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实在无须楚楚...吧 关注:19,433贴子:137,816

回复:【应求】《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作者:木璃 (V后 欢迎帮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都快忘了还有更这个文,还以为要坑了呢,偶的更文史一向很惨,不是作者坑就是被私信说不让继续发。。。。。不过文都是好文就是了,多谢提醒喔,今天开始回复更新~


130楼2013-01-06 10:43
回复
    47
    出行四人,两个要拜师的,偏偏成功让徐渭开口留下的居然是贾瑚,贾母听见的时候,还当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听岔了,等得确信无误了,直气得把手里听了贾代善的劝告后精
    心挑选出来给贾瑚五周岁礼物的上等鸿桑浮雕端砚啪的扔回了桌子上,雕着云纹的浮雕直接撞上了桌角,瞬间原本线条优美的云纹便出现了一个缺口,好好一块端砚珍品瞬间就被
    毁了去。
    王夫人陪坐一旁,心里只恨这场合不对,不好叫她动起手来砸东西,心里只堵得慌。
    两人心情都是不好,便越发觉得眉开眼笑的张氏碍眼极了。
    等及晚上贾代善,贾母劈头便问:“怎么徐大人就光收下了瑚哥儿?珠哥儿那般个聪慧人儿,哪处不及瑚哥儿了,怎么如今瑚哥儿被收下了,倒是珠哥儿被撂开了!”
    贾代善心里也正不自在呢,听得贾母这般咄咄逼问,脸也阴了,道:“你这么晚了不回屋休息在这等我,就为了问我这事?”
    贾代善可是暴烈脾性,贾母也是太着急了,这才一时忘了,要搁以往,她也断不至于在贾代善面前这幅态度,如今见着他生气,贾母心里一堵,软下姿态问道:“我这不是听了
    消息着急嘛,回来报信的说的不清不楚的,只说瑚哥儿被徐大人收下了,我也是担心珠哥儿。”又问他,“怎么这么晚回来,徐大人留你了?你们可是说了什么?”一边又笑着让
    人去厨房把炖着的参汤取来,“你没回来用晚饭,我怕你在别处吃不习惯,早早就让人炖下了,一直在厨上温着呢,你一会儿多喝点。”
    贾代善这方舒坦了,缓和了面色,嗯的一声点了点头。贾母又叫人拿热茶来,自己亲自在一边督促着丫头给贾代善除了一身正装换了常服出来,直等着一切妥帖了,贾代善舒
    服地坐在了椅子上,这才停下来坐了另一侧,巴巴问道:“老爷看着精神不大好,难道竟是在徐府累着了?”
    贾代善回头瞟了一眼贾母,她虽然极力掩饰了,可那满心的担忧着急又哪里瞒得过她的眼睛,想到贾政贾珠,贾代善心里暗叹口气,倒是有些理解先头贾母的急切了,便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这徐渭委实比我想得还要油滑,一起说了会儿话,倒是费了些心思。”
    贾母这会儿可对徐渭没什么好感,闻言拧起了眉:“怎么他还敢驳老爷的面子?!未免太不识抬举。”在她看来,贾家可是公爵人家,徐渭便是再有才名,也不过只是大学士
    而已,怎么敢不给贾代善面子。
    贾代善也知道贾母为人,今儿在徐家他确实也是不高兴,这会儿倒觉得贾母这以贾家为傲的态度贴心得紧,越发和颜悦色道:“你胡说什么呢,徐渭可是简在帝心,也怨不得
    人不给我面子了。”
    可不是不给面子,他都亲自带着贾政贾珠去了,在外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那对贾瑚贾珠可是偏着贾珠多些,更不要说他还带了贾政去,官场上的人谁不是眼明心亮,他
    都表现到这个地步了,徐渭竟是说不给面子就不给面子,到最后,不过浅浅夸了贾珠几句,只把贾瑚收到了门下,却是完完全全没给他面子!
    贾母瞧着贾代善不悦的眼神,心里更是堵得慌,气道:“这徐渭,亏得还是大学士,竟这般有眼无珠!珠哥儿多灵慧聪颖的孩子,可不比瑚哥儿好了百倍,偏他就只看着瑚哥
    儿一人。”
    贾代善横眼她:“你就闭嘴吧,到底他还是收下了瑚哥儿。”便是再不满意,贾瑚好歹也是贾代善孙子,他能拜徐渭为师,贾代善心里还是满意的。
    贾母却不这般想,她对贾赦贾瑚感情本就淡薄,这会儿贾瑚出头了,却压得她最心爱的小儿子孙子吃了亏,她只恨不能好好教训一番贾瑚何谓之手足之情,更不要说对徐渭能
    有什么好声色了:“我是哪里说错了,平日里,珠哥儿多孝顺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有了什么好吃好喝的都先记着给咱们先尝尝,上进又懂事,读书多勤奋刻苦?瑚哥儿呢,最是
    


