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将统帅吧 关注:36贴子:490

春秋战国时期名将战绩整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前统计过春秋时期名将,但随着个人不断深入了解先秦,感觉春秋名将战绩整理的错漏太多,于是本人决定删去春秋名将战绩那二个贴子,开启重制
不过本人水平有限,所以决定持续更新,计划是坚持一天至少更新三员将领战绩,争取一年更完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3 23:42回复
    吴起
    1.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吴起於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於是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史记·秦本纪》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史记·赵世家》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立而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今吾是以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败秦于注。《史记·魏世家》
    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而还。吴起立斩之。军吏谏曰:“此材士也,不可斩。”起曰:“材士则是也,非吾令也。”斩之。《尉缭子·武议》
    6.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遂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7.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8~9: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彊。《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8.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9.楚人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沟,坠黄城。《战国策·齐策五》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3 23:49
    收起回复
      斗廉(射师)
      1.夏,楚使鬥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鬥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左传·桓公九年》
      又曰:楚将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音忧。)邓养甥〈身冉〉(甥,音男。)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阵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衡,横也。分巴师为二部,斗廉横阵于其间,以与邓师战而伪北。北,走。)邓人逐知,背巴师而夹攻之。(楚师伪走,邓师逐之,背巴师。巴师攻之,楚师自前与战也。)邓师大败,鄾人宵溃。(宵,夜。)《太平御览·兵部卷十三》
      2.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鬥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左传·桓公十一年》
      《左传》曰:楚屈瑕将盟贰、轸。(贰、轸,二国名也。)郧人军於蒲骚,楚莫敖曰:(莫敖,官名。)"盍请济师?"(盍,何也。何不济益师?)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也。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武王有乱臣十人,纣有亿兆之众。)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太平御览·兵部卷五十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03 23:54
      回复
        子辛(公子壬夫)
        1(从名平实胜).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於是楚登解扬楼车,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於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史记·郑世家》
        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史记·楚世家》
        九月,楚庄王围宋。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庄王曰:“诚哉言!我军亦有二日粮。”以信故,遂罢兵去。《史记·宋微子世家》
        穆王即世,庄王即位,使申伯无畏聘于齐,假路于宋,宋人是故杀申伯无畏,陀(夺)其玉帛。庄王率师围宋九月,宋人焉为成,以女子与兵车百乘,以华孙元为质。《清华简·系年》
        2(从败).…………郑人闻有晋师,使告于楚,姚句耳与往。楚子救郑,司马将中军,令尹将左,右尹子辛将右。....................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晋入楚军,三日穀。《左传·襄公十六年》
        3.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书曰:“复入。”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复其位曰复归。诸侯纳之曰归。以恶曰复入。《左传·成公十八年》
        平公三年,楚共王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师鱼石。《史记·宋微子世家》
        4.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郑子然侵宋,取犬丘。《左传·襄公元年》
        五、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左传·襄公五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03 23:57
        收起回复
          斗勃(子上)
          1(从败).晋车七百乘,韅、靷、鞅、靽。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遂伐其木以益其兵。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外仆髠屯禽之以献。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平).又曰:晋将阳处父侵蔡,(父,音甫。)楚将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泜,直利切。)处父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阵,(欲避楚,使渡成阵而后战。)迟速惟命,不然纾我。(纾,缓。)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子上欲涉,大孙伯曰:"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乃退舍。(楚退欲使晋渡。)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遂归楚师亦归。《左传·兵部卷十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3 23:58
          回复
            景阳
            1.齐、韩、魏共攻燕,燕使太子请救于楚。楚王使景阳将而救之。暮舍,使左右司马各营壁地,已,稙表。景阳怒曰:“女所营者,水皆至灭表。此焉可以舍!”乃令徙。明日大雨,山水大出,所营者水皆灭表,军吏乃服。于是遂不救燕,而攻魏雍丘,取之以与宋。《战国策·燕策三》
            2.三国惧,乃罢兵。魏军其西,齐军其东,楚军欲还不可得也。景阳乃开西和门,昼以车骑,暮以烛见,通使于魏。齐师怪之,以为燕、楚与魏谋之,乃引兵而去。齐兵已去,魏失其与国,无以共击楚,乃夜遁。楚师乃还。《战国策·燕策三》
            3.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史记·秦本纪》
            六年,秦围邯郸,赵告急楚,楚遣将军景阳救赵。《史记·楚世家》
            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秦围邯郸乃解。《史记·赵世家》
