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实在无须楚楚...吧 关注:19,433贴子:137,818

回复:【应求】《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作者:木璃 (V后 欢迎帮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5
徐夫人的请帖很快就下到了荣国府,原因也没藏着掖着,就说徐府有意办个小宴会为曾飒道喜,请贾赦张氏等过府一叙。
张氏当时瞧见,心跳都漏了半拍,瞧着贾母铁青的脸色,心想着,只怕是此行无望了。果
然,下一刻就听贾母暴怒地将那请柬一摔,拍着桌子道:“这徐家是什么意思,送这种请柬来,莫不是要羞辱我荣国府?!”
张氏心里不满,徐家那可是贾瑚的师傅家,低着头小声道:“这怎么会呢?徐大人
夫人都是明理的人……怕是想到瑚哥儿,所以特地送了请柬来……”
说来也是贾政运气,一般豪门大户,世交故友无数,总有些家里子弟科举,偏荣国府惯来交好的是勋贵爵位人家,这一届,参加科举的几个考生,尽皆落了榜,所以大家都有志一同的低调了下来,没人送请柬戳贾母的心窝子。可徐家不一样,曾飒那是徐渭的嫡传弟子,又是贾瑚的师兄,徐家要给曾飒办恭贺宴,要真是连说都不跟贾瑚说一声,那才是把他当成了外人呢。
贾母也知道这礼,也她就是心里不痛快。贾政自打落了榜,就一蹶不振,在屋里闷着,半丝笑容不见,话也少了。贾代善和她劝慰了许久,贾政这才慢慢多进食了。对比起小儿子的凄惨,徐家竟然说要办宴恭贺曾飒考中科举?这不啻一巴掌打赏了贾母的脸,直让她是又疼又羞臊,恨不能把这请柬甩回到徐家人脸上才好。
听的张氏这般说,贾母当即道:“瑚哥儿也端的是不懂事?他不知道他二叔身子不好吗?这会儿就想着玩乐了。徐大人当时开口跟他说这事时就该立刻回绝了,还让请柬下到家里!他还有没有电脑子了?”愤愤道,“一点都不念及的长辈,不孝的东西!”
贾母怎么说张氏都好,可这么说贾瑚,张氏却是万万不能依的,瞬间变了颜色道:“太太这话可就过了吧?二弟都调养了这许久,身子根本没大碍了。徐家是瑚哥儿师傅家,曾飒又是他师兄,本就该去道贺的。他是多大的人儿,以前也没学过这许多人情往来,哪里知道竟是不能去给师兄道贺的?母亲要是不愿意,该早就叮嘱我等,说不许出去饮宴,那瑚哥儿定就不会犯错了。这会儿子,他又哪里顾全得了那么许多?更哪里担得起不孝二字!”
自打老国公夫人去世后,贾母在荣国府里那就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张氏这些年也被贾母打压的厉害,惯来温驯服帖,贾母哪见得张氏这般回嘴顶撞的,愣了一会儿,随即勃然大怒:“你还敢跟我顶嘴?这么说,难道还是我的错不成?这种事,你这坐母亲的,难道不该早早叮嘱他?难道非得事事让我交代一遍?”
张氏低下头,露出温良的表情,沉声说道:“母亲息怒,儿媳并不无疑触怒您。只是儿媳真是没看出来去给曾飒道贺有什么不对?二弟落榜也不是什么大事,三年后再考就是。如今这宴请可是徐家和曾家的面子,要是我们断然回绝,那瑚哥儿以后怎么办?”
贾母啐了一口,喝道:“瑚哥儿以后?什么以后?他二叔都这样了,你还光想着你儿子,你、你个丧天亮的东西,我们贾家,怎么就娶了你这么个毒妇进门!黑了心肝的东西!”抄起旁边的靠枕就砸了出去。
张氏一股火气也上来了,抬头正要反驳,却见贾代善疾步匆匆走了进来,大喝道:“这是在干什么?!”张氏原本要说的话就憋回了肚子里,对着贾代善先行一礼。贾代善瞟了眼她,点点头:“我先头在外面也听了一耳朵,老大家的,你母亲也是关心老二,担心过了,才有些急躁,说的话,你可别放在心上。”
贾母不乐意,还要喝骂,被贾代善狠狠一眼瞪了回去,张氏听着贾代善这样和颜悦色的,心里也算是好受了些,略缓了缓颜色,道:“儿媳哪当得老爷这般说,母亲的心思,儿媳自然了解,不会往心里去的。”
贾代善笑笑:“这就好。”又叫她先回去,“这请柬的事,我应下了,你就回去准备准备,看该送些什么礼,好好准备着。”贾母的脸都扭曲了。



