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吧 关注:21,154贴子:200,175

回复:王正|徐志摩“从罗素”新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28年摄于美国中央公园。1920年徐志摩负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第三次欧游到纽约留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3-14 13:07
回复
    四、资料佐证此外,笔者还发现了一条新的材料,可以证实徐志摩当初赴英计划中跟随的对象不是拉斯基,即徐志摩《留美日记》十一月十一日载:鑫海来信,说为考忙不曾写信,他大大的讨论赖师葛。说他的本事,并未如何的出类拔萃。不过照他这样年轻(今年才二十五),怪不得声名鹊起了。鑫海文雅有礼,真聪明人也。[4]这里的鑫海就是和徐志摩同船赴美留学的张歆海,1893年出生,任教于哈佛大学,而他们热烈讨论的赖师葛,就是拉斯基(HaroldLaski),也译为赖斯基等。张歆海1920年回到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教席,张歆海认为他年轻而“声名鹊起”很不容易,但自身“并未如何地出类拔萃”。而徐志摩含蓄地称张歆海“文雅有礼,真聪明也”,隐含着对张说的认同。以徐志摩的文化趣味,拉斯基并非理想的从学对象,而且他之所以放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头衔,自然要从政治学转向哲学和人性的探索,因此也不可能主动选择费边主义的代表人物、政治理论家兼活动家的拉斯基作为导师。徐志摩在伦敦因为听说罗素被剑桥大学辞退并去了中国,他在四顾茫然百般无奈之下,只好被动选择了曾经听过演讲的拉斯基,所以他自己承认师从拉斯基学习是“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如果他当初心仪的是拉斯基,即便中间生出情感的“烦闷”,也不会用一个“混”字形容自己的学业选择。徐志摩是一个心地纯净从不作伪的人,因此,他所坦言的“从罗素”就是他弃美赴英的真正想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3-14 13:07
    回复
      罗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3-14 13:07
      回复
        参考文献[1]刘洪涛.徐志摩与剑桥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8-12.[2]戈洪伟.音容宛在———张奚若的生平与思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虞坤林.志摩的信[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413-416.[4]虞坤林.徐志摩未刊日记(外四种)[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34.本文刊于2018年8月第8期《文化学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3-14 13:08
        回复
          您好,看私信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4-03-16 20: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