先,而且其实二叠纪晚期水龙兽就已经出现了。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1-19 01:21
                  收起回复
                    这么说来,晚二叠纪的部分设定就没问题了吗?其实严格来说是有些问题的,因为狼蜥兽和盾甲龙(所谓西伯利亚杯龙,原版开始用了“Siberian Scutosaurus ”这种很迷的叫法,不过后面基本都是直接叫Scutosaurus ,不知央视版为何把盾甲龙翻译成了杯龙,竟然还莫名顺口这是最骚的)都生活在吴家坪阶,而非大灭绝前夕。由于目前流传的版本删去了时间地点,我已不记得晚二叠纪部分具体的年代设定(不是2.55亿年前就是2.45亿年前),如果是2.55亿年前,一切就说得通了,与狼蜥兽和盾甲龙的年代吻合,水龙兽也确实在总体上比狼蜥兽和盾甲龙出现得晚,如果是2.45亿年前问题就比较大了,因为按照现代的测量那已经是三叠纪了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1-19 01:47
                    收起回复
                      当然这一段还有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二齿兽类并非在三叠纪大型化。早在开匹坦阶灭绝事件毁灭了素食性恐头兽亚目之后,二齿兽类与锯齿龙类一起迅速占据了大型食草动物生态位,事实上二齿兽类可能更成功一些,所以晚二叠纪的中大型二齿兽类已经不少,而双齿兽那样的小型种类反而是少数,与片中恰恰相反的是,二叠纪大灭绝后二齿兽类一度小型化,幸存的都是不太大的物种,就连水龙兽也是相对较小的种类熬过了大灭绝。另一部纪录片《动物末日》的特效并不算精彩,动物群也经常搞错,但却正确地讲述了三叠纪初水龙兽变小的事实。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1-19 02:21
                      收起回复
                        大佬,最近我在b站写了一篇关于暴龙类和角龙类的文章,你能否看一下,有什么问题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1-19 07:56
                        收起回复
                          前来顶帖 我老婆的表情包好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1-19 09:04
                          收起回复
                            这些其实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受众来说,根本连错误都算不上。毕竟它只是个节目,另外还有制作时间点的技术问题。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11-19 10:34
                            回复
                              2025-05-10 23:29:46
                              广告
                              鬼谷自己也在里面说了他就是个大众科普视频,去看他视频的,7成看热闹,“哦哦!牛逼”,两成爱好者,爱好者就是仅停留在东看看西看看累计知识。剩下的一成里才有一些人会专注学习那些东西吧?大部分人估计看完就忘了大部分细节是什么。虽然有错误的确应该改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1-19 12: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