174楼2013-01-11 09:40
回复

    张氏看着解气的很,面上还要装出了恭敬,应了声是,又抬头看了眼盛怒中的贾母,出去了。
    张氏一走,贾母再忍不住,冲着贾代善质问道:“老爷这是做什么?你难道不知道徐家送请柬来所为何事吗?”
    贾代善在椅子上坐下,横了她一眼:“我当然知道,不说下面人一早就回报了我,方才在门口,你那么大声教训老大媳妇,我也都听见了。”
    贾母可不觉得做错,越发愤怒道:“你既知道,你还答应下来?老二现在身子还没好呢,你让老大老大媳妇去徐家,你是嫌老二好的太快了,给他伤口再撒把盐是不是?”说着,呜呜大哭了起来。
    说起贾政,贾代善叹了口气,眼中划过一丝不忍,但还是坚定道:“我自然是希望老二好的,可再怎么样,科举已经过了,老二也该快快速调整好自己。老大家的有句话却是没说错,落榜也不是什么大事,三年再考就是。可如今正是瑚哥儿跟徐家曾家亲近的机会,错过了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总不能为了老二,就把瑚哥儿给耽误了吧?”
    贾政现在已经是落了榜,这三年都没机会了。瑚哥儿却正在成长,眼瞧着是前途无限,哪能极为了顾及老二的心情翻过这般好的机会。而且这么许久,贾代善对贾政也不是没有不满的,科举落第也就罢了,这样纠缠着过去已经不可能再改变的事郁郁寡欢,连身子都不顾了,实在不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贾母哪里听得进贾代善的话,反而越发生气起来:“你就知道瑚哥儿,瑚哥儿,不就是拜了个师傅,有什么了不得。小小年纪,就知道凑这些个热闹,半点孝顺尊敬长辈的心意都没有!跟他娘一个德行,你刚才就没瞧见,老大家的是怎么跟我说话的?!”
    “我自然是瞧见了的。”贾代善听说徐家送请柬来的时候就知道贾母会不高兴,过来找她,在门外就把这婆媳两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照他说,这事也怨不得张氏,“你也不看看当时说话那口气,那么贬低瑚哥儿,老大家的心里能高兴?”
    贾母胸口都隐隐发疼,气得笑了:“这还是我的错了?”
    毕竟是老夫老妻,贾代善也不想贾母真气出病来,叹了口气,道:“你啊,没事就多劝劝老二,放开心怀,别再老钻牛角尖,他还年轻呢,以后有的是机会,赶紧振作起来,别每天呆在家里,没事儿都憋出病来了。至于瑚哥儿老大那边,没事你就别管了。徐渭深得皇宠,瑚哥儿能跟徐家走近些,对咱们府里没坏处!”又凌厉地交代了一遍,“这事我已经定了,可不许你再变卦去找老大家的!”
    到底贾代善才是一家之主呢,他决定了的事,贾母也不敢随意就说要改,有这般郑重叮嘱了,贾母再不甘心,也只得认了。心里却是给张氏狠狠记了一笔,只等着以后找着借口,好好发作她一番。
    却不知,张氏比她还窝火呢。
    贾母随口就把瑚哥儿贬到泥里,还说他不孝?贾政又不是他亲爹,不过是身子不好,侄子不过是去个宴会,就是不孝了?张氏气得狠了,一回到自己院子,就找来心腹让她把徐家请客的事小心传到贾政耳朵里:“一定要仔仔细细告诉二爷,曾家那小子可是在二甲榜单的前头位置,如今京里人人都称少年才俊,夸个不住。如今差事都寻好了,在弘文馆当差,虽还没实权,可这名声却是清贵好听,等过几年成家了年纪再大些熬个资历,往翰林六部里一走,五品官衔少不了。此次徐家为他摆宴,还请了好些有名的学士给他铺路,以后是前途无量了。这才十几岁的人呢,忒是出息!不像有些孩子都进学了,还一事无成!”
    那心腹婆子是张氏从娘家带来的,虽嫁给了贾家家生子,这心却一直都在张氏这里,对贾政一房从来就没好感,闻言拍着胸脯直叫张氏放心:“我定把这些话一五一十全传到二爷的耳朵里。”
    回头就在贾政的几个心腹面前,做着和旁人聊天的模样,把这事隐晦地说了一遍。贾家规矩并不十分严苛,贾母王氏虽说对银钱极为精明,却好面子,有些事为着搏个宽厚的名声,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张氏管也管不了,就养成了下人当面恭敬,背后嚼舌根的性子。尤其说的还是府里最受重视的贾政,一个个八卦心都起来了,笑呵呵议论着前头府里贾政必高中的流言,再对比贾政如今的身心疲累,嗤嗤嘲笑。
    “还说人小曾大人的文章不好,结果自己却……”
    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看了看,哄笑起来,把贾政的人气得直大骂不休,可议论的人实在太多,又都是奴才,家生子,难免沾亲带故,也不好真深究,最后只是气着了自己而已。
    要仅仅如此自然是不够的。张氏派的这婆子当年在张府,就曾见过老靖远侯李姨娘做事的手段,也学了一些。她并不派人直接在贾政面前嚼舌根,怕查出来带累张氏,只是在打听了贾政出来的路线后,让人在远处说话,不会很清晰,但足够让经过的贾政隐隐听到“二爷”、“徐家”、“科举”、“落第”、“宴会”这些字眼。效果果然很好。,贾政当时就呵斥让说话的人出来,可这时候,人早就跑掉了,贾政心高气傲的性子,哪里有不追根究底的?忙招来心腹喝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府里传得什么流言?
    


