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那个视觉系统,个人认为他提到的-15%敌方草后隐蔽和-10%敌方移动隐蔽是直接计算在公式的隐蔽值里的
举个例子,敌方视野450,己方隐蔽30%,单草50%,点亮距离=450-(450-50)*(30+50-15)/100,结果是点亮距离=190M
而其他理解比如说-15%是计算在基础隐蔽里,那么点亮距离=450-(450-50)*(30*0.85+50)/100,结果是点亮距离=148M
或者-15%是计算在草上,那么点亮距离=450-(450-50)*(30+50*0.85)/100,结果点亮距离=160M
我们可以发现上边三种理解方式得出来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其实验证方法很简单,去训练房测试,结果反推公式就好,但由于今天是赶稿出视频,所以我打算明天朋友有空再测试
但实际上对我选择的公式,我是有一定把握的,因为我今晚重新回看了WG的官方隐蔽教程,他就是基础隐蔽+草丛隐蔽的计算方式,稀疏的草丛是25%,茂密的草丛是50%,如果按照隐蔽值*0.85的形式来计算的话,无疑会让算法变得很复杂,实际上极大提高了运算量,这很没必要,直接基础隐蔽+草丛隐蔽-削减隐蔽就非常的简单易行
同时不要忘了还有一个-10%敌方移动隐蔽的效果,这种情况是无草的平地,能够直接排除我上边列出的第三个公式,所以其实是前两个公式二选一而已
所以如果有人有空测试可以训练房测一下,马利诺夫卡平原基本都是+50%隐蔽的草,如果我说错了,那肯定马上修改
举个例子,敌方视野450,己方隐蔽30%,单草50%,点亮距离=450-(450-50)*(30+50-15)/100,结果是点亮距离=190M
而其他理解比如说-15%是计算在基础隐蔽里,那么点亮距离=450-(450-50)*(30*0.85+50)/100,结果是点亮距离=148M
或者-15%是计算在草上,那么点亮距离=450-(450-50)*(30+50*0.85)/100,结果点亮距离=160M
我们可以发现上边三种理解方式得出来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其实验证方法很简单,去训练房测试,结果反推公式就好,但由于今天是赶稿出视频,所以我打算明天朋友有空再测试
但实际上对我选择的公式,我是有一定把握的,因为我今晚重新回看了WG的官方隐蔽教程,他就是基础隐蔽+草丛隐蔽的计算方式,稀疏的草丛是25%,茂密的草丛是50%,如果按照隐蔽值*0.85的形式来计算的话,无疑会让算法变得很复杂,实际上极大提高了运算量,这很没必要,直接基础隐蔽+草丛隐蔽-削减隐蔽就非常的简单易行
同时不要忘了还有一个-10%敌方移动隐蔽的效果,这种情况是无草的平地,能够直接排除我上边列出的第三个公式,所以其实是前两个公式二选一而已
所以如果有人有空测试可以训练房测一下,马利诺夫卡平原基本都是+50%隐蔽的草,如果我说错了,那肯定马上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