    131楼2013-01-06 10:45
    回复

      坐不住,没事就往那园子里跑,小小年纪,撵鸡追狗的,活脱个猴儿。怎么看,徐大人也合该收下珠哥儿才对啊。”
      贾代善眼睛立了起来:“你倒越发来了劲儿了,瑚哥儿是活泼些,可哪里像你说的。他不过是好动些,前儿还跟我说等再大些要习武呢,进了你嘴里,倒变成撵鸡追狗了!”
      贾代善年少跟着父亲在战场上南征北战,一身武艺也是不弱的,偏两个谁都没继承他的武学,久而久之,贾代善也就熄了让儿子从武的心思,转而看重了儿子学问。难得贾瑚读书
      天赋佳,还对武学有兴趣,贾代善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能让贾母说他不好。尤其贾瑚近年来表现越来越好,也算是入了贾代善的眼,人老了,总是记挂着孙子的,倒是觉得贾母对
      贾瑚太过苛求了。
      “孩子本就活泼些好,瑚哥儿好动,你还非要他每天坐在屋里?!”没好气看了贾母一眼,“我知道你心疼珠哥儿,可你也别忘了,人徐渭跟咱们家可没什么交情,不过是看
      在大媳妇的面上。张家跟徐家什么关系?徐渭还能不收下瑚哥儿?”贾代善也是看中了两家关系好,这才敢不叫贾赦跟着去的。原想着自己都亲自去了,好歹徐渭也该给点面子,
      没想到……贾瑚在徐府一番表现,可谓是孝顺聪慧,贾代善对着孙子,只有更喜欢的,不过是不痛快徐渭竟半点不给他面子,不肯收下贾珠,这才生了气,对贾瑚,他可满意着呢。
      贾母对贾瑚贾珠的印象已经刻入骨子里了,只要有贾政在一天,那就断没有改变的,闻言冷笑道:“老大媳妇都进了咱家门了,那就是我们贾家的人,珠哥儿难道就不是她侄
      子了?出了门倒好,变成两家了。怎么瑚哥儿和珠哥儿难道是陌生人不成?那可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亲缘?徐渭就只给老大家的面子,就不给老爷面子了?”
      贾代善心里也存着这一节呢,憋着气道:“那也是瑚哥儿表现得好,对他爹那孩子可真是孝顺,又懂事,人徐渭看着老大家的面子,可不是就收了。”说着,又把白天发生的
      事跟贾母说了一遍,“亏得那孩子小小年纪能有这份气度,处变不惊,不愧是我贾家的种!”
      贾母嗤了一声,撇过了脸,好不以为然。心里惦记着贾代善话里对贾瑚的满意,又扭过头来,讥讽地看着贾代善,道:“是是是,那孩子对他爹孝顺贴心,千百个好。我教出
      来的珠哥儿都及不过人家,我不比老大家的会教孩子,珠哥儿在我身边长大,都被我给耽误了,连人瑚哥儿一半都比不上!怨不得人徐渭看不上眼!”
      贾代善板起脸,怒道:“你这是生的哪门子气,瑚哥儿进益有出息,你倒好,不但不欢喜,倒是生气起来了!”
      贾母被这一喝,面上越发过不去,捏了帕子就捂住了眼睛,哽咽道:“我哪里是生气瑚哥儿进益,我那就是不痛快徐渭有眼无珠,光看着交情,撇开了珠哥儿,半点面子都不
      给老爷留。珠哥儿那么小年纪,在那么多人面前落了个没脸,心里得多难过?!”一时声音越发悲痛,“珠哥儿可是老爷你亲自教导的,难道还比不过老大那不着调的教出来的瑚
      哥儿?徐渭这么做,可不是再打你的脸?传出去,别人要怎么看你?!”
      贾代善何尝没想到这点?否则先头也不会那么不高兴,这会儿贾母还往他伤口上撒盐,一拍桌子,直气地骂道:“妇人之见!”甩甩袖子,往书房去了。
      贾母愤愤扯开了帕子,咬紧了牙关……
      贾政院里跟贾母处差不多,王氏等着贾政贾珠一回来便扯着问到底在徐府发生了什么事,怎么都不明白,她的心头肉、比贾瑚好了千百倍的贾珠,怎么就会被贾瑚给比下去了呢?
      儿子被贾赦的给比了下去,自来被认为比贾赦好的贾政心里也难受着呢,王氏这般歪缠着,他憋了一天的火气可不找着了出气口,冷笑着一把甩开了王氏拉着他臂膀的手,冷笑:“为什么会没被选上?你天天照顾他你心里没个数?你瞧瞧你养得好儿子,平日里读书落下瑚哥儿好一大截就不说了,怎么连瑚哥儿的懂事孝顺也没学上一点半点?你都怎么教的儿子?!”
      