            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卻,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史记·白起列传》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而为文侯师。孟卯妻其嫂,有五子焉,然而相魏,宁其危,解其患。【景阳淫酒,被发而御于妇人,威服诸侯】。此四人者,皆有所短,然而功名不灭者,其略得也。《淮南子·氾论训》
            4.七年,至新中。秦兵去。《史记·楚世家》
            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史记·赵世家》(【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新中军也。”【索隐】:信梁,秦将也。【正义】:信梁盖王龁号也。秦本纪云“昭襄王五十年王龁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今相州理县也。年表云“韩、魏、楚救赵新中军,秦兵罢”是也。)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3 23:59
            收起回复
              麃公
              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史记·秦始皇本纪》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04 00:01
              回复
                屈建(子木)
                1(从).陈侯如楚。公子黄愬二庆于楚,楚人召之。使庆乐往。杀之。庆氏以陈叛。
                夏,屈建从陈侯围陈。陈人城,板队而杀人。役人相命,各杀其长。遂杀庆虎、庆寅。楚人纳公子黄。君子谓:“庆氏不义,不可肆也。故《书》曰:‘惟命不于常。’”《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楚薳子冯卒,屈建为令尹。屈荡为莫敖。舒鸠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离城。吴人救之,子木遽以右师先,子彊、息桓、子捷、子骈、子盂帅左师以退。吴人居其间七日。子彊曰:“久将垫隘,隘乃禽也。不如速战!请以其私卒诱之,简师陈以待我。我克则进,奔则亦视之,乃可以免。不然,必为吴禽。”从之。五人以其私卒先击吴师。吴师奔,登山以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傅诸其军。简师会之,吴师大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遂围舒鸠,舒鸠溃。八月,楚灭舒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七、楚屈建帅师灭舒鸠。《公羊传·襄公二十五年》
                八、楚屈建帅师灭舒鸠。《谷梁传·襄公二十五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04 00:05
                回复
                  魏颗
                  及雒,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左传·宣公十五年》
                  《左传·宣公下》曰: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初,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病疾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亢,御也。)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太平御览·人事部四十四》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04 00:07
                  回复
                    赵雍
                    1.十七年,燕伐赵,围浊鹿。赵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
                    《竹书纪年》
                    2.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史记·赵世家》
                    王破原阳,以为骑邑。《战国策·赵策二》
                    3.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史记·赵世家》
                    4.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史记·赵世家》
                    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史记·匈奴列传》
                    5.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史记·赵世家》
                    赵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阳、鸿之塞,又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以和。《资治通鉴·卷三》
                    6.二十三年,攻中山。《史记赵世家》
                    7.赵武灵王二十五年,赵攻中山,惠后卒《史记·六国年表》
                    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史记·秦本纪》
                    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资治通鉴·卷三》
                    8.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史记·赵世家》
                    9.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史记·赵世家》
                    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战国策·赵策三》
                    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归,行赏,大赦,置酒,醫五日。《资治通鉴·卷四》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5-03-05 15:53
                    回复
                      王陵
                      1.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赵邯郸。《史记·秦本纪》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史记·白起列传》
                      2(败).四十九年正月,益发卒佐陵。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史记·秦本纪》
                      陵兵亡五校。《史记·白起列传》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5-03-05 23:02
                      回复
                        楚文王熊赀
                        1.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耼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馀。”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左传·庄公六年》
                        楚白公之乱,陈人恃其聚而侵楚。楚既宁,将取陈麦。楚子问帅于大师子穀与叶公诸梁。子穀曰:“右领差车与左史老,皆相令尹、司马以伐陈,其可使也。”子高曰:“率贱,民慢之,惧不用命焉。”子穀曰:“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朝陈、蔡,封畛于汝。《左传·哀公十七年》
                        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史记·楚世家》
                        其后,巴师、楚师伐申,楚子惊巴师。《华阳国志·卷一》
                        《郡国志》所谓宛有爪里津、夕阳聚者也。阻桥即桓温故垒处。温以升平五年,与范汪众军北讨所营。淯水又西南径晋蜀郡太守邓义山墓南,又南径宛城东。其城故申伯之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水经济·卷三十一》
