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和黄孔崇拜:司马迁是民族之魂,是建立中国进步华夏民族概念;建立进步民族团结思想;建立黄帝崇拜和孔子崇拜的杰出思想家。司马迁首先把中原各民族统一成为黄帝子孙,在秦汉时期虽然统一,但各地崇拜各自的神,秦统一祭祀多神,汉高祖称帝在关中祭祀蚩尤,汉文帝是信奉黄老学说,黄帝的地位开始上升,但也仅是学术首要地位。在司马迁时才把黄帝提升到中原众多古代君主的祖先,是不同地区民族共同血脉源头,从这种意义上说司马迁是民族之魂是当之无愧。司马迁把文景之治主导思想黄老学说,进一步发展成为黄孔崇拜的思想,是与当时汉朝的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发展密不可分的,也是家庭教育造成的。司马迁时代正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在汉朝取代黄老学说,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司马迁在学术上受老师孔安国和董仲舒的影响,必然成为儒家学说的拥护者,但是他的父亲司马谈又是黄老学说的拥护者,在家学上又接受了黄老学说的部分思想,也为他建立黄孔崇拜打下基础。司马谈担任太史公让司马迁游历天下搜集古书和历史资料,使司马迁对中国各地区的民俗和神话崇拜都有深刻了解,对古代的杰出帝王事迹也都了解。司马迁对家乡不远桥山的黄帝考察的最仔细,又受到父亲黄老学说的影响,这是他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司马迁记载中的黄帝就是最早统一中国的首领,打败了各地的炎帝、蚩尤等地方君主。司马迁写的五帝本纪中,黄帝是古代圣主四帝的祖先,都是血脉相承,建立世袭姒姓夏朝的禹也是黄帝后裔,商周有着共同的姓,在文化上都是华夏文明范畴内,在司马迁的五帝世代仍是禅让制,尽管都是黄帝子孙,但是也是选择贤能,虽然同姓,但是不同时期“姓”也发展变化,在古代“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土而命之氏”的情况下,远古的姓氏是不断变化的,即使相同血脉也未必是一个姓氏。黄帝成为华夏民族祖先,黄帝崇拜就是从司马迁记载以后逐渐建立起来。儒学在独尊儒术时期,有《尚书》等六经,还不是以孔子学说为基础,儒家的分支很多。司马迁在《史记》首次把孔子列入世家等同诸侯,使当时独尊儒术的儒学中又进一步突出了孔子学说的地位,为后来历朝历代逐渐以孔子为儒学的最高地位建立基础。司马迁不仅提升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地位,而且为孔子的学生们立传,在教育领域也打破了封建贵族教育的伦理,保障促进了很多类似孔子农工商学生的下层人民有了受教育的权力,这不仅是对儒学发展有益,更提升了孔子在中下层人民中的影响力,让孔子平民弟子后来也享受了官祭。司马迁建立的黄孔崇拜也是古今祭祀黄帝和孔子的开端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