      132楼2013-01-06 10:45
      收起回复

        徐渭接过交给左右,训诫道:“人之所贵者,仁也;情之所寄者,慈也;道之所存者,精也;为人所善者,诚也。夫德者本也,才者末也!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的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时存恻隐之心,常思救苦之志,视师长如至亲,投同门以赞羡,皆因德于艺先,艺承德满,德隆业盛。吾辈当记,业欲精则心必定,心欲定则神必清,如此博极国学,精勤不倦,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功。然艺无止境,技恒有差,断不可骄逸他谋,自逞忘形。汝当潜心尽力,俱得真传,青出于蓝胜于蓝。”
        贾瑚低头恭敬应是,又有下人拿着戒尺(严师出高徒,望老师严加管教)上前来,贾瑚呈上给徐渭,那边又有下人拿着托盘上前,徐渭拿过上面的竹纹青玉递给贾瑚:“需谨记君子端方如玉。”又有六个下人各端着托盘过来,上面依次放着肉乾(感谢师恩)、芹菜(业精於勤)、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早高中)、桂圆(圆满自在)、红豆(鸿运高照),这便是拜师的束修六礼了。徐渭一一看过,俱都是上品之物,点点头表示满意,下人便拿着六礼下去。这才有人拿了茶过来给贾瑚,贾瑚接过,依旧双手高举过头顶奉茶给徐渭。
        徐渭接过抿了一口,便把茶盏交给了左右,亲自扶起贾瑚。顾霰便在一边唱道:“礼成!”
        自此,贾瑚便是徐渭真正的关门弟子了!
        徐渭又叫过了刘衍曾飒介绍给贾瑚,让他喊师兄。这两人刘衍二十、曾飒十五,见了贾瑚,少不得再给见面礼,贾瑚知道此二人是书香门第出身,对荣国府未必就有好印象,也没追着赶上去,保持着礼节应对,倒叫两人对这小师弟的印象好了不少。
        随后便是宴席。
        徐渭有心让贾瑚出头,便带着他一一给众宾客敬茶,贾瑚也不怵,知道机会难得,以茶代酒,说了好些,没有什么特别标新立异的,中规中矩,半丝规矩不差。倒不是他没能耐取巧,实在是今日来的名士文人极多,人一多,喜好就不一样,顺了哥情失嫂意,倒不如中规中矩,不求好印象,也不能留下坏印象。
        若是旁人,这般中庸的表现自是要招来非议,偏他不过是一节孩童,轮番礼仪规程下来,半丝差错也无已经叫人赞赏,这会儿敬茶见礼又是这般规矩,已经是顶顶聪慧的了。等到宴席中间,那好事的挑着贾瑚问些蒙学知识,贾瑚对答如流,问起论语浅显处,贾瑚无一出错,甚至还能说出些史记典故,已再没人对徐渭收下这个徒弟有半丝疑议。
        “到底是老靖远侯的外孙子!”众人私下里这般议论着,对贾瑚的态度越发和善了。贾瑚也不骄傲,开始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不骄不躁,又惹得众人一通夸赞。
        徐渭心底也是骄傲至极,这弟子,确是没收错!回头看见贾赦坐在席上笑得合不拢嘴,不由赞了一句:“恩侯你可是教出了个好儿子啊!”
        “哈哈,哪里哪里~”贾赦笑得嘴巴都咧到了耳朵根儿上,一边连连谦虚着,与旁人交谈,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客套,手里的酒杯一晚上就没空过……
        宴会后回家,贾赦满身酒气拉住了贾瑚,得意咕哝:“我的好儿子,可给老子长脸了!给老子长脸了!”笑声张狂肆意,任是张氏怎么喊都拦不住。只能拿帕子捂了他的嘴,一路加紧回府。
        好容易把醉得厉害的他给弄回了屋里安置好,他还不安生,一会儿要吐,一会儿又说口渴,直把张氏折腾地直冒汗。
        “这浑人~”等一切料理妥帖了,好脾气的张氏忍不住也抱怨了一句,正要帮他盖好被子,不妨就听见贾赦小声咕哝着什么,俯□仔细一听,只听他小声喝骂,“瞧以后,谁还敢说老子不如人~”
        作者有话要说:这次我不会消失的,大家看着吧,我会努力加油的!!!!这本书,一定不会坑!!我会努力更新的!!


        138楼2013-01-06 11:06
        回复
          49
          既然拜了师,那贾瑚的学业自然要放到徐府里去。本来按着徐渭的意思,是想让贾瑚直接住到徐府里去,也便于他每日的传课授业,不过被贾瑚拒绝了。徐渭毕竟不是单纯的教书先生,那身上可是顶着官衔领着实差的,一身皇宠,贾代善都要另眼相看,贾瑚哪敢真让他劳心劳力,天天费心盯着他的学业。
          再则,贾瑚自己也不耐烦日日在他面前装模作样,掩饰自己的真是才学。他拜师目的无非是人脉名望,如今拜师成功,叫所有人知道了他贾瑚的名字,徐渭能教他什么就不是他在意的。
          贾赦张氏也是知道好歹的,徐渭收下贾瑚,已经是给了他们天大的面子,就是他们真心想让儿子住进徐府里去,却也知道是太过了,徐渭这一提起,忙忙就拒绝了。“大人一片好意,按说实在不该拒绝。只是大人身负皇命,本就事忙,小子不肖,能得大人青眼收为弟子已经让您受累,再让他个泼猴住到府上叨扰大人,我们可真就没脸见您了。索性两府离得也不愿,每日里过来也便宜,实在是不敢再烦累大人了。”
          徐渭再三劝说,贾赦张氏只不肯答应,最后见实在拗不过,干脆也就算了,却叮嘱道:“虽则没有住过来,但学业却不能放松。世侄世侄女,你们可要多看顾着点。”
          贾赦张氏哪里有不应的,叫他尽管放心。贾赦更发了狠道:“这小子要敢偷懒,看我怎么收拾他!”
          贾瑚给众人作揖,也说:“定勤加学习,不敢懈怠。”
          徐渭与贾赦等人再商量些细节,便把贾瑚每天的行程定了下来。卯时初起身来徐府,先与两个师兄徐涛一起读书,其后由刘衍曾飒徐涛几人为他先讲解文章内容,背诵练习,再有大字二十张,等及徐渭下衙回来,再检查功课,查漏补缺。
          “你刘师兄是二甲二十六名,精于骈文,你曾师兄虽不曾下场,诗词丹青却是颇有些造诣,你初进学,由他们领着,我也放心。”徐渭微笑着对贾瑚说道,眼神却是看着贾赦,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意见。
          贾赦忙道:“大人的弟子还有什么说道的,那日我也是见了那两个少年,端地是好气度,少年俊彦,满京里怕也找不出几个比得上的,不愧是大人教导出来的。”让他们教贾瑚,贾赦乐意的很。他又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不知道官场上的事,大一开始就没指望徐渭天天守着贾瑚手把手教他读书,能每日指点一下,已经足够让他喜出望外了。贾赦学问或许不成,却是个知足识趣的,哪里还会有意见。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日,贾瑚早早便被陈妈妈叫了起来,穿好张氏早早给他准备好的新衣新鞋新袜,身上所有金器都被摘下,独留了个白玉的项圈,看着活脱个金童的俊俏模样。张氏生怕他不知与人相处,也不理昨晚已经说了好几遍,早饭时又叮咛了他一遍去了徐府要和几个师兄打好关系,临出门前,拉着贾瑚又仔仔细细规整了一番,直到贾瑚叫着要来不及了,才放了人走,自己站在门栏上,远远看着下人簇拥着贾瑚慢慢远走了。
          贾赦笑话她:“瑚儿这不过是去读书,晚上就回来了,你倒好,弄得跟远离似地。真真是女人见识。”
          张氏听着心里不痛快:“自然是不比老爷这狠心肠的。瑚儿多大年纪,一个人去读书跟师兄打交道,谁知道会不会吃亏了去。徐府也不是咱们能说了算话的地儿,瑚儿要受了委屈怎么好?老爷怎么就一点也心疼孩子?!”
          贾赦只觉张氏胡搅蛮缠:“他读个书能受什么委屈。刘衍曾飒还有徐大人家的两个公子,你都也是见过的,那样少年才俊的模样,还能欺负他个孩子?便是再不成,还有徐夫人在呢,那可是你也叫婶婶的,还能不看顾着瑚儿?你啊,就是想得多!”
          张氏这方不说话了,只是还是忐忑不安的坐了又站站了又坐的。她不是不懂贾赦说得这番道理,只是知道归知道,做母亲的心却是怎么都放不下来。自贾瑚出生,这还是头一次离了家去,哪怕只是短短一日功夫,知道贾瑚会有人照料,张氏也心里揪着,徐府不是自家,万一、万一瑚哥儿受气了呢?那刘衍曾飒,还有徐江徐涛,看着虽好,也有些交情,可他们年岁比贾瑚长上许多,贾瑚能与他们好好相处吗“?这一想着,她的心就怎么都放不下了。
          