                        申今南阳府北二十里,有申城,即故申国都也。庄六年,楚灭申。《读史方舆纪要·卷一》
                        2.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
                        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左传·庄公十年》
                        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史记·楚世家》
                        蔡哀侯取妻于陈,息侯亦取妻于陈,是息妫。息妫将归于息,过蔡,蔡哀侯命止之,曰:以同姓之故,必入。息妫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息侯弗顺,乃使人于楚文王曰:君来伐我,我将求救於蔡,君焉败之。文王起师伐息,息侯求救于蔡,蔡哀侯率师以救息,文王败之于莘,获哀侯以归。《清华简·系年》
                        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陈,息侯亦娶陈。息夫人将归,过蔡,蔡侯不敬。息侯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於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楚文王从之,虏蔡哀侯以归。《史记·管蔡世家》
                        3.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左传·庄公十四年》
                        文王为客于息,蔡侯与从,息侯以文王饮酒,蔡侯知息侯之诱己也,亦告文王曰:息侯之妻甚美,君必命见之。文王命见之,息侯辞,王固命见之。既见之,还。明岁,起师伐息,克之,杀息侯,取息妫以归,是生堵敖及成王。《清华简·系年》
                        息今河南光州息县北有故息城。庄十四年,楚灭息。《读史方舆纪要·卷一》
                        4.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左传·庄公十四年》
                        5.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
                        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左传·庄公十六年》
                        6.十二年,伐邓,灭之。《史记·楚世家》
                        鄾城西北行十馀里,邓侯吴离之国,为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二十》
                        邓今南阳府邓州。庄十六年,楚灭邓。《读史方舆纪要·卷一》
                        7.文王以北启出方城,封畛于汝,改旅于陈,焉取顿以赣(恐)陈侯。《清华简·系年》
                        8(大败).及文王即位,与巴人伐申而惊其师。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阎敖游涌而逸。楚子杀之,其族为乱。冬,巴人因之以伐楚。《左传·庄公十八年》
                        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左传·庄公十九年》
                        《春秋》庄公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御之,大败于津。《水经注·卷三十四》
                        9.遂伐黄,败黄师于踖陵。《左传·庄公十九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3-05 23:03
                        回复
                          魏斯(魏文侯)
                          1.十八年,幽公**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史记·晋世家》
                          2.王命莫敖阳为率师以定公室,城黄池,城雍丘。晋魏斯、赵浣、韩启章率师围黄池, [之童]迥而归之于楚。《清华简·系年》
                          3.二年,王命莫敖阳为率师侵晋,柁(夺)宜阳,围赤岸,以复黄池之师。魏斯、赵浣、韩启章率师救赤岸,楚人舍围而还,与晋师战于长城。楚师无功,多弃旃幕,宵遁。楚以与晋固为怨。《清华简·系年》
                          4.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史记·魏世家》
                          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汾阴、郃阳。《竹书纪年》
                          5.楚声桓王即位,元年(前404年),晋公止会诸侯于任,宋悼公将会晋公,卒于鼬。韩虔、赵籍、魏击率师与越公翳伐齐,齐与越成,以建阳、巨陵之田,且男女服。越公与齐侯贷、鲁侯衍盟于鲁稷门之外。越公入飨于鲁,鲁侯御,齐侯参乘以入。晋魏文侯斯从晋师,晋师大败齐师,齐师北,晋师逐之,入至开水,齐人且有陈[鹿垩]子牛之祸,齐与晋成,齐侯盟于晋军。晋三子之大夫入齐,盟陈和与陈淏于楹门之外,曰:"毋修长城,毋伐廪丘。”晋公献齐俘首馘于周王,遂以齐侯贷、鲁侯义(显)、宋公田、卫侯虔、郑伯骀朝周王于周。《清华简·系年》(此役魏斯作为晋军后援,主军的主将实为太子魏击)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5-03-05 23:05
                          回复
                            郤缺
                            1(从).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从).秦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从之。
                            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秦伯以璧祈战于河。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乃止。秦师夜遁。《左传·文公十二年》
                            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郤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史记·晋世家》
                            3.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君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左传·文公十五年》
                            4.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晋郤缺救郑,郑伯败楚师于柳棼。《左传·宣公九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3-05 23:06
                            回复
                              桓齮
                              1.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鄴,取九城。《史记·秦始皇本纪》
                              2.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年,秦攻武城,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史记·赵世家》
                              3.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史记·秦始皇本纪》
                              4.桓齮定平阳、武城。《史记·秦始皇本纪》
                              5(败).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史记·赵世家》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败死).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战国策·赵策四》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5-03-07 0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