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记录吧 关注:45,464贴子:1,286,652

〖分享〗读唐制有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图。
码一些关于唐朝制度资料的分享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16 14:21回复
    二楼备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16 14:2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武侯即金吾卫。
      隋至唐有武侯府-侯卫-武侯卫的名称更变,高宗龙朔年间称改称金吾卫。
      金吾卫主要负责宫中(多卫联合执法)与京都的昼夜巡查,帝驾出幸与畋猎还要负责前后列队清道,刺探路情与左右警戒戒备等。
      自府兵之法浸坏,诸卫多存名耳,安史以后,唯有金吾卫尚有二千左右的兵力。开元与彍骑联合执法,德宗调鸿胪寺左右威边营隶金吾,宪宗趁武元衡遇刺刺解除兵器限制(之前用的棍),文宗籍此(牌的一部分)翻盘,甘露之变的那祥瑞就是在金吾院内。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16 14:22
      回复
        源自《一日看尽长安花:活在大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16 14:26
        回复
          依旧是源自《一日看尽长安花》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16 14:27
          收起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16 14:28
            回复
              red 书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16 14:28
              回复
                长安志图,历史地图集。元李好文编撰。三卷。原名《长安图记》,后人以与宋宋敏求《长安志》合刊,改名《长安志图》。上卷为汉唐城市宫坊等图,以宋吕大防所跋之《长安城图》为蓝本,订正其疏讹。次为古迹陵墓,以宋游师雄图为蓝本。未卷为《泾渠图说》,元李惟中撰。其中图志杂说十八篇为作者自撰,考证详明。但亦有沿袭旧图之误而未及订正处。 此书对研究长安的历史地理有较大参考价值。元代李好文的《长安图志》 是对《长安志》的重要补充。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16 14: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政事堂原本只是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召开临时碰头会的房间,不是权力机构。唐太宗将政事堂会议从临时性碰头会改为包括三省长官在内的宰相常务会议和日常办公地,以此提高三省的效率。这样一来,政事堂就成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权力机构。
                  除了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包括尚书左右仆射在内的其他官员必须靠加衔才能参加会议。
                  ——
                  唐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加衔一般有“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等。其中权限和影响力最大的政事堂加衔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指的是与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地位相等,“平章事”则指的是主持工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意思就是与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一起主持政事堂工作。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16 14:31
                  回复
                    出自《全唐诗》八七六:“明经进士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言其艰难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16 14:34
                    回复
                      夏季的长安城酷热难耐,贵族们时常饮用冰镇乌梅浆,可视作酸梅汤的前身。当时还有一种固体饮料“果粉”,可长期保存,以便远行时冲服。
                      有一种名为”三勒浆“的果味饮料,由波斯传入,是以“三果”(诃梨勒、毗梨勒、庵摩勒)配制而成的,味道类似于酒却异常可口。唐代的士大夫会在十斋日以三勒浆代替美酒进行宴饮,唐代宗也曾将在宫中所享用的三勒浆赐给太学生们。明代大才子杨慎在《升斋外集》中写道:“唐代宗以三勒浆赐太学诸生,其光色灼灼,如蒲桃桂醑,味则温馨甘滑。”可惜如今此种滋味已不可得。
                      混合着这三种果实的饮料自西域传入中原,带有鲜明而浓郁的异族风情,其独特的口味瞬间便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唐代西域地区的甜味饮品更是不计其数。根据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龟兹文书记载,当时西域龟兹国的饮料有蔬菜汁、葡萄浆、谷物饮料、牛奶、蜜浆,甚至还出现了通过谷物发酵制作而成的啤酒。
                      唐贞观年间,玄奘大师西行取经,路过碎叶城时,接受了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的盛情款待。当时摆上筵席的就有甜美可口的葡萄浆。