          139楼2013-01-06 11:10
          回复
            刘衍徐江等人忙站起给他见礼,徐渭点点头,过去坐了,看看贾瑚,问道:“怎么今儿就学为政第二了?先前的学而第一……”
            刘衍解释:“师弟在家时已经学过此篇,弟子查过,倒也顺畅,便接着往下教了。”
            “哦?”徐渭招过贾瑚,随口问道:“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师徒两一问一答,徐渭越问越欢喜,刘衍和徐江两人对视一眼,徐江把手上贾瑚描摹的大字在刘衍面前晃了一圈,低声笑道:“瞧着字体,可还入眼?”
            刘衍瞄过几行,字体方正大气,转折处已微露风骨,冷哼了一声,好许久,这方小声道:“可惜了,却是荣国府出来的~”
            徐江但笑不语。
            刘衍出生山东,族谱录上已传承二十六代,家中有记录历史可追溯至魏晋,虽在前朝末年遭遇灭顶之灾,几近消亡,但门风清贵,一家书香,风骨犹存,与勋贵却是关系疏远。刘衍年少追随徐渭,对勋贵观感已是改变许多,只是对贾瑚,说不得还有些心结在。徐江不求别的,只要他能正视了贾瑚的为人脾性。至于旁的,徐江相信,以张氏的为人,他的孩子,定是招人喜爱的!
            晚间贾瑚回府时,先去的贾代善书房给他请安,贾代善倒也关心他,拉着问了许多在徐家的事,又问徐渭教了他什么。贾瑚一一回答了,半点没有隐瞒。
            贾代善听着很有些感慨:“你那几个师兄我也是见过的,小小年纪,为人处世都是顶尖的……”复杂地看了眼贾瑚,想了想,最终也只不过嘱咐了一句,“跟着你师傅,可要好好学!”
            贾瑚答应了,等了好一会儿,没见贾代善有旁的吩咐,就告辞离开了,离开的时候隐隐见着旁边小书房透着个小人的影子,想着该是贾珠在读书,正要走近几步,那人影突然又往里去了,贾瑚脚步一顿,随即变换了方向,回自己院子去了。
            贾代善没见着这个,坐在椅子上,为贾珠又是好一番的感叹:“若他也有这般才学出众的师兄……”
            别看今早上贾赦取笑张氏胡思乱想,一天下来,等及贾瑚差不多该回来的时候,他早早就在屋里等着了,没事还找张氏聊些京里出的新鲜事,被张氏好一通笑话。“你个爷们,好好的在我这里跟我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贾赦只厚着脸皮当没听见,照旧一杯茶捧在手里,悠悠哉哉喝着。听见下人通报说贾瑚回来了,他眉一挑就要站起来,那厢张氏早就起身往前迎了出去,他便觉得有些不自在,瞄了眼众人,见没人看他,又坐了回去,嘀咕了一句:“像什么样子!”拿起杯子抿两口茶,眼睛直往前面瞅。
            张氏拉着才进门的贾瑚,上下一通打量,按着他坐了椅子上,关切地问道:“累了吧?今儿顺利吗?你师傅师兄对你好不好?”
            贾瑚失笑:“母亲,身边那么些人伺候着,儿子怎么会累?”又仔细把今天的事精简着说了一遍,道,“师兄师傅都好,讲起课来精简易懂,儿子学了不少东西呢。”
            张氏便喜笑颜开,点着头只来回叨念着:“这就好,这就好。”贾赦坐在上首,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贾瑚复又笑看了他,道:“今儿头天上学,四个师兄全来了,一天里教了好些东西,后面师傅又考校,儿子心里也忐忑着,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失了面子还是小事,就怕让人以为是父亲没教好,可是担心得紧。索性师傅问的都是父亲前面讲过的,没甚难度!结束时,师傅还说,都是父亲教得好!”
            贾赦还没说话,不过脸上的得意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张氏捂着嘴笑:“你年纪还小呢,别想着些事,答得上来就答,答不出来也不要紧,横竖你才学了几天。”贾瑚笑笑,没接话。
            


