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hospital吧 关注:2,852贴子:9,538

回复:【游戏攻略】医院布局分享和疑问解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脏科门诊部】
患者从侧门电梯上来,直接在心脏科导诊台问诊,然后取号进入门诊。
心脏科最常用的3个影像:
心电图、心脏超声在门诊右侧心脏科下属的心功能室中进行;
血管造影在左侧CAG单元进行;
本来想把CAG室和其他影像科室放在一起来着,但一是考虑到CAG心脏科用的最多,二是正好也有地方放,就整体放在2楼这了。实际2间基本就够。
若需要化验,坐电梯到下楼进行;需要其他拍片,坐电梯上楼进行。


IP属地:黑龙江20楼2023-01-30 21:01
回复
    补:【心脏科住院部】
    具体的房间设置我标在图中了。
    【护士站】
    同样区分转运看护和手术护士,转运护士站紧靠正门电梯,随时准备到楼下急救中心接患者。
    另外我直接把手术护士站和值班室合并成了一个“手术值班室”,正对着的是三间手术室。
    【诊断室】
    诊断室原本只有转运护士站旁边的2间,后来我发现心脏科比其他科室患者多,治疗结束拉人不及时会耽误后面患者,就容易晕倒,所以我在加了病房尽头又加了两间值班室。
    【病房】
    心脏科需要的加护病房数量高于普通病房,第三间把一半划成加护一半普通,正常运转下实际是冗余的。
    【心功能室】
    住院部2间仅服务住院患者,通常够用,门诊部还有3间同时服务门诊患者和溢出的住院患者。
    【超声室】
    用的不多,1间就够,在时间那里被挡住了,我没截上。


    IP属地:黑龙江21楼2023-01-30 21:0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2F】神经内科 、【3F】骨科、普外科
      和心脏科基本没有啥差别,特别的是神经内科需要2个神经检查室;
      每个科室都建议在同层设置1-2个自己的心功能室,省得跨层去影像科,分散影像科压力。
      这是3楼的布局,中间的影像科我放在下面一起说。


      IP属地:黑龙江23楼2023-01-30 21:28
      回复
        【2F】礼品店
        【购物机制】
        访客在探访之前会到礼品店购买礼物,但访客不着急也没需求,所以礼品店的布局没什么讲究hhh,主要看怎么设计比较美观。买礼品的流程是,探访者跟柜员说要啥,然后柜员去取,不是我们日常那种挑选好去结账,有点逆天,所以要追求效率的话,要像药店那样把商品放柜员身后,而不是在一个屋子里摆开。
        【探访机制】
        探访的形式有两种,均不会提升员工的工作量,可以随便设置(除保洁):
        ①能走路的病人在各科住院部的休息区(不是休息室)和探访者见面,并自行返回;
        ②不能走路的病人在病床接受探访。
        如果没有礼品店,患者的满意度加成就是“已探访+”,有礼品店,患者的加成是“已探访+”和“有礼物+”,所以对于提升声望还是挺有用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收入,蚊子腿肉也是肉嘛。
        这个是我设计的一个礼品店


        IP属地:黑龙江25楼2023-01-30 21:45
        回复
          【4F】影像科、内科、食堂、行政部(在建)
          【整体布局】
          4楼我原来想设计成一个大检验科,就是把影像科和医学实验室都放到一起,后来感觉化验科又不像影像科似的占地方,放这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对哪个科室都不算方便,所以就保留在一楼了。
          后续又建成了内科(红色)和大食堂(黄色,必须干饭),计划以后建设一个行政部(黑色),把研修室、后勤办公室都放在这,空的地方弄一点档案室、院长办公室什么的作为装饰。
          【影像科】
          我根据低楼层门诊-住院的分立布局把影像科分为门诊影像科(蓝色方块)和住院影像科(绿色方块),两者独立运行,分别紧邻侧门电梯和正门电梯,保证门诊、住院患者出电梯就能够尽快得到检查。门诊部分设备基本都是冗余的,实际在运行的CT,核磁共振,超声各1间,X光,心功能室各2间,日间工作负载不超过中;住院部分负载明显高于门诊,但仍有冗余空间,可以根据情况在后面增开科室或调用员工,比较灵活。
          【内科】
          和其他专科差不多,直接削减了门诊数量不再冗余,所以看起来比较规整。


          IP属地:黑龙江27楼2023-01-30 22:20
          回复
            【住院影像科】
            这些影响科室具体摆放什么位置,取决于下面几个楼层哪些科室需求量大、疾病的紧急程度和使用程度。综合考虑以上几点,CT(红色)和核磁共振(黄色)使用频率高,特别是创伤科检查的症状都比较严重,一般不赶紧治患者容易没,所以CT和核磁共振我放在靠近创伤科住院部的一侧;X光(蓝色)常用,使用频率较高放中间位置;CAG(绿色)心脏科和急诊观察室用的多,心脏科还容易晕倒,所以放靠心脏科住院部一侧;心功能室(黄色)各个专科都有下属,影像科的就放边上;超声(黑色)实际使用频率不算高,急救中心和重症都可以用快速超声,不用推到这,外科,心脏科也有超声,所以放最边。
            当然这些观点是基于经验分析,我没统计过具体的使用数据,可能不够准确,但运行效果还是比较稳健的。


            IP属地:黑龙江28楼2023-01-30 22:40
            收起回复
              没了好多贴啊,明天再整吧


              IP属地:黑龙江30楼2023-01-30 23:25
              回复
                补13楼



                IP属地:黑龙江32楼2023-01-30 23: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黑龙江35楼2023-01-30 23:44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37楼2023-01-30 23:50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39楼2023-01-30 23:52
                      收起回复
                        【5F】传染科,病理科
                        没有什么特别的,这里就不放了
                        大家有什么关于游戏机制或者以上布局的问题可以在下面评论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3-01-31 07:52
                        收起回复
                          上次说的药房问题,给大家补几个图
                          8点一过患者出院到药房买药,此时药房看起来没有人,但为什么会提示药房过小呢?
                          在建筑模式下一看,凳子大半绿了,就说明有大约70多名患者已经预约了位置,在来的路上,可想而知如果不设置足够的位子,雇用多少医生药房都不够大。当然设置多少需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而定,我这里是8个医生,100个座位。

                          9点时候仍然维持在高位,但患者一边离开一边补充,人员是不断流动的。


                          10点钟,住院患者基本走完,就剩下一些行动不便的,以及当日看完的门诊患者了,这时候4个人能够cover。


                          IP属地:黑龙江44楼2023-02-04 21:19
                          收起回复
                            这位朋友,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同时开启“玩家控制”(患者面板控制栏下第二个图标)和“紧急救治”,你应该是在电脑控制模式下进行操作的,这时点蓝标只是把这个患者在所有患者里的优先级调高,但不能把检查患者这个任务在医生的todolist里提前,就是他原来啥时候去检查,现在还是啥时候去检查,只不过是到时先检查这个患者而已。如果开启手动控制,医生会立即去检查。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3-02-14 09:5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玩家控制下,即使诊断了电脑也不会自动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所以记得点,不然一会就寄了,或者没有闪烁症状后调回电脑控制。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3-02-14 1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