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6,562贴子:73,872,102

回复:盘点一下一些三国没那么明显的饭圈谣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鉴于这楼里又涌入了某群体
再提一个谣言
一伐失败是马谡的责任
准确的说法是
街亭之战弃军而逃导致惨败,这是马谡的责任
但一伐的失败,100%是诸葛亮自己的责任
街亭之战,或者说一伐,也是谣言扎堆的地方,我不一定能说完,想到几个算几个
首先,由于演艺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街亭之战是张郃攻,马谡守,诸葛亮带兵支援
但其实不是
街亭之战的大方向是诸葛亮马谡攻,张郃郭淮守
看史料
证据一: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
这里说的是马谡任先锋,统大众在前
而且马谡败后诸葛亮“进无所据”,是无法再进军了,很显然诸葛亮是进军态势
证据二:
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
魏书里张郃是“拒”马谡于街亭
证据三:
亮之在街亭也,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不救。
马谡失败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只有几里路就到了,但诸葛亮选择撤军
流程是这么回事
一伐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三郡响应,但诸葛亮出于第一次带大军打仗,比较谨慎,没有急着出兵三郡,而是选择去上邽去和张郃郭淮决战,这个决策没问题,你想断陇就必须先歼灭对面的有生力量
但问题出在打法上
诸葛亮率领部队出蜀道打上邽需要门户,而这个门户就是街亭和列柳城(或者说柳城),所以马谡作为先锋攻击街亭,高翔占据列柳城,给后续部队创造支点
马谡到了街亭没选择占据城池,而是选择上山
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这里不占城的可能性有2
1、街亭城里有魏军,马谡觉得不好打就没打,退而求其次选择上山,
2、街亭城没魏军,但状态较差,马谡觉得不如山上好守,就选择上山
个人倾向于1,因为张郃传里说他拒马谡于街亭,街亭城可能本身就在张郃手里
之后就是张郃断水破马谡,诸葛亮大军已经要到了,但支点已经没了,只能撤军
这里的谣言包括
1、守街亭有手就行
守街亭的可能是那马谡,但更可能是张郃
2、诸葛亮有大事要办,让马谡去镀个金,没想到马谡整大活
马谡整大活是真,但诸葛亮当时没啥大事,他就是选择让马谡先上,自己在后面观望
3、张郃运气好,马谡守住等亮子大军一到,定叫他有来无回
马谡统大众在前,大军就在马谡这,诸葛亮的中军人未必比马谡多
诸葛亮自己也说自己是“兵多于贼为贼所破”
4、守住街亭就断陇了!长安宝贝儿,我来了
想屁吃,守住街亭只是给诸葛亮一个支点和张郃曹真决战,人家半场开香槟就算了,你广告时间就开?
5、一伐功败垂成,马谡你罪大恶极!
失败的不止马谡,在列柳城据城的高翔也输了,赵云也输了,一把lol,明明是三路全崩被打炸线你说这把输纯是中单在送,没道理的,他送归他送,上路下路也得接锅
什么你说打野诸葛亮?
诸葛亮还在刷野!
为什么说一伐纯是亮子责任
用人无方我就不说了,亮子自己承认了,我说点别的
首先,前期该莽不莽,三郡响应不打配合
其次,后期该稳不稳,让马谡带大军去和张郃对线,马谡:我?我打张郃?
马谡他什么水平还在带兵?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为什么我说一伐不是马谡的责任
他中单就是送一百个头跟你边路十分钟被对面打出超级兵有什么关系?
