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去年五月底,我完成了2.0心得与总结PVE篇的发布。按原定计划,是打算先进行一个月左右的休整,顺便清理下PVE残留的尾巴,最晚于七月中旬开始投入对PVP的研究(是的,虽然听上去有些夸张,但实际上截至PVE篇发布,距这游戏开服过去了整整11个月的时间里,我都没有真正系统地去研究过PVP。原因无他,单纯只是忙于PVE而分身乏术。这游戏的PVE体系有多少门道由此便可见一斑了。当然现在来看,这倒称得上是幸事一件,至于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随着PVE篇的发布完成,我发觉自己的热情与动力也随之一扫而空,甚至到了打开这个游戏都会犯恶心的程度。于是原本打算进行的研究自然也就一拖再拖,心得与总结PVP篇的字数永远停滞在了2k余字,直到十月底游戏发布关服公告。
回想下初见此公告的心情,大概可以用“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来形容吧。原本我就不擅长PVP这种模式,再加上于心得与总结PVE篇中【结】的⑥所提到的原因,使得我对这个模式一直存在一种抵触感与排斥感,硬要去研究的话那真可谓是哑巴吃黄连一般的行为。而现在,既然游戏马上都要不复存在了,自然也就没必要再去浪费精力写什么心得与总结了。
但就在这关服前的两个多月,在这段终于可以置身事外,无所顾忌的时间里,我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将自己从开服至今游玩PVP的历程回顾了一遍,又与尚坚守在游戏里的几位PVP高手交流切磋了一番,顿觉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由于这部分内容的指向性过强,再本着写好的2k多字大纲不用白不用的原则,将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加以调整后,这篇文章便诞生了。
正如标题所述,本文不再是一本正经的心得总结向攻略文,而是混入了个人情绪的讽刺批判向吐槽文。下面,我就以一名专业游戏人的角度,为大家好好剖析下云畅到底做了个什么“鬼”东西出来。
注:
①本文内容以国服版本为基准,除特别说明外,行文均建立于对局双方网络稳定,指令响应无延迟,各类判定无异常的前提下。
②文中所提到的单个风格的“输出”,意指以对方一次韧性归零至回满的时间为界,我方仅使用该风格进行连控所能打出的最大输出(计入自身增伤Buff,如魔人、超载等)。
③对局开始时玩家血量为20格血,文中统一以“两条血”代称,一条血即为血量半残。
感谢所有曾在天梯中与我过手的玩家;特别鸣谢“不问”“葱鸽鸽鸽鸽鸽”提供指导性意见。
去年五月底,我完成了2.0心得与总结PVE篇的发布。按原定计划,是打算先进行一个月左右的休整,顺便清理下PVE残留的尾巴,最晚于七月中旬开始投入对PVP的研究(是的,虽然听上去有些夸张,但实际上截至PVE篇发布,距这游戏开服过去了整整11个月的时间里,我都没有真正系统地去研究过PVP。原因无他,单纯只是忙于PVE而分身乏术。这游戏的PVE体系有多少门道由此便可见一斑了。当然现在来看,这倒称得上是幸事一件,至于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随着PVE篇的发布完成,我发觉自己的热情与动力也随之一扫而空,甚至到了打开这个游戏都会犯恶心的程度。于是原本打算进行的研究自然也就一拖再拖,心得与总结PVP篇的字数永远停滞在了2k余字,直到十月底游戏发布关服公告。
回想下初见此公告的心情,大概可以用“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来形容吧。原本我就不擅长PVP这种模式,再加上于心得与总结PVE篇中【结】的⑥所提到的原因,使得我对这个模式一直存在一种抵触感与排斥感,硬要去研究的话那真可谓是哑巴吃黄连一般的行为。而现在,既然游戏马上都要不复存在了,自然也就没必要再去浪费精力写什么心得与总结了。
但就在这关服前的两个多月,在这段终于可以置身事外,无所顾忌的时间里,我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将自己从开服至今游玩PVP的历程回顾了一遍,又与尚坚守在游戏里的几位PVP高手交流切磋了一番,顿觉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由于这部分内容的指向性过强,再本着写好的2k多字大纲不用白不用的原则,将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加以调整后,这篇文章便诞生了。
正如标题所述,本文不再是一本正经的心得总结向攻略文,而是混入了个人情绪的讽刺批判向吐槽文。下面,我就以一名专业游戏人的角度,为大家好好剖析下云畅到底做了个什么“鬼”东西出来。
注:
①本文内容以国服版本为基准,除特别说明外,行文均建立于对局双方网络稳定,指令响应无延迟,各类判定无异常的前提下。
②文中所提到的单个风格的“输出”,意指以对方一次韧性归零至回满的时间为界,我方仅使用该风格进行连控所能打出的最大输出(计入自身增伤Buff,如魔人、超载等)。
③对局开始时玩家血量为20格血,文中统一以“两条血”代称,一条血即为血量半残。
感谢所有曾在天梯中与我过手的玩家;特别鸣谢“不问”“葱鸽鸽鸽鸽鸽”提供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