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吧 关注:230,097贴子:13,207,723

回复:分章节讨论武林外史原著,顺便给朱七七实事求是的证个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十章重点谈一下:1.沈浪刚在仁义庄露面的时候,那时还未成名,吃个饭,想与人同桌都被人嫌弃。现在声名在外了,敬酒攀谈的居然络绎不绝,妥妥的抢手货,真是现世眼的人,果然是书里和现实里一样多。2.沈七分开后,还没一章的字数,就再度很不愉快的重逢了,只能说一方面古龙要锁死CP,另一方面需要沈七恋造成的冲突,推动剧情发展,否则朱大小姐估计一时心灰意冷就回家了。离开了苦大仇深的沈浪,朱七七同学果然又恢复了,娇俏可爱,又有点小作怪的形象,读者甚是喜欢。沈浪嘛!活得太清醒,想的东西比较多,这种人活得是真累,他想到朱七七,朱七七是他赶走的,但是他却不能不替其担心,看似无情却是多情,内心旁边是“情转浓时情转薄”结合起来我的理解是我内心对你的感情很深,但是鉴于当前形式,我必须无情的将你赶走,这看起来很无情,很薄情。3.花四姑和乔五正式在一起了。文中提到花四姑将全部心神都放在乔五一个人身上,别人的事她更是不闻不见。所以咱们也不要责骂朱七七是个恋爱脑了,坠入爱河的人都是一样的啊!然后乔五和花四姑被沈七二人实名羡慕,首先朱七七为二人欢喜,并认为花四姑虽不是美女,但是是才女,才女配英雄。然后沈浪实名羡慕乔五觉得乔五是最幸福的男子也是最聪明的男子,并认为花四姑是个不凡的女子。朱七七和沈浪感情观也是很一致的。


IP属地:安徽79楼2024-10-29 23:07
收起回复
    第二十一章 狭路相逢(又名古龙品酒)
    整章都在讲快活王的酒使韩伶如何和沈浪斗酒,斗了六杯,第七杯准备下毒,被沈浪发现,然后酒斗改成武打,韩伶打不过拔腿就跑,沈浪未追,原因是看在金无望的面子上放过他,这个理由真的!!!!只能说沈浪放过坏人总有理由。从这一章开始,熊猫已经完全变成了浪吹,这个就很没意思了。熊猫的使命究竟是啥,根据后文几次提到丐帮的前任帮主为熊帮主,是否有一定联系,或者是,古龙写着写着,懒得写了,直接把熊猫转成了浪吹。


    IP属地:安徽80楼2024-10-31 22:34
    收起回复
      第二十二章--二十四章(昨天关于朱七七报复沈浪的心理我认为没有表达出我的观点,所以我要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和逻辑。) 在沈浪三块板砖拍走朱七七之后,朱七七开始在王怜花的撺掇下给沈浪来了个三连暴击,并成功让沈浪彻底对朱七七缴械投降。
      一击沈浪。背景介绍:首先必须承认在酒店重逢前,朱七七是从来没有想过报复沈浪的。但是重逢后为什么就喊出要报复沈浪的口号呢。这个是和沈浪当时所处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沈浪刚在酒店出现的时候,朱七七的心理是“这冤家,这可爱又可恨,这害死人不赔命的冤家,你为何又来到这里,又来到我眼前?”接下来朱七七看到“沈浪不仅还保持着往昔迷死人的微笑,而且还在与众人把酒言欢,一副过的挺好的的状态。”这个场面严重刺激了朱七七,以至于朱七七马上让婆子扶走王怜花,并恨声道:“这种人,我瞧不惯”。下楼的时候恨不得将楼板也踢破。并恨恨的说到“恨不得把拳头塞到沈浪嘴里,看他还能不能笑得出来”。朱七七回去之后,立马就情绪非常不稳定,开始喊出要报复沈浪的口号了。那么这个沈浪“过的好的状态”为何严重刺激了朱七七呢!有以下几个原因:1.普遍的“报复前任心理”---- “前任一定不能过的比我好。”前任过的不好幸灾乐祸,前任过的好,一定是会嫉妒难受的。可是沈浪这个“前任”貌似过的实在是太好,这实在是让朱七七极度的不满,进而产生报复的心理。2.自卑和不甘。他离开了我,反而过的这么好,是不是证明我不够好。至于不甘嘛!我还在坑里,你已经脱坑了。基于此朱七七看到沈浪过的特别好的画面,产生了报复的心理和计划。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种报复的做法虽然是不正确的,却也是朱七七正常的心理反应,因为此时朱七七还深爱着沈浪,如果朱七七看到沈浪过的好,是“祝福加释然”,那就不符合人物正常的心理了。所以后文陷害沈浪后朱七七有一段内心独白是“我真了不起,只有我了不起,沈浪又算得什么?他还不是一样要栽在我手里,我岂非该庆祝庆祝自己?”(想象自己计划成功了)。如果这一次沈浪栽在朱七七手里,那么朱七七可能真的会有一种错觉“沈浪不过如此”,但是只可惜,朱七七她就没赢过,所以计划落空后朱七七的心理是“完了,又完了……,他简直不是人,是鬼。”也是因为报复没成功,才使朱七七又越陷越深,自己一心想要证明沈浪不外如是,结果反而把自己又坑进去了,同时顺利把沈浪又拉进了坑里,感谢最佳男助攻王怜花,当然最应该感谢的是朱七七从来没有掩饰她对沈浪的感情,《傲慢与偏见》里有这么一句话“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IP属地:安徽86楼2024-11-03 21:45
      收起回复
