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吧 关注:596,978贴子:8,287,687

回复:试茶 | 摆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6昆明仓🆚06广仓
此前茶样刚到的时候各闻了一下,06昆明仓茶香明显,06广仓略带仓味,这是符合认知的。
不知道是不是今天上班事多比较忙累的缘故,鼻子似乎不太灵了?几乎闻不出上述茶香和仓味。
看来是状态不佳。但夜茶毕竟是要喝的,于是两相对比,希望味觉还在正常范围。
这次用了盖碗,出汤不过滤网。拼图简单记录一下:



相信喝普洱的茶友从上图可以分辨,左云南仓,右广仓。这里不是普吧,简单小结罢(其实多的也说不出啥来,就不装了词汇大概也不专业,仅代表个人感受):
----
06广仓,湿醒叶底木质香明显、略有樟香,没有感受到之前闻到的仓味,入口微涩无苦,木质香樟香入水显陈韵,回甘迅速且轻微持续。这茶是三溪兄“水缸大法”06至今,这与常说的广仓、湿仓不同,可能转化方面尚有所不及,但胜在干净,香润。
----
06昆明仓,干茶的茶香明显(其实有烟香,因为我抽烟所以忽略了),湿醒叶底一闻就是浓郁的烟味,这股烟味贯穿泡饮始终,盖过了茶的本味。这感觉比大益7582(2201)(两年新茶)的烟味还要重,不能说烟香了,主要太浓。但这个是工艺因素了,与仓储无关。而因这个烟味。两个茶的可比性就没什么可比的了,完全不是一路的。
----
以上也是给三溪兄的品饮反馈,顺便与诸位好友分享个人感受。
--
而我最期待的,是放到最后的90年代老生茶,记得是三溪兄03年“水缸大法”自存至今。届时我要找个舒服的状态舒服地品尝,不拍照不记录。
因为三溪兄的这个贴子里面,关于该茶、关于“水缸大法”,已经有积极的讨论与见解了:
https://tieba.baidu.com/p/9168689461?pid=150914341741&cid=#150914341741


IP属地:广西16楼2024-12-07 01:20
收起回复
    上面忘了说,“06广仓茶”的冷杯香是木质香中散发出花蜜香,初闻还有些馥郁。我觉得储存将近20年的生普还保留有这种新茶时期迷人的花蜜香,相当难得。而略带的樟香,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同缸老茶的影响?等三溪兄说说具体情况


    IP属地:广西17楼2024-12-07 14:04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是07年广东纯干仓,口粮茶


      IP属地:广东18楼2024-12-07 14:40
      收起回复
        前面用了盖碗,那就摆拍玉感

        其实都是以前拍的,无聊

        顺便抹抹猪油


        IP属地:广西19楼2024-12-07 17:08
        回复
          存老茶用的一个青花罐子
          很普通,只不过物尽其用


          IP属地:广西20楼2024-12-07 17:15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12-07 17:15
            收起回复
              跟着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12-07 23:15
              收起回复
                大缸自己存的茶比较干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12-07 23:1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为了避嫌,发三套和紫砂无关的茶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12-08 18:37
                  收起回复
                    陶炉煮水准备搞事情
                    陶是70年代坭兴陶,炉是电磁炉,水是刚从水源地过来的桶装山泉水。


                    IP属地:广西25楼2024-12-09 09:57
                    收起回复
                      不得不说,之前用盖碗为了两相对比,保守了。
                      这次专注品饮06“水缸仓”,用了聚香的朱泥高梨。之前没有留意到的参香,这次就相当明显了,入口就能感受得到。樟香更不用说,满口都是,老韵很足。
                      光是看汤色,就不一样了。


                      IP属地:广西26楼2024-12-09 11:08
                      收起回复
                        又涨知识了 有没有可能壶都保温性跟出汤慢茶汤析出变浓 茶裕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9的也来顶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4-12-09 11:21
                        收起回复
                          天渐冷了,喝茶速度也缓慢下来。
                          上面的坭兴陶壶烧满水一次700毫升。试茶嘛索性再连出四道。
                          这是第5+6道(左)、第7+8道(右)的汤色,都是注好水马上盖盖、出汤:

                          汤色稳定,尚未出现明显减淡迹象,口感亦如是,整体来说肯定是前面更浓郁一些。


                          IP属地:广西28楼2024-12-09 18:07
                          收起回复
                            一泡老茶,一天喝不完
                            这是第9+10道、第11道。

                            慢慢淡了些,第12道还在壶里,我打算留过夜次日再品。
                            我有个习惯,好茶接近尾水泡留壶里过夜,第二天会更好喝,口感更纯净。
                            当然,我认为这个好喝的前提是泥料要好,过夜浸泡更能起到改善水质和提升口感的作用。
                            (没错就是隔夜茶)
                            这个虽然还没到尾水,也试试。之前试过浓的过夜以为会苦按道理也会苦,但结果很甜。


                            IP属地:广西29楼2024-12-09 23:44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隔夜茶



                              IP属地:广西30楼2024-12-10 10: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