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们以后还能看到密教模拟器的基础游戏(即非DLC的)的追随者们出现吗?虽然我很高兴看见司辰之书中的那些熟悉面孔,但我注意到有一个特定的人群完全没有出现。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注定会成为重要角色。
AK:有可能。不过玩家通常会觉得他们对这些角色有他们自己的版本(的理解),所以不是很有可能(去把他们做进游戏)。但也许有机会。
Q:还有,关于秘史中的真实历史人物,你是如何决定哪些要写进故事里,哪些要排除在外的?比如,像伊本阿迪姆、亚瑟摩尔和埃拉伽巴路斯这样的角色,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你选择他们?尤其是在你写的这个年代中,还跑着像布拉瓦茨基、克劳利和富尔卡内利这样“传奇性”的人物。是不是因为你挑选的角色够冷门,所以你可以更随意地为他们塑造性格,而那些“传奇性”人物就不行?还是说你是有意回避那些真实的神秘学人物?或者这里还有其他的考虑?
AK:我成长的年代,《黑暗世界》(World of Darkness)非常流行。而WoD长期以来因为“几乎所有著名人物都是吸血鬼,如果不是,那就是食尸鬼;如果还不是,那他们肯定是血奴”这一特点,成为了许多善意调侃的对象。刺客信条系列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很喜欢这两种设定,但每次我想到要在作品中加入历史角色时,都会感受到它们的“幽灵”。所以,历史人物往往会是一些较为边缘或另类的角色,而且只有某些特定原因才会让他们登场。我对埃拉伽巴路斯的宗教背景非常感兴趣,他与埃赫那吞的平行之处也令人着迷——埃赫那吞在FL中有个边缘配角的位置。我不记得是让我对阿迪姆感兴趣,可能只是因为“阿勒颇人”这个称号让我觉得很有趣。而选择摩尔,是因为我想找一个曾在波斯作战的英国人,做了一些研究后发现他很符合这个模型(更棒的是,他还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细节,比如爱尔兰背景和Malcolmson的角度)。
Q:最后,新王(愿制烛人安息他的灵魂)是否受到2004年的纪录片《英国的真实君主》的启发?我某晚在维基百科上偶然看到这个纪录片,觉得两者间的相似之处太深,几乎不可能只是巧合。
AK:新王的灵感并非来自那个纪录片——我只是想研究一下关于金雀花王朝继承的一个合理的替代可能性。但在阅读相关资料时,我确实发现了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