大军决战找支点这么重要的活,诸葛亮自己不干交给马谡,这就是他最大的问题
用教员点评街亭之战的话作为结语
初战,亮宜自临阵。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5-01-01 00:58
收起回复
    第十一个
    “蜀汉,又称季汉”
    准确的说
    蜀汉可以是季汉(我认为不是)
    但季汉绝对不是蜀汉
    你如果问某群体为什么要叫蜀汉季汉,某群体会骄傲的拿出一篇季汉辅臣赞给你看,让你好好提升一下姿势水平
    但实际上呢,他们自己也没看过季汉辅臣赞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季汉辅臣赞的第二段是这么写的
    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履覆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赞昭烈皇帝
    嗯,你没看错,季汉第一“辅臣”是昭烈皇帝刘备…
    你再往后看
    还能看到关羽、法正、糜芳士仁潘濬
    甚至庞统
    这些人都是死(叛逃)在“季汉”成立前的
    像庞统这种,连汉中王时期都没撑到
    季汉辅臣赞,又是刘备又是关羽法正庞统,这闹哪样?
    是杨戏不懂吗?
    不是
    美哉乎, 季汉之名宗子也!
    这是后汉书里评价刘虞的话
    往者季汉分崩,九土颠覆,刘备、孙权乘间作祸
    这是三国志三少帝纪里的话
    等会?刘备改成季汉反贼了?什么情况
    所谓季汉,不是一个朝代,而是表汉末这个意思
    所以在曹魏的视角,刘备是“季汉反贼”
    蜀汉视角里,刘备又成了“季汉辅臣”
    为什么说蜀汉可以是季汉,因为蜀汉人的视角里,东汉没有灭亡,所以刘虞时期是季汉,刘禅时期那当然也是季汉
    为什么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不是蜀汉人,东汉灭亡于刘协禅让后,而不是刘禅投降
    为什么季汉不是蜀汉?哪怕是蜀汉人穿越了,季汉也不是蜀汉,女人是人,人不是女人,解释完毕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1-01 01:29
    收起回复
      加更一个,不过这个不能算谣言,算一个小考据
      那就是蜀汉刘琰案
      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
      简单的说,这个刘琰也是个远房宗亲,和刘备关系不错,后面身居车骑将军要职,但没什么实权,他老婆去拜见吴太后,被吴太后留在宫中一个月,因为他老婆长得漂亮,他怀疑他和刘禅有染,就让下人出来狠揍了老婆一顿,老婆告到刘禅那里
      刘禅很生气,让有司给他定罪,有司认为:你不能让士兵打老婆,脸也不是该挨鞋跟子的地方
      然后把这个刘琰弃市了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嗷,造皇帝黄谣不该杀?
      但实际问题很大,因为这个罪名实在是太搞笑了
      哪怕是现代,你打个老婆,或者找人打自己老婆一顿,也不会把你枪毙吧
      按汉律
      妻悍而夫殴笞之,非以兵刃也,虽伤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妾。妇贼伤、殴詈夫之泰父母、父母、主母、后母,皆弃市。
      老婆打老公也就受耐刑(刮毛并降低地位),你跟我说老公打老婆要弃市?
      这案子但凡用诽谤皇室、谋逆来处决刘琰,我都觉得很正常,造皇帝黄谣那不就该杀吗?
      但最后不是,找了一个“让下人用鞋打脸不合适”这种搞笑理由给杀了
      答案只有一个
      刘禅真干了,刘琰没造谣
      陈寿在最后加的那句“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更是阴阳怪气的典范
      什么是专业史官的春秋素养啊(战术后仰)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5-01-01 02:05
      收起回复
        第十二个
        诸葛亮军事水平略差,但内政三国goat
        这个言论怎么说的,你说是谣言,那有点过,但确实不能算事实
        准确的说法是
        诸葛亮的团队内政水平很强
        为什么这么说
        所谓诸葛亮治蜀
        刘备死后开始领权治蜀
        在成都呆了两年去打南中
        南中打了一整年回来准备北伐
        第二年就去汉中搞北伐一直搞到病死
        也就是说
        所谓诸葛亮治蜀,他本人其实只在成都干了3年多
        诸葛亮时期的内政肯定不能算差,但那是他的团队共同努力出来的成果
        就古代那个通信效率,诸葛亮在汉中能怎么处理成都的政务问题?大部分工作还是得留守在丞相府的团队成员做,代表人物就是蒋琬
        所以你看蒋琬接班后干的也不错,因为人家之前就一直在干
        这点其实诸葛亮也一样,刘备入川前诸葛亮就是内政总管,入川后刘备也是打仗时候居多,诸葛亮坐镇成都搞后勤
        哪有什么天才,都是练出来的
        哪有什么个人能力,都是团队的力量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5-01-01 03:15
        收起回复
          但我为什么要说诸葛亮内政也就只是不算差呢?