        朱七七一坑沈浪。朱七七在看到沈浪把他骂走后,还能过的那么好,于是开始产生报复“前任”的计划。整个报复计划的制片人兼导演是朱七七,王怜花是监制。王怜花这个监制总是在朱七七犹豫、不忍的时候,及时激励和怂恿朱七七。那么朱七七陷害沈浪她自己给出的理由是“我要叫所有人都恨他,和他作对。”(酒楼里沈浪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这一幕,让朱七七实在是太辣眼睛了)整个计划:丐帮开大会选举帮主,但候选人丐帮三老,实际已经都死了,两位被左公龙、王怜花、金不换合伙杀死了,但后来金不换也想当帮主,左公龙又被金不换杀死了。朱七七准备将丐帮长老的死全盘扣在沈浪头上,且朱七七使用美人计(男扮女妆的大美人王怜花)和复仇记(诬陷胜泫的哥哥胜滢死于沈浪之手)成功使世家子弟胜泫为其所用,朱七七利用胜泫成功向丐帮众弟子散布”丐帮三老死于沈浪的消息。”而在利用胜泫的过程中,胜泫恰好拽着熊猫来给自己做媒,结果熊猫喝多了,醉倒在朱七七的房间里,但是熊猫“酒醉人清醒”,因此王怜花、朱七七、胜泫的阴谋,都被熊猫偷听到了,王怜花建议朱七七杀了熊猫,以免熊猫醒来坏了计划,朱七七这次抖了个坚定的立场“你这坏种,竟想假我的手,将跟你作对的人全都杀死。”于是,朱七七将熊猫儿扛起扔在了街上,临走时害怕他受凉,还给她披上了自己的外套。王怜花见朱七七放了熊猫,知道这个坑害沈浪的计划一定是以失败告终,因此向外传递信息,王怜花的人潜入酒店,来了个金蝉脱壳之计。等到朱七七安置好熊猫回来的时候,真的王怜花早就溜了,留下的是假扮的王怜花。第二天丐帮大会开始,朱七七带着王怜花(假的)到达现场,而熊猫在街上拦住了沈浪,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沈浪,二人一番猜测,很无语的知道这个计划是出自朱七七之手。于是沈浪带着已死的左公龙在丐帮大会来了个诈尸,成功炸出了金不换是杀死丐帮长老的凶手,沈浪就这么四两拨千斤的戳穿了朱七七的计划。被拆穿后,沈浪又好深情的对着朱七七来了一句“你好吗?”朱七七这时候心态又崩了,自己的计划自觉是天衣无缝,谁知又被沈浪揭穿了,于是想尽快带着胜泫逃离现场,这时熊猫儿嘲笑胜泫看上个男人,且熊猫还把王怜花的衣服撕开证明胜泫看上了个男人,但是撕开衣服后发现真是个女人,这时沈浪、朱七七、熊猫都傻眼了,众人看见熊猫当众撕女的衣服,于是群殴他。沈浪迫使朱七七揭开了事实的真相。此时,朱七七的三姐夫范汾阳现身带走了朱七七,但是半中途王怜花假扮丐帮的人,用马车又劫走了朱七七,于是朱七七又落到王怜花手中,沈浪又要进入“救朱七七、骂朱七七”的模式中。剧情进入第二十四章守株待兔。


        IP属地:安徽89楼2024-11-05 16:53
        收起回复
          重点说一下:一、朱七七陷害沈浪的责任归属问题,首先无论是喊出口号,还是组织实施都是由朱七七主导的,王怜花只是激将的作用。但是此番操作为什么没有酿成大祸呢!原因如下:1.朱七七陷害沈浪的终极目标是“我要叫所有人都恨他,和他作对。”并不是要了他的命。2.朱七七总体定位是善良的本质。古龙不吝笔墨来形容朱七七内心的挣扎。包括喊出口号时身体颤抖、想到沈浪要大祸临头,糖醋鱼都是苦的等等内容。既要大小姐“作”来推动剧情,又不能“作出格”酿成大祸影响人设,这个度把握的还是比较到位的。3.朱七七做人的底线,即小打小闹可以,但是谋财害命的事不会做。因此王怜花提意杀熊猫的时候,朱七七果断拒绝,事实也是熊猫及时通风报信,导致沈浪提前准备,没有落入朱七七的圈套。二、实际在朱七七带着王怜花逛街遇到花四姑乔五时,王怜花就已经在街上遇到了同伙了(这时,王怜花目光已变了,似乎瞧见了什么奇怪的人物)。但是当天他没逃跑,很大原因是当天朱七七就喊出了报复沈浪的计划,王怜花当即决定暂时不逃,从旁协助。但是当朱七七放了熊猫之后王已经料到计划会失败,于是及时逃走。王怜花对朱七七可能有点感情,但是主要还是想要和沈浪争夺朱七七,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在每次抢了朱七七后,几乎都要留个小纸条,奚落沈浪一番。可以说朱七七也是沈王较劲的一部分吧。三、我们看到朱七七对沈浪是爱恨一线的态度,但是沈浪此时的心情呢,我认为没见朱七七之前他主要是愧疚为主。体现在:范汾阳请沈浪喝酒有事相商,沈浪拒绝,但听说是“和一位朱姑娘相关”沈浪动容道:“即是如此,相烦带路。”但丐帮大会见了面后,就以表达想念为主了。体现在:“你好吗?”这三个字翻译过来。“我很想你,你过的好不好啊?” 四、全文其实很少有关于朱七七和沈浪的外貌描述。但是这一段,对二人有一段较为明显的描述,对沈浪的描述,朱七七酒店遇沈浪“两只秀逸而英挺的眉……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然后,便是那淡淡的、懒散的笑容。”对朱七七的描述,丐帮大会女扮男装的朱七七恢复容貌“在四面惊异声中,她露出了如云长发,紧身衣裳——紧裹着她那窈窕而丰满的身材的衣裳。”五、根据范汾阳接走朱七七的一段对话,朱七七的家庭氛围及成长环境是充满爱和关心的,她确实是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这个大概也是她为什么与人相处时总是不吝啬拥抱和关心的原因。同时一句“姐夫,姐夫他们都欺负我,那沈浪他,,,,,,,,”说明朱七七此时心理确实是非常委屈的,主要是”打不过沈浪、骂不过沈浪、好不容易设计个报复的计谋,还没开展就偃旗息鼓了”,这种感觉对于一个倔强又任性的女孩子确实有一种被人欺负,又无可奈何的感觉。范汾阳接走朱七七前,居然还要征求沈浪的意见,沈浪居然还含笑点点头,随后又提到将朱七七交给范汾阳,自己很放心。他也不想朱七七是他啥人?!。但是感觉沈浪此人与其他人相处时,总能体贴别人,所以人际关系挺好,但是他与朱七七相处的过程中,他明明知道朱七七要的是一个拥抱,和一些赞许,但是他就是不给,只在关键的时候,朱七七吃醋或者情绪高度不稳定的时候给予,但是这样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效果却挺好,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大男子主义,即女人是不能惯着的表现。