    175楼2013-01-11 09:40
    回复
      56、第五十六章
      能被徐家邀请来做客,贾赦想到贾政那一连几天阴沉的脸,那就打心眼里的感激徐渭,可是让他出了口鸟气,更不要说前面水文先生的请柬,宴会时徐渭明显地给贾瑚长脸的行为,更叫贾赦真心实意地尊重这位妻子的长辈,儿子的师傅。因此,徐渭先头找他说有话要说,贾赦直觉地反应,莫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徐大人要训诫他了?可绞尽脑汁想想,他最近一直待在府里,真没惹什么祸啊。
      该不是谁冒了他的名头出去做了什么孽,最后栽在他头上了吧?贾赦想着自己的在徐渭心里的好印象可能就要没了,颇有些心烦意乱,恨恨想着,要让他知道是谁在徐渭面前说了他的坏话,他定饶不了他!
      却不想,跟着徐渭去了小客厅,第一句话就把他给震住了。
      “按说,我是外人,这些话我本不该和你说。”徐渭示意贾赦坐下,看贾赦越发坐立不安,心里倒是好受了些,道,“只是瑚儿是我徒弟,你媳妇又是我世侄女,托大说一句,我也算你半个长辈,有些话,少不得还得叮嘱你。”
      这般和颜悦色轻声细语的,可不叫贾赦受宠若惊,忙道:“徐大人声名显达,满朝上下无不敬重,又是泰山大人挚友,本就是我长辈,您这般,叫我怎么受得起。”
      徐渭越高兴,虽说与诗书平庸了些,胜在对长辈恭敬,他没看走眼!笑道:“既然你认我这个长辈,那你我这间就当是亲友间的闲聊,不必约束。”贾赦忙忙应是。徐渭复又笑了笑,这才严肃道,“既然是亲友间的闲聊,那我也就不客套,直接说了。”
      贾赦越发正襟危坐,只听徐渭严厉说道:“不几日你便要参加水文先生的聚会,那里面众人,都是有着一定来历的。你好歹是我说情着介绍给水文先生的,到时候可要小心谨慎,你那二弟现在名声全臭了,你自己小心,别被沾上污水,跟人说话,多说自己,少说你那弟弟。”
      贾赦眨眨眼睛,很有些反应不过来,徐大人这是说,他弟弟不好?他比贾政名声要好?!迟疑着道:“徐大人说的可是我二弟落榜的事?怎么外面难道传了什么对他不利的谣言不成?”
      徐渭奇道:“怎么你不曾听说?如今京城里的茶楼酒肆,到处都拿着你那好二弟嚼舌根,难道你半点不曾风闻?”
      贾赦更加奇怪了,道:“徐大人要说的是如今酒楼里说的关于二弟落榜的嘲笑,那我倒是听说了些。只是这难道很严重吗?”
      徐渭越发吃惊:“你都听说了,竟还这般冷静?那群子舌头长的可是说你二弟自不量力,好高骛远,才学平庸,都在讥讽嘲笑呢?!还扯出了前头什么修业的文章比之他有如云泥,如今恰恰倒了过来……你听着这些,就没什么感觉?”徐渭美好直接开口,那些子显然都把整个荣国府带进去了,说是贾代善教子无方。前面这般张扬,后面来了个虎头蛇尾,丢死个人。
      贾赦颇有些不好意思:“这我自然是有感觉的,他们这般诋毁二弟,我心里也生气,只是没办法而已。”才怪!他可一点没生气,相反,贾赦高兴地不得了。反正被骂的不是他,只是贾代善被人说嘴。看着顺风顺水二十几年的贾政如今这般被人批判,贾赦心里别提多痛快了,只恨旁人说得还不够狠,骂得还不够毒才是真的。
      可是贾赦不明白,徐渭这样郑重其事做什么?
      徐渭看贾赦这般一脸茫然的模样,真真是扶额喟叹了,感情,他是根本没发觉,这事跟他也带着牵连呢!便细细为他解释道:“你与存周可是一母同胞,血脉亲缘,如今存周被人这般贬低,说起荣国府来,连你父都未逃过,被人说嘴,你觉得,你会被人说成什么样?”
      原来徐大人想说的就是这个。贾赦摆摆手:“这也没什么,不过是说我平庸而已,我早习惯了。”
      徐渭这下真被噎住了,就没见过这样不把自己名声放心上的。拉下脸道:“你上下两嘴皮一碰,说得倒轻巧。无所谓?你可是官宦人家里出来的,就不知道以后行走官场,与人接触,名声有多紧要?就好比你弟弟这回臭了名声,但凡有些身份名望的年轻一辈,可就都不愿与他一起了。难道你也想要落得个这般下场?”
      