          因为他们这个团队确实没拿出什么成绩
          何为内政?
          无非经济、人口、制度
          经济上,诸葛亮团队我只能给到不及格,发直百钱一时爽,一直发一直爽
          为什么不是负分?因为财政问题是刘备搞出来的,蜀汉经济本身就被刘备玩崩了,你让诸葛亮团队硬吃亏损恢复币制那确实不太现实,但没有采取任何错措施只是摆烂继续发钱吸血,真及不了格
          人口
          没数据不好说,勉强给个及格吧,毕竟一直用兵肯定不存在大幅增长
          制度,可以给到比较高的分数(90+),诸葛亮能以身作则,团队核心成员也都比较简朴,风气确实不错,赏罚分明,吏治清明,哪怕全史也算是拿得出手的
          但是还是90分,拿不了满分原因有2
          1、班子成员风气较好,但是非班子成员摆子混子还是不少
          2、蜀地毕竟一州,相对确实好管理
          整体上诸葛亮团队的内政水平能给到70-80分
          肯定不算差
          但你说多强那也没有
          另外诸葛亮还有一个点我比较奇怪
          一般来说,和百姓混的好能体恤百姓,在百姓嘴里口碑好的,官场一般混的都不太行
          比如蜀汉的赵云、曹魏的杜畿郑浑、东吴的骆统(吕蒙不算,襄樊之战的秋毫无犯更多是战略考量,吕蒙在当时民间口碑不算差,但也谈不上好),毕竟你替百姓说话就是不给哥们我面子,哥们真有一头牛
          而很多官场混的好口碑高的反而是初生,比如蜀汉的张飞刘琰、曹魏的赵俨
          但诸葛亮在民间和官场里的声望都很高
          这个说实话,我不太理解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5-01-01 03:33
          收起回复
            楼里和人对线又提醒了我一个谣言
            那就是曹操宛城一炮送三贤,这个谣言和另一个-曹操好人妻我放一起说了
            演艺里“城中有妓女否”确实经典
            但实际不是那么回事
            先看史书
            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
            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
            绣降,用贾诩计,乞徙军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祖信绣,皆听之。绣乃严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备,故败。
            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张绣造反是因为曹操想杀他的计划泄露了(贿赂亲信胡车儿被胡车儿儿卖了),而不是娶了张绣嫂子
            只说娶张绣嫂子的话,张绣只是不悦,没说自己要反
            那么为什么曹操要娶张绣嫂子呢?是想草吗?张绣为啥不高兴呢?是觉得没面子吗?曹操知道张绣不爽为什么不安慰而是准备直接杀人呢?
            你说有没有想草的成分,那可能是有的,但主要还是借着娶张济老婆的行为拉拢西凉军军心,刘备娶吴皇后也是这个道路
            张绣为啥不爽呢?
            因为我张绣才是西凉军的扛把子啊,有什么事你曹操跟我说,我带着堂口兄弟们跟你干,你绕过我娶我婶子,那我算什么?
            是的,经典的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曹操的反应也很直接,你张绣本来就是我直接夺军的障碍,你不高兴么我就把你杀了,反正要夺军迟早要干你
            最后曹操棋差一招,栽在了贾诩手上
            本质是夺军之争,而不是下半身冲动
            曹操好人妻也是一样,准确的说是曹操喜欢美女,只要她美他不在乎是不是二婚
            最直接的证据,曹操的老婆里绝大多数都是一手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5-01-01 03:57
            收起回复
              本来开贴的时候只想到三四个
              md怎么越想越多
              明天再继续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5-01-01 03:59
              回复
                关于诸葛亮内政水平
                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言论
                “夷陵之后蜀汉风雨飘摇,诸葛亮能把蜀汉治理成北伐几次的国家,这还不强吗?”
