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吧 关注:1,431贴子:17,572

回复:频繁制造网络暴力的“键盘侠”到底是如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因二:用上帝视角去评价】
“键盘侠”中个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能人中的能人,但是他们都只是“事后诸葛亮”。
我上学时看了一部韩剧,叫做《狗与狼的时间》,偶然翻到网络上的评论时,发现大多数的声音都是在骂女主角的,大致的观点就是认为女主角很笨,经常拖男主的后腿,让男主受伤失踪之类的。
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吧,我们去看一部戏剧时,也会经常有这样的想法,觉得主角怎么那么笨呢,明明很好解决的问题,可他们就是看不明白!
同样,每当发生性骚扰,性侵,诈骗,拐卖等社会案件时,“键盘侠”也会做出这类评论:
“穿的这么少,肯定会被人性骚扰啊。”
“老板骚扰你,为什么不报警?”
“被骗进传销,肯定是因为贪小便宜,怎么不跳窗逃跑!”
“接到诈骗电话?肯定心里面有鬼,要不怎么可能上当受骗?”
“这个女生真笨,走楼梯肯定就不会被坏人盯上了!”
……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4-06 15:18
收起回复
    但“键盘侠”却并不理解这个道理,反而会各种“秀智商”,嘲讽甚至攻击受害者的不足与弱点,借此来展示自己的优越性,他们的潜台词就是:如果换做是我,我肯定不会这样做。
    有句老话叫做:骄傲出自浅薄,狂妄出自无知。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4-06 15:36
    回复
      获得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的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发现了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并被成为达克效应。【他们的研究发现,越无知,对某个领域没有经验的人,就越会陷入盲目的自信之中。
      这类人是典型的“不知无知”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不知道,但正是这种无知,带给了他们无比的自信,叫嚣的勇气,以及对他人的轻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4-06 15:43
      回复
        @摆渡貼捌_金諾 @飒蓝ºΩ泉 @秋行言这是 “达克效应”图片。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4-06 15:48
        回复
          前文中提到了网络“匿名性”让人们会有一种“别人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用承担责任”的错觉,这种错觉给“键盘侠”提供了勇气,让他们敢于发泄情绪。
          情绪管理是需要意志力的,一个人如果去选择理性的思考,那么,他就需要动用意志力,让自己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但这恰恰是“键盘侠”很难做到的,或是他们不愿意做的。也许,在他们看来,上网就是想要来轻松一下的。
          俗话说的好:“枪打出头鸟”。大部分人都害怕做第一个,第一个意味着有风险,要担责任。可是,如果很多人都这样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4-07 07:56
          收起回复
            【《乌合之众》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
            作为一个创作者,不管你写什么样的文章,总是会有读者用评论表达他们的不满或是质疑。创作者会欢迎指错,但很多评论的确是在偷换概念,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是人身攻击。
            正是因为这些人在评论区的“带节奏”,接下来评论的人也很容易表示认同,直接复制这种行为。
            就这样,他们在无意识下就被这种负面的情绪所感染了。如果有人的观点和他们不一样,很快就会被攻击。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4-07 08:06
            回复
              只是谴责之类的话其实大部分人还可以接受,口吐芬芳人身攻击各种诅咒就有点过分了。
              你说的带节奏我很认同,事情都有两面性,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容易被带节奏,进而去谴责另一个人,这是不对的。有时,我有其他的想法,因为其他带节奏的人,也不敢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露出来,怕被牵连。
              容易被带节奏的人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跟风黑,不管其他先给你扣个帽子再“名正言顺”的挂起来喷,来表达自己的“正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4-07 08:54
              收起回复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慈善图文,主人公讲述了自己和班花的感情经历,虽然他们两个人结婚,有了小孩,但是,自己的妻子不幸的生了重病,让容貌大不如从前,但是主人公依旧细心照料妻子。
                讲述的很感人,但是评论区却是另一番“风景”:
                “这就叫做班花?”
                “班花的标准也太低了吧!”
                “班花好丑啊!”
                ……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拿主人公们的感情经历来“开涮”。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4-08 00:32
                回复
                  也许,他们觉得,通过调侃或是中伤他人会让自己感觉很牛,很有优越感,很幽默?
                  也许,他们觉得,“鸡蛋里挑骨头”和“唱反调”会让自己觉得智商很高?
                  也许,他们觉得,当自己在网上“咄咄逼人”的评论被人评价和附和时,会感觉十分得意?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04-08 00:37
                  回复
                    【原因四:习惯道德绑架】
                    我们对自己宽容,却容易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这一点在“键盘侠”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会以道德之名,用很高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甚至去胁迫和攻击别人,这就是道德绑架。
                    “你那么有钱,为什么地震了才捐那么多?”
                    “你都出道多少年来,为什么演技还是那么差?”
                    “末尾有公众号,一看就是公号狗,都是为了圈钱,割韭菜!”
                    “凭什么听歌要付费,下载书籍要付费,难道你眼里只有钱吗?”
                    ……
                    批评指责别人时,振振有词,好像自己都能做到一样。
                    每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这是“键盘侠”无权干涉的。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4-08 05:59
                    回复
                      【勒庞曾经说过: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只不过是遗传基因控制下的无意识深渊的隐秘心理活的产物……人们在智力上差异巨大,但却有着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情感。】
                      这种本能会容易成为情绪被点燃的导火索。
                      互联网是键盘侠伸张正义,指点天下的舞台,但殊不知,他们为了实现自我感觉良好而伤害了多少人。
                      “键盘侠”的危害就是容易生产和传播负面情绪,制造网络暴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群起而攻之”,很容易让一个人而陷入“千夫所指”,无人理解的境地。
                      对于心灵上的伤害,也许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对受害者造成的伤痛和困扰却很有可能是巨大的。
                      因为受到网络暴力而自卑,抑郁甚至轻生的案例不在少数。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0-04-08 06:11
                      回复
                        【那么,作为网民,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不去成为一名“键盘侠”呢?】
                        第一:学会情绪管理,不去通过网络泄愤
                        你可以不开心,你可以焦虑,你可以愤怒。
                        但是,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绝对不是通过在网络上通过说脏话,嘲笑和攻击他人等方式来泄愤。
                        除了不泄愤,还要尽量让自己在受到键盘侠攻击时,保持冷静,少去通过“回骂”的形式来保护自己。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0-04-08 17:27
                        回复
                          在《奇葩说》中,陈铭曾经说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情。
                          六一儿童节那一天,他和自己的大女儿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自己的微博上。然后就有网友评论说:“湖北村货的基因”,以此讽刺他女儿的相貌。
                          当时他十分的愤怒,本能的拿起手机想要质问这个网友。
                          可是,他的妻子却制止了他,告诉他,如果他也骂回去,又和这个人有什么区别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0-04-08 17:35
                          回复
                            有时候,我们在网络上发表一个动态或是一个观点,却无辜的被人所攻击嘲讽,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感觉愤怒。
                            你试图想要和他们去讲道理,却发现他们根本不讲道理。
                            你又试图和他们采用同样的方式去说脏话来回击他们,却发现他们越骂越勇。
                            【对待键盘侠最好的方式就是ignore(无视)。】他们找的只是存在感,他们追求的就是在道德,智商,技能,胆量等所有高地上藐视你的快感。
                            所以,对他们最好的回击就是无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0-04-08 18: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