          IP属地:安徽93楼2024-11-05 22:56
          收起回复
            最近都在外出差,这个周六周日,争取要更新一下。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97楼2024-11-13 21:48
            回复
              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关于白飞飞这个人物的定性。
              1.《武林外史》他是现代作家,用普通话写的一篇武侠小说,而据观察,人们普遍认为这位作家是以”写人性,写实”著称,这是作家的创作内核。从这点出发,首先明确:在沈浪发现白飞飞是幽灵宫主后,扎扎实实是要“快准狠”的诛杀她的,这在《第三十六章---洞内乾坤》中,有详细表述,所以说二者还有感情纠葛的人,就此打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QJ案,施暴者都想把案件的性质转变成“情感纠纷”。
              2.白飞飞QJ沈浪的事件定性。古龙对这个案件的定性:明确用了“迷药+春药+点穴”来强调,这是违背受害者意志的。且施暴者明确表示要“先QJ后杀害”,而受害者一直想要自救。那么古龙为了避免歧义出现,行文中明确表示,只在最后一天,最后一次才转移穴道成功。最后一天受害者仍然中了“迷药+春药”,但是因为受害者个人自救,最后一天穴道转移了,所以受害者最后一天穴道没被封住,因此在药效褪去后得到了自救的机会,并且救了其他人。那么也就是说作者本人明确的把他定义为“QJ案”,且施暴时间长达七天,甚至可以说,施暴者自己可能都觉得索然无味了,才选择结束这件事情。
              即这是一个证据确凿的“QJ案”。这并不是什么古龙暗搓搓的要给沈浪开后宫,也不是什么沈浪暗搓搓的想要搞男女关系,更不是什么情感纠纷。
              在白飞飞与快活王的婚礼上,白飞飞被王夫人赤裸的关在柜子里,沈浪救了她,这个事情怎么看?白飞飞虽然QJ了沈浪,但是她的生命权,仍然没有被剥夺,所以选择救她,可以理解。直至沙漠上,沈浪想要对女朋友说出这件事情,但最终选择了隐瞒,这一方面是不想伤害女朋友。通过前文---女朋友被迫与王怜花虚与委蛇事件,沈浪觉得这是女朋友对他们感情的背叛,是对他本人的一种伤害,那么现在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对方也有可能会觉得感情受到了玷污,也会伤心难过。另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是绝大多数受QB的受害者普遍的心理状态,即不会主动揭露施暴者,难以启齿,揭露过程实际是二次伤害的过程,另外被揭露后反而自身会遭到强大的舆论压力,所以很多QJ犯屡屡得手,反而没人举报。最近几年的影视剧或者舆论向导,貌似都在鼓励受害者主动站出来揭露施暴者。
              2.白飞飞在明知快活王是她父亲的前提下,仍然选择要嫁给他,并且打算和他发生关系后,让快活王痛苦终身,这个事情外国的一些小说里,也有类似的桥段,但不管国内外至少这个事情是不应该倡导的。
              3.古龙在后期的作品中没有在扯白飞飞这个人,只是说在她的儿子眼里,他母亲是个纯洁的人,像林仙儿一样纯洁的人,这个大概就是母债子偿吧。综合下来我觉得总体上古龙还是比较写实的吧。
              4.这是今天我要讲的重点内容:《武林外史》这部小说,还是有着比较深厚的知名度(虽然写的不咋地),且有着比较大的读者群体。那么对于白飞飞的行为和她的定位应该也是清晰的。在这种情况下,先前的魔改剧,好歹给她整死了。这符合人物性质的最终归属,只是在怎么死上美化了一下。中国人嘛!“一死万事休”。但是从先前曝光的翻拍魔改短剧上来说,要把白飞飞这个人物和她的受害者组成家庭,甚至生儿育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种做法对吗?我认为这个影响非常坏。最直接的影响,这会让人们觉得QJ犯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洗白,不需要付出代价。毕竟观众的智商只有七岁。这个与普遍价值观严重不符。其次有人可能说那许多有权有势的人呢,“他们做出的事情比这个还要恶劣,不是也没有得到处罚吗?这就是写实,这就是事实。”我不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只想说,看这种无脑短剧的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啊!你说有权有势的那些人做的事情,你有实锤,你有证据吗?别人做到的事,你能做到吗?如果这种价值观引导继续下去,那么最有可能受到伤害的反而是普通老百姓吧。
              5.我现在比较能够理解为什么广电要对影视作品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因为有些人打着写实,人性,揭露现实的幌子,还真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啊。当然如果该短剧不叫武林外史,这个人物不叫白飞飞和沈浪,那么人们会另当别论。所以不知道某省文化部门究竟是怎么审核通过的???