            141楼2013-01-06 11:14
            回复
              贾瑚看了一下,正是他故意错漏的地方,点头认错:“是弟子错了。”
              徐渭就喜欢贾瑚这样知错就改的性子,点点头,道:“今日大字再加五张。”贾瑚应了。徐渭又考校了他这几日背诵的文章,这次倒是没挑出什么错来,又布置了他明天的功课,便回去办公去了。
              徐渭一走,原本还正襟危坐的曾飒登时软了身子,整个人斜斜往椅子上一靠,长长呼了口气:“终于~”
              贾瑚对着场面早就是见惯不惯了,找了张椅子坐下,顺手抄起他的那篇文章,一目三行看过,笑道:“师兄你就再忍忍,只等你考过了此次科举,榜上有名,以后师傅自然不会再这般日日盯着你了。”
              曾飒拧着眉头哀嚎:“那也要考过了才行。如今我家里父亲是天天早中晚地逼我读书,师傅日日出题让我作文……要这次不过,等再过三年我还得再来一次……”拍了记额头,整个人都萎靡了。
              贾瑚被他逗得好笑:“师兄你还漏了一个人呢,你这次要没过,不说曾大人师傅,单只刘师兄,就不会轻易放过你。”
              说到刘衍,曾飒激灵灵打个寒颤,眉眼间苦的都能拧出胆汁来了,哀叫着:“这日子可怎么活啊~”
              贾瑚摇摇头,笑得眉眼弯弯。指不定还真是一物克一物,曾飒性子跳脱,被娇养出来的爽朗性子,便是在徐渭面前也是进退有度的,偏只刘衍一冷下脸,他心里就犯哆嗦。按曾飒的说法,那是小时候被刘衍盯着读书,稍有懈怠就被打戒尺打怕了,不过依着贾瑚看,曾飒对刘衍,确实是与徐渭一般的敬重。
              “师兄你且忍一忍,师傅也说了你如今功课大进,你只消在这最后的日子抓紧了不要松懈,此次科举,定没有问题的。”
              曾飒叹口气:“也只能如此了!”随即又是一通鬼哭狼嚎,“后面还有好些天呢,那不是还得日日看书做一篇文章?”贾瑚懒得理他,自顾自铺开纸笔做起自己的功课来……
              贾瑚在徐家用过晚饭回来,天色已经有些晚了,他本来要去给张氏贾赦请安,才进了府邸,就有下人拦住他说是贾代善找。贾瑚莫名所以跟着人前往贾代善的书房,思来想去,怎么都不明白,贾代善能找他有什么事。这当口,他不是忙着给他的小儿子铺路搭关系吗?
              “孙儿给祖父请安,给二叔请安。”
              出乎意料的,在书房等着他的不止贾代善,贾政也在。贾瑚真有些迷糊了,他们两个一齐能找他干什么?还巴巴让人在门口等着他回来。“不知祖父找孙儿有什么事?”不明白就问,贾瑚不着急,他人都来了,想让他做什么,贾代善自然会开口的。
              贾代善似乎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顿了一会儿,笑问道:“下人说你才从徐府回来,怎么样,现在功课紧吗?”
              贾瑚眼角余光注意到贾政脸上带着些焦急的神色,心里越发好奇,回答道:“老师近日事忙,便多让我做功课,生怕我年小受不住,布置的功课并不紧张,多是写字背诵,尚算轻松。”
              贾代善训诫道:“学问之事,最是讲究勤奋刻苦,既然你觉得游刃有余,功课外也要多看看书。”
              贾瑚也不反驳,只低头答应就是了。
              屋里又是一番寂静,好一会儿,贾代善才沉声问道:“你方才说徐大人近日事忙,都在忙些什么?”
              贾瑚很奇怪,贾代善也不是不知道曾飒要考春闱,怎么还明知故问?“曾师兄即将下场考试,师傅便留了师兄做题教导……”话说到这里,视线尾端就见贾政瞳孔一缩,脸上浮出了异色。下一刻,就听得贾代善哦了一声,问他:“你师傅在为你师兄温习功课做题?都做得什么题目?说了些什么?”
              话都问到这份上了,贾瑚哪还有不明白这父子两打得什么主意的。怪道巴巴找人在门口等着带他来这里呢,原来是想打听徐渭怎么教导徒弟的。不对,看贾代善的模样,倒是很不好意思的模样,反而是贾政,急不可耐,担心紧张,里面还夹着对他的几丝不满,以贾瑚对贾代善贾政的了解,怕这主意还是贾政先提出来的,当然,贾代善也没有拒绝。
              