      178楼2013-01-11 09:45
      回复
        贾赦眼眶一热,心头却是发酸,这样关切备至的话语,他在另一个人身上也听过,那就是他老丈人张老侯爷。当年,他也是这般劝他,可他年少气盛,没听进去。等到后面老侯爷去世,他就再不曾听说过这样的谆谆教诲。不成想,今日在徐大人这里,又被人这样真心的劝告了一回。反而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从来没有在贾代善嘴里,听到过正这样一字半句对他人生的指点……
        晚上徐渭和徐夫人坐至一处闲聊,徐夫人把张氏的话给徐渭说了一遍,伤感道:“我竟从不知道,我打小看大的姑娘,过得竟是这般的日子。她从前也都不说,要不是这会儿有瑚哥儿出息了能帮她长脸面,她不定还一直瞒下去呢。”
        徐渭也是叹息:“我看贾恩侯在荣国府过得也不好,我今日不过略微关心几句,他便一脸神伤。总归是那荣国公偏心太过了!”
        说完,两人俱是沉默良久。好一会儿,徐夫人突然道:“以后,咱们多帮衬帮衬这两个孩子,总归,是我们欠了他们的。”
        徐渭脸上也浮现了羞愧的神色:“我知道。是我这些年,太自以为是了。我,对不起张兄啊!”
        徐夫人没说话,只也又羞又愧地低下了头。
        其实,张老侯爷去世前,是有托付过徐渭好生照顾张家人的,只是徐渭见不惯贾代善的为人,又想着张氏是嫡长媳,又生有嫡长孙,应当生活无碍,便不曾刻意照顾,只帮忙者张老夫人和张大爷张四爷。后面张氏被贾母逼着留守家中不得出来饮宴,徐夫人先时还会问,后面禁不住贾母直说自己看中张氏让她帮着管家不得空出来,两家又不是一路人,渐渐地也远了。张老夫人骨子里又是个骄傲人,有些话并不告知徐夫人,等及徐渭把贾瑚收入门下,让人一打听才知道老友的女儿,这些年却是过足了苦日子!
        “瑚哥儿天赋聪颖,世侄女也是好的,那贾恩侯我看着也能拉拔拉拔,便是看在老友面上,我也绝不叫他们吃亏了去。”徐渭斩钉截铁的说道,“否则,日后魂归地下,我哪有脸面去见我那老友?”
        徐夫人郑重点头:“这是应当的!”
        贾赦不知徐渭已经打定主意要拉拔他起来,在路上就琢磨开了要怎么乘着如今这事,好好下下贾政的脸,好出口恶气。不得不说,他在这方面还有些急智的,等及回府,早已把所有事都想了个通透。
        去给贾母请安,果不其然就听说贾母在贾政处,贾赦一路寻过去,正巧看见贾母慈爱心疼地看着贾政用药,心头发酸,转念一想自己的计划,又笑了,说道:“二弟今儿的脸色看起来可比昨儿好多了。”又给贾母请安,“母亲,儿子回来了。”
        贾母还记着贾赦去徐府的这口气呢,哪里有声色,淡淡的嗯了一声,看都没看贾赦一眼。贾赦越发记恨贾政,做了不在意的模样直起身,看着贾政忧心道:“二弟面色虽好了,可却精神不佳,难道是府里有谁给你气受了不成?”
        贾政想起听到的府里的流言蜚语,牵强地扯出抹笑,道:“大哥说笑了,这府里,有谁敢给我气受?想必是在屋里呆的久了的缘故。”
        贾母忙就说道:“在屋里憋得闷了?可要出门去散散心?咱们不还有座庄子在郊外,你要不要去住一段时间?”
        贾政摇摇头:“儿子没事,那庄子久不住人,咱们这一去,还不知得劳动多少人,庄子里的下人怕不得收拾好久,很是不必。”
        贾母失笑道:“这有什么,平日里府里养着那群人吃喝,在庄子上过活,可不就是让他们伺候好主子的,你要想去,我这就让人吩咐去。”
        贾政只说不想去:“庄子哪及得家里,实在不想麻烦这一遭。”
        贾赦看着贾母不说话了,插了一句,道:“我怎么瞧着二弟无精打采的,连去个庄子散散心都是心灰意懒的不愿意动,这可不好,心里憋闷,对身子哪里能好?更不要说太医就说你是心思太重才久病不愈的。”
        贾母本来已经放弃了让贾政出去的打算,贾赦这一说,她马上就又变了心思,说道:“老大说得对,你这样闷着对身子没好处。不行,我还是叫人去庄子上吩咐一声,回头让人给你收拾东西,你去那里散散心。”
        