              6.最后小提下:白飞飞到底可不可怜,白飞飞她的精神文明建设确实很变态,但是只是你认为的变态,她自己有想法的很,且她的物质生活确实是非常富有的,势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可怜”可能是她一直做坏事的最佳借口吧。


              IP属地:安徽101楼2024-12-13 09:13
              收起回复
                今天想要讨论的是《武林外史》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因为我实在不敢相信古龙亲自执笔的《武林外史》这部小说是讲一些情情爱爱的内容。在经过一番思索后,我认为古龙这部小说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即儒家文化。一、沈浪十岁的时候将资产捐给仁义三老,组建仁义山庄。“仁义”这两个字我没有很深的理解,但是也有一些肤浅的认识。举几个例子,君主亲民、爱民,视为“仁君仁政”。医生无差别的对待病人,关心病人,视为“仁心仁术”。回到自然法则,坚硬的种子视为“仁”……那么我想“仁”至少包括“仁爱”,而这个“爱”至少要“先爱自己,然后推己及人,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再通过家和血缘的形式外放到外界形成博爱,而博爱的基础是尊重。”但是人有亲疏远近,事有美丑善恶,所以仁爱是有差别的爱,所以需要“义”来调节,义讲的是“正道、正义、公正”,通过“义”来缩小差异。义的起点是羞耻之心。仁的起点是恻隐之心。具体体现在孟子四端中。而整本书里“仁义”的代表人物,是二个人,即金无望、沈浪。因此他们两个是知己,文末也是以二人,开怀畅谈,结束整本小说。所以古龙安排金无望毁容,金无望不毁容,他势必会抢了沈浪的风头,但是他虽没有风流的外表,但是他的仁义内核,展现出了他的人格魅力。二、朱七七。朱七七最典型的底色是“善良”。我为什么说是底色,因为善良是她的底线,而底线真的比标准更为重要(懂的人都懂)。所以金无望说“你总该承认,她从无害人之心”。所以王怜花要求她杀熊猫的时候,她断然拒绝。朱七七第二个典型底色是“直”,而孔孟都在强调“直”。我理解的直有两个意思即“人”本性中的自然选择即“率直”比如“徐若愚”事件,他选择保沈浪,实际就是率直的选择。但是她缺少义中的正直。缺少这份“正直”导致她看问题,经常不客观。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也是不客观的。朱七七第三个典型特点是“勇敢”, “仁者必有勇”。这典型的表现在两个方面:1.勇敢的追求沈浪。2.第十二章“峰回路又转”中,朱七七克服心中的恐惧,闯进小楼揭开秘密,古龙这里甚至说是浩然正气,甚至比做“忠臣烈士、舍生取义”。朱七七第四个典型特点是“恕”似乎她对伤害她的人最大的处罚就是扇耳光,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能有一言可以终身奉之吗?孔子说“那就恕吧!”我想用一个通俗的比如来说:“别人骂了你一句,你记一天他骂了你一天,你记一辈子她就骂了你一辈子。”所以朱七七说:“凡事她都会很快忘记,她将来八成会是个大胖子。”最后总结一下朱七七。古龙在创作朱七七这个人物的时候,重点是想突出儒学文化中的仁爱一面,而并没有突出儒学文化中的“义”的一面,这注定,她不会受所有读者的喜爱,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谁又能被所有人认同呢。但是朱七七她是有义的种子埋在心里的,这个古龙用“太行三雁”的故事提出来了。三、王怜花和白飞飞。王怜花为什么不惹人讨厌,根本原因“他是爱自己的,他对自己的父母,还是保有儿女的天性”,也就是说他还是有“仁爱”的种子存在的。而白飞飞的差别是她不爱自己,也不爱别人。更重要的是她还缺少羞耻之心,所以她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即她即不仁,也无义。四、《武林外史》中关于教育和成长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儒学里有“有教无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古龙在白飞飞伪装成小白兔阶段,有一句这样的表述,原文不找了,大体意思是“朱七七和白飞飞原本都是可爱的女孩子,但是因为性格的不同,导致命运截然不同。”为何原本都是可爱的女孩子,后来性格不一样了呢,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一个在爱和蜜罐里泡大,一个在仇恨中泡大,导致习相远了。所以“有教无类”。人们如果能够享受到均衡的教育,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会变小,这种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更包括家庭教育。但是无论是小白兔时期的白飞飞还是幽灵宫主时期的白飞飞,沈浪都未曾教化她,或者说她没有得到被教化的机会。但是朱七七却似乎一直在被沈浪教化,她得到了教化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呢,这还是“习相远”造成的。朱七七是个好问的人,论语中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朱七七每次发问,沈浪都会回答,甚至想掰碎柔化了,喂到嘴里。时间久了,沈浪就担负起了教化朱七七的责任,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朱七七能够向“义”靠拢,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但白飞飞,从来不问也不屑于问,沈浪即使有心教化她,她也听不进去。所以孔子虽然说:“孺子可教也。但是他还说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也是朱七七为什么前期表现的不是很成熟,因为孺子才可教也。而一个已经形成了错误价值观和顽固性格的人,是不可教化的了。五、关于“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这个是儒学里很有争议性的一个话题,不得不说,沈浪也没有结论,所以最后,白飞飞放了主角团,孤身远隐后,沈浪提出“她是善,是恶估计也没人知道了。”