              145楼2013-01-06 11:20
              回复
                51
                贾瑚发现,贾代善其实是个很自我的人。
                自以为是,自我中心,认为所有事都改按着他的意思走,对一件事有了想法就轻易不会更改……
                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他对子孙的态度上。他明明知道,贾赦是长子,偏心幼子会然给贾赦心存不满,但是因为他更疼爱贾政,所以他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贾赦即使不满,也该老老实实地对弟弟好,毕竟他即使不愿意认为委屈了小儿子,毕竟最后还是把爵位留给了他,就冲着这个,贾赦有再多不满也该咽进肚子里去,然后,更加理所当然的偏心小儿子。
                在他老人家眼里,满荣国府里最重要的就是他小儿子,然后是贾珠这个孙子,再来是贾敏、贾母、贾瑚、贾琏,至于贾赦,也就勉强能占个边儿。
                这样的性格致使贾代善在发现了贾瑚的天赋绝佳聪颖过人后,虽然稍稍改变了对贾瑚的态度,却依旧还是把贾珠放在了身边教养,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对子孙的关爱,更是一种态度——他在宣告整个荣国府的人,哪怕贾瑚表现越来越好,贾珠也是绝对不容人小觑的。也因此,在贾瑚的利益与贾政的利益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他很自然的就要求贾瑚为贾政的利益让步,而根本没有考虑贾瑚到底是什么想法。
                我是这荣国府的当家人,所有人理所应当按着我的想法来。他们高兴最好,不高兴也给我压进心底去,此后一家人照旧和睦相处,相互扶持——他似乎根本没意识到,今天他的偏心会在贾赦贾瑚心底播下一个种子,会慢慢在他们心头发芽成长,最后长成一株藤蔓,恨不能活活绞死了贾政贾珠!
                他认为兄弟之间就该彼此相互扶持,不该有争端,那贾赦贾政、贾瑚贾珠,就一定会是和睦相处的!不可能会出现别的情况——或者说,他根本没意识到会有事情超出他的料想。
                想法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贾瑚听过贾代善那遮遮掩掩的话后,心里怒极,脸上的笑意也收敛了起来。不说话,沉默着看着贾代善。他当然明白贾代善的意思,想通过他让贾政接触到徐渭?真把他当无知孩童呢。贾瑚暗下冷笑,只不说话。贾代善敢把他当孩子哄,那他就当个孩子。小孩子是听不懂这样拐弯抹角的暗示的,想要他做事,行啊,把话挑明白了说给他听。他倒要看看,堂堂超品的荣国公爷,是怎么跟个孩子开口,让他帮着捎带叔叔的文章去给人批阅的,看他还要不要脸了~!
                不过显然的,贾瑚低估了贾代善这个能屈能伸的官场老油子为了心爱的小儿子愿意付出的程度,或者说,他忘了眼前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贾代善面对的可不是什么朝堂上的政敌,世故讲规矩的文人,而是一个小小孩童。一个孩子,便是再聪明,又能聪明到哪里去?也没接触过外面复杂的人情伦理,有什么可顾忌的?!
                贾代善这般想着,对贾瑚却平添了一份不喜。这呆头呆脑的模样,平日里不总是表现的机灵聪慧,到了这关键时刻倒是犯迷糊了,也不知道顺水推舟接下话头,木愣愣地不说话,非要他放□段哄他~
                贾代善毕竟还是要面子的,看了看还沉迷在思考中的贾政,他缓和了神色,停了一下,似乎在措辞该怎么说,一会儿,笑着对贾瑚道:“瑚儿,平日你二叔待你如何你也知道的是不是?对你和珠哥儿那可都是一样的。如今你二叔遇到了麻烦,你也该想办法帮帮他,是不是?”
                还真把他当孩子哄了。
                贾瑚气极反笑,压下了怒色,笑着点点头:“祖父说的是!”至于是他说的贾政待他如贾珠没错还是他该帮帮贾政没错,这就不知道了。
                说了跟没说一样。
                贾代善就有些不悦,原本还和颜悦色的脸上笑容登时淡了几分,只是片刻,又柔声说道:“瑚儿果然懂事,知道要帮衬你二叔。那瑚儿说,你二叔做了文章却没有机会让徐大人看到,该怎么办呢?”
                若不是长期受到的教养告诉贾瑚不要冲动,这会儿贾瑚都想喷口唾沫道贾代善脸上,忒是无耻!自己心存不良算计个孩子也就罢了,竟连舍□段也不肯,还要孩子自己自己出主意主动为他做事。到最后,他身上半点因由不沾,万事与他无干,便是说出去,也是贾瑚个孩子见不得长辈受难,孝心冲动,做出了不合体的事。旁人知道了,指不定还以为贾政待贾瑚有多好,否则,怎么个孩子会为了二叔做出这种不合宜的事来?当然,孩子还小,做错了也没什么。到时候贾政委委屈屈跑到徐渭面前说这都是孩子不懂事自己私自拿着文章过来给徐渭看的,他并不知情,然后再叙叙旧,拉拉关系,顺手推舟地请人再看一看其他的文章……面子里子就都有了!
                