        180楼2013-01-11 09:48
        回复

          贾政抬手要拦,被贾赦笑着抢了个先,只听他道:“母亲何必着急,不见二弟也不愿意去那庄子上?在者那里毕竟偏僻,请太医都不方便的,反而不利于调养。”
          贾母狐疑的看着贾赦,不明白他今儿个怎么说话这般有条有理的,问道:“那你有什么主意啊?”
          贾赦笑笑:“母亲这可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散心,那里不是去,又何必非要去庄子上?二弟只是在家呆的久了,无人陪着说话开解,这才精神不佳。我听说,二弟以前常去的泰明楼最近出了新品菜肴,极受好评,不如叫二弟出去转转,品尝美酒佳肴,再找一两好友说说话,心情总是能好些的。”
          贾母听着有理,看向贾政征询意见,贾政想想,自己确实很久不曾出去了,在府里也是看着那些下人奇异的眼神,倒不如去外面找人好好说说话。正好自己现在病体未愈,也好叫朋友好好瞧瞧,自己落榜的因由。
          这一想,便也答应了,点头看着贾赦:“让大哥费心了!”
          贾赦很有长兄风范,笑笑道:“都是骨肉兄弟,这是应该的!”
          不几日,贾赦和贾政一块坐了车去往泰明楼,那里,贾赦早早就定了个临街的包厢,吩咐好了菜品,贾赦贾政一到,只消坐在包厢里往窗户外一看,就能见到街上人来人往,商贩贩卖的热闹场景。
          贾政坐在位置上,小口酌酒,看着窗外场景,那楼下穿行的人流,为生计奔忙,一生劳劳碌碌,与他们相比,自己无异于是身处云端。贾政心头一动,微妙的感觉到了喜意,心情果真慢慢好了起来。
          贾赦一直注意贾政的脸色变化,瞧他果然现出了笑意,颇是不痛快,本能地想要讽刺几句,又想到今天的目的,硬生生把话又咽了回去,笑道:“二弟如今可感觉好些了?要我说,在家里一个人闷久了,好人也能闷出病来,不若在外面,看着热闹的场景,心情也能好许多。”
          贾政微微笑道:“大哥一向心怀开阔,便是再烦心的事,出来走一遭也就没事了。这一点,我自愧不如。”
          贾赦摆摆手,说道:“什么心怀开阔,我可没你说的好。不过是有些事不值得放心上,真正叫我心里不舒坦的,我都记着呢。可当不得弟弟的夸。我啊,最是心胸狭小的!”
          贾政脸色微微一变,倒有些接不下去。贾赦便有些后悔,不是打定了主意要先好好稳着他,怎么一不小心说话又这般冲了?忙指着一盘色彩鲜艳的鱼道:“这是楼里新出的菊花鱼,你尝尝,我觉得还好,就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有了台阶,贾政也就赶紧下了,用筷子夹了一口进嘴里,夸道:“果然味道不错,不愧是大哥喜欢的。”
          贾赦笑笑,招呼着贾赦吃菜,只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想着,不是说那群酸书生都这个时候在泰明楼聊闲话,怎么到这会儿了还不来,白白叫他跟着贾政做这么许久,憋屈都憋屈死了,再好吃的菜都没味儿了!
          忽然,包厢外一阵喧哗,贾赦喜出望外,赶紧低头夹菜,不敢叫贾政瞧见了他脸上的欢喜。
          不多久,那边人点过了菜安置好,笑着聊起天来,有一个就说道:“方才在门口,我看到荣国府的马车也在,怎么贾存周竟然出门了?”
          贾政听声音,好似是以前的朋友,正要和贾赦说过去看看,猛又听得一人笑道:“你别是看错了吧?贾存周他现在还有脸出来?说大话没用的家伙,要我啊,在家躲着都来不及呢,还敢出来现眼?!”满屋里人哄堂大笑。
          贾政捏着筷子,脸一点点的,涨了个通红……——
          作者有话要说:我写的太拖沓了,是吧,是吧??对不起大家啊~