但是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教育都很重要,因为善良是很容易滑向恶,比如朱七七的善,时常被人利用,而性本恶,更需要教育,导她向善。六、关于如何对待她人的德和怨得问题。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孔子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注意儒家从来不提倡“以怨报怨”,更不提倡“以德报怨”。“以怨报怨”,则会冤冤相报何时了,甚至有时候有理都变成无理了。以德报怨,便是纵容犯罪,但是“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呢,即以“公平正义、公平正直”的方法来处理怨恨,给予等量的处罚,既不亲亲放过,也不极端仇视。更理想化一点就是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有人说了法律也不保护我们啊!那只能说,是法的缺失,甚至是儒家中的“礼”的缺失,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可悲又无奈的事情,但是公平正直的处理怨恨在武侠小说里还是可以做到的。这重点体现白飞飞QB了沈浪后,沈浪仍然救了她,并给她穿了衣服,缓慢而又轻地擦掉了她脸上的易容,一方面是罪不至死,而“仁爱”的最根本是恻隐之心和对人的尊重,但是我与你虽然发生了关系,可我不是自愿的,我无需对你负责。这就是公平正直的处理。所以最后朱和沈一起宽恕了白,但并不意味着白没有受到处罚,沈终生没有找她,她早早抑郁而终,就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以德报德很好理解,典型的是沈金之间“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他。”“但将血泪酬知己,生死又何妨”。七、白飞飞嫁父,金无望改投沈浪。儒家文化中“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即儒家文化从来不强调愚忠,但父亲如果不慈,儿女可以另投他乡,寻求其他发展。但绝不提倡,报复父亲。八、“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金无望断臂后,沈浪说“区区一条手臂,在我等大丈夫眼里算什么。”后来金无望对沈浪说到“不是我对快活王不仁,实是他对我不义……,必定要让他知道金无望不是废物。”沈浪从小漂泊江湖但是成长成才这其实也是自强,即,环境虽然很差,但是君子应自强。八、如何看待沈浪有争议的几件事。1、铁皮屋救杨大力。这是既有救人之心,也有图报之意,儒家文化从来没有提倡施恩不图报,反而提倡施恩图报,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见义勇为的行为出现。著名的子贡赎人就是例子。2、为了金无望,放任两个无辜的人,被色使带走,这个确实有点与君子之风不符,但孔子只是孔子,孔圣人是有心人封的,没有人是圣人。3、看着一个王怜花的手下杀了另外两个手下而不阻止,我只想问,难道他们不该死吗?八、儒家思想贯穿沈浪终身,沈浪在仁义庄出场,江湖生涯秉持君子之风,宽恕之态,悲天悯人之心,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做事风格,最后更以儒家的经典做法“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形式,结束江湖生活。这并不是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而是一种更高的理想追求,和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至于阿飞的儿子最后一出场就死了,其实是想打破血统吧,毕竟儒家文化中的血统观,虽然现在还在,但是毕竟封建社会灭亡好多年了,最后他的传人公子羽,一直带着青铜面具,别人没有见过他的真面目,我个人觉得这是在隐喻,汉朝之后的儒家文化,被统治阶级利用,以至于真正的儒家文化精神,反而被人误解,最后公子羽没死归隐,寓意真正的儒家文化长存。沈浪的精神还在。


                IP属地:安徽105楼2024-12-18 21:06
                收起回复
                  当然还有全文中屡次提到要有什么样的孩子,娶什么样的老婆,这其实是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的观点,还有不停的说“女人,女人,没有人了解女人,这个世界没有女人多好”约莫等于“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以及文末提到的,朱七七是沈浪的红颜知己,从仁义的角度说确实如此,朱七七过仁,但沈浪其实过义,二者确实是绝配,且朱七七能够看出沈浪的君子之风,即“仁爱”和恻隐之心。即她认同沈浪的价值观和处事风格。


                  IP属地:安徽106楼2024-12-18 21:12
                  回复
                    我澄清一下关于铁心兰的那个楼我只回了两句,我说两句话的权利还是有的吧,别人拉黑了你,不去跟你争,那你在这说也没用啊(不是我拉黑你的吧)我写这个帖子,就跟我闲着无聊刷抖音是一个性质。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12楼2024-12-23 13:24
                    收起回复
                      第二十五章 诡计多端(指王怜花诡计多端)
