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还能看到有人认为麦迪强度合理我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些人已经不是打没打过球的问题了,估计是看都没看过。此贴把篮球攻守强度对比列一个梯度,以此说明为什么这游戏本来的攻守设计就不平衡以及现在的攻守为什么愈发失衡。
第一梯度:攻完全大于守。即使在进攻方未拉开空间的情况下,攻击手依然可以仅依靠外围投射便完成对对位防守的持续破防,进攻方的得分可以完全依靠主攻手一人完成,两个队友在进攻端的工作仅剩带走防守人和拼抢进攻篮板提高进攻容错率而已。
第二梯度: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完全大于守。攻击手在队友拉开篮下防守者,获得完整的内外线进攻空间的情况下能无差别的持续破防对位防守。当内线没有进攻空间只依靠外围投射时进攻困难,只有在大错位情况下才能较为容易的完成破防,遇到强力防守者时甚至会被完全锁死。
第三梯度:攻守均衡或者攻略小于守。即使在队友拉空篮下给予攻击手完整内外进攻空间的情况下,攻击手也无法无差别稳定的破防对位防守人。进攻更多依赖挡拆展开,利用挡拆后防守方延误绕挡不到位和换防不及时的临时空间完成出手得分,或者利用防守方面对挡拆选择换防以后的错位优势再通过单打实现持续破防。
第四梯度:攻完全小于守。防守方所有角色都可以做到单防换防甚至协防性能都绝佳,无论是直接面对对位角色的完整内外进攻单打,还是被迫换防以后面对错位情况下的完整内外进攻单打,每一个角色都能充分应对。即使存在换防性能欠佳的角色也可以拥有出色的延误能力,再搭配拥有出色绕挡能力的角色时可以完全避免被迫换防。整个团队从对位防守到错位防守都无明显破绽,部分角色甚至还有协防能力给主攻手持续加压。进攻方的得分基本依靠晃倒、顶投等硬解手段和偶尔偷分实现,双方的得分都会非常低。
第一梯度:攻完全大于守。即使在进攻方未拉开空间的情况下,攻击手依然可以仅依靠外围投射便完成对对位防守的持续破防,进攻方的得分可以完全依靠主攻手一人完成,两个队友在进攻端的工作仅剩带走防守人和拼抢进攻篮板提高进攻容错率而已。
第二梯度: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完全大于守。攻击手在队友拉开篮下防守者,获得完整的内外线进攻空间的情况下能无差别的持续破防对位防守。当内线没有进攻空间只依靠外围投射时进攻困难,只有在大错位情况下才能较为容易的完成破防,遇到强力防守者时甚至会被完全锁死。
第三梯度:攻守均衡或者攻略小于守。即使在队友拉空篮下给予攻击手完整内外进攻空间的情况下,攻击手也无法无差别稳定的破防对位防守人。进攻更多依赖挡拆展开,利用挡拆后防守方延误绕挡不到位和换防不及时的临时空间完成出手得分,或者利用防守方面对挡拆选择换防以后的错位优势再通过单打实现持续破防。
第四梯度:攻完全小于守。防守方所有角色都可以做到单防换防甚至协防性能都绝佳,无论是直接面对对位角色的完整内外进攻单打,还是被迫换防以后面对错位情况下的完整内外进攻单打,每一个角色都能充分应对。即使存在换防性能欠佳的角色也可以拥有出色的延误能力,再搭配拥有出色绕挡能力的角色时可以完全避免被迫换防。整个团队从对位防守到错位防守都无明显破绽,部分角色甚至还有协防能力给主攻手持续加压。进攻方的得分基本依靠晃倒、顶投等硬解手段和偶尔偷分实现,双方的得分都会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