                这属于把两个事实拼成一个谣言
                夷陵后蜀汉是风雨飘摇,但他的转危为安和诸葛亮的治理没什么关系
                夷陵后蜀汉有三个威胁
                一个是内乱,黄元叛乱被刘禅解决了,而诸葛亮忍下了南中叛乱,等后面出面暂时解决了问题
                一个是东吴,诸葛亮通过外交媾和了,曹丕来打,孙权不和也不行
                一个是曹魏,曹魏对蜀汉兴趣不大,称帝时找功劳的时候打了东三郡,之后整个曹丕时期没有对蜀汉有啥想法
                诸葛亮稳定内部,靠的是忍字决,这个决策很正确,但谈不上多么惊天地泣鬼神
                结论
                诸葛亮确实把蜀汉带回了正轨,但夷陵后的蜀汉面临的威胁确实也没有很多人以为那么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5-01-01 08:06
                回复
                  不吐不快
                  开贴的时候本来不准备跟某群体对线的
                  结果某群体总是喜欢来秀下限
                  这帖子里又蹦出几个笑话
                  1、刘备没设宗庙
                  这是先主传都没看过的史盲
                  2、孙权不提曹丕杀刘协是孙权有求于曹丕
                  孙权:这位弱智吧吧友您好,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是说可能,刘协真没死,我不造烂谣还有错是吧
                  3、先主传虽然说了刘备立了宗庙,但是只用了一次
                  一次性宗庙给我整乐了,果然光之国的事情你们人类少管,破案了,刘禅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里的祭是陈寿写错了,因为蜀汉只有一个一次性宗庙,所以不可能是祭,其实是妓则寡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交给你亮子了,我去负责拯救蜀汉失足女性
                  太伟大了,我哭死
                  4、曹植是大汉忠臣,曹操选曹丕没选曹植就是因为他忠汉
                  同理可证,,刘备选刘禅不选刘永刘理,这说明这两个兔崽子是大汉逆贼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5-01-01 09:35
                  收起回复
                    新年第一个
                    来个针对曹魏的吧
                    第十三个
                    曹操一开始是汉室忠臣,是讨董时被虫豸们气到,后面才慢慢变味儿的
                    (曹操至死没称帝所以是忠臣这个过于低级,就不聊了)
                    曹操从来都不是什么汉室忠臣
                    或者准确的说
                    汉末能有个啥忠臣?有忠臣汉末能是那个批样子?就汉末那个批样子也配有忠臣?
                    有人说曹操年轻的时候又是设五色棒整顿纪律又是讨董,怎么不忠?
                    那袁绍也讨董?请问袁绍忠吗?仲也是忠是吧
                    很多人有个误解是董卓是坏的,关东联军是好的
                    实际上呢?两边都是坏的,狗咬狗而已
                    曹操作为宦官之后,看出宦官们要凉,所以一直在向士族靠拢,搞事跟宦官对立
                    也被留下了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价,说明他就没掩饰过自己的野心
                    讨董时他不是气袁绍等人不救大汉
                    是气这帮子虫豸不肯出力跟他一起谋求功名
                    和他类似的孙坚也是一样的
                    都是乱世投机得奸贼,忠什么忠
                    一个被追认皇帝的人就不可能是什么忠臣,忠臣能干出这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5-01-01 10:27
                    收起回复
                      襄樊也是个很大的谣言聚集地,本来没想谈,但既然有吧友提出了
                      我还是想到哪说到哪说几点
                      1、糜芳倒卖军资论
                      这个谣言出自两段史料
                      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
                      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
                      两句史料的真实性我都没啥问题
                      但这不代表糜芳士仁就倒卖了军资
                      原因有两个
                      1、襄樊后期,关羽手上有三万于禁降卒,一下多了三万张嘴,物资供应不上其实本身也很正常,未必就是倒卖了
                      2、拿我住的陕西举例,糜芳是南郡太守,相当于西安市市长,关羽督荆州,相当于陕西省省长,两人的办公地都在南郡,糜芳能在关羽眼皮底下又是倒卖军资,你说关羽不知道?那这关羽得无能到什么程度?