                      上一章说到朱七七在丐帮大会陷害沈浪失败后,王怜花扮作丐帮马夫用特制的马车劫走了三姐夫范汾阳和朱七七,但范汾阳因为避闲,单独骑马,中途发现中计,范汾阳骑马逃脱,王怜花成功劫走了朱七七。沈浪、熊猫随后赶到与范汾阳会面,沈浪提出守在王怜花丢弃的马车边,守株待兔。PS:因是特制的马车,王怜花还会派人来取。但是守株待兔的过程中,众人发现王怜花的三个手下正在赶往丐帮,沈浪猜测丐帮那边可能有变故,因此留范汾阳守在马车边,自己和熊猫去丐帮,到了丐帮发现丐帮众人都中了毒,但钱公泰不喝酒,没中毒,且钱公泰认定沈熊二人在酒中下毒(王怜花假扮沈熊下毒)。此时王怜花派来的三个手下也来到现场并说到:“王公子,早已料到有人下毒,所以带来解药。”沈熊二人,为了不耽误解毒,只好吃下哑巴亏。沈浪通过王怜花的三个属下骑来的马匹,采取老马识途的形式,跟踪到了王怜花老巢,沈扬言要打王怜花个措手不及。来到王怜花的老巢,沈浪确实动作迅速利落,一路击毙不少王怜花的属下,但是仍然没有找到王怜花。这时突然在一张床下有了动静,此时沈浪就跟脑子抽筋了一样,说要先听听王怜花他们在密谋什么,再动手,这与之前说好的迅雷不及眼耳的作风大相径庭,但是不听则罢,一听不得了,原来是朱七七正在假装和王怜花调情,一向冷静的沈浪,终于气的手抖,熊猫儿更是冲出来就与王怜花开打,但王怜花因为之前被金不换所伤,所以王怜花落败。沈浪点了王怜花的穴道。然后就看到朱七七衣裳不整,准确的说,就剩贴身衣物了,沈熊要是晚来一步朱七七就贞节不保了。然后就是沈熊质问、责备朱七七为何与王怜花发生这种不耻得事情,沈浪意识到自己对朱七七得感情由不得自己掌控,遂逃出密道,搭救范汾阳。留下王、熊、朱,朱自觉沈浪不会原谅,同时也觉得熊猫对她情深义重,自己无法回应对熊的感情而深表内疚,进而决定与熊猫结成兄妹,并带走了王怜花。沈浪两三盏茶的工夫才平复好心情回来,这时先前王怜花派去丐帮的三个大汉也回来了,但两个大汉被当场打伤,沈浪打算向未打伤的大汉询问金不换和白飞飞的情况,这时这个大汉手起刀落,杀了另外两个大汉。杀了这两个同伙之后,这名大汉自觉安全了(即没人向王怜花告发他出卖主人了)向沈浪等人说出“王怜花为了追踪快活王,故意放走白飞飞和色使,同时金不换也逃走了。”沈浪,熊猫同时感慨可怜柔弱的白飞飞又落到了心狠手辣的快活王手中,而他们却无能为力。一切事情结束后,沈浪感慨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决定去范汾阳处洗澡睡觉休息,好好休整一下,于是剧情进入下一章。这一章我觉得有两个小bug:1、王怜花易容成沈浪,陷害沈浪在丐帮的酒里下毒,熊猫问沈浪可有解药,沈浪说如果知道毒药是什么,就有对口的解药,这时王怜花的三个手下带来了解药,钱公泰请求沈浪不要阻止王怜花手下救人,难道钱公泰二傻子想不到如果不是王怜花下的毒,他又怎么知道该怎么解毒呢?2.沈浪和熊猫老马识途跟踪到了王怜花的老巢,这一次沈浪吸取教训和熊猫说,要打王怜花个措手不及,结果真到王怜花携朱七七出场的时候(沈浪不知道朱七七在场),熊猫正要出手,沈浪居然脑子被驴踢了一样跟熊猫说:“先听听他们说什么,再下手。”这和之前说的打个措手不及,差的远啊。且沈浪本章两次阻止熊猫杀王怜花,原来你们两才真爱,怪不得你们两为了朱七七争风吃醋啊。


                      IP属地:安徽113楼2024-12-23 20:41
                      收起回复
                        重点讲一下:沈浪听到并亲眼看到朱七七与王怜花的香艳的场面后的反应----沈七恋中的重大危机,但即是危机也是转机。那么这个感情危机是如何出现转机的呢,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1.“朱七七本人过不了心中的坎”。沈浪对待恋人是有纯洁要求的,至少要自尊自爱,而恰恰朱七七本人把贞洁看的也很重。很多读者只看到沈浪不能接受朱七七和王怜花虚与委蛇的事情,却没有看到,朱七七被沈熊二人撞破之后的羞愧,甚至觉得自己已经配不上沈浪,一直请求沈浪的原谅,也正是因为朱姑娘自己度不过心中的坎,才导致朱七七在面对沈浪的冷暴力时,才会表现得比较卑微,因为她自觉她自己是不占理的,甚至直接不想活了,这次她是真不想活了,以前所谓的不想活,多少都是逼迫沈浪就范,所以最终才想假扮快活王死在沈浪手上,所以朱七七虽然没有以死护清白,但是她对沈浪以死明志了,沈浪面对这样的激烈感情,只有举手投降,试想如果朱七七本人没把贞洁当回事,那么她就不会有如此激烈的举动,也不会理解沈浪为什么态度冷漠,更不会以死明志了,而恰恰朱姑娘明白沈浪介意的是什么,所以才会以死明志,导致沈浪顺利的度过了心中的那道坎,从而感情危机变成了感情转机。2.还是和性格有关。沈浪的性格是冷淡又铁石心肠的人,朱七七的性格执着又热情似火,充分展示啥叫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就这次感情危机来说,如果不是朱七七的执着、热情、勇敢,她俩就拜拜了。
                        不可否认此处沈浪确实展现了他对朱七七的占有欲,但是当一段感情带给沈浪的是伤心和痛苦时,沈浪选择的方式就是逃避,虽然这和他承担着的责任有关,但是他从来也没思考过他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的伤害,当朱七七问他“我只知道你是爱我的,沈浪,是不是,是不是……”沈浪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这是我比较欣赏朱七七的地方,即她会尊重爱人的态度,而不是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心意。可以说这一段沈浪的深情是有些拿不出手的。。朱七七可以说是又美又真又作,主打一个真性情,时不时的刺激一下沈浪那麻木的神经,让你那枯燥无味的生活起点海浪。(未完待续)


                        IP属地:安徽114楼2024-12-23 22:17
                        收起回复
                          过程:1.听到的时候,沈浪手颤抖了。但没有像熊猫一样冲出来与王怜花搏斗,此时沈应该处于刺激太大,一时脑缺血的状态,以至于都不知道怎么反应了。但是熊猫儿冲出去后与王搏斗,王不敌,沈阻止了熊杀王,沈说留着王还有用。也就是说沈迅速恢复了理智。2.直面朱七七。亲临现场更刺激。此时朱处于点穴状态,且衣裳不整,整个人都呆了,朱也是刺激太大,处于脑缺血状态。第一个情感阶段:“你赶紧痛哭流涕地认错、道歉并解释。”首先沈没有给朱七七解穴,也没有说话。而是良久的等待。此时沈的表情是“似笑非笑,纵然是笑,也是苦笑惨笑”此时如果有镜头的话,他的表情应该是“笑比哭还难看。”这个“良久”中,沈浪是想努力平复心情,让自己保持冷静的状态,同时他也在期待朱七七痛哭流涕的认错,并给他一个解释。此时沈浪还是以朱男朋友的身份自居。良久的等待中,朱七七不说话,他熬不住了,终于缓缓道:“你好么?”这个“你好么?”是他和朱七七之间,情人间的暗语,此处这三个字是希望朱七七能够回应他的感情。这个“你好么?”一定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质问的意思,类似于 “你为什么这样做?”另一个他还在继续期待朱七七主动认错并解释。但朱七七本身把贞洁看的很重,同时她也处于极其羞愧的状态,所以面对这个“你好么?”