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2,109贴子:73,749,246

诸葛大名垂宇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1-01 07:24回复
    自古以来,朕只为华丽丽的暖贴,楼主不哭,已怒赞!!求礼物!!!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2楼2015-11-01 07:25
    回复
      从综合国力来看。诸葛亮接手的蜀国,是一个刚刚遭受彝陵惨败,元气大伤的蜀国,是一个内忧外患的蜀国。彝陵之战,蜀国丧失了数万东出的精锐部队,丧失了无数的军资器械,丧失了傅彤、程畿、张南、冯习、杜路、刘宁、黄权、马良这样的将领人才,新生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再者,除了彝陵之战,蜀国的其他人才也相继损失。章武二年(222年),蜀国太傅许靖、尚书令刘巴、骠骑将军马超又相继逝世,使得蜀国的人才危机雪上加霜。除了人才危机以外,南中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处理。在蜀国建立初期,南中越崔夷首领高定率众反叛,军至新道县结果被李严击败。而汉嘉郡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在永安病重,于章武二年十二月起兵反叛。次年三月,黄元又利用诸葛亮赴永安探望刘备的机会,率军火烧了临邛县。最后被蜀军所平。虽然这两次叛乱都被平定,但由于蜀国建立时间不长,“南抚夷越”的措施一直未能得到执行。而且蜀国之主刘备又于章武三年病逝。彝陵新败、元气大伤、人才危机、黄元叛乱、南中问题以及新丧国主,这些都是蜀国的内忧。而蜀国的外患,指的孙刘联盟的破裂。前面在分析“隆中对”时已经提到过了。东和孙权在“隆中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刘备、诸葛亮只是在荆州完全被夺,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意图完全无法实施的基础上,才愿意和孙吴做彻底决裂的。在彝陵战败后,新生蜀国的国力几近耗竭,而这时与东吴的敌对关系却仍未得以改善。这时的蜀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仅要面对宿敌曹魏,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孙吴。如果长期与孙吴这样敌对下去,蜀国就始终无法摆脱自己在外交上的被动与危机,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也就更难得到实现了。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说法来称之,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1-01 07:28
      回复
        文字被和谐我发图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1-01 07:3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1-01 07:4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1-01 07:4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1-01 07:44
              回复
                关于诸葛亮的体态和相貌,《三国志》中只有一句:身长八尺,容貌其伟,时人异焉。
                也就是说,诸葛亮身高有八尺,容貌十分英俊、潇洒,当世人都到了惊异的程度了。
                原谅陈寿用词匮乏,他形容帅的时候,大多用“伟”来形容。“伟”在古汉语中也有壮美、美的意思。
                好在《三国志》中还有另一句佐证:权睹亮奇雅。
                那么到底奇雅到什么程度,已经不是我们能考证的了,总之孙权甚敬重之。
                《姓源韵谱》一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形细面粗,犹如松柏,皮肤枯稿,文理润泽。”
                我昨天查这句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这里所说的“形细”大约指瘦削。“面粗”指面阔头部较大。“犹如松柏”喻指形象伟岸高古。“枯稿”则指瘦瘠或憔悴。“纹理”指面部皱纹。“润泽”意为滋润,大约是指面颊潮红。若将这段描写综合起来,诸葛亮给人的整体印象则如同一杆高粱、弱不禁风的样子。虽然这样的记述由于写实得几近残酷,因而在民间造像中一般不会有多大的借鉴意义。
                至于清朝南熏殿的那副所谓的诸葛亮画像,应该也是后代人画的,不足以做为参考。
                所以,诸葛亮长相貌上是比曹操好的。在这个上面评分,10分以潘安为十,那诸葛亮有8分,曹操6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1-01 07:53
                回复
                  从政策上来看蜀汉更为先进,但因操魏地盘大而好,所以效果上好以此为评分双方个得9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1-01 08:00
                  回复
                    有人顶吗?,顶就继续分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1-01 08:03
                    回复
                      从文学成就上来看操在文学上的成就比诸葛亮要厉害很多、率真的性格也很可爱、诸葛亮亮的《出师表》也让人感动
                        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在历史影响上是远打于诸葛亮的,所以我给了曹操9分,诸葛亮7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1-01 08:08
                      收起回复
                        顶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1-01 08:10
                        回复
                          然而一吹赛十黑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11-01 08:23
                          回复
                            因为我认为对于评价历史人物来说,军事评价是很重的,总不能说因为长得帅就比曹操多得两分,而重要才能高才多的一分,于是,在我把他分成6部分1战略2军事理论3战术4练兵5后勤保障上6战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11-01 08:28
                            收起回复
                              看的入神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11-01 08:39
                              回复