          181楼2013-01-11 09:48
          回复

            贾赦表情很无辜,惊问道:“二弟你怎么会这么想,你方才不还说里面有你的朋友?我跟他们可不是一路人,怎么知道他们今儿会来这里?我是真的一心为你好,想让你出来散散心,没成想,倒叫你听到了这些?”
            见贾政依旧是余怒未消,满脸不相信,贾赦摊摊手,很是无奈道:“二弟这是真的误会我了。罢罢罢,总归是我带你出来,才叫你听了不该听的,你要心里不舒坦,就把气都冲着我来吧!”
            那模样神情,倒像是宽厚的兄长在包容无理取闹的弟弟,越发显得贾政度量狭小,斤斤计较!
            贾政一口气憋在心口,想说点什么,实在气得狠了,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杀人一般的眼光在贾赦身上转了几圈,冷笑一声,甩袖夺门而去。
            贾赦在背后叫了一句:“二弟,你走这么快去哪儿?”见没人了,才彻底得意地放松了自己,拿起筷子,捡着喜欢的塞进嘴里,“嗯,不错,这泰明楼厨子手艺,可是越来越好了!”想到贾政刚才快要气疯了的模样,贾赦不小心咬了一口最讨厌吃的洋葱,连连道,“好味道,好味道!”
            而这边,贾政让车夫赶着车一路往荣国府疾奔回去,一个人在车厢里,痛得捂着胸口,身子都蜷缩了。
            那些人,那些该死的东西!平日里围在他身边讨好巴结,在背后竟然敢这般说他!该死,该死!
            还有贾赦,还有贾瑚!
            贾政自小便是天之骄子,被众人捧着长大的。
            他还记得,很小时候,他的爷爷就把他抱在怀里称赞他聪颖,父亲母亲看见他,都是笑脸盈盈的。记忆里,唯一对他不如他大哥的,就只有老国公夫人,每次见了他,她都是一脸复杂的神色,他看过几次他大哥抱着老夫人哭以后,老夫人待他就更不如从前了。索性,老夫人很快就没了。此后,满府里,他就是那最受宠爱的人!
            想吃什么,想喝什么,想要什么,只管张开口,就从来没有不满足的。
            这样的重视,让贾政养成了一个心高气傲容不得失败出丑的性子,表面虽谨守礼仪,但私底下,就越担心有一天失去了这良好的形象。
            为什么?因为贾赦!
            贾政好一段时间都是怜悯他大哥的,瞧,所有长辈都喜欢我不喜欢你,真是可怜啊。所以贾政还会在贾母贾代善对贾赦发脾气的时候劝抚两句,让他们不要和贾政计较。
            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下人说起他和贾赦,竟是在可怜他?贾政怎么都忘不了那下人说的话,“二爷便是再得老爷太太喜欢,大爷才是嫡长子呢,以后这荣国府,到底还是要交到大爷手上的,二爷啊,能得个三四成就已经不错了!”
            直如一个晴天霹雳,当时就贾政震傻了。彼时贾政也有十岁,已经懂得了不少。他知道,自己家荣国府,乃是四国八公之一,有开国功勋的人家,父亲贾代善在朝中名声显赫,母亲也是侯爵人家出身,家中仆妇如云,金银如山,便是这天子脚下,除去皇室宗亲,自家也是名声响当当的,一流的豪门。
            而这样的家族,最后,竟是会由他那完全不被重视的大哥继承?自己只能拿到一点点?
            贾政当时还不信,急冲冲回去问贾母,结果却叫他失望了,贾母避而不答不说,反而怒极之下,把那两个嚼舌根的下人全拖出去打了二十板子全家拉出去发卖了。贾政当时就知道,怕是他听到的都是真的。
            果然,后面他旁敲侧击的再打听一番,可不就是这样。时下嫡长子继承家业,那礼法规定的,便是他比贾赦能力强出百倍,更得长辈欢心,只消前头还有贾赦这么个长兄在,这一辈子,荣国府就轮不到他来继承。
            贾政不甘心,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一直怜悯的大哥,不被人重视的大哥,要靠着他说情才能在贾母面前讨个好脸色的大哥,最后,却会压自己一头。
            不要认为小孩子就不懂事。身在大家族,贾政早就知道什么是利益得失了。自那时候起,贾政就发誓,他会让所有人知道,他贾政,比贾赦优秀一百一千倍,荣国府交到贾赦手里,只会败光了祖宗家业,他贾赦,连自己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他认真读书,敬重父亲,孝顺母亲,他广交好友,恪守礼仪……京城里谁都知道,荣国府二爷谦谦君子,大爷却是个不学无术的。
            一切,本来都很顺利的。
            贾代善贾母都不喜欢贾赦,张氏娘家倒了不能给她任何助益,一个贾瑚占着嫡长孙的名头却跟他爹一个德行,不学无术,连贾珠的零星半点都及不上!
            贾政当时是多解气啊,你贾赦及不上我,你儿子也及不上我儿子,却偏偏你们父子强占了最该由我们二房父子继承的家业,活该你们被贾代善贾母不放在眼里!
            贾赦越倒霉,贾政就越注意自己的形象,一力想要让所有看到他身上的优点——他绝对、绝对不允许,让任何在他身上挑出半点错来!
            然后,就在他春风得意,想着该怎样进一步,彻底除掉眼中钉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贾瑚摔下假山,非但没有死,反而跟开窍了一般,读书越来越顺畅。张氏难产,最后却母子平安,张家出了孝,死了个张二爷,张四爷倒被外放到了好地方手握实权,便是张家大爷如今的靖远侯,听说身子竟也没有再恶化,精神比以前好了许多。甚至连往日吃酒听戏玩女人、京城有名的废物贾赦,也跟转了性子一般,每日里兴致勃勃地教儿子功课,连去外头吃酒都不去了。
            然后,就变成他倒霉了。
            