这个情人间的暗语,朱七七只能:“我……我……”,半天没说出一句话,处于那种欲哭无泪,欲说还羞的状态。没有给予沈浪想要的情感回应。此时沈浪还是以朱七七男朋友的身份自居。第二个情感阶段。沈浪没有等到朱七七的解释和对他感情的回应,于是又默然良久,方自轻叹道“我不懂,你为何…”。这句话补齐了就是“我不懂,你为何和王怜花这种人发生这种事?”此处沈浪直接问出了他心里的疑惑,显然由于朱七七不解释也不回应对他的感情,这里沈浪对于“朱七七对他的感情”已经没有先前的自信了,毕竟之前在破庙里言辞尖锐的痛斥他。丐帮大会上主动求和,朱七七也没有回应他。他自己也说:“他对朱七七的感情是情到浓时情转薄,但朱七七不明白他的深情,不明白他的心。”所以此处,沈浪是以一个男人的角度,问出了自己的疑惑,有一点“你找谁不好,你找这样的。”。这里用了“轻叹”这个词,这个词应该是想表明,沈浪理智上已经隐隐得开始产生了想要放弃这段感情的想法了,如果说前期花四姑说的那句“你那个美丽的姑娘又给你带来了新的心事。”概括了这段感情前期带给沈浪的仅仅是“美丽的忧愁”,但是现在这个美丽姑娘给他带来了伤心和痛苦。当前他承担了巨大的责任,所以他无力承担一份会给他带来伤心和痛苦的感情。妙就妙在,此时朱七七回应了沈浪的情感。朱七七说到:“沈浪你懂的,你本该懂的”。沈浪喃喃道“我真该懂么?”朱七七又说“你懂,你懂,你……”这里沈的“喃喃”的说,应该是自言自语的意思,更多的是说给自己听,有两层意思:一,虽然我懂,但我并不想懂了。我们就此结束。二、“我知道你是被迫的,你在期待我的理解和体谅,但我做不到。”朱七七的话补充完整应该是“你懂,你懂,你明知道我爱的是你,你却装不知道。”然后朱七七开始痛哭。此时熊猫儿说了一连串话,一言蔽之就是“你当着王怜花的面不哭,却因为见着我们的时候哭,那我们走,反正你刚才表现得也是挺开心的。”翻译过来是:“你方才不哭,是因为你们在做丑事,你见着我们哭,是因为你们的丑事,被我们撞破了,所以你才哭。”熊猫也是气的口无遮拦的在指责朱七七。朱七七听到这话,“指责熊猫狠心,并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其他办法,只是想拖延时间的虚与委蛇。”朱七七说的是事实,因此熊猫也是长叹一声垂下了头。沈终于听到了朱七七痛哭流涕的解释,于是缓缓叹道“其实,你还有别的法子的。”朱七七立刻表示:“自己还有其他法子,就是自杀,但自己不想死,她要复仇,她还想再见到沈浪”。那么为何在沈浪提出还有其他法子的时候,朱七七立刻认为沈浪是让她一死保清白呢!这是因为,朱七七是真这么想过,即真的想以死保清白,但是她最终选择了虚与委蛇,这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死了,就再也见不到沈浪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的求生本能,能活着为什么要死呢。在朱七七误以为沈浪是让她以死保清白的时候,沈浪道:“我……”。这句话沈浪为什么没有说下去呢,那是因为他突然意识到“我不是让你去死,但似乎除了死和虚与委蛇,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了。”朱七七在一番真情告白以后,怕沈浪不相信,询问沈浪是否不信她。沈浪面无表情的表示相信。朱七七又问能否原谅她。沈浪又面无表情地表示原谅,朱七七又道:“我知道我那样做,你心里难受,但你可以打我骂我,但我只求你不要对我冷淡”。沈浪没有回应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即他心理确实难受,但是他回应了后半部分,说出“我冷漠么?”即冷漠两个字扎了他心窝子。第三个情感阶段,在得到朱七七的痛哭流涕的解释和一番深情告白后,沈浪又开始以朱七七男友的身份自居了,并开始表达出对朱七七这种做法的高度不满,开始宣泄不满的情绪。明明朱七七也是被迫的选择,为什么沈浪还要宣泄不满的情绪。应该是“理解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沈浪对朱七七宣泄不满情绪的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惯用的冷暴力。于是沈浪终于给朱七七解开了穴道,并要求朱七七“穿上衣裳。”朱七七立马紧抱沈浪,沈浪第一波冷暴力“放开手”。朱七七听到后表示:“你好狠的心,你难道真的不肯原谅我。“沈浪道:”我不是已经原谅你了么?”嘴上原谅,行动上不抱受伤的朱七七就算了,还不准朱七七抱他。这能叫原谅吗?朱七七又说:“你为何这样?”沈浪道:“你要我怎样,我怎样才算原谅你……其实,你也根本没有什么好求人原谅的,你本没有做错。”这句话前半部分的意思是:“你要我怎样,我怎样才算原谅你,难不成你还要我抱着你,安慰你。”后半部分就是句大实话,即沈浪现在处于理智上理解,情感上不接受。朱七七嘶声道:“你嘴里虽这么说,但你心里……心里却在怪我,我知道,天呀,我若是死了就好了,我方才本该死的,但我……我却等着要死在你的手上。”这句话反应出朱七七很理解沈浪难过的心里,也深深后悔,刚才还不如一死了之,但是她又觉得自己怎么能死在王怜花这种人手上,要死也得死在心爱的人手上吧。即对以死护清白这个事,朱七七也是挺矛盾的。沈浪道:“我为何要怪你?你为何要死?我这样对你,只因我本来就是这样对你,这一点你本该早就知道。”这句话真的很伤朱姑娘的心,即第二波冷暴力,不仅不让你抱,还要和你划清界限。朱七七这时候对于沈浪对她的感情也不自信了,毕竟男票表现得冷漠又无情,朱七七呼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爱我,你是爱我的,沈浪,是不是……是不是呀?”朱七七直觉沈浪是爱她的,所以发出了这个疑问,此处,为朱七七点赞,我问问你对我的心意,你要真对我没意思,你就直接告诉我。结果沈浪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冷暴力,再度强调“放开手”。这个答案,让朱七七敏感的知道,沈浪并不是不爱她,还是介意她和王怜花的事情,因此朱七七突然一抹泪痕,咬牙道:“好,沈浪,无论你说什么,我都只当我对不起你,无论如何,我已配不上你,我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只求你……你杀死我吧。”“一哭、二闹、三上吊”那是永恒不变的戏码,也是最有用的戏码。沈浪又道:“穿起衣服”。朱七七松开手,跃到墙边,拔剑扔给沈浪,让沈郎杀了她,朱七七的脑袋瓜子是灵光的,她难道不知道沈浪根本不可能杀她,她这么做,无非是逼迫沈浪就范。这一招果然有效果,沈浪将剑齐生生震断了,然后沈浪就借着要去救范汾阳,落荒而逃了,沈浪为什么落荒而逃了,无非是他再不逃走,他与朱七七划清界限的心,又要动摇了,八成又要抱着朱七七,安慰,宽慰加拥抱了。毕竟朱七七确实也没有做错什么,沈浪的心也不是铁铸的。