                      唐代时期出现的甜味饮品不胜枚举,除了果味浆饮外,还有用砂糖、麦粒或果子与杏仁粉调制而成的“酪”,如杏仁酪等。尤其是在长安城,甜食文化的发展更为繁荣。可以说,唐代是一个果汁与蔗糖“胜利大会师”的年代。
                      脂乳香醇酥胜雪
                      1987年,陕西西安长安县(今长安区)南里王村发现了一座中唐墓葬,墓室中有一幅壁画,画中长方形食案正中的盘子上放着的是唐代流行的冷饮——酥山。
                      酥山是一种带着浓郁奶油味的消夏甜品,类似于现代人吃的冰激凌。比起前朝,唐代的冷饮种类更为丰富。尤其是乳类饮品的华丽登场,让唐人的舌尖又多了一道美妙的选择。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2-16 14:34
                      回复
                        公元6世纪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时,根据百年来的技术更新记载了如何制作白砂糖、红糖与糖稀的办法。
                        蔗糖能够完全从甘蔗中被成功分离,还要得益于唐代从印度传来的熬糖技术。唐代正值粗糖期向砂糖期转型时期,糖的加工工序正在改进,各方面技术也都在完善。蜂蜜在甜味剂领域中的主角地位由此被蔗糖所取代。
                        这个时代的人们就此改造了自周代以来的“六清”,比如用更清冽香甜的米酒来提升“醴”的品质。北魏崔浩《食经》中就记录了酿制“瓜菹酒”的办法,还有类似米酒的“酢浆”在华北地区流行。再如传统的浆加入水果、蔗糖等,摇身一变成为贵族们炙手可热的果味饮料。
                        众所周知,最初的浆只是粮食浆,即使后来出现了桂浆、柘浆等,配料也比较单一。而到了唐代,越来越多的果味浆饮开始风靡于上层社会,如乌梅浆、葡萄浆、桃浆等。
                        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木瓜是文人墨客喜爱的水果,木瓜浆则是长安城饮食男女们的消夏甜饮。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16 14:34
                        回复
                          在唐代的时候,经济文化达到封建社会的巅峰,“扬一益二”就是对唐代两大都市经济发展的谚语表述,当时全国工商业经济最繁荣的是扬州,其次是成都。
                          这在史书中都有记载,如《元和郡县志》中这样描述:扬州与成都号为天下繁侈,故称扬、益。再如《资治通鉴.卷259》: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还有《旧唐书》卷182: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16 14:35
                          回复
                            唐朝的入仕途径包括:科举考试、门荫、流外入流、行伍和入幕等几种。通过这些途径取得做官的资格,然后参加吏部或兵部主持的铨选。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取人的意思。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到唐代臻于完善。唐代科举中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代的科举有每年举行的常科,其科目依据举人的条件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参加常举的有两类人:一是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的学生;二是州县举人。他们都没有官资,一旦科举及第就有了出身,即获得了做官的资格。除常举以外还有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制举,制举的应试者可以是有官职的人,也可以是白身。制举的名目繁多,也不固定,常见的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故典达于教化科”等数十种。
                            此外还有武举,出现于长安二年(702),由兵部主持,举人由各州县选送,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马枪等,可以根据成绩授以官职。尽管一般士人常科及第后就获得了做官的资格,但并不等于参加考试后不久就可以做官,须待若干选后才可以赴集。
                            门荫出身主要指贵族子弟如皇亲国戚、亲王以下子孙、公主及郡主了和五品以上中高级官员子孙。这些贵族官僚子弟除少数情况外,一般要通过以下途径才能获得参选资格,比如五品以上高官的子孙在担任亲卫、勋卫、翊卫等卫官后若干年,随文武散官参加本部的简试,合格者就可作为有出身人参加兵部、吏部的铨选。又如五品以上官子孙和六品官之子在担任斋郎、挽郎等若干年后,也可以在吏部参选,称为“黄衣选人”。再如大部分斋郎、品子和勋官可以通过纳资或番上获得散官,再经过番上或纳资两年后,就可以获得参加文武铨选的资格。
                            流外出身者在担任胥吏、技艺人才、专门学生等之后,经过一定的年限,考满后就可以参选入流,入流之后就成为职事官,以后就可以参加文武六品以下官的铨选。
                            行伍出身者主要通过军功获得勋官,或者擢补低级将校而进入仕途。
                            而入幕则是指在节度使或观察使府担任幕职官,而后进入仕途。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16 14: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网页链接
                              唐朝39件精美瓷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16 14: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