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下这个高中毕业强制工作两年才能上大学的主张 
结合尼亚佐夫的出身年代,这个主张的原型很可能是当时苏联的教育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高中毕业生越来越多,尽管高校招生规模一再扩大,仍无法满足中等学校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了缓解这个矛盾,1958年,高等学校优先录取有两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直接招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不得超过录取总人数的20%,缓解了高等学校的招生压力,但是使许多学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不能入学,由于录取两年以上工龄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断学业,一些文化知识被遗忘了,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1964年,该政策废除,直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
而大概1940左右出生的尼亚佐夫很可能就是这个政策的“受害者”

结合尼亚佐夫的出身年代,这个主张的原型很可能是当时苏联的教育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高中毕业生越来越多,尽管高校招生规模一再扩大,仍无法满足中等学校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了缓解这个矛盾,1958年,高等学校优先录取有两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直接招收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不得超过录取总人数的20%,缓解了高等学校的招生压力,但是使许多学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不能入学,由于录取两年以上工龄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断学业,一些文化知识被遗忘了,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滑坡。1964年,该政策废除,直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
而大概1940左右出生的尼亚佐夫很可能就是这个政策的“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