            184楼2013-01-14 10:15
            回复

              不得不说,徐渭给贾赦的劝诫作用是巨大的,贾赦有了人信任他,背脊一下子挺起来了,豁出去也要给贾政点颜色瞧瞧。
              回到府里,他也不急,镇定自若的下了马车,早就有贾母派来的小厮催着他:“大爷你可回来了,太太都等急了!”
              贾赦小声嘀咕一句:“事关老二,她当然着急了!”
              那下人没听清,奇怪道:“二爷说什么?”
              贾赦斜眼他:“没什么,你只管带路就是!”
              一路行至荣禧堂,贾赦进去时,贾政歪在一边,满屋子的药味,贾母坐在上首看着下人服侍贾政喝药,满脸心疼。
              贾赦当即吃惊道:“二弟这是怎么了?才多大一会儿工夫,怎么又犯病了?”
              贾母贾政听着都是刺耳,贾母当即冷哼道:“你还敢问为什么?要不是你存了坏心害你弟弟,他能这样?”
              贾赦表现得很是委屈:“母亲为何这般说?我害弟弟?这般重的罪名,我哪里敢受?”
              贾母越发生气:“你还敢狡辩?你二弟都跟我说了,你故意带他去酒楼,让那些穷酸书生羞辱他,你还有没有良心了,那是你弟弟啊,你怎么就狠得下心……”气急败坏的,贾母直把贾赦骂了个狗血淋头。
              贾赦越听就心里就越不是个滋味,以前你老说贾政出息我比不上他,偏心也就算了,这回都证明老二不过就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你还这样护着他,想到张氏说得,便是为了瑚哥儿,也要硬气些,便高声打断了贾母的喝骂,道:“母亲你一来就呵斥我,难道就不听听我的解释?老二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贾赦对贾母惯来尊重,以前向来是贾母骂什么他安静听着,便有不满也忍耐着,这会儿竟然还敢打断她的话了?贾政吃惊地抬头看着贾赦,便是贾母也愣了一会儿,等及回过神,一股气直冲上脑门,骂道:“你个逆子,你是要气死我!”
              贾赦只不理她,道:“我带二弟去酒楼,让穷酸书生羞辱他?二弟就是这般说的?那他有没有说,这些所谓的穷酸书生可都是官宦人家子弟,虽不比咱们家勋贵豪门,却也是有父兄长辈在朝为官,有些脸面的。对了,好几个,还是二弟的好友呢?难道我还能指使了他们说二弟的坏话不成?”
              这话一说出口,满屋人俱皆惊异地看着贾政,贾政被看得有些难堪,狐疑地看着与平日截然不同的贾赦,低头道:“也不是什么好友,不过是求了我几次,央着父亲帮忙拉一把的几个认识的人。”
              贾母听完便说道:“都求到咱们家来了,可不是巴着咱们的?那跟穷酸书生有什么区别?都是等着我们赏口饭吃的!”
              贾赦嗤笑:“既都是等着二弟赏口饭吃的,哪里会听我的话?谁不知道我贾赦是荣国府里最没用的,最说不上话的?!”
              “你!”贾母手指着贾赦,一口气哽在了胸口,差点没气背过去!
              贾赦瞧贾母这样,一瞬间有些难过,但很快,又被贾政脸上那惊怒交加的模样压了过去,只觉得终于出了口恶气,看着贾母道,很有些伤心难过道:“再者说,母亲忘了,可是你叫我领着二弟去泰明楼的?今儿出去也是你先决定的,怎么出了事,倒全是我的责任了?可不是我挑的日子!”贾赦黯淡下眸子,很是委屈!
              贾母再忍不住,一个杯子扔了过去:“滚、滚!”
              贾赦躲了开去,焦急道:“母亲别生气,要是气坏了身子,儿子可真是不孝了。您不想看到我,我走就是了!”又对贾政道,“母亲年纪毕竟大了,有些事你要对我不满意,只管来找我,别烦扰母亲,免得母亲急坏了身子!”活脱的孝子模样,直让贾政看得是目眦欲裂。
              晚上贾代善回来听说这事,在书房坐了良久,最后,苦笑一声:“老二这次,不该落榜的啊!”
              他这一落榜,可叫贾赦张氏再也压制不住,跳出来要跟贾政相争了!
              贾代善忽觉得胸口一痛,微躬了身子,闷闷咳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大家说的拖沓,以后木璃会注意的,有些地方,能省的会省掉,加快剧情。不过前面有些地方是跟后面的设定有关,这里就不打算改了,后面会尽量让节奏紧凑些,文风这种东西,还是要努力改变的,要是再犯错,大家尽管指出来,一定虚心接受~