                      2、糜芳早就和东吴商量好要卖关羽了!
                      这个不完全是谣言,糜芳确实和东吴有过私下交流,糜芳有二心也是很早的事,但这种沟通我的理解是属于狡兔三窟给自己找退路,我并不认为白衣渡江是提前商量好的
                      原因如下
                      将军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翻至城门,谓守者曰:"吾欲与汝将军语。"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於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
                      白衣渡江丽吕蒙是经典的两头骗,先见士仁,士仁不降,虞翻就说我们大军能堂而皇之开到这里,说明你们有内应,刘备大势已去,你现在不降就是死路一条,士仁就投了,之后吕蒙带着士仁去南郡,糜芳看到士仁投降自己也就降了
                      为什么说糜芳提前没和吕蒙说好
                      原因也有2
                      1、骗完士仁后虞翻给吕蒙说他是骗士仁的,说明有内应是假话,虞翻给吕蒙没有撒谎的道理
                      2、白衣渡江是绝密行动,哪怕两边提前说过这事,吕蒙也不可能给糜芳透露自己的行动,因为吕蒙也不会信任糜芳
                      通盘来看,这事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糜芳士仁和吕蒙有暗和,但这个合作程度很有限,对于吕蒙来说这是两个暗桩,对于糜芳士仁来说,吕蒙是多一条路,蜀汉混一混,真混不下去就果断润
                      所以白衣渡江士仁的第一反应还是守城,因为他还看不清局势,这时候虞翻暗示他还有内鬼,士仁一寻思,坏,出大问题,糜芳个b肯定已经投了,那我不投我不成冤种了,糜芳也是一样的,本来可能心里犹豫,看到士仁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也该投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5-01-01 13:04
                      收起回复
                        继续说襄樊
                        那位吧友提到的荆州大家都在投所以别盯着糜芳不放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可的
                        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
                        雪崩的时候你去追究其中一片雪花是怎么飞、为什么飞根本没意义
                        荆州的投降就是这样一场雪崩
                        但对他这事都赖关羽管理无方,我倒是有点别的看法
                        糜芳士仁潘濬这是荆州要员,这些人和关羽不睦,确实存在被关羽逼反的可能
                        但你说荆州的大部分地方官,他们也是被关羽逼反的?未必吧,他们甚至都不一定见过关羽
                        荆州为什么血崩,我分析有两个原因
                        1、刘备持续发动战争,对荆州持续性的竭泽而渔,这些人对刘备集团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2、215年刘备对投降的人没有施加惩罚,像郝普这种还能继续在荆州做官被吕蒙再抓一次,所以对荆州官员而言,219年搞不好根215年差不多,我先投,回头刘牢大带兵回来两边接着谈呗,日子不过了咋滴?为这事玩什么命?
                        打完后这些人可能才发现:卧槽,给我干哪来了?吕蒙你玩真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5-01-01 13:37
                        收起回复
                          关于糜芳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
                          那就是糜芳在东吴过得不好,被虞翻狂喷
                          被虞翻狂喷这事属实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但这其实恰恰说明糜芳地位还可以,他的手下还敢让别人避将军船
                          至于虞翻喷人这个事
                          这个b就是这么一个抽象人,汉末整活大师,主打一个狗路过都要被喷几句
                          他干过的抽象事如下
                          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
                          领导吃饭我转桌?领导夹菜我掀桌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领导敬酒我装死,领导走了我谈笑风生
                          孙权:老登我上早八!看剑!
                          网友以为的虞翻:对忠臣唯唯诺诺,对降将重拳出击
                          实际的虞翻:骂降将也就图一乐,真图一乐还得怼孙权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5-01-01 14:14
                          收起回复
                            第十四个
                            针对孙权的两个谣言
                            1、孙权是制衡达人,在江东大族间游刃有余,论制衡三国第一,完爆曹刘
                            这是这几年随着蜀粉被反攻倒算冒出来的奇怪言论
                            要厘清这个问题,先要搞清一点,什么是制衡?
