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吧 关注:267,615贴子:18,144,306
  • 12回复贴,共1

五一游记——遇见邮票中的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人在帝都,却已经好几年都没进宫逛过了。五一假期里去了一趟,主要为的是看文华殿里的“何以中国”特展。据说这次集中了好多地方博物馆里的精华文物,其中不少都是上过邮票的。作为传统文化和集邮的双重爱好者,这样的机会怎能错过。原以为买了故宫门票就能看,没想到展览还得单独预约,每天限量。4月两次周末都没约上,只好五一来凑热闹了。可能是疫情的原因,宫里的游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不过看展览因为严格限流,所以还是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等的确实久了点,好在展厅里人流密度适中,观展体验还是不错的。如期见到了这些邮票里的老熟人,也算不虚此行吧。



IP属地:河北1楼2022-05-02 20:30回复
    好几年没来了,宫里变化不大,还是熟悉的样子。通过重重安检,终于来到此行的目的地文华殿。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5-02 20:34
    回复
      毫无疑问,第一个老熟人就是你了,红山文化C型玉龙。看体型就知其所以得名,青玉材质,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特点是马脸长鬃、体弯似钩,造型简练。其时代虽晚于红山玉猪龙,但却是最早的比较成熟的华夏龙图腾形象,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龙”。知名度多高就不提了,某银行的标记就是它 它也是2004年的龙文化邮票的首枚图案。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05-02 20:50
      回复
        墙上的四片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人人都知道的。差点儿没当回事,仔细一看才发现,你不正是龙文化邮票里第三枚的图案嘛。汉代青龙纹瓦当,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5-02 21:00
        回复
          展厅中部的独立展台上放着一件重器,又是一位老熟人。何尊,1965年在陕西宝鸡发现,西周早期饕餮兽面纹铜器。其珍贵之处在于内部有12行122字铭文,记录了西周早期成王赏赐贵族“何”的事件,其中“宅兹中国”四字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何尊是宝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1982年发行的t75西周青铜器邮票中被选为首枚图案。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5-02 21:13
          回复
            这件文物知名度不算很大,不过还是一眼认出来了。1996年河姆渡遗址邮票中的首枚图案,骨耜。它是河姆渡人最主要的农具,由动物的肩胛骨磨制而成。这件骨耜是迄今国内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带有藤条捆绑木柄的史前骨耜,是河姆渡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5-02 21:25
            回复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这件玉琮看着非常熟悉,却与良渚文化邮票中的那件有显著不同。仔细找了找,原来它在这里—2020年亚洲文明邮票第五枚的图案。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5-02 21:35
              收起回复
                又是一件独立展台上的重器,实在是太熟悉了。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皇后窦绾墓中。1968年,正在执行国防战备工程任务的解放军部队在满城西南的一座山上爆破山体,意外地炸出一个深邃的洞口,由此揭开了号称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满城汉墓的神秘面纱。后经考古专家发掘,确认为西汉中山靖王墓。随后指导发掘工作的郭老根据经验断定附近还有一座王后墓,经仔细探寻,果然在100多米外发现了另一座陵墓,即王后窦绾墓。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05-02 21:53
                收起回复
                  满城汉墓是极为珍罕的未经盗掘的西汉王侯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其中以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最为知名。长信宫灯出土于窦绾墓,因灯上有铭文“长信”字样得名。灯的材质为铜质鎏金,造型为一名跪坐执灯的年轻宫女,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六个部分组成。宫女左手执灯,右臂上扬,袖口自然下垂,烟灰通过右臂吸入体内,以保持室内清洁。灯盘、灯罩可随意转动开合调节照射方向,设计极为精巧。灯体共有9处铭文,共65字,分别记载了灯的重量、容量和所属者。其作为汉代宫廷器物的代表,被河北博物馆视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曾两次被搬上邮票,并于2010年作为中国馆展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2-05-02 22:05
                  回复
                    这件都不用我多说了,大家应该都认识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2-05-02 22:09
                    回复
                      再来一个老熟人,大家都熟悉吧汉代画像砖,于1972年出土于甘肃嘉峪关新城堡魏晋墓群。它长34厘米,宽17厘米,在米黄色的砖石上刻画的是1600多年前西北边疆的邮驿一人一马、飞奔急递的生动形象。驿使图曾被作为中国邮政的标志形象出现在世界万国邮政博览会上,并两次被搬上邮票。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22-05-02 22:22
                      回复
                        最后一件重器,金瓯永固杯。清乾隆时期的金器,共有4只,其中2只金质、1只铜鎏金制作于乾隆初年,另外1只金质制作于嘉庆初年。其中两件在1860年被法军从圆明园掠走,现藏于伦敦华莱士博物馆。另两件分别收藏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2-05-02 23:04
                        回复
                          此件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金杯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圆形直口;口沿一面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外壁满錾宝相花,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向上奔腾的夔龙,代表着生机与威严,寓意大清的xxxx,是皇帝在每年新年举行开笔仪式时的专用酒杯,被视为皇家珍贵的祖传器物,也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2006年发行的金银器邮票中,该杯被选为首枚图案。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22-05-02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