                147楼2013-01-06 11:23
                回复

                  他是不是还要感谢一番贾代善还考虑到了他的年纪就算做点出格的事,过个几年不定大家就忘记了,还能给他搏个孝顺叔父的名声?!
                  贾瑚脸上笑得越发灿烂,歪着头装可爱看着贾代善,眨巴眨巴一下黑亮的大眼睛,迷茫道:“帮二叔……该怎么帮呢?”尾音颤了颤,小白牙齿咬了咬下唇,对上贾代善期待的眼神,他突然皱了皱眉,叹了一声,愧疚道,“对不起祖父,我没想到~”那一刻,贾代善的眼神锐利地就跟刀子似的。贾瑚无所谓的磨搓了一下手指,仿佛恍然大悟一般看着他,高声道:“孙儿实在不会,祖父可有什么办法?孙儿一定会帮助二叔考中科举的!”
                  贾政本还在思考,若是他遇到“志士仁人”这个题目该如何破题作文,猛不丁这么一声喊,瞬间打断了他的思路,拧眉一看,那边小侄子很是真诚地正盯着他看呢,再想想他说的话,帮他考中科举?他个孩子,能帮衬他什么?他便是考中了,与他个孩子又何相干?正要呵斥,眼神瞟到贾代善一脸不快,瞬间便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原是为的什么才招来了贾瑚,想了想,本要冲出口的话又吞了回去。罢了罢了,不过是个孩子,不会说话也是正常。
                  贾代善也觉得这话听着有些刺耳,不过他也当是贾瑚年幼不会说话,倒是并没有防备。只到底给贾瑚又狠狠记了一笔,忒是不会看脸色不懂应变。他都已经提醒到这个地步了,还是不知道动脑子,傻愣愣地非要他开口。难道,还真要他亲口说,让贾瑚把贾政做好的文章带去徐府给徐渭看吗?!
                  “瑚儿,如今你师傅顾着你师兄的科举,每日只教导你师兄一人,帮他点评文章,你师兄一个人,就没觉得太过孤单了?”贾代善虽然算计了孩子,但有些话,非到万不得已,他还是说不出口的。
                  他不说,贾瑚也就装傻充愣:“不会啊。”他摇摇头,要多无辜有多无辜,要多无知有多无知,完全不明所以的傻孩子,“师兄每天又要看书又要听师傅的点评,忙得不可开交,根本不会觉得孤单,我上次跟他一起读书,他还嫌我在一边碍事呢!”听得贾代善脸都绿了!
                  贾政听着倒是羡慕万分:“你曾师兄又徐大人这样的名师指点,这次科举,定是没有问题的。”说话间,神色很是黯淡,失落的看了眼贾代善,低下了头。
                  儿女都是债啊!看到贾政这般失落,原本还有些下不了决心舍不下面子的贾代善登时心里就难受了起来,也顾不得别的了,道:“曾家小子有徐渭为师确实是福气,天天有人帮着点评文章。”说着,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看着贾瑚道,“既然你师傅帮日日帮你师兄点评文章,那想来也该不少另一份是不是?瑚儿啊,你带一份你二叔的文章去给你师傅看,让他帮着点评点评,你说可好啊?”
                  云淡风轻的口吻,好像在说今天天气很好一般的轻松自在。
                  还真舍下面子了,真真是慈父心肠呢!可惜,贾赦这会儿不在这里。贾瑚扬起了笑容点点头,好像根本没察觉这有什么不对的——要真是个孩子,也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反正照着长辈的话做就没错——所有普通听长辈话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祖父吩咐,孙儿一定照办!”
                  贾代善还好,贾政一听这话,脸上不可抑制地就浮现出了喜色,直感激地看着贾代善。贾代善对此表现得也很受用,对他点了点头,摸摸花白的胡子,赏了个慈祥的眼神给贾瑚,觉得这孩子较之之前顺眼多了,赞道:“好孩子,好孩子!”
                  贾瑚毫不客气地全收了,很又礼貌的回道:“这是父亲教的,长辈有事吩咐,定要好生记住努力做好。”
                  贾代善摸着胡子的手顿时就僵住了,但不过片刻,又恢复如初,笑道:“你父亲把你教的很好。”
                  可惜教的再好,也抵不过贾政一个失落的表情不是?贾瑚这会儿可有些可怜自己的便宜老爹了,这门长时间的父子做下来,贾瑚可看得分明,贾赦看着不在乎,心底里对贾代善贾母还存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呢。不过没关系,有他在,总能叫他彻底断了这些不可能的念想的!
                  贾瑚笑得越发灿烂,似乎是被贾代善夸大有些不好意思了,微微动了动身子,很有些腼腆的样子。下一刻突然又抬起头看着贾代善贾政,好像才想起来似的,说道:“那二叔可是要作“志士仁人”这篇?我今儿在老师那里,倒是看了师兄的文章和老师的点评,现在还记得一些,莫不如我说来给祖父二叔听一听,二叔也好想想怎么出其不意,让人眼前一亮?”
                  


                  148楼2013-01-06 11:23
                  回复
                    贾代善贾政颇有些意动,贾代善瞧眼小儿子,他都快要迫不及待的答应了。贾瑚又添了把火:“我跟着师傅虽读书才入门,可也听师傅跟师兄说过几次,文章这事,就要如凤凰展翅,让人惊艳喜爱,那才是好文章。平平淡淡的,没什么稀奇。师傅说,今天师兄作的文章,马马虎虎还可以,要师兄考试时能做出这样的文章,勉强倒是能进二甲。我听着虽不大懂,倒是挺喜欢的。”
                    徐渭都说还可以?可以进二甲?这会儿不用说贾政,贾代善也好奇起来了。
                    “虽无甚必要,但瑚儿你既还记得些,给你二叔讲讲倒也无妨!”贾代善叮嘱贾政,“瑚儿这般年幼还记得你,你可要认真听!”
                    贾政点点头,对贾瑚笑得既关心又爱护:“可是要劳烦我们瑚哥儿了。”
                    “二叔说的哪里话。”贾瑚仿佛很不好意思一般,“这是侄儿该做的。”接着便是正式说文章了。贾瑚按着白天看到的内容背诵: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贾政脸上笑容一僵,贾瑚停下来看着他,笑道,“这是师兄的破题。师傅说,倒是可以见人。”
                    “承题: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贾瑚瞄眼已经没了笑意的贾政,加了一句,“师傅说,有些张扬了。”
                    贾政面颊不自觉抽动了抽动了一下,又听下面贾瑚接着背道,“故言此而示之,”贾瑚笑了一下,“这里师傅还说了师兄,说师兄写的太傲了。”也不看贾政的表情,又继续往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
                    一段段背下来,贾瑚不时再掺杂一些徐渭的评论,不很多,只是那么短短几句,却足以叫贾政的脸色变幻不停,眼神里也夹上了惶惑。贾瑚冷笑一声,笑着结束了背诵,说道:“师傅说,师兄的性子跳脱,写出来的文章也带着少年人的尖锐昂扬,这种文章,有些学士会喜欢,有些怕是会觉得过了。所以不可能入一甲,便是二甲前面恐怕也是两说。顶多占个二甲后头,背个进士名声。这还要师兄一直都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才行。”一时又看着贾政,劝道,“二叔写文章时可要小心呢,师傅说,便是平稳些,也比这般尖锐好,轮成绩时,平稳的更能往前面走走呢。”
                    贾代善不懂这些文章事,在他看来,徐渭这样的大学士,又是科举出身,说的话总是没错的,闻言当即叮嘱贾政:“瑚儿说得没错,既然徐大人都有叮嘱,老二,你写文章时,可得注意了。别犯错!”
                    贾政艰难的扯动嘴唇看着贾代善,道:“是,父亲,儿子明白的。”
                    贾代善这才看到贾政脸色有些不对,关切道:“你这是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了?”贾政面色有些发白,手摸摸额头,摊开一看,全是水,贾代善登时便急了,惊问道,“怎么流了这么许多汗?”紧张地就要叫大夫。
                    贾政拦住了:“没什么大碍的,只是略有些头疼罢了,父亲不必紧张,我坐会儿就好了。”
                    贾瑚倒了杯水递过去,关心道:“二叔要是不舒服可别忍着,家里还有大夫在呢,叫一声很快的。”
                    贾政少不得欣慰笑道:“瑚哥儿莫担忧,二叔就是一时不舒服,很快就会好的。”
                    贾瑚便如同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长长呼了口气,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道:“这样我也就心了。”贾政面色才缓和些,他又补了一句,“二叔不舒服就别急着做文章,横竖我每天都见师傅的,等二叔做好了文章只管拿给我,我一定拿给师傅看。”笑了几声,“我相信,二叔作的文章,肯定很好!”
                    贾政的面色登时就又不好看了……
                    “查,给我查清楚,这么个主意,到底是我那好二叔想的,还是祖父先想到的。”
                    回到自己屋子,贾瑚怎么想都咽不下这口气,叫了陈妈妈让她去找玲珑。
                    