              186楼2013-01-14 10:17
              回复
                58
                荣国府下人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贾赦张氏夫妻,比之以前,大不相同了。
                以前,府里吃穿用度,一切让二房先挑,如今张氏半点不客气,但凡这种场合,亲自带着人去给贾母请安,由她先挑过后,便径直给大房选好挑好。贾母原本不愿,张氏只冷笑:“莫不是二房都不知道何为长幼之道?二弟好歹读了那么些年书,便是落榜了,好歹也该知道这些三岁孩子都知道的事才是。”直把贾母气得半死,王氏脸色通红,半个字反驳不出来。
                以前,有客来,前往招待客人的,大多都是贾政,贾政朋友也多,来往不绝,府里好生热闹。如今倒也一般热闹,只是这主角却换了人,由贾赦代替了贾政,客人也不再是以前那些文人学子,说些文章诗词,而是权贵富豪子弟,吃得山珍海味,说得金石玉器。几次贾政偶遇道贾赦招待客人,咕囔了一句“玩物丧志。”贾赦瞧着他表情不对,肯定不是在说好话,直接笑眯眯道:“二弟可是许久不曾请客来府里玩?莫不如也下个帖子让人来?一个人闷着可不好!”让贾政瞬间阴沉了脸——谁不知道他现在的名声,还有谁敢来应他的邀?
                最最奇特的,还要数贾代善的反应。要搁以前,贾赦张氏敢如此放诞,贾代善早就拿着他们教训了,偏这次,贾代善似乎是没看见一样,贾母有次借故刁难贾赦,还被贾代善拦住了。下人们都议论,莫不是老爷真对二爷失望了?可明明老爷对二爷都是和颜悦色的啊?
                不管怎么说,荣国府的下人都是最会见风使舵的人,对大房的态度便都慢慢恭敬起来。
                其实,不止这些下人心里迷惑不解,便是贾赦张氏,也是满头雾水,不知其所以。
                贾赦和张氏开始转变态度时,还担心贾代善贾母会苛刻压制他们,早就已经准备了好几种方案,就打算贾代善怪罪时可以拿出来辩解,谁知道贾代善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好像默认了他们的抗争。可要说赞同,分明又几次站出来暗示,不许他们闹得太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张氏和贾赦私底下说起,谁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既然弄不明白,那就算了!贾赦张氏如今也忙,顾不得这许多了。
                先头贾赦参加了水文先生的金石宴,果然如外界传闻,金石古玩界名人聚集,敬重权贵子弟多不枚举,贾赦开始跟着水文先生走进正厅的时候,瞧着那一个个或久闻大名或富贵熏人的脸孔,呼吸都急促起来了。
                索性他还记得徐渭的劝诫,没到处显摆自己的出身,反而很是谦逊地只暴了自己的名号,便静静听其他人的讨论,更不讨人厌的随意插嘴,显摆自己的才学,只是或疑问或简单的表述自己的看法,向众人学习,不高傲,不卑微,不卑不亢,可以少言,但不能呆板——为了做到这些,贾赦在家里练了许久,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这态度,总算是让他博到了这群金石古玩的爱好家的好感。
                都说古玩是权贵富人爱好的玩意儿,这话说的可半点没错。乱世里古董字画可能还不如个馒头值钱,可如今太平盛世,古董字画都值得天价。普通人得一幅古画卖掉,马上就能成为小地主过上好日子,那玩得起这些。喜爱古玩金石,并能长期浸淫其中的,出身大多富贵,就如水文先生!
                贾赦出身有,眼里有,行事也还入得眼,再看在徐渭的面上,宴会中间,水文先生还亲自给他介绍了几个人脉很广的老人,托他们照顾。他这般给贾赦脸面,旁人见了,自然也要高看三分,等及宴会结束,已经有好几个打算邀请贾赦去他们府上参加宴会了。
                有了这些人的邀请承认,贾赦在古玩界里,算是拜过山门,正式入行了,说出去名声也好。贾赦心里感激,回头便拿了老国公夫人传承下来的几样珍品古器,亲自上郡马府拜谢水文先生。水文先生回头和郡主说起,夫妻俩皆道:“果然外界流言不可信,都说贾赦不着调,我看你啊,他行事有条有理,却是很不错!”
                “不过是荣国公和国公夫人偏爱幼子,随口说了几句,被人传开,最后坏了名声。”叹息不已,“当真是可惜了!白白被误解了这许多年。”
                郡主后头见到张氏,想起贾赦,对她很是和气,旁人见了这两人和睦,自然更高看张氏一分。为本来就事事顺心的张氏,更增添了一份光彩。
                要说张氏在外应酬,确实比贾赦好上许多。她出身好,父亲虽去了,张家名声还是很好听的,少有流言蜚语,大家都信任张氏的教养。再来张老侯爷未去之前,张氏的手帕交还是有好些的,交情也是不错,不过后面随着张老侯爷去世,贾母改变态度不准她随便出府,这才慢慢远了往来。如今,她有徐夫人张老夫人一起帮衬,后头丈夫浪子回头名声渐好,儿子日渐长大小小年纪已拜名师,自己还是荣国府长媳妇,往来间,很快便又找回了当年在闺秀中间受人欢迎的局面。
                再有贾瑚的功课备受徐渭称赞,贾琏已经能说话能叫人能走路,两夫妻对眼前的生活满意极了。
                他们满意了,自然贾母贾政就不满意了。
                再一次被张氏不软不硬顶撞了一通,贾母是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带着人怒气冲冲来找贾代善要个说法:“你说不准我管着老大老大媳妇,不要斥责他们,可你看看他们现在都是什么样子了?哪还把我这个母亲放在眼里?老爷,你到底是怎么了?你变得我都要认不出来了!”
                贾代善连日来都觉得胸口憋闷的慌,调养都来不及,府里的事是真没心情管,且他也不认为贾赦张氏会做得多过分,这两人的性子他知晓,一个是名门闺秀懂事,一个平庸胜在乖顺孝顺父母,趁这机会会出口气是真的,但是忤逆?绝对不会。贾母这么莽莽撞撞冲过来,一点都没注意到他身子不适也便罢了,还这般口气质问,贾代善的好心情登时败了个彻底。看着她,冷笑道:“不把你放在眼里?老大老大媳妇对你恶言恶语了?对你摆脸色了?克扣你院子里的用度了?”
                贾母气急:“他们敢!”
                贾代善便道:“那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虽然稍稍有些不合你意,可我瞧着,他们这样改变,倒也不错,也可以为府里多谢帮手人脉。”
                


                187楼2013-01-14 10:18
                回复


                  194楼2013-01-17 19:24
                  回复
                    楼主明天要出差两周,不能及时更贴了,欢迎帮更哦~~~


                    198楼2013-01-18 10:0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99楼2013-01-18 14:49
                      回复
                        感觉遥遥无期,重点是好慢


                        IP属地:重庆215楼2013-01-25 17:11
                        回复
                          更新了,太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16楼2013-01-25 19:27
                          回复
                            这样的贾家,你不败谁败


                            217楼2013-01-25 2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