                          IP属地:安徽115楼2024-12-24 19:59
                          回复
                            自从沈浪给朱七七解开穴道以后,朱七七就站起来抱着沈浪,虽然沈浪说了“放开手”。但朱姑娘没松手,沈浪也没推开,因此朱姑娘这个大美女一直是抱着沈浪痛哭流涕、求原谅。而沈浪整个过程不仅没有拥抱朱七七,还态度冷漠,要划清界限,最后在朱七七问出“你是不是爱我的时候”,不回答爱不爱,而是再度强调“放开手”,所以说朱七七与王怜花这件事,确实让沈浪极其愤怒,不能接受。如果后期朱七七不是以假扮快活王的形式,很认真的要死在沈浪手上,估计沈浪心中的坎,轻易很难迈的过。这不是跪个键盘,说几句软话就能过去的事。那朱七七为何要亲自带走王怜花呢!很简单因为她是受害者,是当事人,她必须亲自报仇,无可厚非。这一段不得不说熊猫对朱七七也是深情厚谊,但是我光明正大的喜欢你,却是发乎情,止乎理的。朱七七明白熊猫的深情,也很愧疚,不能回以同样的深情,遂与他结成兄妹,同时朱七七也表示出“如果没有认识沈浪该多好。”可见沈浪这冷漠的态度,确实太伤朱姑娘的心了。朱七七带着王怜花离开后,沈浪处理完一切事情后,和范汾阳回去洗澡睡觉休息去了,并没有去追朱七七,足以说明,沈浪确实产生想要放弃这段感情的想法。


                            IP属地:安徽116楼2024-12-24 21:20
                            收起回复
                              沈浪---回避依恋型人格。(只是情感趋向,和人品没有关系)
                              朱七七---“真安全,假焦虑型”(被回避活活逼成了焦虑)
                              PS:回避依恋型人格很可怜,但是想要和回避依恋型人格谈恋爱的人,更可怜。网上比较流行的说法:发现对象是回避依恋型的时候一定要转头就跑,跑之前一定要把他骂个半死,以消心头之恨。
                              回避依恋型人格有三大特征:
                              1.述情障碍,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似乎开口就像是在向别人乞求爱一样。所以,他们隐晦的通过某种行为来旁敲侧击,并期待你能够读懂他的真实意图。但是你可能会错意,然后他会觉得你不懂他。然后你们之间势必有矛盾。
                              沈浪对着朱七七动不动就是“你好吗?”还期待她能听得懂,动不动就在别人面前宣誓立场,也期待别人看得出来。不要怀疑,这已经是他能够做到的极限了。幸亏朱七七是个聪明的姑娘,要不然哪个晓得你在干啥。就这样还要说自己“情到浓时,请转薄。”怪朱七七不懂他。
                              2.高度缺乏安全感,内心充满自卑。表现在亲密关系里,回避型依恋始终是安全感至上,安全感大于被爱。他们在亲密关系当中非常的矛盾,既想要被爱,又害怕被伤害,然后表现出的就是以冷漠回避亲密。沈浪为什么缺乏安全感呢!一方面,这与他得成长环境有关系,很小的时候家破人亡,然后原本可以依赖的父母情感被斩断了,这个儿时没有很好的情感依恋关系,导致成人后失去了情感依恋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内心是自卑的,这种自卑源于他的使命和责任感。他觉得生下他就是要和快活王作对,他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以至于他没有精力再来承担任何其他的情感,而且他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死,这样的人不配女孩子喜欢。所以他曾经说过:朱白二女都是可怜的人,因为他觉得这两女的都喜欢上了他这个不值得喜欢的人。
                              3.自我暴露意愿低,很难拥有灵魂伴侣。这种自我暴露指“向别人袒露自己的需求和心思”。他们看起来开朗大方、容易相处,可始终有些距离感,对他人的评价和反应感很敏锐,因此自我暴露程度较低,生怕别人窥探到他心底的秘密。表现在亲密关系上是几乎不与伴侣沟通自己的内心想法。文中朱七七说:“这个人心里装了很多事,但是他自己用一扇门把他锁起来了,别人永远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熊猫也说到:“有时候,你虽在笑,但是看起来却是痛苦的,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心思说出来呢。”他的不能说的秘密是被迫的,但久之,就成了行为习惯,即不沟通,不交流。因为从不向伴侣暴露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伴侣也很难理解你,所以说这种人几乎得不到灵魂伴侣。
                              3.慕强心理。因为缺乏安全感,从小没有依靠,尤其是得不到父母的依靠和庇护,导致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就在心底暗暗立志让自己变得不再需要任何人,一定要让自己变得强大,在他们心里,除了自己,没有一个人是真正能够依靠的。这会让他们努力的在事业方面取得成就,以为变优秀了就是变得强大了,就会有人爱了。
                              总结一下:回避依恋型倾向于喜欢那些充满热情和活力的人。这类人的积极态度和强烈情感往往能够吸引回避型依恋者,因为他们的热情和活力可以填补回避型依恋者内心的情感空缺。与这样的人相处,回避型依恋者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温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回避倾向。而回避型依恋的患者对同样有回避特征的人有共鸣心理,他们会格外同情他们。


                              IP属地:安徽119楼2024-12-31 13: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