                    149楼2013-01-06 11:27
                    回复
                      终于更了


                      151楼2013-01-06 15:07
                      回复
                        还是让我等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2楼2013-01-06 22:34
                        回复
                          怎么没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3楼2013-01-08 09:02
                          回复
                            52
                            参加过科举的人都知道,在贡院考试,那从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四四方方的小隔间,就那么薄薄的一道墙,隔壁人咳嗽两声都能清晰入耳前头窗口就一道破帘子可以遮风挡雨就这还不能全关了要让这巡考的认为你在里面做些见不得人的,那可就是倒霉了
                            考试一连七天,吃喝拉撒睡全在这鸟笼子里不得随意走动秋闱时秋老虎还在散发预余热嗡嗡嗡的蝇子搅得人坐卧不宁熟食根本放不过夜,晚上睡觉还有蚊子叮得满身包,根本休息不好最可怕的还是那几百人一起考试吃住堆积的那个味道——从小养尊处优没受过苦耐力稍差些的都能被这味儿也熏晕过去
                            春闱倒是好些天气凉稍带些熟食怎么也能吃个几天蝇子蚊虫的也少可有好就有坏科举考试为防止考生夹带那是只允许穿单的衣裳单的被褥的这没棉没袄豪富人家还能有个皮裘稍贫困些的只能咬着牙硬挺了不说考试时手指冻得僵硬根本不能做文章身子骨不好些的一场大病从此去了的都有吃饭也不比天热凉了的也能入口必须得生火炭做饭你不会做那你就勉强凑活着吃吧——一连七天熬下来便是身子骨最强壮的出来时也得去个半条命
                            贾政前头参加过两次春闱贾府上下也算是有了经验早早贾母就给贾政准备了两条羊羔皮毛做的被褥一貂皮的大氅熟食牛肉饼子火炭锅子也是让贾政上手做过几次熟练了的还从库房里拿了最上好的百年野山参切了片给贾政预备着他要在贡院里疲累了就含一片提提神还有那冻伤药风寒药都特地去王太医那里拿的药丸子送水服下便成——可说是帮贾政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就怕贾政受委屈
                            就这样贾母还不放心呢对着去请安的张氏王氏一通担心:老二的身子骨向来就不甚强健那一年他第一次参加春闱这不府里从没这经验我特地去东府里请教了你们伯娘给他准备了好些吃食被褥一切妥妥的可一场倒春寒呢贡院一开闸门赖大在门口等了好久都没见老二出来急得不行直等到最后啊老二才被人从里面扶出来可怜的啊脸都烧红了声音嘶地都不能听了王太医给开了药足足养了快一个月才好可把我给急的
                            


                            154楼2013-01-11 00:42
                            回复

                              张氏也差不多对二房从来没有好观感的贾政在贡院里七天她就拜了七天佛无他求贾政落地而已现在老爷太太就已经逼得咱们这方快没活路了二爷要再中了以后荣国府里哪还有我们一家四口的立足之地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府里贾代善贾母还有二房贾敏都在为贾政祈祷的缘故贾赦张氏的诅咒全没应验直等到第七天考试结束了也没听在贡院门口守着的下人来报说贾政被抬出来了下人回报说考试时间已到贡院已经开门了的时候张氏都能清楚地听见贾母王氏长长松了口气那如释重负的表情看得她碍眼极了:总算是结束了这一考七天的前朝时中间还能出来两晚上给举子休息休息今朝倒好一连七天全窝那号子里了
                              张氏王氏都被贾母吓得是魂飞魄散:太太~这话不是说今朝比不上前朝这种话贾母怎么能说呢传出去按个谋反的罪名都不为过
                              贾母反应过来了也是吓了一大跳她怎么就一时犯了糊涂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一时脸都白了
                              好在下午贾母着急一直等着贾政的消息心烦嫌下人吵把人都赶了个七七八八如今在身边伺候的都是心腹忠心无虞倒是不用太担心只是张氏的心情就难免微妙起来为了这小儿子贾母可是都犯迷糊了这得是多心疼小儿子啊
                              这一吓三人都不说话了只安静等着贾政回来张氏对贾政可不在乎毫无所谓的坐在那里优哉游哉贾母王氏可没他这般轻松抬头张望着门口处好像贾政下一刻就能出现在那里似地
                              


                              156楼2013-01-11 0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