                            所谓制衡,就是端水,给大臣挂几个胡萝卜,让大臣内斗,从而让自己权力稳固
                            其实看到这段话,你就该知道孙权一辈子最大最成功的制衡是什么了
                            那就是二宫之争,通过立储之争,彻底扫平内部对他有威胁的任何势力,从制衡的角度来说,孙权二宫之争是成功的,但这玩意儿对国家有什么好处?
                            制衡的本质就是内耗,再没什么吹了吹这么个玩意儿
                            2、江东门阀政治严重,孙权为了制衡门阀操碎了心
                            这是一个更莫名其妙的谣言,东吴是门阀政治,但是那是因为汉末全国都是门阀政治
                            而东吴门阀政治的情况其实也并不严重(毕竟北边那个把自己严重死了)
                            东吴的门阀特点是什么?就是弱
                            东吴最牛的门阀是谁?
                            周瑜,祖上有个三公
                            其他的呢?什么东吴门阀四幻神顾陆朱张,加起来祖上凑不出一个三公,顶天一个2000石太守,这叫门阀?
                            去北边,别说和小孩一桌
                            自觉去和狗一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5-01-01 15:52
                            收起回复
                              关于孙权,再说两个
                              1、孙权气死陆逊
                              陆逊是气死的不假,但并不一定是孙权气死的
                              这个事你看一下来龙去脉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孙权和杨竺私下谈论想废太子
                              孙和找人蹲床底下窃听
                              孙和知道这事后联系亲信陆胤,让他找自己亲戚陆逊替自己做主
                              陆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真的给孙权写信劝他不要废长立幼balabala
                              陆逊是好心,干的其实也是甲鱼干的事
                              但区别是甲鱼是曹操问他,他回答
                              陆逊是孙权在自己家里正琢磨这事的时候,啪一封信砸脸上,你不要balabala
                              你让孙权怎么想?我在家说事你隔着千里外都知道,你是皇帝我是皇帝?
                              这个事我为啥说陆逊是倒霉蛋呢,因为陆逊在二宫之争里一直是中立态度,还得罪了全琮,全琮给他写信说现在大家都要站队啦,大哥你跟谁混,我跟你
                              陆逊直接说国家事当凭自己本事 站什么队?你儿子跟孙霸,这是取祸之道,你应该效仿金日磾把自己儿子杀了以示清白
                              全琮:你特么脑子有问题是吧
                              以陆逊这种中立态度,如果陆逊知道窃听这个事,他大概率就不会出头而是会把陆胤狂喷一顿
                              所以这事孙和和陆胤肯定没告诉陆逊
                              陆逊可能傻了吧唧还觉得是孙权当朝说过这个事,已经挑明了
                              陆逊是大概率不知情
                              但孙权不知道啊,在孙权眼里,你陆逊是孙和的族父,我这边才想着废孙和,还没公开,你就写信过来比叨叨,你翻天了是吧
                              他把当时和他密谈的人抓来问,密谈的那人也一脸懵逼,于是推脱说肯定是陆逊,孙权也就信了
                              因为这个事骂陆逊也很正常,立储的事情被权臣窃听只是骂陆逊一顿,已经很厚道了
                              陆逊愤懑而死也不一定是怨恨孙权,更有可能是恨孙和和陆胤这两铸币坏自己名声
                              至于孙权有没有杀陆逊的意图,这个基本可以确定没有
                              不是因为孙权人多好,以晚年孙权的疯批程度他确实干得出隐诛这事
                              但陆抗之后敢入京和孙权对线,还能把孙权怼破防,哭着把陆逊的二十罪全烧了
                              之后陆抗也是为东吴拼了一辈子命
                              所以我信这个事大概率是就是一个误会
                              你可以不信孙权的人品,但陆抗的人品还是过得去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5-01-01 17: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